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中國核電整改
① 福島核事故之後國內核安全方面做了哪些改進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核事故發生後,國務院常務會議立即部署對全國核設施開展綜合安全檢查。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中國地震局堅決貫徹落實國務院要求,共同組織實施了運行和在建核電廠的檢查工作;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組織實施了民用研究堆與核燃料循環設施的檢查工作。本次綜合安全檢查歷時9個多月。檢查范圍包括15台運行核電機組、26台在建核電機組、18座民用研究堆和臨界裝置、9座民用核燃料循環設施以及尚未開展主體工程施工的福清核電廠4號機組、陽江核電廠4號機組和山東石島灣模塊化高溫氣冷堆核電廠示範機組。檢查內容主要涉及廠址選址過程中所評估的外部事件的適當性、核設施防洪預案和防洪能力評估、核設施抗震預案和現場抗震能力評估、多種極端自然事件疊加事故的預防和環境保護措施、全廠斷電事故的分析評估及應急預案、嚴重事故預防和緩解措施及其可靠性評估、環境監測體系和應急體系有效性等11個方面。檢查主要通過方案評估、文件審查、各核設施安全自查、技術交流、現場勘察、查閱文件記錄和結果評估等方式開展。改進要求如下:(1)汲取福島核事故經驗教訓,為滿足核電廠全廠斷電工況下反應堆堆芯冷卻、乏燃料水池冷卻和保持必要的事故後監測能力,採取設置移動電源、移動泵和增設匹配介面等措施。(2)密切跟蹤國內外對日本福島核事故的研究和評估,進一步完善核電廠嚴重事故管理導則,評估和改善用於緩解嚴重事故的設備和系統的可用性與可靠性。對氫氣爆炸的可能性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對核電廠的消氫設施進行必要的改進。(3)逐項排查有關門窗、通風口、電纜貫穿和工藝管道貫穿等在超設計基準洪水位情況下的防水淹能力,並實施必要的封堵。(4)秦山核電廠通過加高海堤、增設擋浪牆、增設安全廠房防水淹和排水措施等方式實施防洪改造。防洪改造完成前,在遇到天文高潮、同時有台風正面登陸條件下,將機組後撤到冷停堆狀態。(5)各核電廠開展外部事件概率安全分析,包括地震概率安全分析和抗震裕量評估工作;大亞灣核電廠對地震海嘯風險進行深入評價,並完成必要的改進工作。(6)加強對核電廠地震監測、記錄儀器和儀表的維護和管理,確保監測記錄系統的有效性;改進相應的操縱員震後行動,提高核電廠的抗震響應能力。(7)改進和完善核電廠嚴重事故情況下的環境監測能力和應急控制中心的功能;制訂核電基地多機組同時進入應急狀態後核電廠的響應方案;評估應急指揮能力、應急搶險人員和物資的配備、協調方案。(8)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公司等企業進一步提升集團公司應急能力,納入國家核應急搶險與處置能力管理范疇。通過有效的協調和組織,實現全國或區域范圍內應急資源和能力的共享。(9)針對核事故的特點,完善各核設施的信息發布程序,加強核設施信息的發布,增進公眾對核設施安全狀況的了解。(10)跟蹤和研究國際核安全法規和標準的發展動態,及時修訂我國相關核安全法規和標准,保持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促進我國民用核設施安全水平持續提高。(11)加強核電廠周圍規劃限制區的管理,協調地方政府嚴格控制規劃限制區內人口機械增長。在經過評估和徵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和國家核安全局同意之前,不得在規劃限制區內批准新建、擴建大型企事業單位和居民生活區。(12)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和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應針對各研究堆的實際需要,增設必要的可靠電源和事故後監測設備;制訂多堆同時進入應急狀態的應對措施;在廠區范圍內增設必要的移動電源、移動泵、消防車輛及應急水源。(13)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應配備應對山體滑坡、道路堵塞等自然災害的應急搶險設備,提高應急狀態下的搶險能力;建設進入廠址的備用通道,提高應急狀態下的道路通行能力;改進和完善應急控制中心,提高應急環境監測能力;完成高通量工程試驗堆的抗震校核和改造工作。(14)加快推進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和清華大學的乏燃料外運和放射性廢物處理處置工作。(15)按照現行的抗震標准對民用核燃料循環設施的老舊廠房開展抗震校核,並根據校核結果進行加固或限期退役。(16)根據各民用核燃料循環設施的廠址特點,建立外部應急支援介面,完善應急預案,提高抵禦極端自然災害的能力。
