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山東章丘磚瓦窯治理

山東章丘磚瓦窯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08 04:59:26

A. 章丘有哪些經濟好的鄉鎮生活水平高點的'謝謝

章丘八大景詩
高聳危山聖井澄,綉江春漲流水聲。百脈寒泉珍珠滾,黌堂夜雪粉妝城。
錦川煙雨時時潤,龍洞熏風日日清。白雲棹罷歸來晚,卧看東嶺曉月明。

章丘百脈泉公園
門票價格:50元 百脈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與趵突泉齊名並列,曾鞏雲:「岱陰諸泉,皆伏地而發,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百脈寒泉珍珠滾」,居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國北方獨具特色的泉景公園。百脈泉公園因地緣勢,沿水之濱,建有兒童樂園區、名泉水景區、花園景樹區、幽靜學習區、密林散步區、龍泉寺、清照園。 園中園-清照詞園位於百脈泉的北側,西起荷花公園,東至環湖東路,北起濟青路,南至百脈泉公園,總面積260畝。根據規劃,清照詞園以「現代骨、民族魂、自然衣」為設計理念,以百脈泉公園和現有的清照園為生態文化主線,利用百脈泉充沛的泉水資源,營造由風、花、雪、月四部分組成的泉水園林景觀,即清音風、木簟花、庭院雪、故鄉月四組景區,並以橋、島、堤、棧道等形式串連成一個整體。
危山兵馬俑
危山兵馬俑坑是一座漢代兵馬俑陪葬坑。出土於濟南章丘市聖井鎮政府駐地南方附近的危山風景區半山腰上,是目前山東地區發現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馬俑陪葬坑,是「我國繼秦始皇兵馬俑、陝西咸陽楊家窪兵馬俑之後,發現的第三大兵馬俑坑。」 坑長9.7米、寬1.9米,深約70厘米。坑內共出土彩繪兵馬俑100多具。兵馬俑陣的排列按照漢代貴族陪葬體制安放,前隊為騎兵隊列、中部為車隊、後部為步兵隊列。騎兵隊列每排五人,共約30人,騎馬陶俑氣宇軒昂、栩栩如生,馬俑呈赤紅色,輪廓分明、雄健有力,周圍有護衛隊列。馬俑的耳朵和尾巴並非與馬身連為一體,而是從馬頭和馬臀上的小孔分別插入,馬耳和馬尾都可以自如地抖動。中部是由三駕馬車組成的車隊,前面兩輛是駟馬立車,由四匹高頭大馬拉車,即古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由來;後面是一架雙轅軺車。
城子崖遺址博物館
位於章丘市龍山鎮政府西1公里處,1994年,濟南。章丘共投資600多萬元興建建築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築專家揚洪勛設計,為全國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築,仿照原始社會土城之建築風格。 遠遠望去,門廳上方,周谷城先生題寫的「城子崖遺址博物館」8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步入館內有三個展廳。第一展廳突出陳列了龍山西河遺址出土的文物,以紅陶器為主,距今約8000多年。
眼明泉公園
眼明泉公園位於西環路以東,膠濟鐵路以北,明塘街以西,濟青路以南,是章丘市百脈泉公園之後,建設的又一處以泉水景觀為特點的園林風景區。2004年4月23日,眼明泉公園建設工程全面開工。9月21日,建設工程順利竣工,10月1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該園佔地面積540畝,其中水域面積約143畝。公園共分三部分:西麻灣源頭區、荷花泉片區和眼明泉片區。設計構思主要是突出泉水、溪流和水生植物觀賞等特色。11萬株喬、灌木植物整齊地蔓立於河道兩側,7萬平方米的地被植物積水生植物把公園裝點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整個公園沿泉水、溪流、池塘和湖泊的景觀視線盡可能開敞,為遊客提供親水性界面,提高其觀賞性價值。
濟南植物園
濟南植物園位於章丘市西南部,園區距濟南市區35公里,東鄰省道244線,北距309國道4公里,南與正在建設的第二條濟青高速公路毗鄰,距濟南國際機場26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利。總面積5000畝,園區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海拔高度最高點為223.1米,海拔高度最低點為127.2米.總體規劃包含植物園、世界城、娛樂園、娛樂園、游樂城、名士園、度假區等六大主題園區及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預計建設期3至5年,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建成了「半山堂」、「望雲湖」、「韓國館」等多處景區景點。是濟南市園林局圍繞「發展濟南近郊遊,填補濟南無綜合性生態園區空白」而投資興建的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別墅度假等於一體的又一個大型生態旅遊景區。
朱家峪民俗旅遊區
「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朱家峪位於明水城東南5公里,胡山東北腳下,距省會濟南40公里,從309國道(經十東路)南行1.5公里便到該村。
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後改為富山峪,朱氏於明洪武四年(1371)入村,因朱系國姓,又將富山峪改名朱家峪。 據省內外專家考證,古村土檯子出土陶器殘片和斑鹿角化石,夏商時期有廬於此,距今3800年以上。自明代至今,雖經六百餘年滄桑之變,但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原來的古門、古哨、古橋、古道、古祠、古廟、古宅、古校。
朱家峪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以來尤為重視文化教育。自明末至建國前,先後有文峰小學、女子學校和山陰小學各一處,各類私塾星羅棋布,有近二十處 ,故人才濟濟,才人輩出。
白雲湖
白雲湖,又名劉郎中坡,因相傳白雲從湖中飄起而得名,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章丘市明水西北19公里處,北臨黃河,西南距濟南35公里,距遙牆國際機場僅10公里。
白雲湖形成於漢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四時美景觸動了歷代名流仕宦的游興情思,或在此飲酒賦詩,留下了許多風流佳句。「白雲晚棹」自古就是章丘八景之一。明代詩人張舜臣曾用「青霞無斷處,白鷺有時來」的詩句描述白雲湖景色。白雲湖所在地---章丘,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李開先的故鄉,李開先曾捐資治理白雲湖,並帶領湖民反抗當地官府的橫征暴斂,在當地傳為佳話,而今,以其自然恬靜的湖光美景,成為濟南近郊享有盛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B. 章丘農村規劃

