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地震及其治理

地震及其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09 09:26:40

『壹』 地震後預防傳染病六項注意都是什麼呢

‍‍傳染病防治專家、甘肅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慧14日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地震後傳染病的預防工作非常繁重。災區群眾要從自己做起,爭取避免傳染病流行。

李慧說,地震後基層疾控系統往往也受到重創,物資儲備受到影響。同時,因為疾病預防的壓力突然激增,原有疾控系統人員遠遠難以滿足疾病預防需求。此時,災區群眾積極開展自我預防,然後等待專業疾控人員介入是目前最好的辦法。

『貳』 地震防範措施

有三個主要措施:

首先,地震部門應加強地震監測和預報;

第二,各級政府酌情啟動應急計劃;

第三,群眾必須做好防震和防震的准備。

法律對地震的防震減災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十五條 防震減災規劃報送審批前,組織編制機關應當徵求有關部門、單位、專家和公眾的意見。

防震減災規劃報送審批文件中應當附具意見採納情況及理由。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十六條 防震減災規劃一經批准公布,應當嚴格執行;因震情形勢變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確需修改的,應當按照原審批程序報送審批。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二十四條 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應當避免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造成危害。建設國家重點工程,確實無法避免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造成危害的,建設單位應當按照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三十五條建設項目的新建,擴建,改建,應當符合抗震設防要求。重大建設項目和可能造成嚴重二次災害的建設項目,應當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進行抗震安全評估,並按照批準的地震安全評價中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報告。

建設項目地震安全評價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標准進行地震安全評價,並對地震安全評價報告的質量負責。對於前款規定以外的建設項目,抗震設防應當按照地震烈度區劃圖或地震動參數分區圖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三十六條建設項目強制性標准應當與抗震設防要求掛鉤。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三十七條國家鼓勵城市人民政府組織編制地震地塊。地震地圖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審批。

(2)地震及其治理擴展閱讀:

違反地震防震法律的處罰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八十五條 違反本法規定,未按照要求增建抗干擾設施或者新建地震監測設施的,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八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外國的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批准,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的其他海域從事地震監測活動的,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監測成果和監測設施,並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並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外國人有前款規定行為的,除依照前款規定處罰外,還應當依照外國人入境出境管理法律的規定縮短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停留的期限或者取消其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居留的資格;情節嚴重的,限期出境或者驅逐出境。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八十七條 未依法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的,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叄』 地震的防治有哪些