記得採納啊
② 日本核輻射多嚴重福島核電事故周邊仍是"鬼城"是怎麼回事
福島核泄漏事故,馬上就要六周年。日前,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方一向高度關注日本福島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多次要求日本政府做好事故的後續處理工作。希望日本政府能夠就如何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消除核泄漏事故產生的影響作出負責任的說明。這不僅是對日本國民負責,也是對鄰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
具體情況:
但日本方面聲稱,福島輻射值處於正常水平。
日本是中國遊客出境游的一大選擇,2016年估計約有640萬人次到訪日本。福島核泄漏疑雲再起,在網友中引發爭論:
日本政府正推動有關國家和地區解除對災區及周邊各縣食品的進口禁令。
4.為何要去福島
有網友提問,我們更關心東京大阪的輻射情況,為何要派記者去福島核泄漏地如此危險的地方?有何意義?
福島核泄漏有大片的核禁區和機組內部核殘渣這樣的巨大風險,還有核污染水問題、兒童甲狀腺癌多發等需要繼續追究真相的問題。我同時也想報道核電站外20公里、50公里乃至200多公里的民眾生活現狀,讓大家對福島核事故有一個全面客觀的認識。
③ 從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談談你對中國大規模發展核電站的看法(主要從利弊關系著手錶明支持或反對立場)
對於核電這個問題,我個人最近看了一些中國核電的資料寫了個論文。有些內容可能不對,還是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錯了,也希望各位不要謾罵。
個人認為核電必須發展,但是不應該短期內這么大規模的發展。
中國在核電上政策有漏洞,技術(理論和建築)幾乎靠引進,人才補給成問題。不過中國確實是落實了安全用核電這一點。
為什麼中國發展核電?
2009年,中國能源83.6%來自火電(環境污染,化石燃料的使用,煤渣處理,效率不高是其弊端),2%來自核能(中國核事業起步不晚,但是從准備到建築這幾十年由於多方面原因拖延了。),1.9%來自新能源(風能,地熱,潮汐。技術脫節是新能源發展的瓶頸 。) 12.5%來自水電,中國水電現狀還是不錯。過去16年間,核電每年幾乎都佔全球發電的17%,中國2002年提出到2020年,核電占國內發電4%。官方的理由是,滿足能源需求,提高經濟,環境問題。叫做核電發展戰略。
我就在相對客觀的寫點我對核能的認知吧,對每個問題進行優缺的對比或對其不足進行建議。
1.中國鈾儲量。
國內鈾儲量足夠中國大幾十年的核能發展需求。2002預計的是:2005-2020,累計需要消耗天然鈾13萬噸,這個能滿足。但是2020年以後可能出現鈾的相對短缺,問題還是處在技術上,由於技術、設備的落後,人才的缺失。勘探,開采成了大問題。不過好在美國、俄羅斯高濃縮鈾出口,鈾的再循環,尾料再濃縮,加上自己技術的發展能緩解鈾的相對短缺。
不過,鈾能源也屬於非可再生能源,開采完了就沒了,那個時候能源可能來自其他方式,但是核電站報廢問題是個頭疼的事。
2.核電還是相對十分安全的。
核能應用的這近50年中,大型事故有3起:7級事故是76年切爾諾貝利,今年日本核泄漏。5級(記不清了)是美國三里島泄漏(無人員傷亡,環境污染確比較鬧心)。還有一些小的,出現的國家:英國,俄羅斯,日本(98年吧?)等。切和三的事故是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堆芯融化),日本這個是自然災難。好像他們都是第二代核電站(堆芯融化概率是10-7堆年)。
但是由於它的毀滅性太大,所以反對會出現。不過第四代核電站正在研究,說2030年可能試點建設(題外話,傳說郎咸平說,中國大概在0幾年的時候將中國研究出來的第四代核電發電技術換了美國人第三代沒有研究出來的問題。)。第四代核電的改進主要在:1.安全性。主要研究會不會爆炸?爆炸了怎麼辦?如何控制核泄漏的問題,核燃料及廢料處理問題。說中國人研究出來的是改進發電時的進燃料方式,減少了爆炸可能性,提高了安全。2.經濟性。減少發電開支,降低發電成本,人民得利。
3.環保問題。
其實任何能源對環境都有污染。火電就不說了。
水電污染參考三峽大壩對生態,文明,當地居民的影響。最近老外不都在發對在亞馬遜流域上建大壩嗎,叫zugema?
