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力整治虛假違法廣告
A. 「醫葯廣告表演專家」劉洪濱被查處假代言要受何種懲罰
近日,一名以多個不同身份活躍在多家地方電視台養生節目的「老專家」劉洪斌(有節目為劉洪濱)火了。日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針對「醫葯廣告表演專家」事件,部署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
依據《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健康資訊類廣播電視廣告禁止宣傳治癒率、有效率,或者以醫生、專家、患者、公眾人物等形象做療效證明。廣播電台、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如有違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廣播電視頻道許可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
目前,工商總局已宣布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葯監總局、衛生計生委、中醫葯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員單位專題研究,各部門將依據各自職能依法調查處理「醫葯廣告表演專家」。
對於這樣的騙子一定要嚴懲,害了多少善良的老百姓。對於相關的部門也應該一查到底!
B. 整治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將罰款多少
據工商總局官網顯示,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會議部署,嚴厲打擊互聯網廣告違法行為,工商總局決定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並發布了《工商總局關於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一是涉及導向問題、政治敏感性問題、損害國家利益的違法互聯網廣告;
二是危害人民群眾人身安全、身體健康的食品、保健食品、醫療、葯品、醫療器械等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三是含有欺騙誤導消費者內容、損害人民群眾財產利益的金融投資、招商、收藏品等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四是妨礙社會公共秩序、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五是社會公眾反映強烈的其他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等。
此外,工商總局還要求各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突出整治重點,加大執法力度,狠抓互聯網廣告案件查辦和執法。突出查辦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危害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大要案件,從重從嚴查處嚴重違法的互聯網廣告案件。曝光互聯網廣告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樹立執法權威。強化信用監管,推進互聯網廣告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信息100%公示。
必須要嚴抓,嚴厲打擊。
C. 虛假違法廣告要被重點整治了嗎
報道稱,工商總局等11部門26日發布關於印發《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2018年工作要點版》的通知,權要求加大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力度,突出醫療、葯品、食品、保健食品、招商、金融投資、收藏品類等重點領域和農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地區,重點查處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虛假違法廣告。
通知要求加強廣告導向監管,健全廣告導向監管的領導協調和應急處置機制。針對互聯網廣告監管的重點難點,部署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查辦互聯網虛假違法廣告案件,強化互聯網平台責任。
D. 多部委調查醫葯廣告表演藝術家事件涉31條誇張誇大療效是怎麼回事
據報道,在最近幾日以劉洪濱為代表的電視廣告「四大神醫」成為公眾關注的回焦點。23日,國家工商答總局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分別進行了回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須立即停止播出「苗仙咳喘方」等40條違規廣告。工商總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將依法調查處理。
23日,國家工商總局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分別進行了回應。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要求各級廣播電視播出機構須立即停止播出「苗仙咳喘方」等40條違規廣告。工商總局相關負責人則表示,工商總局充分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已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葯總局、衛生計生委、中醫葯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員單位專題研究,各部門將依據各自職能依法調查處理。
E. 真專家代言葯品廣告也違法嗎
近日,一名以多個不同身份活躍在多家地方電視台養生節目的「老專家」劉洪斌(有節目為劉洪濱)火了。日前,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針對「醫葯廣告表演專家」事件,部署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
2015年實施的新《廣告法》明確規定電視台不得以介紹健康、養生知識等形式變相發布醫療、葯品、醫療器械、保健食品廣告。劉洪斌以「苗醫傳承人」「北大專家」「蒙醫後人」等身份推薦多種葯品、保健品。專家可以為葯品、保健品代言嗎?
