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環境整治考核細則

環境整治考核細則

發布時間: 2021-01-07 15:04:08

A. 中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有何特點和優勢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指在城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城市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發揮城市綜合功能和整體最佳效益為前提,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總體環境,對制約和影響城市生態系統發展的綜合因素,採取綜合性的對策進行整治、調控。對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活動予以管理和調整的一項環境監督管理制度。

B. 環境污染誰來管!!!

【詞語】:環境管理
【注音】:huán jìng guǎn lǐ
【釋義】:運用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監督等手段,為達到預期環境目標而進行的一項綜合性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全國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監督管理。
國家環境保護部門基本職能。它運用行政、法律、經濟、教育和科學技術手段,協調社會經濟發展同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處理國民經濟各部門、各社會集團和個人有關環境問題的相互關系,使社會經濟發展在滿足人們物質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時,防治環境污染和維護生態平衡。
由於環境管理的內容涉及土壤、水、大氣、生物等各種環境因素,環境管理的領域涉及經濟、社會、政治、自然、科學技術等方面,環境管理的范圍涉及國家的各個部門,所以環境管理具有高度的綜合性。
主要內容可分為三方面:1環境計劃的管理:環境計劃包括工業交通污染防治、城市污染控制計劃、流域污染控制計劃、自然環境保護計劃,以及環境科學技術發展計劃、宣傳教育計劃等;還包括在調查、評價特定區域的環境狀況的基礎區域環境規劃。2環境質量的管理:主要有組織制訂各種質量標准、各類污染物排放標准和監督撿查工作,組織調查、監測和評價環境質量狀況以及預測環境質量變化趨勢。3環境技術的管理:主要包括確定環境污染和破壞的防治技術路線和技術政策;確定環境科學技術發展方向;組織環境保護的技術咨詢和情報服務;組織國內和國際的環境科學技術合作交流等。
[編輯本段]法律概述-環境管理制度
《環境保護法》第四章對我國長期以來實行的行之有效的環境管理制度進行了總結,並作出了11條規定。目前我國環境管理的制度措施主要有八項,即:(1)環境影響評價制度;(2)"三同時"制度;(3)排污收費制度;(4)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5)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6)排污許可證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污染源限期治理制度。下面重點介紹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三同時"制度、排污收費制度、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五項,其餘的略述。
一、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為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嚴格控制新的污染,保護和改善環境,1986年3月26日全國保護委員會、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頒布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共25條,附錄為"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內容提要"。該辦法適用於中國領域內的工業、交通、水利、農林、商業、衛生、文教、科研、旅遊、市政等對環境有影響的一切基本建設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以及區域開發建設項目。它規定凡從事對環境有影響的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制度。各級人民政府的環境保護部門對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各級計劃、土地管理、基建、技改、銀行、物資、工商行政部門都應結合該規定將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管理工作納入工作計劃。執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的"三同時"制度;對擴建、改建、技改工程必須對原有污染在經濟合理條件下同時進行治理。建設項目建成後其污染物的排放必須達到國家或地方規定的標准和符合環境保護的有關法規。該辦法還具體規定了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有關法規。該辦法還具體規定了對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編制要求,審批許可權,以及對從事環境影響評價的單位實施資格審查的制度。
這項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適用范圍,即對環境有影響的新建、改建、擴建、技術改造項目以及一切引進項目,包括區域建設項目都必須執行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制度。
(2)規定了評價的時機,即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報告表)必須在項目的可行性研究階段完成。
(3)規定了負責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的主體,即開發建設單位。
(4)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表的基本內容。
(5)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程序,包括填寫環境影響報告表或編報環境影響報告書的項目篩選程序;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程序和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批程序。
(6)規定了承擔評價工作單位和資格審查制度。
(7)規定了環境影響評價的資金來源和工作費用的收取。
(8)規定了其它配套措施。如"三同時"制度等。
環境影響評價制度為項目的決策、項目的選址、產品方向、建設計劃和規模以及建成後的環境監測和管理提供了科學依據。
80年代末,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又有了新的發展,過去的那種單一項目的孤立評價開始逐漸轉向區域性的綜合性評價,這種轉變不僅適應了我國區域性經濟開發的需要,而且為環境污染的區域性防治,尤其是為推行區域總量控制技術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也為經濟合理的解決區域環境問題和大系統的多方案優化決策創造了條件。