地震是威脅人類的一種嚴重自然災害,具有突發性強、破壞性大、社會影響深遠和防禦難度大等特點,由於其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巨大,被列為群災之首。我國處在世界兩大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歷史上地震曾經給我國一些地區造成重大災害。
一、如何防震和避震
在人們還沒有完全掌握地震活動規律的今天,平時做好防震准備是必要的。特別是地震多發地區更是如此。應該做到以下幾點,以便把地震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限度。
(一)家庭防震
1.學習和宣傳防震減災知識
2.和家人一道檢查和加固房屋
3.合理放置傢具、物品
在家庭中,應該盡量固定高大的傢具,防止地震時傢具傾倒砸人;牆上、棚上懸掛物取下或固定,防止地震時掉下來傷人;有門傢具需外加門扣,防止櫃門震開物品跌落傷人;在床、桌子等牢固的傢具下面及附近要留出一定的空間,以便於地震時家人在此躲避;把家中的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險品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以免震後破碎,引起更大災害;室內外疏散通道要清理出來,以免影響震時向外疏散等。
4.准備一個家庭防震包
防震包最好由防水不宜燃燒的布料製成。防震包里主要包括以下物品:1~2天的飲用水、方便食品、衣服、手電筒、電池、蠟燭、打火機、繩子、手套、毛巾、塑料布、哨子、小刀、鉗子、釘、錘、常用葯品及外傷包紮葯品等。
5.做好避震演練
(二)學校防震
在學校老師的組織帶領下,了解熟悉學校周圍地形環境。
1)教室外面有沒有高大建築物、大型廣告牌之類的危險物,是否可能震垮掉落?2)附近有沒有存放危險品的倉庫和生產工廠?3)學校的消防器材和水源在什麼地方?4)醫務室、門診部在哪裡?5)農村和山區的學校,要注意校舍周圍的池塘、亂石、危岩、陡坡等容易引起垮塌、滾石的環境。
在熟悉學校周圍地形環境基礎上,可進行防震演練活動,主要包括:室內1分鍾緊急避震、震後迅速撤離教室的疏散演習、自救互救練習等。演練活動時間要短,疏散要快,從而取得較好的避震效果。
二、地震來了怎麼辦
(一)避震要點
1.是跑是躲不要猶豫
經驗告訴我們,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中較好的辦法。這種辦法尤其適合處在樓房內或人多場所的人。如果在平房內且距門較近的話,跑到外面避震也是可取的。但是,無論是跑出去還是就近躲起來,都要迅速採取行動,不要猶豫,以免在猶豫中喪失逃生的機會。
2.尋找安全的地方
在室外,安全的地方是遠離建築物的空地;在室內,房屋倒塌後能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的地點,也是我們常說的避震空間。
3.採取安全的姿勢
躲避時要盡量降低身體的重心。蹲下或坐下時,要盡量蜷曲身體;趴下時要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要保護好身體的重要部位,如有條件,可用身邊的物品,如書包、被褥等護住頭部;要防止灰土、毒氣等侵入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4.震後迅速撤離
如果在家中遇到地震,震後要馬上撤離,如有條件,撤離前要關掉明火,關掉煤氣,切斷電源,帶上防震包,切記不可為了財物而貽誤撤離時機。
(二)在家中怎樣避震
如地震時你正在家中並來不及跑到室外,就要迅速選擇一個安全的避震地點躲起來。不要滯留在床上,也不要選擇室內窗下、陽台上、樓梯里、電梯間和外牆下等不安全的地點,更不要跳樓。可選擇牢固的桌下、床下、炕沿下、低矮堅固的傢具旁邊、內牆牆根、牆角或廚房、廁所、儲藏室等空間小的地方。
(三)在學校怎樣避震
如果地震時你正好在上課,要迅速躲在課桌下,抱頭,閉眼,保護好身體的重要部位。震後在老師的指揮下,有組織地迅速撤離。
如果地震時在操場或室外,則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築物或危險物。
(四)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你要就地蹲下或趴下,要注意避開吊燈和電扇等懸掛物,地震結束時則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如果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要選擇結實的櫃台、大件結實的商品或柱子旁邊以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住頭部;避開容易破碎的玻璃門窗、櫥窗或櫃台;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物或懸掛物。
如果你正處在行駛的電車、汽車內,你要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過去後再下車。