「無論專家真假,無論是否標明『廣告』,這種變相醫葯廣告就違法。」中央財經大學法學教授劉雙舟說,「消費者看到養生節目里推薦葯品或保健品,就應提高警惕。」
依據《廣播電視廣告播出管理辦法》,葯品、醫療器械、醫療和健康資訊類廣播電視廣告禁止宣傳治癒率、有效率,或者以醫生、專家、患者、公眾人物等形象做療效證明。廣播電台、電視台(含廣播電視台)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如有違反,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廣播影視行政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或者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三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廣播電視頻道許可證》《廣播電視播出機構許可證》。
目前,工商總局已宣布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葯監總局、衛生計生委、中醫葯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員單位專題研究,各部門將依據各自職能依法調查處理「醫葯廣告表演專家」。
F. 去年全國查虛假違法廣告案2.3萬件是怎麼回事
中新網3月21日電,國家工商總局21日在其官網發布《2016年全國工商系統消費者權益保護報告》。《報告》稱,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消費侵權案件6.5萬件,案值4.84億元;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3萬件,罰沒款約5.6億元;立案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2.8萬余件,涉案金額3.5億余元,移送司法機關203件。
(二)依法規范服務領域經營行為。一是強化消費侵權案件查辦力度。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消費侵權案件6.5萬件,案值4.84億元。
二是組織開展消費侵權案件督查。督促各地開展消費侵權案查辦、案件督查協辦以及聯動執法。
三是積極推進全國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查檢驗系統和全國侵害消費者權益案件資料庫的推廣應用工作,為消費預警和監管執法提供數據支撐。
(三)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一是反壟斷執法再上新台階。2016年,工商總局對利樂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件依法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共處罰款6.68億元。新授權省級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涉嫌壟斷行為案件15件,結案15件。
二是集中整治公用企業限制競爭和壟斷行為突出問題專項行動成效顯著。截至2016年10月底,各地共立案1267件,結案585件,案值19億,罰沒金額1.67億元,退賠多收費用及減少消費者、經營者損失4.7億元。
三是持續加強直銷監管執法工作。繼續加大直銷許可協助審批力度。優化投訴舉報辦理,全年共處理舉報、咨詢電話約1000餘次,網路公眾留言130餘件。
(四)查處虛假違法廣告。一是保持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高壓態勢。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虛假違法廣告案件2.3萬件,罰沒款約5.6億元。
二是集中整治違背社會良好風尚廣告和不良廣告。部署開展了清理整治含有「特供」「專供」國家機關等內容廣告專項行動和不良廣告專項行動。
三是會同人民銀行等16個部門聯合開展互聯網金融廣告專項整治。
四是強化互聯網廣告監測監管。委託浙江省工商局建立了互聯網廣告監測中心,該中心已於2016年9月1日試運行。五是基本完成廣告業市場准入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
(五)開展網路交易監管執法。工商總局印發《2016網路市場監管專項行動方案》,要求各地按照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原則,重拳整治網路市場亂象。據統計,專項行動期間各地網上檢查網站、網店191.8萬個次,實地檢查網站、網店經營者26.7萬個次,刪除違法商品信息66918條,責令整改網站19455個次,提請關閉網站3183個次,責令停止平台服務的網店23896個次,查處違法案件13391件,其中,移送公安機關198件。
(六)打擊商標侵權行為。一是大力打擊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2016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立案查處商標侵權假冒案件2.8萬余件,涉案金額3.5億余元,移送司法機關203件。
二是嚴厲打擊網上濫用、冒用、偽造涉農產品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行為。山西、寧夏、黑龍江等地分別開展了對「汾酒」「中寧枸杞」「五常大米」等品牌線上線下集中整治行動,立案調查相關違法案件237件。
三是積極推進中國製造海外形象維護「清風」行動。組織各地集中查處侵犯「峨眉牌」注冊商標專用權違法行為,保護柴油機出口企業合法權益。
四是推動在京津冀、長三角、泛珠三角區域深入開展商標區域執法協作。
五是積極推進注冊商標維權聯系人信息庫建設。
六是推進商標資料庫開放,完善商標行政執法信息共享平台建設。
七是積極協調、配合做好北京冬奧會及北京世園會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
(七)強化事中事後監管。一是認真做好企業信息公示工作。截至2016年底,全國累計有774.65萬戶企業通過企業信息公示系統公示即時信息1751.52萬條,公示企業占企業總數的29.84%。
二是啟用全國統一的經營異常名錄資料庫。截至2016年底,全國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市場主體511.70萬戶,有69.71萬戶被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三是積極開展信息共享和聯合懲戒。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累計向其他部門提供數據154億條,其他部門累計向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提供數據16.2億條。配合最高人民法院限制「老賴」擔任公司各類職務共計71084人次。
四是扎實推進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建設,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全國一張網」的版圖基本覆蓋全國。
G. 詐騙了半個中國的四大神醫全部被曝光他們都是誰
第一位:劉洪斌