二、"三同時"制度
所謂"三同時"是指新擴改項目和技術改造項目的環保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三同時"制度是我國早期一項環境管理制度,它來自70年代初防治污染工作的實踐。這項制度的誕生標志著我國在控制新污染的道路上邁上了新的台階。在全面總結實踐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1986年又對其進行了修改和完善,並由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國家計委、國家經委聯合頒布了《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辦法》,具體規定了"三同時"內容。
三、排污收費制度
《環境保護法》第28條規定:"排放污染物超過國家或者地方規定排放標準的企業事業單位,依照國家繳納超標准排污費負責治理",徵收的超標排污費必須用於污染的防治,不得挪做他用。《水污染防治法》第15條又進一步規定:"企業事業單位向水體排放污染物(不超標的污水)的,按照國家規定繳納排污費。"
四、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不寒而定量考核制度
所謂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就是把城市環境作為一個系統,一個整體,運用系統工程的理論和方法,採取多功能、多目標、多層次的綜合的戰略、手段和措施,對城市環境進行綜合規劃、綜合管理、綜合控制,以較小的投入,換取城市環境質量最優化,做到"經濟建設、城鄉建設,環境建設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以使復雜的城市環境問題得到有效地解決。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是由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實際需要而產生的,它不僅使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定量化、規范化,而且增強了透明度,引入了社會監督的機制。因此,這項制度的實施使環保工作切實納入了政府的議事日程。
1. 定量考核的對象和范圍
根據市長要對城市的環境質量負責的原則,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的主要對象是城市政府。考核范圍分為二級。
(1)國家級考核。 是國家直接對部分城市政府在組織開展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保護城市環境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行的考核。目前,國家直接考核的城市有32個,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重慶4個直轄市、省會及自治區首府(除拉薩市和台灣省外)25個,此外還有桂林、蘇州、大連3個城市。
(2)省(自治區)級考核。各省、自治區考核的城市由省、 自治區人民政府自行確定。據不完全統計,1990年,省、自治區考核的城市達242個。
2. 定量考核的內容和指標
定量考核的內容:環境質量、污染控制、環境建設和環境管理四方面,共27項指標,總計100分。
其中,(1)考核城市環境質量的指標有7項,計30分。包括:大氣總懸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氮氧化物年日平均值、飲用水質達標率、城市地面水水質達標率、區域環境雜訊平均值和城市交通干線雜訊平均值。
(2)考核城市污染控制能力的指標有9項,計34分。包括:水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率、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削減率、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環境雜訊達標區覆蓋率、工業廢水排放達標率、汽車尾氣達標率、民用型煤普及率、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危險廢物處置率。
(3)考核城市環境基礎設施水平的指標有6項,計20分。包括:城市污水處理率、城市集中供熱率、城市氣化率、生活垃圾處理率、建成區綠化覆蓋率、自然保護區覆蓋率。
(4)環境管理的指標有4大項6小項,計15分。包括:城市環境保護投資指數、環境保護機構建設、"三同時"合格執行率、排污費徵收面、排污費徵收率、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率。
五、排污許可證制度
排污許可證制度是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基礎,對排污的種類、數量、性質、去向、方式等的具體規定,是一項具有法律含義的行政管理制度。
1. 排污申報登記
排污申報登記是排污許可證的基礎工作。目前,各地一般要求申報如下內容:(1)排污單位的基本情況;(2)生產工藝、產品和材料消耗情況(包括用水量、用煤量);(3)污染排放狀況(包括排種類、排放去向、排放強度);(4)污染處理設施建設、運行情況;(5)排污單位的地理位置和平面示意圖。
各單位的申報登記表報齊後,環保部門組織匯總建檔。匯總的主要內容應有:(1)各類污染物日排放量;(2)各類污染物年排放總量;(3)按污染物排放量大小對申報單位排序編號;(4)繪制區域性污染物排放狀況示意圖,提出各排污口位置、排放污染物種類、數量、濃度等;(5)對各申報單位的排污情況進行系統分析,確定重點污染物控制對象;(6)建立污染申報登記檔案庫。
2. 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的規劃分配
確定法律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後,分配污染物總量削減指標是發放和管理排污許可證最核心的工作。一個地區要想科學地確定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並合理地分配污染物削減指標,就必須對當地的環境目標、經濟發展,財政實力、治理技術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和分析。大氣污染總量控制主要考慮能源結構、能源消耗量及燃燒方式等因素;水污染物總量控制主要考慮流域、區域水量水質等狀況,總用水量和總排水量等因素;固體廢棄物排放種類和總量,以及運輸等因素。
3. 審核發證
排污許可證的審批,主要是對排污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排放口位置、排放時間加以限制。每伸污染源分配的排污量之和必須與問題控制指標相一致,並留有一定的餘地。在這一階段的工作中,需要確定排污許可證的類型(臨時或正式兩種),與領取排污許可證的企業協商對話,最後頒發許可證。頒發許可證可以採取公開、公證形式,賦予其嚴肅性。排污許可證的審核頒發工作,應由專人管理,從申請、審核、批准到變更均應建立完整的工作程序。
4. 許可證的監督管理
(1)建立健全管理體系。應從人員結構、 職能、管理制度和程序等方面考慮,建立一整套許可證管理體系,整個體系應具備組織嚴密、管理靈活、運行可靠的特點,確保許呆證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
(2)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主要從二個方面去考慮:一是從許可證制度的協調關系考慮,如許可證制度與"三同時"和排污收費的協調關系等;二是從許可證制度本身出現的一些客觀問題去考慮,如總量指標的確定,指標分配和有償轉讓等問題。
(3)問題監督規范化,抽查監督制度化。在推行過程中,要抓住總量計量與監督檢查這二個中心環節。要完善各排污口的總量計量系統,並統一總量計量技術;此外,環保部門要加強監督性檢查,並使之經常化、制度化。

