泜水河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1-06 22:36:14
① 背水一戰的水指哪條河
「背水一戰」語出《史記·淮陰侯列傳》;「漢將韓信將兵攻趙,命士卒背水列陣,漢軍前臨大敵,後無退路,拚死作戰,大破趙軍。」此一戰事發生在臨城縣汦水河畔釣盤山麓;《漢書·地理志》記載:「臨城縣治南五里有釣盤山,為韓信敗陳余處。」
西漢初年(公元前204年)漢高祖劉邦命韓信、張耳率兵數萬沿太行山北上進攻趙國,趙王歇命成安君陳余統兵20萬在井陘口布陣迎敵。陳的部將廣武君李左車獻計:「請領兵三萬斷其糧道,絕其輜重,獻韓信首級於帳下。」陳余不從。韓信知其將帥不和,即選輕騎兩千人,各持紅旗於山間埋伏。另派精兵背水列陣,誘敵激戰。漢軍因前有趙軍,後有大河,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兩軍在汦水河畔激烈鏖戰。漢軍兩千輕騎趁虛襲擊趙軍營盤,拔去趙軍旗幟,遍插漢軍紅旗。趙軍見大營失守倉惶敗逃。陳余逃至釣盤山下。問左右:「此為何地?」左右答:「釣盤山。」陳仰天長嘆:「魚(余之諧音)入釣盤,吾其亡矣!」遂順水逃遁,被漢軍斬於汦水河上。趙王歇被俘。語出《史記》,源於臨城,載入史冊「背水一戰」的成語典故,記述了我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制強的典型範例。今天,邢台西北馬嶺關的韓信點將台、隆堯縣柏仁城內的張耳台都是這一戰事的歷史遺存。《臨城縣志》上「成安已去三千載,汦水依然繞釣盤」的詩句也是對這一戰事的描述。
背水一戰的「水」指的是「泜水河」,邢台市北30公里,京珠高速從泜水河經過,可惜只見泜河大橋不見水!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