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京津冀環境治理

京津冀環境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07 14:17:11

1. 古時河南安陽叫什麼

安陽,古稱相、殷、鄴、鄴城、鄴都、鄴郡、相州、彰德等,簡稱殷或鄴。


(1)京津冀環境治理擴展閱讀:

安陽是中國八大古都之一,是早期華夏文明的中心之一,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豫晉冀三省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是京津冀周邊協同發展區城市,是省委、省政府支持建設的重要區域中心城市。早在25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先民就在此生活。

遠古傳說時期「三皇五帝」中的顓頊(zhuān xū)、帝嚳(dì kù)二帝先後在帝丘(今濮陽)和亳(今商丘)建都,並葬於此(均在內黃縣梁庄鎮)。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今安陽市區小屯一帶),在此傳八代十二王,歷時254年。三國兩晉南北朝時,先後有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此建都,故安陽素有「七朝古都」之稱。

安陽之名,始於戰國末期。公元前257年,秦將王齕(hé)攻克魏「寧新中」邑,後因寧、安意近,淇水(原黃河故道分支)之北太行余脈之南曰陽,乃定名為「安陽」。公元 401 年,北魏在鄴城設相州,是為相州名稱之始。

公元580年,北周滅北齊,楊堅焚毀鄴城,鄴民全遷安陽,安陽遂稱相州。隋、唐、宋沿用相州一名。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為彰德府,此為彰德府名稱之始,明、清一直沿用。1913 年,中華民國政府廢彰德府,復置安陽縣。

1932年10月,民國政府在省下設區,安陽為河南省第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治所,領11縣,直到1949年5月6日安陽解放。1949年8月1日,平原省成立,安陽為省轄市。1952年11月30日,平原省撤銷建制,安陽市劃歸河南省,現為省轄市。

安陽人傑地靈。盤庚遷都於殷、商王武丁中興、奴隸傅說拜相、女將軍婦好請纓、文王拘而演《周易》、西門豹投巫治鄴地、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竊符救趙、項羽破釜沉舟、曹操鄴城發跡、三朝宰相韓琦三治相州、抗金名將岳飛盡忠報國等名人軼事層出不窮。

1952年11月1日,毛澤東同志曾親臨岳飛故鄉湯陰,並視察殷墟和安陽老城,親口稱贊「安陽是個好地方」。著名歷史學家、詩人郭沫若同志1959年來安陽時,留下了「洹水安陽名不虛,三千年前是帝都;中原文化殷創始,觀此勝於讀古書」的著名詩句。

2. 京津冀各地是如何治理環境的

工業、燃煤、機動車排放是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大氣污染物的主要來源,但各地的實際情況不盡相同。「大氣十條」實施近5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治理從「眉毛鬍子一把抓」向精細化轉變。

「天津是一個傳統工業城市,能源結構又偏煤,加上冬季的時候,採暖是剛性需求,所以煤炭清潔化始終是大氣治理的重點任務。」天津市環保局局長溫武瑞表示,2017年,天津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清潔取暖年度任務,今年提出要「溫暖」相搭「藍天」,力爭「煤改氣」全部完成。

不僅治理重點明晰、措施推進有序,京津冀大氣環境質量提升目標管理也在邁向精細化。以北京為例,《北京市藍天保衛戰2018年行動計劃》已將全年污染物濃度控制指標分解到各區縣,在實施工程減排的同時,向管理要效益,突出精治法治共治。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3. 請問樓房哪幾層被稱為大氣污染層

大氣污染程度跟樓房哪幾層無關。取決於:

1、污染源;

2、空氣對流情況;

3、溫度,包括污染氣體自身溫度以及大氣溫度。

4、風;

污染源自然就不用說了;空氣對流有利於污染物的稀釋擴散,一般情況下,空氣對流都可以將污染物帶到幾千米甚至上萬米的高空;

當然一般情況下尤其是秋冬季早晨無風時候會發生逆溫現象,這時候由於沒有空氣對流污染物沒有擴散,反而向地面聚集,這時候不是8-10層是大氣污染最嚴重的樓層,而是離地面越近污染越嚴重;

