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的措施
⑴ 河流洪澇災害的治理措施有哪些
該地區的降水多集中在七、八月,多暴雨,容易夏季發生洪澇災害。海河專是扇狀水系,遇屬到暴雨,五條支流同時漲水,下遊河道容納不了(原來的海河只有一個入海口),容易發生洪澇災,上游缺乏滯洪水庫,下遊河堤不牢固,入海口少。減輕海河流域洪澇災害的措施主要有:在上游植樹造林保持水土,修建水庫;下游開挖入海新河,分流洪水。
⑵ 河道防洪應急治理主要採取哪些措施
1、水土保持措施布設的原則
①根據工程處於北方土石山區,結合工程實際和項目區屬輕度水蝕區的特點,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科學配置、優化布局。
②注重施工過程中造成人為擾動區及棄土,設計臨時性防治措施,盡量減少新增水土流失。
③吸取當地同類項目水土保持防治經驗,借鑒國內外先進技術,盡量做到高科技、低投入、高效益,有效地防治項目建設新增和原有的水土流失。
④既注重各防治區內部的科學性,又關注分區之間的聯系性、系統性。
⑤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以人為本、統籌協調、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的基本觀念,尊重自然規律,並與周邊景觀相協調。
⑥防治措施布設要與主體工程密切結合,相互協調,形成整體。⑦工程材料盡量選用當地材料,做到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
2、大沙河口段治理工程主要任務為河道清淤疏浚和拆除重建因疏浚河道而影響結構安全的橋梁,拆除阻水路壩和便橋,使河道排水暢通,開挖後及時採用1m3挖掘機配8t自卸汽車將棄土統一運往已選定的棄土場。沿途做好灑水、除塵等工作。
3、植物措施
為了防治河岸水土流失,河道兩側邊坡撒播狗牙根護坡。經現場勘測結合主體設計報告,河道治理長度23.45km,兩側邊坡各撒播草籽寬度3m左右,共需撒播狗牙根護坡14.07hm2。
(2)河道治理的措施擴展閱讀:
規定積淹水點處置的主要內容:
有效處置積淹水點是保障市民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順利進行的基礎,第二十條明確了「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規劃、城鄉建設、公安、城市管理等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對積水淹水點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治方案。在整治方案未實施前,每年汛前應當預先採取處置措施。對汛期新出現的積水淹水點,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及時採取應急措施進行處置」的規定。
網路-城市防洪
⑶ 河道彎曲的治理措施是什麼
(1)水流平穩,來河道源彎曲,水流不暢,泥沙容易淤積,築堤束水,形成地上河 地上河河道彎曲,泄洪能力差,容易決堤。 (2)人工裁彎取直 牛軛 (3)分流和儲存洪水,減輕洪水對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的威脅 圍湖造田,湖泊面積減少,過度砍伐,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淤積,湖泊變淺 (4)加固加高大堤、興建分洪工程、修建水庫、疏通河道 在流域內植樹造林,減少水土流失
⑷ 有哪些黑臭河道的治理措施
黑臭水體來的治理,可以源通過以下方式進行:
1、建立以流域環境容量為基準
以實現流域生態平衡為目標的一河一策綜合治理體系,實現流域內的水質達標、生態修復,主要應用的核心技術包括水域生態構建技術、原位生態修復技術、微生物綠色復合生物凈水技術、底質改良技術、水質調控技術。
2、高效綠色復合生物凈水技術
在室外溫度18℃以上的不同污染程度水體中(包括輕度污染和重度黑臭水體),復配菌種均具有較強的降解能力。菌種採用直投式,無需曝氧裝置,專業針對大面積景觀水體、城市自然河道、因水體退化引發黑臭河道的水質治理。投入菌種後,大量微生物把水中有機物當作食物吃掉,從而降解了水中的污染物,強化了水體自凈力,抑制藻類繁殖,如同在水體內建造了一個隱形的凈化水工廠,短時間內水質即可變清、去臭,全面提升了水質;同時結合生態植物體系加強水體自凈能力,治理後可保持水體的生態平衡,提高水體透明度,實現城市自然水體零排放的新常態發展,打造節約型、可持續性城市健康水體。
越寶生物科技治理案例如圖:
信陽霸王湖治理後
以上方法和案例供各位參考!