大眾網7月11日章丘訊 今天是世界人口日。上午9時,章丘市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金發放儀式在章丘市百脈泉廣場隆重舉行。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等領導出席儀式並講話。此次章丘市共有2587人受到這項獎勵扶助政策的惠澤,部分受獎勵扶助群眾代表披紅戴花,喜氣洋洋地拿到了存有獎勵扶助金的存摺。

王軍民指出,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資源相對不足是我國最基本的國情。山東省是全國計劃生育工作先進省份。多年來,廣大群眾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自覺實行計劃生育,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奉獻。黨和國家沒有忘記計劃生育先行者,確定在農村建立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中央財政主要對中西部地區給予資金補助。根據黨中央、國務院的統一部署,在各級財力還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04年起,山東省在部分縣(市、區)進行試點,拿出專門資金,直接發放到獨生子女戶和雙女戶手中。這既是黨和政府對計劃生家庭的關心和愛護,也是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生動體現。今後隨著經濟發展,山東省將會逐步擴大試點范圍,讓更多的計劃生育家庭受到獎勵,得到扶助。

山東省副省長王軍民致辭
王軍民強調,當前,山東省已進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控制人口增長的任務十分艱巨。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和分布問題相互交織、互相影響,人口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趨尖銳,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最近,黨中央、國務院專門研究「十一五」及到2020年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發展戰略,強調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必須始終堅定不移地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切實穩定低生育水平,提出當前必須做到「四個不動搖」:一是堅持穩定現行生育政策不動搖。保持現行生育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繼續鼓勵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子女。二是堅持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不動搖。繼續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落實計劃生育「一票否決」制。三是堅持穩定計劃生育工作機構、隊伍不動搖。在農村稅費改革、鄉鎮機構改革中,要保持鄉鎮計劃生育管理機構相對穩定,不得隨意撤並。進一步加大對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的公共財政投入力度,確保法律法規規定的事業發展所必需的支出。四是堅持不斷創新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思路、機制和方法不動搖。「十一五」期間,要繼續高質量地搞好擴大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試點和西部貧困地區「少生快富」扶貧工程試點工作,使之惠及更多的群眾。同時,要加快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新機制建設,力爭到2010年之前,在全國多數地區基本建立起「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優質服務、政策推動、綜合治理」的新機制。

王軍民希望受到獎勵扶助的計劃生育家庭繼續發揮模範帶頭作用,教育和帶動身邊的育齡群眾自覺實行計劃生育。希望廣大幹部、群眾,尤其是青年朋友,要以受到獎勵的同志為榜樣,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基本國策,自覺實行計劃生育、晚婚晚育、少生優生。希望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有關部門以這次首發儀式為契機,大張旗鼓地宣傳實行計劃生育家庭的先進事跡,讓廣大群眾充分認識到少生優生是利國利民又利家的好事情;要嚴格按照規定的政策和程序確定獎勵扶助對象,認真落實各級所需要的配套資金,確保獎勵扶助金及時、足額發放到群眾手中,真正把這項為民、利民的德政善舉辦成上級放心、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和「陽光工程」。

據介紹,為了解除一些群眾的實際困難,從2004年起,山東省選擇了7個縣(市、區)自費進行獎勵扶助制度試點工作。今年全省又在16個縣(市、區)擴大試點,並全部納入國家試點范圍。此外,全省還有7個市、60個縣自費開展了試點工作,有51個縣選擇部分鄉鎮自費進行試點。

章丘市確定的獎勵扶助對象的標准為:本人及配偶均為農業戶口或屆定為農村居民戶口;1973年至2001年間沒有違反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生育;現存一個子女或兩個女孩或現無子女;年滿60周歲。對符合上述條件的農村計劃生育夫妻按照年均600元的標准發放獎勵扶助金,從今年1月起開始計算,每半年發放一次,直到亡故為止。

此外,山東省各試點縣今天統一舉行了獎勵扶助金發放儀式。省政協副主席張敏以及省委宣傳部、省人口計生委、財政廳、農業廳、監察廳、人事廳、民政廳、勞動保障廳、省計劃生育協會有關領導分別出席了萊州市、青州市、淄博市淄川區、莘縣、郭城縣、棗庄市薛城區、寧津縣的發放儀式。