(五)在戶外怎樣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戶外,你要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要避開人多的地方;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如樓房特別是有玻璃牆的高樓,過街橋、立交橋上下,高煙囪,水塔等;要避開危險物、高聳物或懸掛物,如高壓電器、電線桿、路燈、廣告牌、吊車等;還要避開其他危險場所,例如,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牆,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大震後,不要馬上回到建築物內尋找人和物,提防餘震的發生。
(六)在野外怎樣避震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正在野外,要注意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例如,山腳、陡崖、陡坡等,以防山崩、地裂、滾石、滑坡、泥石流等情況發生。遇到山崩、滑坡等,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嚮往山下跑。也可以躲在結實的山石下或蹲在地溝、坎下,特別要保護好頭部。
(七)特殊危險情況的緊急處理
地震時當你遭遇燃氣泄漏、化工廠毒氣泄漏、震後引發的大火時,千萬要冷靜,不要驚慌。有條件的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震動停止後,迅速向上風向的安全地方轉移。
(八)震後遭遇埋壓的脫險辦法
一般來說,大地震發生以後,在較短的時間內,還會發生很多餘震。如果你被埋壓在倒塌的建築物里,你的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這時你應該做的是穩定下來,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並要注意保持體力;如果受傷了,要用簡易的辦法包紮好傷口,以免失血太多,造成昏迷;要不時地向外界發出求救信號,爭取被救,注意發出求救信號時最好採用敲擊的辦法,千萬不要大喊大叫,以免浪費體力。
(九)地震脫險後要積極參加互救活動
地震發生後,如果你避震成功或較早脫險,應該協助他人,參加到救助親人或鄰里的互救活動中。
三、震後救人的方法
1)救助被埋壓人員時應固定支撐物,防止其進一步倒塌傷人。
2)使傷者先露出頭部,清除其口、鼻內異物,保持呼吸通暢,如發生窒息,要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3)救援埋壓者時,千萬不要生拉硬扯,以免造成進一步傷害,對於脊椎、腰椎損傷者,搬運時,要用門板或硬擔架。
4)當你發現一時無法救出的存活者時,應做好標記,並通知救援人員。
第二節 崩塌的防治
對可能發生崩塌的孤石、危岩的處理方法不外乎是「穩」、「攔」、「滅」3種(廖育民,2003)。支護、支擋、插別、串聯、勾縫、灌漿等屬於「穩」的措施;攔石牆、攔石網、落石坑、遮擋建築物等屬於「攔」的措施;刷方、鐵楔開石、爆破等屬於「滅」的措施。
一、支撐加固
對較完整的懸挑危岩體可以採用支撐的方法加固,以保持危岩體的穩定性。這是臨時性的防治。
二、破碎岩層的灌漿和勾縫
岩層裂縫的存在,是岩質邊坡發生崩塌、落石的根本原因之一。張開節理是地表水滲入岩層內部的良好通道,各種有害雜質和有害氣體,通過裂縫侵入岩層內部,對岩石起著侵蝕、風化等破壞作用。這種破壞作用的長期積累,將導致本來是穩定的岩質路塹邊坡,轉化為不平衡狀態,最後發生剝落、墜石、崩塌等路基病害。大量地表水沿裂縫灌入岩層內部,往往是岩質路塹邊坡崩塌的最後一個推動力。因此對岩質路塹邊坡上的張開節理進行灌漿或勾縫,是防治岩質路塹邊坡變形的一種有效措施。
(一)灌注水泥漿
灌漿適用於石質堅硬、不易風化、岩層內部節理發育但裂縫寬度較小的岩質路塹邊坡。通過灌漿,藉助膠凝材料的黏結力,把裂縫黏結起來,使裂開的岩層重新黏結成一整體,以達到增加岩層內部聯結力,提高破碎岩層的強度,減弱岩石風化,制約裂縫擴大的目的(曾廉,1990)。
(二)灌注瀝青
當岩層裂縫的寬度大於0.3毫米,且岩層的滲透系數不小於100米/天時,採用瀝青灌注法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具體做法為將熔化的瀝青,用壓力灌漿機從鑽孔中灌入,使其沿鑽孔四周的裂縫擴散,借瀝青冷卻後的凝結力,將破碎岩層膠結成整體。
(三)山體勾縫
勾縫適合於石質較堅硬、不易風化、張開節理不甚發育且節理縫較大較深的岩質路塹邊坡上。勾縫是借膠凝材料的黏結力,把張開的裂縫重新黏結起來,以增加抵抗外營力的作用。
三、錨固與掛網噴護
在裂隙較為密集的卸荷裂隙區和危岩區,在清除部分危岩體的基礎上,用錨桿加掛網噴護錨固危岩體,以達到減緩卸荷裂隙的產生和卸荷裂隙區的擴展以及加固已經形成的危岩體的目的。這是防治崩塌最常用的方法,也是適用性最普遍的方法。在設計加固工程時,要充分考慮邊坡岩體的結構與裂隙面特徵和卸荷裂隙的擴展特徵,將卸荷裂隙擴展的牽引帶作為重點加固區布置錨固工程(圖3-1)。牽引區加固後可以阻止或減緩擴展區卸荷裂隙的擴張以及卸荷裂隙區的擴展。