⑸ 黑臭河道的治理措施都有哪些
1.物理方法:
①引水換水
用「以清釋污」方法對污染水體進行稀釋,可以使水體黑臭關鍵性水質指標總磷和有機物污染指標、高錳酸鹽指數濃度等有所下降。但對於蓄水量較大的水域,補水量太小起不到凈化效果,而提高補水量又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浪費,費用高昂。所以「引水釋污」只是起到一個「治標不治本」暫緩效果,對於富營養化嚴重的湖泊,採用「引水釋污」不是一個長久之計。
②底泥疏浚
「清淤挖泥」可減少積存湖內的大量有機碳、氮、磷等營養物質,增大湖的蓄水量,是減少內源性污染、減輕水體黑臭的有效途徑和措施。但是大規模清淤,可能會破壞湖泊原有的生物種群結構和生境,削弱其自凈功能,對生態修復帶來負面影響。
2.曝氣復氧法:
曝氣復氧對消除水體黑臭的良好效果已被國內一些實驗室試驗及河流曝氣中試所證實。其原理是進入水體的溶解氧與黑臭物質(H2S,FeS等還原物質)之間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對於長期處於缺氧狀態的黑臭河流,要使水生態系統恢復到正常狀態一般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水體曝氣復氧有助於加快這一過程。由於河道曝氣復氧具有效果好、投資與運行費用相對較低的特點,已成為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法國及中等發達國家與地區如韓國、香港等在中小型污染河流污染治理經常採用的方法。對於污染情況嚴重,污染長期排入的水體需配合生物方法及生態措施,因此,可做為輔助生物—生態修復的方法之一。
3.化學方法:
化學絮凝處理技術是一種通過投加化學葯劑去除水層污染物以達到改善水質的污水處理技術。近年來,化學絮凝處理技術在強化城市污水一級處理的效果方面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研究與應用,而隨著水體污染形勢的日趨嚴峻,對嚴重污染的水體如黑臭水體的治理,化學絮凝處理技術的快速和高效也顯示其一定的優越性。但是由於化學絮凝處理的效果容易受水體環境變化的影響,且必須顧及化學葯物對水生生物的毒性及生態系統的二次污染,這種技術的應用有很大的局限性。
4.生物方法:
生物復合酶是一系列天然有機的、含多種酶類的復合產品,並結合非離子表面活性劑和其他天然成分的蛋白質及無機營養物合成的一種高效復合酶類凈化劑。
機理:
生物復合酶能刺激加速微生物的反應,同時它能促進水中的大分子化合物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同時釋放出結合氧,增強水體復氧功能,這些簡單化合物又很容易被微生物所利用,在有機物被降解的同時,又有利於微生物的多樣性,提高微生物的活性和繁殖能力,達到一種微生態平衡。
在大多數環境中存在著許多土著微生物進行的自然凈化過程,但該進程很慢,其原因是溶解氧(或其它電子受體)、營養鹽的缺乏,而另一個限制因子是有效微生物常常生長緩慢。生物復合酶可有效地刺激和加速自然的生物反應,激發土著微生物的活性,加速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同時對浮游生物和環境無害。從而可以快速有效地促進受污染水體向良性生態系統演替,使得水體中的DO得以恢復,COD、BOD5、NH3-N等污染指標迅速下降,水體的黑臭異味現象得以快速消除。
特點1——高效消除黑臭恢復生態系統
生物復合酶可快速削減水體內污染物質,使水體
COD、BOD5、氨氮等污染指標迅速改善。同時,激活底泥中的土著好氧微生物,提高其生化反應效率,減少溶解氧消耗,促進溶解氧恢復,使水體微生態系統逐步完善。即以微生物實施水體生態修復,重建底端生物鏈,為上行生物鏈的梯次恢復奠定基礎,為底棲生物著床創造底質條件;提高水體透明度,為水生動物的放養創造水質條件。通過人工控制生態環境,使水生動植物與水環境達到動態平衡。