C. 章丘治理"小散亂污"企業應該怎樣整改

一是進入市場自主擇業。針對就業能力比較強的,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農民工通過市場選擇就業。區人力資源市場將組織企業,適時深入到「小散亂污」企業比較集中的鎮街開展招聘活動。二是幫扶困難人員靈活就業。對單親、低保和直系親屬患重大疾病的農民工,從事靈活就業的,給予75%的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補貼。三是扶持個人自主創業。針對有創業願望的農民工,可免費參加創業培訓,有切實可行經營項目的,可申請不超過20萬元的無息創業擔保貸款。四是鼓勵企業吸納。對依法與大齡員工簽訂或續訂長期勞動合同的,給予企業1至2年社會保險補貼。五是鼓勵參加技能培訓。對本區戶籍勞動年齡內的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根據該項職業規定的標准課時,按每小時6元標准給予個人生活費補貼。

D. 濟南的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

基本狀況
市區設8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子站。環境空氣主要污染物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分別為0.118毫克/立方米、0.056毫克/立方米、0.02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0.2倍。可吸入顆粒物是影響我市環境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
與上年相比,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基本持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略有上升。
環境空氣質量日報
全年共發布環境空氣質量日報365期,環境空氣良好以上天數達到311天,佔全年總天數的85.2%,比上年增加1.1個百分點。
環境空氣污染物濃度月變化
二氧化硫濃度隨季節變化明顯,採暖期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污染較為嚴重;非採暖期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污染較輕。
可吸入顆粒物濃度全年大部分月份超過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採暖期及春季污染較為嚴重。
二氧化氮濃度隨季節變化不明顯,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污染較輕。
環境空氣污染物空間分布
除市監測站、省種子倉庫和農科所監測點外,其餘各監測點二氧化硫年均濃度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與上年相比,各監測點二氧化硫濃度有所上升。
可吸入顆粒物年均濃度除市監測站和科干所監測點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外,其餘各監測點超標。與上年相比,濟南化工廠、開發區、農科所和長清黨校監測點污染有所加重。
二氧化氮年均濃度空間分布較為均勻,各監測點無超標現象。
降水
全年市區平均降水量603.1毫米,三個國控監測點共採集降水樣品77個,pH值范圍4.63-7.62,年均值6.53,市監測站監測點檢出酸雨樣品11個,天橋監測站監測點檢出酸雨樣品1個,酸雨出現頻率15.8%。
縣(市)環境空氣質量狀況
四縣(市)環境空氣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環境空氣質量二級標准;章丘市三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分別為0.069毫克/立方米、0.044毫克/立方米、0.029毫克/立方米,平陰縣三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分別為0.068毫克/立方米、0.033毫克/立方米、0.025毫克/立方米,濟陽縣三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分別為0.082毫克/立方米、0.033毫克/立方米、0.030毫克/立方米,商河縣三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分別為0.076毫克/立方米、0.025毫克/立方米、0.019毫克/立方米。四縣(市)採集的降水樣品pH值范圍6.70-7.23,均未出現酸性降雨。
廢氣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90215噸,比上年減少4646噸,減少4.90%。其中: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75084噸,佔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83.2%;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15131噸,佔全市二氧化硫排放總量的16.8%。按行業劃分,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兩位的是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分別佔全市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的60.0%和17.0%。按區域劃分,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居前兩位的是歷城區和章丘市,分別佔全市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的41.4%和24.5%。
全市煙塵排放總量27881噸,比上年減少2226噸,減少7.39%。其中:工業煙塵排放量20546噸,佔全市煙塵排放總量的73.7%;生活煙塵排放量7335噸,佔全市煙塵排放總量的26.3%。按行業劃分,工業煙塵排放量居前兩位的是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和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分別佔全市工業煙塵排放量的42.2%和23.2%。按區域劃分,工業煙塵排放量居前兩位的是歷城區和章丘市,分別佔全市工業煙塵排放量的44.9%和24.8%。
全市工業粉塵排放量30375噸,比上年增加2450噸,增加8.77%。按行業劃分,工業粉塵排放量居前兩位的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和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分別佔全市工業粉塵排放量的52.3%和38.8%。按區域劃分,工業粉塵排放量居前兩位的是歷城區和章丘市,分別佔全市工業粉塵排放量的43.2%和19.8%。
主要措施與行動
通過實施「上大壓小」,關停了黃台電廠4台總裝機容量145兆瓦的小機組。
淘汰水泥機立窯生產線7條、產能73萬噸;拆除小高爐5座、小轉爐2座、小電爐4座,淘汰落後煉鐵能力83萬噸、煉鋼能力120萬噸;淘汰鍛鑄造窯爐、磚瓦窯272台(座)。
建成了濟鋼集團1-5號焦爐煤氣脫硫改造、華電章丘發電有限公司2台145兆瓦機組脫硫和北郊熱電廠3台130噸/時煤粉爐氣脫硫等重點二氧化硫治理工程。
加強公交車尾氣污染專項整治,對客運班車、貨物配送車、超市免費購物班車進行重點監管,加大在用機動車年檢管理力度,共抽檢公交車2041輛,年檢機動車11萬余輛,督促5000餘輛機動車維修治理,依法對7輛機動車下達禁止上路通知書。
全市道路保潔總面積1262萬平方米,主次道路機掃率達到55.1%,灑水沖刷率達到95.3%。