新能源。風能,太陽能,潮汐發電過程中產生的電波、噪音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不容小視,還有製造過程中產生的污染。
核電。核電發電過程中算干凈,溫室氣體不多。但污染在鈾的提取和濃縮過程中產生溫室氣體,以及核廢料的處理。如今核廢料幾乎用的是深沉掩埋,有出事故的概率。不過研究的方向是將核元素分離變成不那麼穩定的核素,研究ing。只能說現在是做到確保核廢料不出事。
核電與火電對比是:對一個百萬千瓦機組,核電一年30噸燃料,一輛重卡拉走;火電300萬噸原煤,每天1列40節車廂火車拉走(網上文章:我國核電發展的態勢與利弊分析),火電對環境的污染。
4.核電的效益。
發展核能的同時能提高相關產業的發展(主要體現在製造業及建築業),因為現在國內核電站還是主要靠進口國外的東西造,造價太高。要是自己能研究出東西,首先提高了自主創新能力,再個能減低製造成本,核電價格可以下降。
納稅,一個核電站投資大概幾百億人民幣,核電每年能給當地政府繳納十幾億的稅收。初期大投資,後面幾乎可以不用這么大的投資了,就是在檢修,廢物處理這方面交點錢。還是挺有效益性的。
危害:要是爆炸,當地人民,環境立馬遭殃。國家損失錢,世界批判,可能會制裁我們。
所以發展核工業,還是要考慮到1,設計問題,科技問題,材料問題,人員培訓問題。2,地質結構問題。3,廢料處理問題。4,政府千萬別超齡使用核電站!!!!丫日本鬼子就是這個主要原因!!!!!
希望對你有用!
謝謝!要是你是學習核電的,推薦你看下IAEA,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官網,下載他的用戶手冊,以及很多安規標准,對於提高個人核電水平很有幫助。中國原子能官網上幾乎就沒有知識,除了發展時間表就是其他的東西。
我也想學核電的碩士,現在在申請呢。
參考:
《世界核電現狀和發展趨勢》
《2020年中國核電戰略研究》
《why the world need nuclear power》
④ 福島核電事故對中國核電的影響
中國核電大力發展沒多久,十二五中長期規劃也基本定調,當下可以算是專騎虎難下,而且屬核電也是很好的清潔能源,謹慎使用嚴格監管(若能執行好),依然可以惠及大眾,也是解決能源問題的一張好牌。事在人為,日本的危機無法阻止核電的前進,而且必定會促進核電安全的進步,這是一定的。一句事在人為足以概括核電日後之發展,成也是人為,敗更是人為。
我國大力發展的三代核電是AP1000,老美還沒用過,所以具體怎麼樣還得實踐檢驗真理。
按照設計和理論方面,自然是優於現有二代和二代改進。但是,由於沒人用過,所以還是謹慎樂觀為好。
歡迎指正
⑤ 如何評價日本在福島核泄漏事件中的處理在核電站工作人員是不是身體都不好呢
看了當時泄漏事件的過程,我全程黑人問號臉。
看下時間軸,12日因發生地震後引起了核版蒸汽泄露,並發權生小規模爆炸。
14日又發生了爆炸,輻射性物質進入風中。
16日核電站發生火災,引起更大的輻射性物質擴散。
每隔兩天發生一次事故,對於核泄漏,好像也並沒有很急迫的想要解決問題。
雖說地震是不可抗拒因素,但是日本作為一個多地震國家,沒有做好防震措施嗎。
日本政府對於電力公司彷彿也沒有什麼強制整改的作用。
整個事件的流程,好像並不是一個需要緊急處理控制的事件一樣。
要知道核電廠的著火並不想普通著火一樣啊,核泄露會引起多大的影響啊。
