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衛片圖斑整改
⑴ 土地變更調查與衛片執法的關系
土地變更調查是指縣一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根據上級下發的上時點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庫和遙感影像數據,對土地利用現狀、土地權屬及行政區劃變化進行外業實地調查,獲取變化地類圖斑、土地權屬(宗地)、行政區劃數據,從而生成增量數據包以及統計報表,實時對土地利用資料庫更新和上報的過程。
土地衛片 編輯詞條
B 添加義項
?
利用衛星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製作的疊加監測信息及有關要素後形成的專題影像圖片,簡稱衛片。據中國國土資源網消息,國土資源部決定自2月起,全面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將重點對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及其他人口在50萬以上的155個市進行督查驗收。
利用衛星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製作的疊加監測信息及有關要素後形成的專題影像圖片,簡稱衛片。
據中國國土資源網消息,國土資源部決定自2月起,全面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將重點對直轄市和省、自治區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及其他人口在50萬以上的155個市進行督查驗收。
2月2日,國土資源部下發《關於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自2月起,全面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檢查范圍覆蓋全國所有的縣、市、區、旗行政管轄區域(不含港、澳、台地區)。
《通知》要求,通過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全面掌握違法用地情況,嚴肅查處土地違法行為,嚴格依據《違反土地管理規定行為處分辦法》(以下簡稱15號令)實施問責,進一步規范土地管理秩序,加強耕地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力度。
《通知》對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提出了五點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本次衛片執法檢查工作是對全國(不含港、澳、台地區)實施全覆蓋檢查的第一年,也是將依據15號令實施問責的第一年。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高度重視,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由政府牽頭成立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領導小組。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主動加強與紀檢監察、公安、司法等部門的協調配合,成立專門的土地衛片執法檢查辦事機構。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各業務機構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
二是確保執法檢查質量。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層層落實責任,確保各類數據真實、准確,督查、驗收不走過場。對督查、驗收中發現存在虛報瞞報數據、偽造審批文件或用地現場等弄虛作假行為的,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國土資源部將利用「批、供、用、補、查」綜合信息監管平台對新增建設用地圖斑進行初核,並以此作為督查的重要依據。
三是強化培訓指導。國土資源部將對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和155個市的業務骨幹進行集中培訓。省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培訓指導。要建立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進展月報制度,掌握工作進展情況,及時調度,確保按時完成土地衛片執法檢查任務。
四是嚴肅查處問責。對通過衛片執法檢查發現的土地違法問題,要核實一宗,整改查處一宗。對符合15號令規定的問責條件的,要及時提出問責建議。衛片執法檢查中發現的違法用地,凡是未依法查處到位的,一律不得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否則,按非法批地處理。
五是嚴格數據報送。對未能按規定完成工作的,國土資源部將予以通報批評。
⑵ 通過衛星圖斑看位置 發個國土j 這個難嗎沒學過
衛星圖斑讓違法建設無處藏身
作者: 龍海波
8月29日下午,在區拆違辦專題調度會議後,嶽麓區學士街道立即組織會議,決定由城管指揮調度中心牽頭再次對衛星圖斑反映的問題逐一調查核實。8月31日上午,學士街道城管指揮調度中心組織城建、城管執法、學華村40餘人對學華村窯咀組一處約376平米的歷史違建「豬棚」進行強制拆除,該處違法建設是第13期衛星遙感336號圖斑問題。