C. 什麼是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指在城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城內市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容發揮城市綜合功能和整體最佳效益為前提,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總體環境,對制約和影響城市生態系統發展的綜合因素,採取綜合性的對策進行整治、調控。對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活動予以管理和調整的一項環境監督管理制度。希望對你有幫助!

D. 綜治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一、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的方針、政策和總體部署,研究制定組織實施年度工作目標和階段性工作計劃。

二、分析研判影響社會穩定的新問題、新動向,為黨委、分局決策提供依據。

三、組織開展「社會治安聯合防控、矛盾糾紛防合調解、突出問題聯合治理、重點工作聯勤聯動、基層平安聯合創建、重點人員聯合服務管理」形成常態長效機制。

四、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訴求事項依照國家法律和相關政策,按照程序做好化解或組織相關部門辦理,督辦結案等工作。

五、組織做好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學校及周邊地區治安整治,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禁毒和反邪教等工作。

六、組織開展法制、綜治、平安建設等宣傳活動,做好基層綜治幹部和群防群治隊伍的教育、培訓和管理等工作。

七、組織、指導轄區內的社區、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基層平安創建活動。

八、督促檢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執行情況,開展對綜治成員單位和農場、社區綜治工作的考核獎懲。


(4)環境整治考核細則擴展閱讀

綜治的背景: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91年2月19日做出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對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性,都做了詳細規定。

這是中央首次以綜合治理為主題向全國發出的正式文件。同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以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名義,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有關問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E.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 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 有何關系