圖3-1 錨桿加固示意圖(據駱銀輝等,2008)
四、遮擋避讓
對直接加固困難,或加固成本高的高陡危岩邊坡,可以採用遮擋避讓的方法防治崩塌危害(圖3-2)。這是針對如鐵路和公路等線路工程經過峽谷區採用的對邊坡崩塌的防治方法之一。

圖3-2 遮擋避讓示意圖(據駱銀輝等,2008)
五、爆破法
對山區營業鐵路的路塹邊坡及山坡坡面上孤石、危岩採用爆破方法,徹底消除崩塌的危害。

『肆』 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對鐵路的災害影響及處理防治措施

容易損壞鐵路設施設備給鐵路運輸造成危險``
地震沒法防治
滑坡泥石流可以用混凝土加固鐵路沿線的山體
還有就是火車經過滑坡泥石流區的時候限制鳴笛
這個不會是地理題吧?

『伍』 1.全球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如何防治火山和地震災害

1.全球火山和地震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如何防治火山和地震災害,主要分布在地塊斷裂帶上。

『陸』 地震之後如何防治傳染病

1、 腸道傳染病

腸道傳染病是通過攝入了受到污染的水、食物等導致的,比如痢疾、傷寒、霍亂、手足口病、甲肝等。

防治方法:

一定要堅持服用煮開後的水或合格的瓶裝水,吃煮熟後的飯菜。不要飲用生水,剩餘食物要及早、干凈地密封包裝,並確保在不變質的情況下才能食用,水果等應用潔凈水清洗干凈後才能食用。

當災區患病、受傷群眾遇到的緊急困難時,及早和適當的自我救治和緊急處理,是搶救生命的關鍵要素。同時,受傷病困擾的群眾一定不要慌亂而隨意服用葯物。為了盡快救治,並避免身體的進一步傷害,確保正確服用正確的葯品,是所有群眾必須牢記的基本准則。

『柒』 地震、泥石流、滑坡、台風、寒潮、乾旱、洪澇、蟲災、鼠災等的防治措施

對於地震泥石流滑坡台風乾旱洪澇等氣候和地質性災害基本無法防治只能專
除泥石流滑坡等會受屬水土流失影響
可以多
植樹造林
降低災害發生的幾率但是地質結構的隱患確難以消除
洪澇可以從一些水利設施如水庫堤壩進行防範
對於
蟲災
鼠災
是因為生物璉的不平衡導至的以及鼠災還有一點是因為環境因素導致可從這些方面進行防治
對於一些災害我們無法防治但是可以在災害發生時和發生後做一些有效措施減少災害所帶來的損失

『捌』 關於做好地震引發地質災害有關防範工作的函

國土資應急辦函〔20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國土資源局:

近日,雲南、廣西、四川省(區)等地連續多次發生地震,部分地區出現持續雨雪異常天氣,引發突發性地質災害的可能性增加。雲南、廣西等省(區)在地震發生後,立即派出地質災害防治應急專家組趕赴地震現場,會同當地國土部門開展地震次生地質災害隱患應急調查、排查和群測群防等工作,防範意識強、工作積極主動,值得各地學習借鑒。「兩會」將至,地質災害防範工作依然艱巨,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繼續做好有關防範工作。現就有關工作要求如下:

一、繼續加強領導,提高防範意識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繼續加強領導,提高防範意識,堅持以人為本,密切關注地震影響和氣候變化,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繼續落實各項地質災害防範措施,全面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值守工作。

二、加強隱患排查,做好預報預警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在發生地震和強降雨雪後,要即刻部署,加強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巡查和復查工作,對地質災害易發區隱患點,要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設置相應警示標志,切實加強監測預警等各項措施,尤其對於公路、鐵路以及建設項目施工地區,要加強對不穩定斜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責成有關單位及時採取應急排危除險措施,以消除隱患。

三、繼續加強值守,確保信息暢通

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要加強地質災害應急值守工作。尤其是「兩會」前後,要選派責任心強、熟悉業務的應急值守人員,實行24小時專人值班,負責同志要輪流帶班指導。要繼續強化信息報送工作,確保信息及時准確。一旦出現重、特大地質災害災情險情,要及時核對報告信息,並即時啟動應急響應,要在第一時間組織應急工作組趕赴現場,幫助和指導當地政府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生命和財產損失。

有重要情況,及時報部。

國土資源部地質災害應急管理辦公室

2013年2月21日

『玖』 地震的監測與防範有哪些

地震監測是指在地震來臨之前,對地震活動、地震前兆異常的監視、測量。目前地震監測主要有幾種劃分方法,當中一種是專業與群眾之分,指專業的地震台站和一些群測點:前者主要用監測儀器,如水位儀、F地震儀、電磁波測量儀等,用來監測地震微觀前兆信息;後者則主要靠淺水井、水溫、動植物活動異常等手段,來觀察地震前的宏觀異常現象。

地震台網

地震台網的建立,為地震的監測提供了方便。根據用途的不同,地震台網可以分為固定台網和流動台網;根據監測范圍大小的區別,地震台網則分為全球性的地震台網、國家性的地震台網、區域性的地震台網、地方性的地震台網等。

用於長期監測某一特定地區的地震活動情況,由若干個建立在固定地點的地震台和一個負責業務管理和資料處理職能的部門組成的地震台網稱為固定台網。為了地震學和地震預報研究的需要,或在某處發生強震後,為監視震區及鄰區的餘震活動情況,臨時架設了由若干個地震台和一個資料處理中心的地震台網,一旦已取得一批有用的記錄或餘震活動已趨於平靜就將台網撤離,這類台網稱為流動台網。