據了解,小區高層建築樓頂、農村偏僻角落等位置一直都是拆控違巡查工作中的難點。現在通過衛星遙感影像圖斑和國土衛片圖斑與對地面場景比對,讓違法建設被一一鎖定。衛星圖斑上有坐標、有形狀,僥幸搶建偷建的違法建設,即使建成了,也將無處藏身,衛星遙感影像圖斑為一線拆違工作提供了強大助力,使得拆控違工作得以真正實現「全方位、無盲區」。
學士街道城管指揮調度中心已持續開展多次拆控違行動,對裕園小區樓頂違法搭建頂棚及別墅區搶建搭建違法建設開展了專項整治。對於新增違法建設「零容忍」,通過衛星圖斑和日常巡查,發現一處,堅決拆除一處,拆控違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今年街道已成功拆除裕園小區樓頂違章搭約6078平方米,拆除新增違建7670平方米。
下階段,學士街道城管指揮調度中心將加大控違巡查力度,聯合各村(社區)、小區物業對違建行為進行監督、制止和打擊。拆控違工作任重道遠,學士街道的工作永遠在路上。只有「斑點」少了、市民樂了,離「幸福學士夢」也就更近了。
⑶ 2010 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中已經查處過的圖斑,是否還將下發
2010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中已經查處過的圖斑,如在2011年度內未發生新的違法用地行為,將不會納入2011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范圍。
⑷ 「疑似違法用地圖斑」的格式和圖斑編號方法是怎樣的
「疑似違法用地圖斑」將以衛片執法檢查工作圖件(圖片格式)、「疑似違法用地圖版斑」矢量數據(shpfile文件權格式)和電子表格(excel表)三種形式下發數據。下發的「疑似違法用地圖斑」將以縣(市、區)為單位按順序進行編號(與土地變更調查遙感監測變化圖斑的圖斑編號不同)。在下發的電子表格中,將記錄與「疑似違法用地圖斑」編號對應的地塊在土地變更調查資料庫中的編號,以及該圖斑的面積、耕地面積等基本信息。
⑸ 礦產衛片疑似圖斑在土地變更調查遙感監測圖斑中已下發的如何處理
1.土地變更調查使用的遙感數據精度不能夠滿足礦產衛片疑似違法圖斑的提取工作。土地高精版度遙感數據主權要分布在東部和西部城市群,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集中的山區使用的遙感數據精度較低,礦產疑似違法圖斑提取工作難度很大。由此帶來的的結果是,在數據精度較高的東部地區,提取的礦產疑似違法圖斑最多,在數據精度低的西部地區,提取的礦產疑似違法圖斑最少。
2.遙感數據處理的方法不符合礦產衛片疑似違法圖斑的提取要求。本次工作使用的是土地變更調查與監測項目生產的成果圖,而非原始數據。該圖件不能突出礦產勘查、開採的特點,即使在數據精度較高的地區,礦業活動的圖斑也不難以識別。
3.野外驗證工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由於使用的數據不能滿足要求,技術單位為能提高圖像的識別能力,減少誤判,均採取了一定的野外驗證工作,用於建立解譯標志和驗證。在野外工作中,多次發生技術人員被礦山企業或地方政府扣押和威脅事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中國鐵合金在線
⑹ 什麼是土地衛片執法檢查
1 「衛片」是衛星遙感圖片的簡稱,是利用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製作的疊加監測信息及有關要素後所形成的專題影像圖片。 「 衛片執法」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某一區域某一時段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監測,通過對比監測前後的用地情況,確定變化圖斑,再對變化圖斑進行核實確定土地合法性的一種土地執法監管手段,可以全面、客觀、准確地反映出被監測區域的土地利用情況特別是土地違法違規狀態。如一塊耕地被佔用前,地表是一種情況,耕地被佔用搞成建設後,地表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就可以在圖上反映出來,通過對同一塊地兩個時點遙感數據的比較,就可以發現土地利用變化的情況。 檢查的內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執行情況、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施情況、土地審批情況、土地供應情況。 具體要對衛片影像所涉及地塊的使用以下情況進行逐宗核查:1、是否經過批准;2、是否超出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批准用地;3、是否擅自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批准用地;4、是否違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和土地供應政策批准 2 用地;5、經批准使用的地塊是否存在騙取批准、超占面積和擅自改變用途;6、土地違法是否通過動態巡查已經發現。 檢查重點: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等土地利用變化情況和分布情況。 開展衛片執法檢查,是對傳統的執法監管模式和手段的顛覆,核查違法違規用地由原來的「自下而上」發現、報告轉變為「自上而下」發現、監督,真正實現對違法違規用地「天上管、地上查」,違法行為瞞不住,也藏不了。 通過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形成全國一張圖管理國土資源,建立土地審批、供應、使用、執法監察等業務的網路監管平台,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網上核」的立體土地監管體系。