個人覺得考核是考核 綜合治理是綜合治理了 不能混淆
考核是對整個城市環境的一個定量評價
綜合治理是根據城市環境的好壞 採用不同的方法 改變城市環境臟亂差的情況

F. 如何開展村莊環境整治,加強長效管理

為鞏固提升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成果,現就進一步加強全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優化人居環境為核心,以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為保障,以統籌城鄉發展為抓手,強勢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全面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
二、總體要求
一是要不斷加大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重點解決農村環境「三臟六亂」(「三臟」:房前屋後臟,村道河道兩側臟,河塘溝渠水面臟;「六亂」: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披亂掛、亂停亂放、亂倒亂排、亂塗亂貼)。二是要進一步健全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機制。在推進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基礎上,加大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工作力度,健全村莊環境衛生保潔、道路清掃、河塘清理、綠化管護、垃圾清運和工業、農業污染源防治等方面的長效管理制度,全面建立「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處置機制,確保組織管理有力、硬體設施到位、保潔隊伍齊全、資金籌措多元、考核機制有效,不斷提高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和質量,實現城鄉環境衛生管理工作一體化發展。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強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隊伍建設。
1、加強組織領導:鎮政府成立由鎮長掛帥的領導小組和專門辦公室,負責對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的領導、指導、督查和考評工作;城管中隊每村安排一名隊員,負責日常巡查監督,發現問題及時向村委通報;各村要成立工作班子,要有專門管理人員(由村幹部兼任),具體負責本村環境衛生管理的日常工作。
2、加強保潔人員配備。各村要根據人口、規模和地域環境等不同情況,配備相應的保潔員隊伍(一般根據服務范圍和農村人口數量500:1的比例配備專職保潔員,如自然村較分散則按同等勞動強度配備)。保潔人員應選擇身體素質好、能吃苦耐勞、責任心強的村民擔任,劃分作業范圍,包括農村道路。
3、加強對保潔人員的管理。保潔員由各村委負責招聘、管理和考評,根據保潔量安排保潔員一定的工資收入,並應拿出部分作為考核工資,考核工資年終根據全年考核成績一次性發放(年終與村幹部報酬同時兌現)。各村必須與每位保潔員簽訂保潔合同,必須為每位聘用保潔人員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並對管理人員和保潔人員組織應有的技能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和操作技能。
(二)完善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基礎設施建設。
農村環衛基礎設施設備,是加強農村環境衛生管理的必要條件。各村要合理布局、規范建設、加強管理。一是要合理設置垃圾收集點。自然村按每20戶建1座垃圾房(桶)的要求或根據村民「一事一議」的原則,設置垃圾房(桶)。垃圾房(桶)的設計要規范,要有門窗(頂蓋)。二是加強對衛生設施的管理。各村應對垃圾房(桶)、垃圾收集點的所在位置、數量等登記造冊,備案留查。垃圾房(桶)由保潔員管理,加強維護保養。三是配齊配全環衛工作必需的作業工具,落實環衛工具維護責任制。
(三)落實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責任制度。
1、落實垃圾清掃和收集責任制度。要合理界定環境衛生責任區,明確責任人。要與保潔人員簽訂保潔責任書,明確其工作職責、工作區域和工作報酬,並公示上牆。要督促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戶實行房前屋後自我清掃、保潔,要按規定地點、方式投放垃圾。垃圾清運人員要做到日產日清。
2、落實垃圾集中處理制度。各村要結合本地實際,按照「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農村生活垃圾統籌處理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垃圾分類收集和集中處理的制度。要不斷提高利用農村垃圾資源化水平,積極引導農村居民最大限度地減少生活垃圾總量。
3、落實考核獎懲制度。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將實施動態督查和考評驗收相結合的工作制度,及時組織對各村和城管隊員在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具體執行情況進行考評和跟蹤督查。(1)對各行政村的考核: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每季度考核或暗訪一次,鎮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辦公室每月考核一次,具體詳見《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2)對城管中隊定村人員的考評:根據各定村人員工作表現,年終由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領導小組評選3名先進,給予適當獎勵。(3)對優秀保潔員的獎勵:在各行政村對保潔人員考核的基礎上,年終各行政村各推薦一名優秀保潔員,由政府對其嘉獎。
4、落實情況通報制度。村將每次檢查情況通報城管定村人員和長效管理辦公室。鎮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辦公室將每次考核結果和年終考核總評結果採用不同形式進行公示和通報,通報對象:領導小組人員、村書記、城管隊員、定村領導。對考核檢查中發現和群眾舉報的突出問題,要督促限期整改,鎮村兩級要設立反映農村環境衛生管理方面的舉報電話(鎮舉報電話:環衛所87967870),充分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
(四)建立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經費保障機制。
各村要按照「政府導向、多元投入、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採用鎮政府補一點、村委拿一點、社會籌一點的運行機制,多方籌措落實農村環境衛生長效管理經費。一是鎮政府根據各行政村人口、面積、自然村個數等情況,安排財政資金年終對各行政村進行「以獎代補」,用於環衛設施建設、保潔人員工資等運行經費。二是村委要測算全年環衛管理經費,安排專項資金彌補政府「以獎代補」資金的不足。三是要積極探索農村環境衛生管理市場化運作,吸納各類社會資本參與農村環境衛生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