如果污染氣團溫度比周圍空氣溫度高,這樣就非常有利於污染氣團向高空對流擴散,減小對低空及地面的影響。

如果污染氣團溫度低於周圍空氣溫度,那麼這些污染氣體就會向地面下沉,最終會聚集在地面附近,這時候離地面越近污染越嚴重。

所以基本所有的煙囪的出口溫度都有一個下限要求,就是利於污染氣體向高空擴散,當然煙囪出口溫度也不能太高,太高了浪費燃料。風可以將污染物吹散,同時也會改變污染范圍,污染源的下風區受污染程度肯定比上風區嚴重。

(3)京津冀環境治理擴展閱讀:

主要有以二氧化硫為主的硫氧化合物,以二氧化氮為主的氮氧化合物,以一氧化碳為主的碳氧化合物以及碳、氫結合的碳氫化合物。大氣中不僅含無機污染物,而且含有機污染物。

(1)硫氧化合物:主要指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本身毒性不大,動物連續接觸30ppm的SO2無明顯的生理學影響。

但是在大氣中,尤其是在污染大氣中SO2易被氧化成SO3,在於水分子結合形成硫酸分子,經過均相或非均相成核作用,形成硫酸氣溶膠,並同時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硫酸鹽。硫酸和硫酸鹽可以形成硫酸煙霧和酸雨,造成較大危害。

大氣中的SO2主要源於含硫燃料的燃燒過程,及硫化礦物石的焙燒、冶煉過程。火力發電廠、有色金屬冶煉廠、硫酸廠、煉油廠和所有燒煤或油的工業鍋爐、爐灶等都排放SO2煙氣。

(2)氮的氧化物:種類很多,是NO、NO2、N2O、NO3、N2O4、N2O5等氮氧化物的總稱。造成大氣污染的氮氧化物主要是指NO和NO2。大氣中氮氧化物的人為源主要來自於燃料燃燒過程,其中2/3來自於汽車等流動源的排放。NOx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a.燃料型NOx:燃料中含有的氮的氧化物在燃燒過程中氧化生成NOx

b.溫度型NOx:燃燒是空氣中的N2在高溫(>2100℃)下氧化生成NOx

其天然源主要為生物源,如機體腐爛。

大氣中的NOx最終轉化為硝酸(HNO3),和硝酸鹽微粒,經濕沉降和干沉降從大氣中去除。

(3)碳的氧化物。

a.一氧化碳(CO):

人為源:主要在燃料不完全燃燒時產生,80%由汽車排出,此外還有森林火災、農業廢棄物焚燒。

天然源:甲烷轉化、海水中CO揮發、植物排放物轉化、植物葉綠素的光解。

4. 治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有何重大意義

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了《2013年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空氣質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首次對我國自
2013年實施環境空氣質量新標準的74個城市進行評價,同時將PM2.5、CO和O3納入空氣質量評價指標,對說清我國空氣質量現狀、明確大氣污染治理
重點具有重要意義。為了全面認識和正確理解《報告》的內容,環境保護部環境監測司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提問。
問:從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結果看,能得出哪些結論?
答: 2013年74個城市空氣質量監測結果,有以下3個特點:

一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是空氣污染相對較重的區域。尤以京津冀區域污染最重,有7個城市排在空氣質量相對較差的前10位。京津冀區域城市
PM2.5超標倍數在0.14~3.6倍之間,長三角區域城市PM2.5超標倍數在0.4~1.3倍之間(舟山市不超標),珠三角區域城市PM2.5超標
倍數在0.09~0.54倍之間。說明國家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作為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決策是正確的。從監測結果來看,京津冀區域空氣質量與
達標目標尚有較大差距,長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達標有相當的難度,珠三角區域空氣質量達標具有較大希望。通過《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實施和全國人民的共同
努力,力爭使「三區」早日成為空氣質量達標的區域。
二是空氣污染呈現復合型特徵。74個城市首要污染物是PM2.5,其次是
PM10,O3和NO2也有不同程度超標情況。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5~9月O3超標情況較多,已不容忽視。74個城市空氣質量呈現傳統煤煙型污
染、汽車尾氣污染與二次污染物相互疊加的復合型污染特徵,說明燃煤、機動車對空氣污染貢獻較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採取控制煤炭消費總量、調整產
業結構、加強機動車管理的措施是正確、得當的。
三是空氣污染呈現明顯的季節性特徵。城市空氣重污染主要集中在第一、四季度,74個城市
PM2.5季均濃度分別為96微克/立方米、93微克/立方米。第二、三季度PM2.5季均濃度分別為56.7微克/立方米、44.7微克/立方米。
2013年1月和12月,京津冀、長三角、中東部地區發生了兩次大范圍空氣重污染過程,污染程度重、持續時間長,重污染天數佔全年重污染總天數的
53.4%。
問:從74個城市空氣質量狀況看,我國大氣污染形勢非常嚴峻,主要原因是什麼?
答:分析城市環境空氣污染嚴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4個方面:
一是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發展模式依然粗放。高耗能、高污染的重工業發展過快、比重過大、集中度高,給環境空氣質量帶來巨大壓力。