用於監測全球地震活動性的地震台網,其尺度幾乎跨越全球。典型的是美國在60年代初建立的世界標准地震台網(WWSSN)。該台網由100餘個分布在全球的地震台和設在美國本土的業務管理部門組成。在我國由24個基準地震台組成的國家級地震台網,其尺度跨越全國,用於監測全國的基本地震活動情況。為了監測省內及鄰省交界地區的地震活動性,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均已建成由十餘個至數十個地震台組成的區域地震台網。跨度一般約為數百千米。

上述的全球的、國家的、區域的和地方的地震台網,在業務上對地震台作統一管理,處理地震台產出的地震數據和資料,其結果將遠比單台處理的精度高。因此這些台網都有一個起組網作用的管理和數據處理中心。該機構的主要職能是對各台進行業務指導、設備維修、技術管理;匯總、分析和處理各台郵寄來的數據和資料;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發行和交換處理後的地震目錄、地震觀測報告和各種印刷物,供地震學家們研究使用。

隨著地震學和地震預報研究以及大震後快速響應等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對地震觀測工作提出了愈來愈高的要求,許多國家都建立了許多不同尺度的遙測地震台網。這類台網將分散的各地震台上地震信號,使用各種數據傳輸方法實時傳輸至記錄處理中心。計算機組成的數據系統作快速的集中處理,並以電信號的形式存儲所有的地震信號和處理結果,供日後再處理用。一些已建成的遙測台網,因尺度不大,對發生在周邊的地震,處理結果有時不十分理想。為此將在地域上靠近的多個遙測台網用各種數據傳輸手段聯網,相互交換地震信號或處理結果,就可將發生在某台網網邊的地震變成聯網後組成的大台網內的地震。這種方法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地震參數的測定精度。

地震台陣

一些國家在地震觀測中參用了地震勘探中已使用多年的測線法,建立了一些地震台陣來提高遠震的檢測和定位能力。早期地震台陣中的地震計是按規則幾何圖形在空間布設的。當各點的干擾不相關的情況下,把每個地震計輸出的地震信號延時組合後,其輸出信號的信噪比可比單台輸出的高。隨著觀測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發現只要在地質構造均勻地區,不按規則幾何圖形布設的地震計輸出的遠震信號,在初動到達後一小段時間內其形態大體相同,這為用台陣數據處理方法處理普通台網的輸出信號提供了基礎。瑞典地震學家巴特利用現成的瑞典地震台網的信號延時組合後,使輸出信號的信噪比比單台信號提高了兩倍,從而改善了讀數的准確度,增強了方向識別水平,震源方向的測定精度也有所提高。

我國的地震監測體系

我國地震監測預報工作在建國後逐步向科學化、規范化、現代化、數字化和自動化方向發展。我國地震監測預報、震災防治和緊急救援三大工作體系已經建立,並實現了地震觀測技術由模擬向數字化的換代,使地震檢測預報能力和水平躍上新台階。如今,全國採用數字化儀器觀測到的數據,實時或准實時傳到北京,有效地監視著地下構造活動,這對我國的地震監測和防範工作意義重大。

在新的科學技術手段不斷使用的同時,也有學者指出我國傳統的地震預報理論和方法不能丟,尤其是那些被實踐證明有效的方法,群測群防的地震監測和防範方法重新得到重視。在較大地震發生前,出現宏觀現象的電磁異常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1970年1月5日,雲南通海7.8級地震發生前,正在收聽廣播的人們發現收音機的信號受到了強烈干擾,在地震發生前幾分鍾更是信號完全中斷。

另外,在地震發生前井水冒泡、噴砂等反常現象,各種動物在震前的奇怪表現,都可能是地震發生的前兆宏觀現象;尤其是地光、地聲的出現,更可能是臨震的最後警報。除了這些普通人都可以進行的觀測外,有些「土專家」也有自己的地震預測方法,有的民間人士就通過對地震雲的長期觀測積累了一些經驗,但地震雲的出現與地震發生的關聯本身還不是很清楚,且對於地震發生地點和時間的難以確定,民間人士對地震的監測方法還有待深入進行研究和規范。

國家層面的地震監測和防範,與民間人士的努力兩相結合,一起為我國的地震監測和防範提供幫助。通過對兩者力量的整合,盡量提高地震監測和防範的水平,減小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損失,這是我國地震監測和防範工作應該堅持的方向。

知識點信噪比

信噪比,又稱為訊噪比。狹義來講是指放大器的輸出信號的電壓與同時輸出的雜訊電壓的比,常常用分貝數表示,設備的信噪比越高表明它產生的雜音越少。一般來說,信噪比越大,說明混在信號里的雜訊越小,聲音回放的音質量越高,否則相反。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