水環境

基本狀況
水環境質量較上年有所好轉。地下水水質狀況良好,符合地下水三類水質標准,黃河幹流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標准,大明湖、徒駭河水質較上年有所改善。
飲用水源地
●地下水
濟南市地下水水質保持良好狀態。大楊庄和東郊水廠分別監測23項指標,各指標年均監測值均符合國家地下水質量三類標准。
●黃河(濟南段)
黃河濼口設置一個監測點。每月監測30項指標,各指標年均監測值符合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標准。
●水庫
鵲山、玉清湖、錦綉川、卧虎山和狼貓山5個水庫每月分別監測32項指標,其中總氮年均濃度超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標准,超標倍數分別為1.9倍、2.4倍、3.2倍、5.2倍和1.9倍,其餘項目達標,呈中營養化狀態。
與上年相比,鵲山水庫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分別下降14.3%和37.3%,總氮上升25.7%;玉清湖水庫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分別下降12.0%和10.8%,總氮上升60.9%;錦綉川水庫高錳酸鹽指數、總氮和總磷分別下降 25.8%、 8.2%和33.7%;卧虎山水庫高錳酸鹽指數、總氮和總磷分別下降 20.8%、 1.4%和33.6%;狼貓山水庫總氮和總磷分別下降17.1%和27.8%。
非飲用水源地
●小清河(濟南段)
共設七個監測斷面,每月監測20項指標。源頭斷面睦里庄水質達到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三類標准,其餘六個監測斷面均有多項指標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五類標准。
出境斷面辛豐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濃度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五類標准,超標倍數分別為0.8倍和9.5倍,水體呈有機污染特徵。
與上年相比,源頭斷面睦里庄各主要監測指標值均有所下降;出境斷面辛豐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濃度分別上升4.1%和3.9%,水質略有下降。
●徒駭河(濟南段)
共設三個監測斷面,每月監測19項指標。各斷面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濃度超過地表水環境質量四類標准。其中入境斷面夏口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濃度分別超標3.3倍和4.6倍;出境斷面展家橋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年均濃度分別超標1.5倍和0.4倍。受上游來水水質影響,徒駭河(濟南段)水體呈有機污染特徵。
與上年相比,出境斷面展家橋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分別下降22.9%和83.9%,水質有所好轉。
●大明湖
共設3個監測點,每月監測26項指標,總氮年均濃度5.64毫克/升,超過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四類標准2.8倍,其它監測指標達標。大明湖水體呈輕度富營養化狀態。
與上年相比,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分別下降12.6%、14.4%和24.6%,水質有所好轉。
廢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全市廢水排放總量2.42億噸,比上年增加582萬噸,增加2.46%。其中:工業廢水排放量5059萬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20.9%;生活污水排放量19157萬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79.1%。按流域劃分,黃河流域廢水排放總量2628萬噸,占廢水排放總量的10.8%;海河流域廢水排放總量1590萬噸,佔6.6%,小清河流域廢水排放總量19998萬噸,佔82.6%。
全市廢水中COD排放總量55280噸,比上年減少2458噸,減少4.26%。其中工業廢水中COD排放量6454噸,佔COD排放總量的11.7%;生活污水中COD排放量48826噸,占排放總量的88.3%。按流域劃分,黃河流域COD排放量9694噸,占排放總量的17.5%;海河流域COD排放量4795噸,佔8.7%;小清河流域COD排放量40791噸,佔73.8%。
全市廢水中氨氮排放總量6782噸,比上年減少140噸,減少2.02%。其中工業廢水中氨氮排放量581噸,占氨氮排放總量的8.6%;生活污水中氨氮排放量6201噸,占排放總量的91.4%。按流域劃分,黃河流域氨氮排放量802噸,占排放總量的11.8%;海河流域氨氮排放量568噸,佔8.4%;小清河流域氨氮排放量5411噸,佔79.8%。
主要措施與行動
通過河道截污和光大水務(濟南)有限公司一廠初步改造,污水日處理量比上年增加11.6萬噸;章丘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高新區水質凈化一廠以及工商河中水站投入運行;平陰、濟陽污水處理廠管網建設取得新進展,分別增加管網3.96千米和2.49千米。
實施了興濟河、北太平河、柳行河、全福河等市區河道截污工程,新增污水收集管網100千米。
中石化濟南分公司3600噸/日廢水深度處理及回用、重汽集團設備動力廠污水處理設施改造、濟鋼集團1.5萬噸/日污水處理、章丘華飾紙業有限公司污水處理設施改造、聖泉集團糠醛生產工藝廢水處理設施改造等一批重點廢水治理項目相繼投用。
加大結構減排力度,關停小澱粉加工點80家、小化工企業6家。

聲環境

基本狀況
聲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交通雜訊69.6分貝,晝間區域雜訊53.2分貝,夜間區域雜訊43分貝,均達到國家相應標准。
道路交通雜訊
在市區36條主要交通干線上,監測95個路段,累計監測總長度154.2千米,平均等效聲級69.6分貝;與上年相比上升1.0分貝。市區交通雜訊污染程度相對穩定。
36條道路中,有28條道路平均等效聲級達標,達標率77.8%。全市平均車流量2590輛/小時,與上年基本持平。
區域環境雜訊
市區區域環境雜訊晝間平均等效聲級53.2分貝,夜間平均等效聲級43.0分貝。與上年相比,晝間下降0.7分貝,夜間下降1.4分貝。市區區域聲環境質量保持良好。
與上年相比,晝間生活雜訊源所佔比例上升5.6個百分點,交通雜訊源下降2.4個百分點,建築施工雜訊源下降3.2個百分點,工業雜訊源持平;夜間工業及交通雜訊源比例分別下降0.9和3.7個百分點,生活雜訊源和建築施工雜訊源比例分別 上升了4.1和0.5個百分點。
縣(市)聲環境質量狀況
道路交通雜訊
四縣(市)共監測77.92千米道路,其中2.7千米道路超過70分貝,占監測道路總長度的3.5%。平均等效聲級范圍66.3-67.9分貝,達到城市區域環境雜訊標准中4類區域標准,為較好等級。
區域環境雜訊
四縣(市)平均等效聲級晝間53.0-55.2分貝,夜間42.7-45.2分貝,基本達到國家1類區域標准。
主要措施與行動
全年新建雜訊達標區224.37平方千米,創建市級安靜居住小區45個。