⑺ 土地衛片圖斑WN代表什麼
wN圖斑意為近兩年無變化但地面有建築物的未響應圖斑,也就是說,是歷年來強行通過違法執法檢查的違法用地的累積。
⑻ 如何填報《土地疑似違法圖斑核查情況登記卡》(附表1)
本表用於登記土地「疑似違法用地圖斑」核查情況,包括基本情況、權屬及地類情況、規劃情況、用地手續辦理情況、違法情況和備注6大部分的內容。
(一)基本情況
基本情況欄目填寫每個地塊的圖斑編號、面積、土地坐落等基本屬性。
1.地塊號(圖斑編號)
填寫國土資源部下發的土地「疑似違法用地圖斑」的「圖斑編號」。
2.地塊分支號
對於需要分割、合並的土地「疑似違法用地圖斑」,按照《規范》「地塊編號方法」中規定的方法對地塊進行分割、合並,編定地塊分支號:如分割前圖斑編號為5,分割成兩個地塊,則地塊分支號分別為5-1,5-2;如合並前地塊號為10,11,12,則合並後地塊分支號為10,合並前的圖斑編號以半形逗號分隔,填入「地塊號(圖斑編號)」欄目。無須分割、合並的,「地塊分支號」與「地塊號(圖斑編號)」相同,可直接填寫「地塊號(圖斑編號)」。
3.面積
填寫地塊分支號對應的地塊的面積。對於沒有分割的地塊,地塊面積與國土資源部下發的土地「疑似違法用地圖斑」的面積相同;多個土地「疑似違法用地圖斑」合並為一個地塊的,地塊面積為被合並的圖斑的面積之和;既有分割又有合並的地塊,地塊面積為分割部分的圖斑面積與合並圖斑面積之和。
4.地塊類型
分合法用地與違法用地兩種類型,取消了臨時用地和實地偽變化填報選項。根據所選類型不同,土地礦產衛片執法檢查信息系統會自動將「附表1」拆分,顯示出與地塊類型相對應的需要填寫的欄目。
(1)合法用地。依據《規范》中「[附錄三]判別標准」的「4.實際佔用新增建設用地合法性判定」有關政策進行判定。
(2)違法用地。參照《規范》中「[附錄三]判別標准」的「5.違法用地類別判定」有關政策進行判定,監測時段為2011年自然年度(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
5.項目名稱
指在該地塊上進行建設的項目名稱。對於尚未實施建設無具體建設項目的,可根據實際情況填寫為「××工業園儲備用地」、「政府××儲備用地」等。
6.土地坐落
指地塊的具體位置,詳細到「××縣(區)××鄉(街道)××村(居委會、大道)」等。
(二)權屬及地類情況
1.用地單位(個人)
為新增建設用地實際佔有、使用的單位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如為多個單位或個人,名稱或姓名之間以「、」分隔。
2.用地時間
實施動工建設的時間點,精確到月。
3.實際用途
地塊的當前土地利用類別,按地籍調查有關技術規程和《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確定,填寫到二級類(中文名稱)。屬於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用地的,注意選擇相應的用途。
4.地類代碼
與地塊當前實際用途對應的土地利用類別代碼,依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21010—2007)填寫。
5.原地類性質
指監測時段起始時點的土地實際用途。按《規范》規定的要求,分別量算農用地和未利用地的面積;農用地中進一步區分耕地和基本農田面積。對於未分割的土地「疑似違法用地圖斑」,原地類面積大小要與國土資源部下發的圖斑地類面積保持一致。
(三)規劃情況
1.規劃符合情況
對比地塊實際用途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上確定的規劃用途。屬於違法用地的,可根據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有關政策規定判定。
2.項目類型
填寫本地塊建設項目的立項情況。
已取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發改委)立項批復的,可以判定為國家重點工程。在「是否國家重點工程」欄目中選擇「是」,並在「國家重點工程立項批准文號」中填寫國家發改委立項批准文號。否則,在「是否國家重點工程」欄目中選擇「否」。
已經取得省級發改部門立項批准批復的,可以判定為省級重點工程。在「是否省級重點工程」欄目中選擇「是」,並在「省級重點工程立項批准文號」中填寫省級發改部門的立項批准文號。否則,在「是否省級重點工程」欄目中選擇「否」。
只有其他立項批准文件,在「其他項目立項批准文號」欄目中填寫其他立項批准文件;尚未取得立項批復的,在「其他項目立項批准文號」欄目中填寫「無」。
(四)用地手續辦理情況
1.已取得的用地手續情況
根據已取得的用地手續分別填寫「批准機關」、「批准文號」、「批准時間」、「批准面積,其中耕地面積」等欄目。
(1)要優先填寫已取得的農用地轉用徵收(用)審批手續。一個地塊涉及多個農轉用徵收(用)審批手續的,必須增加填報欄進行填報。國務院批准城市建設用地的,既要填寫國土資源部用地批復文件,同時也要填寫省級人民政府審核相關情況。
(2)對於農用地轉用和徵收審批分離的,要分別填寫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和徵收審批手續。
(3)只取得先行用地批復的,要填寫國土資源部批準的先行用地批復文號。
(4)只取得用地預審批復的,要填寫用地預審批復文號。
(5)已辦理供地手續的,進一步填寫供地的「批准機關」、「批准文號」、「批准時間」、「批准面積」等欄目。在「供地方式」欄目填寫「劃撥」、「協議出讓」、「招拍掛出讓」或「其他方式出讓」。