特點2——標本兼治
調水人生態環境的生物技術治理河湖污染,不僅治理水體,而且治理河湖底泥。生物修復治理不僅僅是水質的達標,最終是要通過階段性治理完全恢復河湖底泥的活性,使河湖恢復自凈能力,達到生態平衡。
特點3——施工簡便,原位治理
調水人生態環境採用生物法治理河湖過程中使用的設備簡單,不需要挖掘機等大型設備,所以施工方便,操作簡單,並且不會產生噪音,不影響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最重要的是――原位治理,標本兼治,在施工過程中不需轉移底泥,即消除了污染物的轉移,同時杜絕了對環境造成的二次污染,而且在原有底泥的基礎上進行治理,刺激原有土著微生物迅速生長繁殖,形成種群優勢,恢復底泥的活性,達到水體長期自凈的效果。經過生物修復的底泥恢復了活性,不但不需要疏浚,而且活性底泥可以大大提高河道的自凈能力。
特點4——產品綠色、環保、無公害
①生物產品不燃、不揮發、綠色、安全、無毒,無二次污染。
②配伍性好,該抑制劑由於無毒副作用,因此,可與其它生物制劑配合使用,具有協同增效作用。
③生物降解性極佳,該抑制劑在水體中抑制浮萍生長以後,不會有殘留。
4.生物-生態修復技術
生態—生物方法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環境生物技術。這類技術主要是利用微生物、植物等生物的生命活動,對水中污染物進行轉移、轉化及降解作用,從而使水體得到凈化,創造適宜多種生物生息繁衍的環境,重建並恢復水生生態系統。由於這類技術具有處理效果好、工程造價相對較低、不需耗能或低耗能、運行成本低廉等優點。同時不向水體投放葯劑,不會形成二次污染,還可以與綠化環境及景觀改善相結合,創造人與自然相融合的優美環境,因此已成為水體污染及富營養化治理的主要發展方向。
(5)河道治理的措施擴展閱讀
治理方法
正確思考
黑臭水體治理,模式比技術更重要。治理應該因地制宜,根據不同的水文水質特徵、不同的治理目標、不同階段,綜合採用不同技術。
綜合治理法
「七字法」統籌化綜合治理法
何為「七字法」統籌化綜合治理法 」截、引、凈、減、調、養、測」。
截:
切斷點源污染產生的污水;
引:
將點源污染與面源污染產生的污水通過對應手段引入濕地或生態岸帶等功能體;
凈:
通過濕地、生態岸帶、以及其他凈化功能體處理污染水體與降水,徑流;
減:
將水體中的有機質成分降低,淤泥減量;
調
調入新水體補入水道、湖體等;
養
整治內源污染,通過微生物復合菌進行水體營養結構恢復,穩定或重建生態系統和食物鏈結構;
測
數據檢測與水體實時監測,應對突發狀況,保證水體治理的數據精準。
三位一體治理
無論是從大氣沉降、還是直接排放的污水,以及水土流失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物質,最終都匯聚到水體中進行積累與富集,從而導致水體水質惡劣變化。水體治理是一個立體治理,從避免有害物質在通過水體循環重新污染環境。
⑹ 河道治理工程中採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工程措施主來要修建順岸主壩梯形自丁壩適用於河道游水流流速縱坡陡河岸崩塌嚴重河段
(2)純物性措施主要種植河谷林適用於河道游且該河段水流流速岸坎較穩定且土質適宜種植河谷林河段
(3)工程與物措施相結合主要修建順岸主壩梯形丁壩並種植護堤林適用於河道游水流流速適岸坎穩定性較差河流游盪堤土質種植護堤林河段
總結運行經驗工程與物措施相結合形式治理范圍較廣適應性強發揮工程措施應急效且治理河道同完態建設物治理效逐漸呈現近工程措施與物措施相結合治理河道形式博州河道治理應用較
⑺ 河道整治的治理措施
1. 山溪性河道治理
(1)灘地的保留和利用
灘地是山溪性河道的特有產物。一般河道灘地較開闊,洪水期水流漫灘,利於行洪滯洪,應保留其功能,並充分開發利用。流經城區的河道,在維持灘地行洪功能的同時,利用灘地設置綠化地、公園、交通輔道和運動場所,開發其休閑、親水功能,成為市民娛樂、健身、遊玩的好地方。整治中,順應河勢,因河制宜,保留河灘和彎道,恢復河道的天然形態,減少河床的坡降,降低洪水位,減少洪峰壓力,同時可降低防洪堤的高度。另外,彎曲的水流更有利於生物多樣性,為各種牛物創造了適宜的生存環境。