G. 如何對車間進行有效管理

安全績效考核制度

一、目的

(一) 為確保全公司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的順利實現,總結推廣安全生產管理經驗, 激勵各級領導幹部和員工奮發進取,自覺地搞好安全生產工作,持續改進安全 績效,特製定本制度。 (二) 安全績效是指基於安全生產方針和目標,控制和消除風險取得的可測量結果。

二、適應范圍

本制度適用於本公司各部門和人員的考核。

三、考核標准

(一) 考核實行記分制,總分為 100 分,按以下六個要素進行考核記分。被考核部門或崗位不涉及的要素(子要素)按缺項處理。

1、 安全目標(20 分,扣完為止) (1)發生重大人身傷亡事故事故扣 20 分; (2)發生較大事故,不得此項分; (3)發生重傷事故,未嚴格按「四不放過」原則查處的,扣10分; (4)發生輕傷事故,未嚴格按「四不放過」原則查處的,扣5分; (5)發生安全事故(未傷亡人員),未嚴格按「四不放過」原則查處的, 扣 2 分;隱瞞事故不得此項分。 (6)各種廢棄物未按照公司要求進行分類的,扣10 分; (7)未按照公司要求對危險品的使用和保存的,扣10 分;

2、 安全檢查和隱患治理(10 分,扣完為止) (1)按規定的頻次和項目要求進行安全檢查,發現問題和隱患及時整改, 並按要求上報,滿分 4 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2)發現隱患無復查扣 2 分; (3)發現「三違」現象,未及時查處扣 2 分;無工作計劃扣5 分,有計劃未實施扣5 分;有一項工作未完成扣5 分。 (4)對上級下達的隱患整改項目,落實「五定」責任制,按計劃完成治 理,滿分3 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5)對暫時不具備整改條件的隱患,制定可靠的監控措施和應急方案,滿分3 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3、 安全生產責任制管理(10 分,扣完為止) (1)未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不得分; (2)制度、操作規程未上牆的,扣2 分; (3)安全管理制度缺一項扣2 分; (4)安全生產責任制未考核獎罰一次不得此項分; (5)安全考核未占績效獎金總額 40%以上扣5 分; (6)缺一次會議扣2 分; (7)對安全生產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問題未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或未處理的,扣 5 分; (8)發現一次未召開班前班後交底不得此項分。

4、 事故應急和保障

(1)未對重大事故隱患進行登記、評估扣 2 分; (2)無整改及預防措施扣10分; (3)安全生產個人防護、防護設施、消防器材等違規使用一例扣 2 分; (4)無重大事故或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預案不得分; (5)公司關注的危險源無安全控制措施扣 5 分; (6)無安全檔案扣 4 分,缺一項扣 2 分; (7)未安裝氣體檢測系統的,扣10分; (8)未開展隱患排查或專項整治不得此項分; (9)開展的不認真,隱患整改的不徹底扣 5 分。

5、 安全宣傳教育培訓(10 分,扣完為止)

(1)發現未對新員工、轉崗人員、外來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或現場教育扣 5分; (2)對每季度員工一次安全教育缺失的,一次扣 2 分; (3)專職安全員、特種作業人員一人無證扣 3 分; (4)未開展安全活動的扣 5 分; (5)未開展《安全生產法》宣傳活動,不得此項分; (6)未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活動的扣 5 分; (7)特種從業人員未經安全技術培訓不得此項分,發現一例特種從業人 員未經安全技術培訓合格,持《國家特種從業人員安全培訓合格證》 上崗扣 2 分。 6、 勞動保護