⑥ 福島核電站泄漏事件之後,如今怎麼樣了
現在應該恢復的不錯了,但是還是不適合人類生存
⑦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已經過去8年了,那裡現在怎麼樣了
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雖然已經過去8年了,但是那次事故影響還是很大的,簡直就是人間一次大災難,所以至今那裡還廣無人煙,反而是植物霸佔了整個人類原先的整個家園,因此原先繁榮的地區如今也就變成了荒涼的無人鬼鎮。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件,這次事故被認為是自1986年烏克蘭切爾克貝利核泄漏以來最嚴重的核災難,在核泄漏發生之後,日本當局劃設了長12.5英里的禁區,禁區內16萬名居民被迫搬離家園。
原來的地區如今已是無一人居住了,離事故核心偏遠的一些地區也長滿了植被,這些植被覆蓋了原來人們居住的房屋,甚至有些都長到路上來了,而原先人們的汽車以及其他一些生活用品也就全部荒棄在那裡,如果有不知底細的人不小心闖入的話,一定會被眼前的景色嚇住的,因為它可比電視和電影中上演的鬼片恐怖多了。
⑧ 這次福島核事故 會對中國核電的法中有什麼影響
在接受輻射後,人體健康將"立即"受到哪些影響?點擊進入專題 放射性的碘對於住在核電廠附專近的年輕人有危害屬,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災難之後有一些甲狀腺癌病患即與此有關。放射性銫、鈾和鈈都是對人體有害的,並且不以某個特定器官為靶標。放射性的氮幾秒鍾後就很快會衰變,而放射性氬也對身體無害。
——接受中等程度的輻射將導致輻射病。它有一系列症狀:
在接受輻射的幾小時之內,人會出現惡心與嘔吐,隨後可能經歷腹瀉、頭痛和發燒。
在最初症狀之後,人體可能會在一段時間內不再顯示任何症狀,然而往往在幾周之內,又有新的、更加嚴重的症狀發生。
——如果接受高等程度的輻射,以上所述的所有症狀都可能立即出現,並伴隨著全身性的、甚至可能致命的臟器損害。
⑨ 福島核事故之後國內核安全方面做了哪些改進
福島核事故最大的教訓是,日本核能界和政府有關方面沒有切實汲取國際核能界的經內驗,存容在明顯的僥幸心理。福島事故不是知識經驗不足的問題,也不是安全標准高低的問題,而是執行力的問題。
目前,我國共有15台運行核電機組,在建核電機組共26台,始於去年3月的核安全檢查歷時9個月,對41台運行、在建核電機組,3台待建核電機組,以及各民用研究堆和核燃料循環設施進行了綜合安全檢查。
安全檢查的總體結論是,我國核安全標准全面採用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安全標准,核安全法規標准體系與國際接軌。民用核設施在選址中對地震、洪水等外部事件進行了充分論證。核電廠在設計、製造、建設、調試和運行等各環節均進行了有效管理,總體質量受控。
這次核安全檢查的內容和深度基本與國際社會在福島核事故後開展的檢查保持一致。總體上講,我國核設施安全是有保障的。由於與日本福島核電廠所處廠址條件不同,我國核設施發生類似福島核事故的可能性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