固體廢物

基本狀況
全市產生工業固體廢物1000.11萬噸,其中處置2.80萬噸,利用947.96萬噸,處置利用率達到95.07%。集中處置醫療廢物2967.77噸,集中處置率95.3%。
一般工業固體廢物
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990.67萬噸,比上年增加39.32萬噸,增加4.13%。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居前兩位的是冶煉廢渣和粉煤灰,分別佔全市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的 49.0%和16.7%。
全年綜合利用一般工業固體廢物939.33萬噸,處置2.11萬噸,貯存59.3萬噸,處置利用率95.03%。
工業危險廢物
全市工業危險廢物產生量9.44萬噸,比上年增加0.81萬噸,增加9.39%。工業危險廢物產生種類和產生單位較集中,廢酸、含鉻廢物產生量占產生總量的90%,濟南裕興化工總廠、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齊魯安替制葯有限公司和山東齊發葯業有限公司等5家工業企業危險廢物產生量佔全市產生總量的97.1%。
全年利用工業危險廢物8.63萬噸,處置0.69萬噸,貯存0.13萬噸,處置利用率98.7%。
醫療廢物
全市醫療廢物產生量3114.13噸,集中處置2967.77噸,全市醫療廢物集中處置率95.3%。
城市生活垃圾
全年市區共清運生活垃圾92.56萬噸,通過衛生填埋和焚燒無害化處理78.93萬噸,市區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5.3%。
主要措施與行動
嚴格執行危險廢物轉移聯單制度,規范了106家危險廢物產生單位臨時貯存設施。
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利用濟南裕興化工總廠鉻渣進行燒結煉鐵,累計安全處置鉻渣16.5萬噸;濟南裕興化工總廠自主研發了「鉻渣濕法還原項目」,日處置鉻渣約100噸。
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工作。督導174家醫療衛生機構參加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並建立醫療廢物意外事故應急預案及管理制度,全年共收集運輸醫療廢物5667車次。
全年新建改建垃圾中轉站(箱)22處,新增果皮箱1335個,清理各類垃圾死角450處。

生態環境

土地、耕地與森林
全市土地總面積8177平方千米。現有耕地538.2萬畝,基本農田482.0萬畝,保護率89.56%。
全年完成造林15.8萬畝。全市林業用地331.82萬畝,占國土面積的27.5%;現有林地240.5萬畝,其中經濟林69.3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26.6%,居全省第10位。
城市綠化
全市共新增綠地426萬平方米,種植喬灌木484萬株,栽植垂直綠化苗木17.95萬株,拆牆透綠9285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8%,建成區綠地率31.5%,人均公共綠地9.5平方米。
生物多樣性
我市栽培和野生的植物1350種,分屬149科,其中木本植物350餘種(包括21個變種),草本植物1000餘種。陸生脊椎動物174種,其中鳥類14個目,39科,146種;獸類4目,7科,18種;兩棲爬行類3個目,4科,10種。
水土流失治理
全市水土流失面積1430平方千米,集中分布在歷城、長清、平陰、章丘、市中等山丘區,其中南部山區為全市水土流失較為嚴重的區域。全年實施治理小流域25條,水土流失治理85.72平方千米;建成各類蓄水保土工程256項,種植水保林3540公頃、經濟林2402公頃,實施封育生態修復700公頃。
保護區建設
全市有省級自然保護區1處,即長清區張夏-崮山寒武紀標准層型剖面地址遺跡自然保護區,面積2.62平方千米;市級自然保護區2處,為平陰大寨山自然保護區和歷城柳埠自然保護區,面積46.2平方千米。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8.82平方千米,占轄區面積0.6%。全市有2個地質公園、4個風景名勝區和34個森林公園,全市受保護地區面積占國土面積比例達到6.66%。
氣候與自然災害
全年氣溫偏高、降水正常、日照明顯偏少。全市平均氣溫為14.4℃,較常年偏高0.8℃;全市平均降水量666.1mm,較常年多52.1mm;全市平均日照時數2056.2小時,較常年少424.9小時。
年內極端氣候事件多有發生,造成嚴重經濟損失。乾旱、低溫冷害、冰雹、高溫、局地強對流、大風、雷電、大霧、暴雨、連陰雨、乾熱風等自然災害均有發生。自然災害導致部分農作物減產甚至絕產,房屋倒塌,毀壞道路、橋涵、塘壩,交通運輸受阻。全年因氣象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14.15億元,總受災人口近40萬人,死亡38人,受傷176人。