(6)已經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證的,填寫土地使用權證的「批准機關」、「批准文號」(即「土地證號」)、「批准時間」、「批准面積」等欄目。
2.未取得用地手續情況
根據農用地轉用手續上報情況的不同,區分為「已經上報」和「未上報」兩種。
(1)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已經上報的地塊,要填寫「上報情況」中的有關欄目。①「有權批准機關」填寫有權批准機關的同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如國土資源部、省國土資源廳等。②「市級受理時間及受理文號」欄目填寫縣、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上報的用地審批材料經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正式受理的時間和受理回單編號。③「省級受理時間及受理文號」欄目填寫市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上報的用地審批材料經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正式受理的時間和受理回單編號。④「部受理時間及受理文號」欄目填寫省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上報的用地審批材料經國土資源部正式受理的時間和受理回單編號。
(2)用地審批手續未上報。要填寫耕地佔補平衡落實情況和征地補償情況。①「耕地佔補平衡是否落實」。已經落實了耕地佔補平衡指標,繳納了耕地開墾費用的項目,可選擇「是」;否則選擇「否」。②「征地補償是否到位」。對項目建設佔用區域已經足額給予補償的,可選擇「是」,否則選擇「否」。
3.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
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主要看該產業用地,是否屬於國家最新土地禁止或限制供應用地項目,如高爾夫球場用地、別墅用地,等等。選擇「是」,再填寫具體的產業類型名稱。不符合的,選擇「否」。
4.是否部批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於嚴格規范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1〕224號)的有關要求,已經國土資源部批準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填寫「是」,並在「部批准試點文件」欄中填寫部批准試點的文件名稱和文號。
5.是否部批准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
屬於經部批準的采礦用地方式改革試點的采礦用地,可選擇「是」,並在「部批准試點文件」欄中填寫部批准試點的文件名稱和文號。
6.是否部批准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
屬於經部批準的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試點的用地,可選擇「是」,並在「部批准試點文件」欄中填寫部批准試點的文件名稱和文號。否則,選擇「否」。
7.是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用地
確實屬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項目用地的,選擇「是」,在空白欄中進行說明。不屬於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用地的,選擇「否」。
8.是否災後重建項目用地
屬於部下發文件中支持四川、甘肅等地區災後重建項目用地,符合災後重建有關用地政策的,選擇「是」,並作出說明。否則選擇「否」。
9.是否法律法規規定的緊急用地
屬於搶險救災等法律法規規定的緊急用地的,選擇「是」,再填寫緊急用地情況說明。否則,選擇「否」。
(五)違法情況
1.違法主體
填寫違法用地地塊的用地單位(個人)。
2.建設現狀
分為平整土地、部分建成、全部建成三類。
(1)平整土地。為實施項目建設需要,對土地進行圈佔、平整或固化的,判定為平整土地。
(2)部分建成。獨立成棟的地上建築物為結構封頂或其他設施,未完成預期建設目標,歸入同宗用地的建設項目規劃建設數個獨立成棟建築或其他設施但僅完成其中部分的,判定為部分建成。
(3)全部建成。獨立成棟的地上建築物已完成結構封頂或其他設施,完成預期建設目標的,無論建設項目是否銷售,判定為全部建成。
3.違法類型
按《規范》中「[附錄三]判別標准」的「5.違法用地類別判定」有關政策進行判定,分「違法批准佔用、違法供地、未報即用、邊報邊用、未供即用」五種類型,選填其一。
4.查處情況
對違法用地行為進行立案查處的,選擇「立案」;對違法用地行為自行整改、組織強制拆除或者由其他部門進行查處的,選擇「非立案」;既未立案查處,也未按非立案處理的,應選擇「未處理」。對違法用地行為進行立案查處的,具體情況將在附表2《違法用地行為立案查處及落實情況登記卡》中填寫。
5.復耕到位耕地面積
不論是否立案查處,均填寫「拆除復耕到位耕地面積」。
6.認定機構
填寫上一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組織認定時的單位及拆除復耕驗收負責人。
7.是否巡查發現