二是污染物排放強度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步伐緩慢,發展模式依然粗放,大氣污染物長期超環境容量排放是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下降的根本原
因。74個城市包括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三區」城市,具有人口密集、產業密集、消費密集和污染物排放量大等特點,如2012年河北省第二產業
生產總值佔地區生產總值比例為52.7%,粗鋼產量超全國總量的1/4。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佔全國面積的8%,消費了全國43%的煤炭,生產了
55%的鋼鐵、40%的水泥、52%的汽柴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業粉塵排放量佔全國的30%,單位面積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遠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三是城市化加快帶來空氣污染壓力。城市汽車保有量逐年提升,交通擁堵期間汽車長時間處於怠速狀態,加大了尾氣排放量。市政建設和道路、施工揚塵等污染源也加劇了空氣污染。

四是不利的氣象條件是誘發重污染發生的外部環境條件。2013年,華北平原和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區域年均風速同比普遍減少0.1m/s~0.3m/s。靜
風、逆溫現象增多,空氣流動性差,不利於污染物的擴散。華北平原大部、山東半島北部地區、長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區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河南、天津分別較
2012年偏少24%、21%,弱化了對空氣污染物的清除,進一步加劇空氣污染程度。
問:2012年初空氣質量新標准正式頒布,並在74個城市率先實施,目前,新空氣質量標准已實施一年多,如何評價空氣質量新標准?
答:新《環境空氣質量標准》和《環境空氣質量指數(AQI)技術規定》的發布,在中國環境保護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開始從污染物控制管理階段向環境質量管理和風險防範階段轉變,這對我國環境管理思想和理念將帶來積極影響。

從新標准監測結果分析,空氣質量新標准符合我國環境空氣污染分布特徵、經濟發展水平和環境管理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新標準的出台使我國由
世界最寬松空氣質量標準的國家之一,成為與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同步開展PM10、PM2.5監測的國家,特別是將PM2.5納入新標准,對於我國環
境空氣質量逐步與國際接軌、落實環保為民、保護人體健康具有重要意義。二是74城市監測結果表明,引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值的新標准,監測的主要
污染物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基本反映了當前我國大氣污染的客觀實際,為引導有關區域的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積極開展相應的大氣環境保護工作,防控灰霾
等重點大氣污染問題,具有較大的作用。三是提高了環境空氣質量評價工作的科學水平,空氣質量評價結果,特別是在重污染天氣下與人民群眾的切身感受基本一
致,為公眾健康出行提供科學指引,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普遍認同。
問:《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規定要開展空氣質量考核和排名,如何確保監測數據真實准確?
答:環境保護部將從技術、運行、管理等方面強化措施,確保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真實可靠。

一是實現城市站數據點對點傳輸,實時向國家傳輸監測數據,並實時對外發布,接受公眾監督;二是通過國控網遠程質控平台對國控站運行和維護、校零校標、監
測設備參數進行無縫隙監督,實現遠程質控;三是制定和出台了《空氣質量監測站運行和質控技術規范》等一系列技術規范,強化空氣質量監測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
制;四是建立監測數據質量督查機制。2013年,環境保護部開展了環境空氣監測質量大檢查,採取網路檢查、飛行檢查、交叉檢查、比對核查的方式,組織近百
名專家對29個省、76個城市的部分國控空氣監測站進行了現場檢查,並將檢查發現的問題通報各省要求整改,有力提高了空氣監測數據質量。
問:空氣質量新標准實施以來,總體上說監測數據與人民群眾感受是一致的,但也確實存在一些不一致的現象,如何解決?