E. 山東章丘哪裡有好玩的地方

章丘八大景詩
高聳危山聖井澄,綉江春漲流水聲。百脈寒泉珍珠滾,黌堂夜雪粉妝城。
錦川煙雨時時潤,龍洞熏風日日清。白雲棹罷歸來晚,卧看東嶺曉月明。

章丘百脈泉公園
門票價格:50元 百脈泉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與趵突泉齊名並列,曾鞏雲:「岱陰諸泉,皆伏地而發,西則趵突為魁,東則百脈為冠。」「百脈寒泉珍珠滾」,居章丘八景之首,是中國北方獨具特色的泉景公園。百脈泉公園因地緣勢,沿水之濱,建有兒童樂園區、名泉水景區、花園景樹區、幽靜學習區、密林散步區、龍泉寺、清照園。 園中園-清照詞園位於百脈泉的北側,西起荷花公園,東至環湖東路,北起濟青路,南至百脈泉公園,總面積260畝。根據規劃,清照詞園以「現代骨、民族魂、自然衣」為設計理念,以百脈泉公園和現有的清照園為生態文化主線,利用百脈泉充沛的泉水資源,營造由風、花、雪、月四部分組成的泉水園林景觀,即清音風、木簟花、庭院雪、故鄉月四組景區,並以橋、島、堤、棧道等形式串連成一個整體。
危山兵馬俑
危山兵馬俑坑是一座漢代兵馬俑陪葬坑。出土於濟南章丘市聖井鎮政府駐地南方附近的危山風景區半山腰上,是目前山東地區發現的第一座保存完好的兵馬俑陪葬坑,是「我國繼秦始皇兵馬俑、陝西咸陽楊家窪兵馬俑之後,發現的第三大兵馬俑坑。」 坑長9.7米、寬1.9米,深約70厘米。坑內共出土彩繪兵馬俑100多具。兵馬俑陣的排列按照漢代貴族陪葬體制安放,前隊為騎兵隊列、中部為車隊、後部為步兵隊列。騎兵隊列每排五人,共約30人,騎馬陶俑氣宇軒昂、栩栩如生,馬俑呈赤紅色,輪廓分明、雄健有力,周圍有護衛隊列。馬俑的耳朵和尾巴並非與馬身連為一體,而是從馬頭和馬臀上的小孔分別插入,馬耳和馬尾都可以自如地抖動。中部是由三駕馬車組成的車隊,前面兩輛是駟馬立車,由四匹高頭大馬拉車,即古語「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的由來;後面是一架雙轅軺車。
城子崖遺址博物館
位於章丘市龍山鎮政府西1公里處,1994年,濟南。章丘共投資600多萬元興建建築面積達5000多平方米。由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著名古建築專家揚洪勛設計,為全國唯一的一座土堡式建築,仿照原始社會土城之建築風格。 遠遠望去,門廳上方,周谷城先生題寫的「城子崖遺址博物館」8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在陽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輝。步入館內有三個展廳。第一展廳突出陳列了龍山西河遺址出土的文物,以紅陶器為主,距今約8000多年。
眼明泉公園
眼明泉公園位於西環路以東,膠濟鐵路以北,明塘街以西,濟青路以南,是章丘市百脈泉公園之後,建設的又一處以泉水景觀為特點的園林風景區。2004年4月23日,眼明泉公園建設工程全面開工。9月21日,建設工程順利竣工,10月1日,正式向公眾免費開放。該園佔地面積540畝,其中水域面積約143畝。公園共分三部分:西麻灣源頭區、荷花泉片區和眼明泉片區。設計構思主要是突出泉水、溪流和水生植物觀賞等特色。11萬株喬、灌木植物整齊地蔓立於河道兩側,7萬平方米的地被植物積水生植物把公園裝點得綠意盎然、生機勃勃。整個公園沿泉水、溪流、池塘和湖泊的景觀視線盡可能開敞,為遊客提供親水性界面,提高其觀賞性價值。
濟南植物園
濟南植物園位於章丘市西南部,園區距濟南市區35公里,東鄰省道244線,北距309國道4公里,南與正在建設的第二條濟青高速公路毗鄰,距濟南國際機場26公里,交通條件十分便利。總面積5000畝,園區地勢南高北低,西高東低,海拔高度最高點為223.1米,海拔高度最低點為127.2米.總體規劃包含植物園、世界城、娛樂園、娛樂園、游樂城、名士園、度假區等六大主題園區及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預計建設期3至5年,總投資5億元人民幣,目前已建成了「半山堂」、「望雲湖」、「韓國館」等多處景區景點。是濟南市園林局圍繞「發展濟南近郊遊,填補濟南無綜合性生態園區空白」而投資興建的集旅遊觀光、休閑娛樂、別墅度假等於一體的又一個大型生態旅遊景區。
朱家峪民俗旅遊區
「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朱家峪位於明水城東南5公里,胡山東北腳下,距省會濟南40公里,從309國道(經十東路)南行1.5公里便到該村。
朱家峪原名城角峪,後改為富山峪,朱氏於明洪武四年(1371)入村,因朱系國姓,又將富山峪改名朱家峪。 據省內外專家考證,古村土檯子出土陶器殘片和斑鹿角化石,夏商時期有廬於此,距今3800年以上。自明代至今,雖經六百餘年滄桑之變,但仍較完整地保留著原來的古門、古哨、古橋、古道、古祠、古廟、古宅、古校。
朱家峪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古以來尤為重視文化教育。自明末至建國前,先後有文峰小學、女子學校和山陰小學各一處,各類私塾星羅棋布,有近二十處 ,故人才濟濟,才人輩出。
白雲湖
白雲湖,又名劉郎中坡,因相傳白雲從湖中飄起而得名,猶如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章丘市明水西北19公里處,北臨黃河,西南距濟南35公里,距遙牆國際機場僅10公里。
白雲湖形成於漢代,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的四時美景觸動了歷代名流仕宦的游興情思,或在此飲酒賦詩,留下了許多風流佳句。「白雲晚棹」自古就是章丘八景之一。明代詩人張舜臣曾用「青霞無斷處,白鷺有時來」的詩句描述白雲湖景色。白雲湖所在地---章丘,是明代著名文學家李開先的故鄉,李開先曾捐資治理白雲湖,並帶領湖民反抗當地官府的橫征暴斂,在當地傳為佳話,而今,以其自然恬靜的湖光美景,成為濟南近郊享有盛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F. 章丘的環境受到了哪些污染