指該宗違法用地是否通過日常巡查方式發現並採取有關措施。如通過日常巡查方式發現,在「發現時間」欄目填寫最早發現的時間。
8.是否下達停工通知書
如果下達了,在「下達時間」中填寫最早發出停工通知書的時間。
9.是否報告
根據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於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對違反國土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行為報告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0〕58號)的要求,向上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或同級政府報告。已經報告的,選擇「是」,並在「報告時間」和「文號」欄目中,分別填寫「報告時間」和「文號」。否則,選擇「否」。
10.備注
用於填寫該宗地需要進一步說明的其他有關情況。
11.填表人
指填寫該表格的具體工作人員。填表人應對表格內容的准確性負責,防止因工作疏忽而填報錯誤。在具體工作中,要求基本情況、權屬及地類情況、規劃情況、用地手續辦理情況、違法情況和備注等不同內容的填寫者,分別簽名,以示負責。
12.審核人
審查所填信息,並對所填內容的真實性負總責。在具體工作中,對基本情況、權屬及地類情況、規劃情況、用地手續辦理情況、違法情況和備注等不同內容分別審核把關,分別簽名,以示負責。
其他各表(卡)中與附表1《土地疑似違法圖斑核查情況登記卡》中名稱相同的欄目,不再重復說明
⑼ 為什麼要在土地變更調查的基礎上開展土地衛片執法檢查
主要原因有以下兩點:
一是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工作的完成和土地變更調查工作方式的改革,為改進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工作方式提供了新的條件。2011年度的土地變更調查,各地利用國土資源部下發的2011年度遙感監測結果,結合年度建設用地審批、土地整理復墾開發等情況,採用「三下兩上」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全面掌握了遙感監測圖斑變化情況和年度內建設用地變化情況。
二是貫徹落實部長辦公會議的要求:「要充分利用『一張圖』,把年度土地利用變更調查、衛片執法檢查、耕地保護責任制目標考核等調查、檢查工作盡可能統籌整合,一並進行」。「直接利用土地變更調查成果開展土地衛片執法檢查」等。
三是改進工作,提高效率,探索以全國「一張圖」為基礎建立國土資源綜合監管體系並已邁出了重要一步。2010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是「普查」,既查合法,也查違法,工作量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常執法監察工作。為了減輕基層國土資源主管部門的工作量,對工作方式進行了改進,直接利用土地變更調查成果開展土地衛片執法檢查。2011年度土地變更調查工作對遙感監測圖斑進行了全面核查,通過外業調查補充遙感監測可能遺漏的實際佔用的新增建設用地,大大減少了土地衛片執法檢查的外業實地調查工作量,彌補了單純依靠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帶來的監測時段不一、監測解析度不同、可能存在遺漏圖斑等不足,更有利於各級國土資源主管部門集中力量,查處違法用地行為。
⑽ 什麼是土地衛片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是檢查什麼
衛片」是衛星遙感圖片的簡稱,是利用衛星遙感等技術手段製作的疊加監測信息及有關要素後所形成的專題影像圖片。
檢查的內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執行情況、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施情況、土地審批情況、土地供應情況。 具體要對衛片影像所涉及地塊的使用以下情況進行逐宗核查:
1、是否經過批准;
2、是否超出土地利用年度計劃批准用地;
3、是否擅自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批准用地;
4、是否違反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和土地供應政策批准
(10)土地衛片圖斑整改擴展閱讀:
衛片執法」是利用衛星遙感技術,對某一區域某一時段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監測,通過對比監測前後的用地情況,確定變化圖斑,再對變化圖斑進行核實確定土地合法性的一種土地執法監管手段,可以全面、客觀、准確地反映出被監測區域的土地利用情況特別是土地違法違規狀態。
如一塊耕地被佔用前,地表是一種情況,耕地被佔用搞成建設後,地表又是另外一種情況,就可以在圖上反映出來,通過對同一塊地兩個時點遙感數據的比較,就可以發現土地利用變化的情況。 檢查的內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執行情況、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實施情況、土地審批情況、土地供應情況。
通過土地衛片執法檢查,形成全國一張圖管理國土資源,建立土地審批、供應、使用、執法監察等業務的網路監管平台,建立「天上看、地上查、網上核」的立體土地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