答:目前對外實時發布的AQI指數,是根據最近24小時污染物濃度的滑動平均值計算出來的,實際上反映的是最近24小時污染物濃度的平均水平,而不是當
前小時污染物的污染情況。因此,當氣象條件突然變化,如冷空氣到達或逆溫、靜風條件時,造成空氣質量在幾小時內突然好轉或突然惡化,會出現我們公布的
AQI指數與公眾感受不一致的情況。環境保護部已對發布內容進行了改進,用污染物主要是顆粒物當前小時濃度值計算城市及點位空氣污染指數,實時反映顆粒物
的污染情況,讓發布的顆粒物污染狀況與公眾的感受相一致。
問:在2014年空氣質量監測方面有什麼打算?
答:2014年,我們將按照《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監測提出的要求,狠抓落實,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力推進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監測工作。全力鞏固第一、二階段監測工作成果,努力解決出現的新問題,確保已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的城市監測點位穩定運
行、數據可靠。推動第三階段空氣質量新標准監測能力建設,力爭早日完成全國地級以上城市新標准監測能力全覆蓋。實施第三階段空氣質量新標准監測的城市要積
極落實地方配套資金,開展空氣質量自動監測設備安裝、調試和試運行,力爭早日向社會發布包括PM2.5在內的6項指標監測數據。
二是抓
好空氣質量預報和重污染天氣預警體系建設。環境保護部已要求相關地區建立重污染天氣監測預警體系。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區域完成區域、省、市級重污染天
氣監測預警系統建設。加強與氣象部門的合作,做好重污染天氣過程的趨勢分析,完善會商研判機制,提高監測預警的准確度。及時為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提供連續
重度以上空氣污染過程的監測預警信息,為啟動有關應急措施、最大程度減輕重污染天氣影響,提供決策參考。
三是開展大氣污染物來源解析研
究工作。客觀地分析空氣中污染物的來源,將有助於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也是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一項工作內容。2014年,全國各直轄市、
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要啟動源解析研究工作。其中北京、天津和石家莊要在上半年前提交初步成果;其他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於2014年底前提交源
解析階段性研究成果。
四是加強監測數據質量監督。充分運用2012~2013年環境監測工作質量大檢查的成功經驗和有效做法,重點選擇
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地區,對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開展回頭看「飛行檢查」和「交叉檢查」,進一步創新檢查技術手段,不斷完善檢查的方式方法,積
極構建常態化監測數據質量監督檢查工作機制,有效促進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的規范化運行。對檢查中發現的數據質量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存在行政干預、數據造
假等嚴重問題的單位約談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並給予嚴肅處理,進一步提高自動監測數據質量,不斷增強自動監測數據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你把上面的數據抽出來,就知道意義該怎麼總結了。希望能幫到你。多來踩踩我們的E風機網喲。

5. 京津冀環境一體化治理都採取了哪些措施

京津冀生態環境及其治理措施:
目前,由於本區域的鋼鐵、重化工等產業分布不合理等原因,京津冀地區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生態環境問題,如城市大氣的霾污染、城市水資源短缺及水體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工業「三廢」的排放與處理等問題都很嚴重。
(一)京津冀生態環境現狀。由於大氣具有空間流動性,因而僅靠任何一地,都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必須尋求區域協作。水資源短缺及水體污染也是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不可輕視的問題,因此本文著力分析京津冀大氣污染和水資源短缺、水體污染的現狀及主要問題。
任何一個大都市圈或區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環境變化的問題。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大氣污染已經演變成以高濃度細粒子和高濃度臭氧污染為特徵的典型「雙高」污染區。全國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中,京津冀地區佔8個。京津冀區域共13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自2013年以來空氣質量每年平均達標天數比例大概為37.5%,比74個城市平均達標天數比例低23個百分點,有10個城市達標天數比例低於50%,污染問題異常嚴重。
困擾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另一個環境問題是水資源短缺和水體污染。當前京津冀人均水資源僅286立方米,遠低於國際公認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極度缺水標准」,地下水嚴重超采,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區;地表水劣V類(喪失使用功能的水)斷面比例達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佔三分之一;平原區河流普遍斷流,濕地萎縮,功能衰退。海河,流經京畿,滋養一方。但2013年調查顯示,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類以上污染水超過60%。京津冀是集生活、工業和農業為一體的大型都市圈,區域水資源總量持續減少,污染日益嚴重,加劇了該地區的水資源供需矛盾。
(二)京津冀生態環境治理現狀。面對嚴峻的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國家和京津冀各地方政府都採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是制定一系列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相關法律法規是京津冀生態環境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環,也是推動並落實京津冀生態環境治理的制度基礎。2014年以來,中央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和各有關部門就生態環境治理已出台並發布了多項文件,立法層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與此同時,地方也積極行動,制定具體政策落實,北京市發布《2013-2017年清潔空氣行動計劃》,發布《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成立了北京市大氣污染綜合治理領導小組;天津市制定《天津市清新空氣行動方案》,將大氣污染防控作為首要任務,成立了「美麗天津·一號工程」領導小組;河北省制定《河北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確定了加大工業企業治理力度,調整能源結構等8項重點工作。各地政府除了積極出台各項法規、文件外,還積極開展各項行動,如大力推行綠色公交、修建地鐵工程、重污染企業責令關停、整改,鼓勵企業生產設備更新換代及大力引進環保設備等。