普通工業污染、化工工業污染、電廠輻射污染、粉塵污染

G. 山東章丘在什麼地方

丘市地處齊魯腹地,南依泰山,北臨黃河,是濟南市轄屬的縣級市,總面積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街道),908個行政村(居),總人口100.8萬。章丘交通便捷,膠濟鐵路、濟青高速及G309、S102等穿境而過,濟南國際機場座落於章丘境內,距城區僅35公里。章丘歷史悠久,是龍山文化的發現地和命名地,是戰國哲學家鄒衍、唐代名相房玄齡、宋代詞人李清照、「東方商人」孟洛川的故鄉。現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83處,城子崖遺址、西河文化遺址、洛庄漢墓、危山彩繪兵馬俑等分別列入當年全國考古十大發現。章丘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25種,是全國重點產煤縣(市)、優質鋁土出口基地和石灰石儲區。章丘風景優美,山青水秀,尤以泉水眾多聞名,素有「小泉城」之稱。
近年來,章丘市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建設富裕章丘、和諧章丘、幸福章丘,持續推進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城鄉一體化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城市發展的實力、活力、魅力和後勁不斷增強。2009年,全市實現生產總值439.5億元,增長14.2%;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8.2億元,增長20.1%;地方財政收入23.02億元,增長15%。列2009年度中國中小城市科學發展百強第39位,被評為中國十佳「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中小城市、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並先後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全國村民自治模範市等榮譽稱號。
突出發展方式轉變,經濟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工業經濟發展迅速。牢固樹立工業強市戰略,加快培育主導產業、規模企業和名牌產品,形成了交通裝備、機械製造、精細化工、食品飲料等四大主導產業,2009年實現增加值150億元。全市規模以上企業達到447家,實現銷售收入、利稅、利潤、增加值652.6億元、74.1億元、43.3億元、199.5億元。「銀鷹」商標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唐和唐功能糖、大顆粒緩釋肥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設立科技創新基金,實施產學研結合戰略,建成濟南市級以上技術中心28處,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151家,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38.06 %。完善信用體系建設,發展多家擔保機構,交通、華夏等銀行先後落戶,金融機構各項存貸比達59%,榮獲「輝煌60年中國最具特色金融生態示範城市特別獎」。2009年完成外貿出口2.0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3.56億美元。整合市內各類民營園區,實施統一規劃管理,完善配套基礎設施,形成「一區四園」(明水經濟開發區,化工、城東、赭山、空港工業園)發展格局,中國重汽、中集車輛、可口可樂等一大批大高外項目落戶,世界500強企業有4家投資章丘。明水經濟開發區被國家確定為交通裝備先進製造產業基地、國家火炬計劃有機高分子材料產業基地。
現代農業健康發展。堅持用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著力發展品牌農業,建成明水香稻、鮑家芹菜等特色品牌基地,「章丘大蔥」榮獲中國馳名商標,成為全省第一個獲此殊榮的地理標志,品牌價值達到22.74億元,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總數達到120個。全市糧食總產65.97萬噸,蔬菜總產169.82萬噸,肉蛋奶總產31萬噸,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標兵單位。全市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到110家,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達到302個,標准化種植面積達到90萬畝,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省農業產業化先進縣(市)」。多項水利重點工程相繼建成使用,農業生產條件持續改善,被評為全國基本農田水利建設先進市。
服務業發展提質增效。依託區位、資源優勢,重點推進旅遊、商貿、物流、房地產業快速發展。發揮泉水、文化、生態三大特色優勢,推進文化與旅遊融合,全市A級以上景區達到8家,百脈泉景區被聯合國評為「全球優秀生態旅遊景區」,朱家峪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年接待遊客620萬人次,實現總收入24億元,被評為「中國最具特色魅力旅遊城市」。銀座佳悅、百脈文化商都、萬村千鄉農家店等商貿服務設施建成使用,山東第三方葯品物流、空港物流、大舜醫葯、魯棉天元等專業物流園落戶。齊魯澗橋、福泰置業等知名企業落戶章丘,2009年完成商品房開發62.16萬平方米。金融保險、服務中介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34.6%。
突出功能完善,山水園林城市特色初顯
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按照圈層推進、梯次輻射的城鄉建設思路,構築「中心城區——城鎮組團——新型社區——生態村居」四級城市建設體系,實現鄉鎮駐地詳規全覆蓋。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向西跨過綉源河,向北跨過濟青路,規劃四大「城市綜合體」,展開「一河兩城」城市發展大框架,城市規劃面積達到185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到72平方公里。以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為抓手,持續推進城鄉大綠化,實施山體綠化工程,建成區綠化面積達到1458.5萬平方米,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26.9%。綠化覆蓋率、綠地率和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0.5%、37.5%和13.97平方米。圍繞建設濟南副中心城市,加快實施城市功能提升和西進戰略,加大投資力度,完善道路、污水處理等城市配套設施。中心商貿區、高等職業教育基地等重點片區初具規模,開通濟南—章丘城際快速公交,膠濟客運專線章丘站建成使用。高等職業教育基地13所院校落戶,師生人數達到10萬人。圍繞建設現代化山水園林城市,高起點規劃「兩泉三河五湖」環城水系,實施百脈泉公園提升,建設清照詞園、廣場公園一體化、眼明泉公園等特色景觀,「小泉城」特色魅力顯現。
突出惠民和諧,城鄉公共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自2004年以來,市政府每年投入億元以上,公開承諾為群眾辦好實事工程。2004年2月率先在全省免除農業稅,2005年在全省率先免除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雜費。投資10億多元實施90多處城鄉中小學標准化新建改造工程。成功舉辦慶祝建國60周年系列活動和首屆李清照文化周,通過「全國文化先進市」驗收,榮獲「中國書法之鄉」稱號。成功承辦十一運男女排球和自行車比賽,全國男排聯賽山東主場簽約章丘體育公園。20個鄉鎮(街道)全部建成高標准敬老院,五保集中供養水平穩步提升。重點幫扶零就業家庭、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創業,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以內。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分別提高到每人每月280元、每人每年1460元,2009年發放慈善救助金1300餘萬元。對市鄉村三級衛生機構實施改貌提升和設備完善工程,城鎮職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參保率分別達到92%、65.2%、99.1%。實施村村通工程,啟動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實現村村通硬化路、通客車。實施「生態富民」工程,發展戶用沼氣池20000個,村村通自來水率達到95%以上。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農村住房建設等工程,城鄉一體化進程明顯加快。加強農產品、食品加工等環節的監管,被評為國家級食品安全示範縣。深化依法治市,開展文明創建,「信訪代理制」經驗在全國推廣,被評為全省平安建設模範市、全國依法治理先進市、山東省文明城市。