(2)復式 斷面的設計
山溪性河道一般河灘開闊,河道斷面設計可採用復式斷面形式。枯水期流量小,水流歸槽主河道;洪水期流量大,允許洪水漫灘,過水斷面大,洪水位低,一般不需修建高大的防洪堤。枯水期根據河灘的寬度和地形、地勢,結合當地實際充分開發河灘的功能:如灘地較寬闊,一般可開發高爾夫球場、足球場等大型或綜合運動場;河灘相對較窄的可修建小型野外活動場所、河濱公園或輔助道路等。河灘的合理開發利用,既能充分發揮河灘的功能,又不因圍灘而抬高洪水位,加重兩岸的防洪壓力。
(3)防沖不防淹的矮胖型堤壩設計
山溪性河流具有河床坡降陡、洪水暴漲暴落的特點,高水位歷時短,流量集中,流速大,對沿河堤壩、農田沖刷嚴重:通過規劃,採用防沖不防淹的矮胖堤型設 計,保護區下游堤段開口.還河流以空間,給洪水以出路,允許低頻率洪水漫壩過水,確保堤壩沖而不垮,農田沖而不毀。以防洪為主要功能的農村河道,堤防基礎沖刷嚴重,可採用松木樁基礎,投資省、整體性好、抗沖能力強,以提高堤防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4)採用生物固堤,減少堤防硬化
對於鄉村田間河道,除個別沖刷嚴重河岸需築堤護坡外,應盡量維持原有的自然面貌,保持天然狀態下的岸灘、江心洲、岸線等自然形態,維持河道兩岸的行洪灘地,保留原有的濕地生態環境,減少由於工程對自然面貌和生態環境的破壞。在堤防建設中,可採用大塊鵝卵石堆砌、干砌塊石等護岸方式,使河岸趨於自然形態。個別受沖河岸堤防內側可採用種植水杉等根系為直根的樹種或草坪護坡等植物護堤措施。
⑻ 治理水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定期進行水體污染源調查。根據水源污染的類型進行定期調查,要實地觀察,收集排污資料,並且將污水排放口的水樣委託當地衛生防疫或環保部門進行分析,並將調查結果整理成文字材料,預測污染發展的趨勢。
2. 加強水源上游水質監測。監測項目主要選擇對水源有影響項目,可以選擇反映水的感官性狀的如濁度、色度、臭味、肉眼可見物等;反映有機物污染;反映細菌污染的微生物指標等;富營養化的加上藻類與浮游生物的監測。
3. 依法治理污染源。水源污染防治是一項關系人民身體健康的民心工程,對已影響水源水質的污染源一定要依法治理,要依據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緊密依靠當地政府、環保、衛生等部門有效地對污染源進行處理。
4. 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
拓展資料:
水污染,又稱水體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環境的水。污水中的酸、鹼、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後,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各種污染物進入水體,其數量超過水體自凈能力的現象。水污染主要來自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常見的污染水體物質有:無機物質、無機有毒物質、有機有毒物質、需氧污染物質、植物營養素、放射性物質、油類與冷卻水以及病源微生物等。
水污染網路
⑼ 河流污染有什麼治理措施
1、控制污染源,尤其是在河流上中游限制污染物質的排放,主要是造紙廠、冶金廠等等;
2、沿河多植樹,保持水土;
3、減少污水的污染度,利用化學方法將污水中的有害物質中和或沉澱。
4、加強人民的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