6. 京津冀將進一步治理環境污染嗎

據報道,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召開執法聯動機制第5次聯席會,共商2018-2019年區域環境執法聯動重點工作,並啟動了大清河、白洋淀流域水環境聯合執法。

據悉,今明兩年,京津冀三地環保部門會繼續深化區域污染聯防聯控,開展聯動執法,共同排查、處置跨區域、跨流域的環境污染問題和環境違法案件,加大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的執法檢查力度。

7. 河北配合京津冀大氣治理將關閉一些工廠嗎

10月31日,據環境保護部宣傳教育司官方微博消息,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高建民今天表示,這兩年河北省環保部門嚴格執行國家排放標准,嚴格落實排放許可證管理,就重污染天氣提出鋼鐵等比重比較大產業有意識的限制產量。眼下快進入供暖季,一旦出現重度的污染天氣,環保部門會及時發布預警的公告,及時地按照預案啟動錯峰生產。

高建民稱,京津冀特殊的地理區位,氣象條件特殊,特別今年很快就進入取暖期,如果出現不利的氣象條件,環境監測部門、氣象部門經過科學會商,一旦出現重度的污染天氣,環保部門會及時發布預警的公告,也會及時地按照預案啟動錯峰生產,使空氣質量能夠得到有效保障,讓人民群眾身心健康得到保障。

在一個特定區域內,把大氣環境看作一個整體,統一規劃能源結構、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布局等,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以改善大氣質量。

8. 汽車國幾是什麼意思

一、最簡單直接的就是看車輛的環保標志,標志的後面都有明顯的標記的專:

二、登陸機動車屬排氣污染監督管理中心網站查詢。

三、拿著機動車登記證(原件或復印件兼可)到車管所查詢

四、是新車的話,可以找車輛出廠合格證,在裡面找找看。但是一般的車的合格證都在車管所放著。所以在買新車的時候,建議復制一份留著用。

五、根據車子上牌的年份進行粗略的區分。

2008年之後的車大部分是國四;

2007年上牌的車,有的是國三,有的是國四;

2007年之前的車基本都是國四以下,也就是國三、國二車;

2005年之前的車基本都是國二車;

掌握了這些方法就可以判斷自己的車是什麼排放標准了。

9. 如何看待住建部發改委嚴格限制超高層「摩天樓」

但是不管是出於何種目的,摩天大樓的「天際線」不斷增高,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內社會容問題。除了光污染、雜訊污染、空間壓迫感外,摩天樓比其他民用建築潛伏著更多的火災危險性。而我國的消防設施無法滿足摩天樓的安全需求,這無疑是一大安全隱患。既然建造高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人們在城市更好地生活,那就應該將建設中的防火問題、逃生問題、節約能源等社會問題都盡量考慮其中,讓配套硬軟體同時「長個兒」才行。

給城市建築「限高」,回歸科學與理性很有必要。在一些地方看來,建設摩天大樓是一種投資賺錢的一本萬利之道,所以盲目「貪高求洋」搞攀比競賽。但從目前國內摩天大樓的經營狀況來看,盈利狀態很不理想。據說除去北上廣深的部分摩天樓,大量的二三線城市並沒有因摩天樓而獲得真正效益,甚至還成了地方財政的一大負擔。經濟實力並非雄厚的大量城市,寫字樓的空置率長期居於高位,部分花巨資建設的超高層大廈根本無望收回投資。可謂是勞民傷財,得不償失。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