H. 章丘有哪些景點

景觀1百脈寒泉
章丘泉水眾多,素有「小泉城」美譽。以百脈泉為首,墨泉、梅花泉等構成百脈泉群。百脈泉群的水溫常年保持在18℃,故稱為「寒泉」。百脈寒泉,作為一大自然奇觀自古居章丘八景之首。近年,百脈寒泉名聲日隆,百脈泉噴珠吐玉,墨泉噴涌若輪……
景觀2白雲晚棹
據《章丘縣志》載:「白雲英英出其中,溪谷縷注,眾水瀦而為湖,湖因以名」,故「白雲棹罷歸來晚」很早就被列入「章丘八大景」。這里藍天白雲,柳綠紅蓮,魚躍糧豐,果木蔥蘢;泛舟湖上,賞荷采蓮,戲水觀魚。
景觀3龍山陶韻
龍山文化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人類早期文明之一。章丘是龍山文化的發祥地和命名地,這里的東平陵城遺址是濟南的前身,城子崖遺址博物館記載了龍山文化的歷史變遷。龍山黑陶作為龍山文化的典型代表,被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緻之作」。
景觀4古峪書聲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朱家峪是目前山東境內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古村落,被譽為「齊魯第一古村、江北聚落標本」。朱家峪古村歷來重視文化教育,曾有五人中過進士、舉人。現保存有山東省第一所女子學堂、山陰小學、魁星樓、文昌閣、狀元堂、進士故居等文化景點。
景觀5奇峪三王
三王峪山水風景園由8嶺、8山、10泉、18湖池百餘景點組成。園區內群山連綿、巍然嵯峨、苑如城垣,且峰巒俊秀、植被茂密、谷地深邃;泉溪間布、水清甘洌,景區內老泉、響泉、飛龍泉等山泉眾多。景區開發了國內唯一一條地上泉水漂流河道。
景觀6七星雲海
「七星台」位於章丘明水城區南部42公里處,與歷城、泰安、萊蕪三地交界。因由聚兵頂、鳳凰山、東嶺山、西嶺山、青龍山、四界首、出品官七座主要山脈組成,恰似天上的北斗星布局,故名「七星台」。
景觀7錦屏滴翠
日出之際,七座山峰在雲中若隱若現,形成壯麗的「七星雲海」景觀。「密林遮深澗,泉韻彈弦。峭壁滴翠百丈險。斷崖奇穴吐雲煙,疑似仙間。」這首《浪淘沙》描寫的便是章丘八景之一的錦屏山之秀麗風光和巍峨雄姿。「翠」是錦屏山之山魂。
景觀8綉源晨曦
綉源河流域綜合治理是章丘城市發展史上投資規模最大、拉動能力最強的項目。這里將建成國家5A級沿河公園,形成郊野度假、中央遊憩、休閑娛樂、生態涵養四大區段。並規劃建山東最大人造瀑布、全國最大激光水幕電影及人造沙灘。一期工程結束後的綉源河生態之美初現:旭日初升、河水清澈、岸線優美、水鳥嬉戲。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