(1)台帳每缺一項扣 3 分,有一項達不到要求,扣 3 分,發現使用童工不得此項分; (2)未按公司有關規定佩戴勞保用品不得此項分。 7、 現場(作業)安全管理(10 分) (1)嚴格執行危險作業許可制度,作業前進行風險分析,制定控制措施, 滿分 4 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2)作業現場警示標識符合要求,配備了必要的安全防護用品(具)及消防 設施與器材,滿分 4 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3)嚴格執行操作規程,不違章作業,不違反安全紀律、工藝紀律、勞動紀 律和「5S」要求,滿分 4 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4)嚴格進行檢修作業前的安全條件確認及作業完成後的安全驗收,並做到「工完、料盡、場地清」 ,滿分 3 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8、 職業衛生管理(10 分) (1)做好清潔文明生產,嚴防危化品對人體的傷害,保證崗位職業有害因 素監測合格率達 100%,滿分 2 分。1 項不符合扣 0.5 分,扣完為止; (2)按要求(組織)參加職業性健康檢查,滿分 1 分。1 項不符合扣 0.5分,扣完為止; (3)按要求對職業衛生設施進行定期檢查,落實專人維護保養,滿分 2分。1 項不符合扣 1 分,扣完為止。 9、 事故查處考核與獎懲 (1)生產安全事故未在 24 小時內報告人力資源部及公司安全員不得此項 分; (2)主要領導未參加事故搶險和事故調查一次扣 2 分; (3)因管理責任造成的事故,對責任人員未進行處分扣 5 分; (4)未向員工公布事故處理結果扣 2 分; (5) 隱瞞事故 1 起,不得此項分; (6)無安全生產工作目標獎罰制度扣 3 分,有制度未執行扣 2 分。 10、 增分條件 (1)風險高、管理難度大的區域可增加 1~2 分; (2)及時發現重大事故隱患並避免了重大事故發生,經公司確認,加1~5 分。 (3)本公司建立兩級安全績效考核機構,即公司級和區域級。 (4)各區域安全績效考核機構: 組 長:部門經理 副組長:分管區域主管、安全員、班組長 其職責為: A、 按本制度要求,制定本區域安全績效考核實施細則; B、 對本區域各級組織和人員進行安全績效考核; C、 將安全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每月績效獎金和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依據。 11、公司級安全績效考核機構: 組 長:運營經理 副組長:設備經理 成 員:財務經理、生產經理、質量技術經理、行政經理、公司安全員 其職責為: A、 對各部門進行安全績效考核; B、 將安全績效考核的結果,作為每月績效獎金和進一步完善安全管理的依據。 12、 安全績效考核分為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 A、 月度考核:通過日檢和周檢,對各級人員的安全績效進行評價,目的在於促進各級人員自我管理; B、 季度考核:每季度末,對各級組織和人員該季度的安全績效進行考評; C、 年度考核:每年底,對各級組織和人員全年的安全績效進行總體考評。 D、 在季度考核時,月度考核情況應占 50%,即月度考核和季度考核總分分別 折為 50 分,計算該季度實際得分;年度考核時,各季度考核情況各占 20%,綜合評定占 20%,計算年度實際得分。 E、 按考核得分,將考核結果分為五個等級: 等 級 優秀 (一級) 良好(二級) 合格(三級) 基本合格(四級) 不合格(五級) 考核得分 ( 分 ) 95 以上 90 ~ 95 70 ~ 80 60 ~ 70 60 以下 13、 由各級考核組織將考核得出的結果,交運營經理審批後,進行獎懲處理。

H. 什麼是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指在城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以城市生態學理論為指導,以發專揮屬城市綜合功能和整體最佳效益為前提,為保護和改善城市總體環境,對制約和影響城市生態系統發展的綜合因素,採取綜合性的對策進行整治、調控。對城市政府在推行城市環境綜合整治中的活動予以管理和調整的一項環境監督管理制度。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