人們不知她的來歷,但她的身份卻有好多,有時候是苗醫,有時候是蒙醫,有時候是中醫。在當苗醫的時候,她是「穴位吃葯 拔痰定喘」絕技傳承人,只治咳喘,專賣「苗仙咳喘方」;在賣「蒙葯心腦方」時,她是八十歲高齡的蒙醫後人;而在推銷「助眠晚餐」時,她又是著名老中醫。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在回應中表示,虛假醫葯廣告事件中的「劉洪斌」不具有中醫醫師資格,未在中醫醫療機構任職,也不是所宣稱的「苗醫傳人」,相關中醫葯社會團體中也不存在廣告中提到的「中華中醫協會」。
「劉洪斌」相關行為違反了《廣告法》《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進一步加強醫療養生類節目和醫葯廣告播出管理的通知》等有關要求。「劉洪斌」目前代言的廣告雖不涉及醫療活動,但其冒用「中醫葯專家」等名義,對中醫葯聲譽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將督促和指導各地中醫葯管理部門嚴格進行中醫醫療廣告審批,配合協助有關主管部門監督電視、報刊、互聯網等媒體遵守國家有關規定,聘請中醫葯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中醫葯知識宣傳,開展中醫葯文化傳播和知識普及活動。
針對劉洪斌「醫葯廣告表演專家」事件,國家工商總局表示,已部署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同時,工商總局充分發揮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已與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食葯總局、衛生計生委、中醫葯管理局、公安部等成員單位專題研究,各部門將依據各自職能依法調查處理。
目前,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正在調查處理,工商總局將及時公布查處結果,回應社會關切。
第二位:李熾明
李熾明熱衷於在不同電視台換著頭銜賣葯,在一檔節目中,他的頭銜是「原首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院長」,號稱從醫四十年,擅長消脂瘦身,賣的葯是減肚子的「一子三葉茶」。而在另一個頻道,他又開始治療男性前列腺疾病。再換個頻道又成了「50年溶栓第一人」。在另另另外一個頻道,乾脆升華成:「全身疾病都能好!」
賣「裸藻」(一種號稱比冬蟲夏草的功效強幾十倍的神葯)時,他是「中華醫學會主任委員、全國方劑學專家」。推銷」納豆細胞再生療法「時,他又成了創始人和「中醫葯科研委員會委員」。
推廣「dcr代謝修復療法」(號稱不用胰島素,不吃降糖葯,就能調理糖尿病)時,他的頭銜多到閃瞎你的眼,並且已經走向世界了:留美醫學博士、美國DCR醫學實驗室亞洲區執事。有趣的是,李老師在《奇方健康說》講「如何減去大肚子」的台詞,被網友發現和吉林衛視《名醫葯鋪》的「心腦血管專家趙薇教授」,一模一樣。
當然,神醫的葯也被查了。李熾明「代言」的可以減肚子的「一子三葉茶」,在2014年就被濰坊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列為嚴重違法廣告。
第三位:王志金
這是一個連名字都在變化的專家。賣安第斯瑪咖片的時候,他是「中醫養生專家」王志金。賣冠心病類葯物的時候,他又是「中華中醫葯學會專家」王志今。他的頭銜厲害了:中醫世家第六代傳人、解放軍465醫院少校軍醫。
他主推的是「波爾特細胞用糖療法」,號稱治療糖尿病有奇效。但他還擅長治療關節炎、腎虛、腦血栓。賣葯時「百病不纏身」的口號再一次出現。無數網友表示被王志金所謂的「波爾特用糖療法」欺騙。
他在電視里賣的治療心腦疾病、肝腎功能的「九千堂化糖老方」,批准文號為「國葯准字Z22026077」。經查,這是通化吉通葯業有限公司「降糖膠囊」的批准文號,該產品因涉違法廣告,遭到株洲市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查處和曝光。
第四名:高振宗
又一個名字會變化的專家。他是「壯陽補腎專家」高振忠,也是「京城名醫」高振宗,還有一個更牛的名號:「祖傳十二代補腎神人」。
作為京城名醫,高老師完美地詮釋了什麼叫做「技多不壓身」:他會看手紋,是全國著名手診專家;會看眼病,是「中國醫學科學院教授」;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脾病、肝病、男性病…沒有高老師搞不定的疾病。
高振宗「代言」的「明目二十五味丸」,被河北省葯監局和廣州工商局查處過,原因是宣傳不實誤導消費者。
(7)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大力整治虛假違法廣告擴展閱讀: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領域涉醫葯廣告管理的通知
新廣電辦發〔2017〕4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聞出版廣電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新聞出版廣電局:
近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停播了「苗仙咳喘方」等40條違規電視廣告。這些違規廣告的主要問題是,以節目形態變相發布或是以電視購物短片廣告形式播出,誇張、誇大宣傳,以醫生、專家、患者、公眾人物等形象作療效證明,誤導消費等。為防止涉醫葯廣告網路視聽節目出現此類問題,現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省局要組織轄區內視聽節目網站對本網站與醫葯產品宣傳推介相關的廣告和視聽節目做一次全面梳理,凡是存在上述違規問題,使用虛假醫葯代言人誤導消費者的,要立即清理。
二、各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單位要擔負起主體責任,嚴格遵守廣告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對廣告和帶有廣告性質的視聽節目,特別是涉及醫葯產品的廣告和節目,嚴格審核,堅決抵制虛假違法違規廣告,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特此通知。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
2017年7月2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關於加強網路視聽節目領域涉醫葯廣告管理的通知
H. 上半年我國打擊違法廣告取得哪些成效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處違法廣告案件專1.5萬余件、罰沒金額9.2億元,屬同比分別增長36.9%和292.7%;查處各類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件8104件、罰沒金額1.1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2%和17.0%。
針對互聯網平台虛假違法廣告屢禁不絕的現象,據了解,今年5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就已聯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開展2018網路市場監管專項行動,這項將持續到11月的行動旨在遏制網路市場突出違法問題,提升網路商品和服務質量,改善網路市場競爭秩序和消費環境,推動社會誠信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