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環節肉及肉製品專項整治總結
㈠ 整治地溝油和餐廚廢棄物管理工作總結
XX鎮衛生院關於「地溝油專項整治」的工作總結
為嚴厲打擊將「地溝油」作為食用油使用的不法行為,進一步規范轄區食用油市場秩序,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我院根據《XX縣2010年餐飲服務環節「地溝油」專項整治實施方案》(X衛綜[2010]96號)精神,結合我院實際,在黃塘、紫山兩鎮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打擊違法加工銷售和使用「地溝油」專項整治行動,現將工作總結如下:
一、領導重視,明確目標:接上級文件後,我院領導高度重視,組織公共衛生人員召開動員會,成立了以院領導為組長的「黃塘鎮衛生院地溝油專項整治」行動小組,要求通過專項整治,達到控制生產源頭,凈化市場環境,確保食品生產加工、流通、消費環節使用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用油的工作目標,使違法加工提煉「地溝油」行為得到有效控制。
二、發動群眾、注重宣傳:為進一步做好「地溝油專項整治」工作,我院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發動,充分發揮群眾監督的作用,公布發舉報電話:(電話號碼:87289026)並在監督檢查的過程中,強化餐飲服務單位從業人員的法律意識和食用油安全意識,督促餐飲服務單位 加強自身食品安全管理。
三、明確分工、落實責任:此次清理專項整治在黃塘、紫山范圍內全面鋪開,以城鄉結合部和邊遠地區為重點區域。重點對食用油加工小作坊、糧油經營部和批發店、農貿批發市場、餐飲大排檔和街邊流動臨時小食攤、企業和學校集體食堂等單位加工、銷售、使用食用油的情況進行檢查,取締非法收集、加工「地溝油」的行為。我院橫跨黃塘、紫山兩個鄉鎮,餐飲單位面廣、時間短、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將這次「地溝油專項整治」的工作目標、責任和任務分解落實到行動組的各人,使他們明確了責任,切實履行監管職責。
四、大力監督、嚴厲查處:我院出動共車輛25車次,對轄區內重點檢查對象進行拉網式的檢查,共檢查集貿市場4個次,檢查商場超市11戶次、糧油店及副食店14戶次,重點對經營戶的索證索票情況進行了檢查,對12戶未嚴格建立進貨查驗索證索票制度的經營戶責令整改。並將檢查情況逐家逐戶記錄於「惠安縣2010餐飲服務環節「地溝油」專項整治檢查記錄表中,查處過程中,督促餐飲單位按照《食品安全法》、《餐飲業食品索證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要求,嚴查餐飲服務單位采購使用食用油脂的查驗記錄及索證索票工作,發現可疑食用油的進行快速檢測,檢測結果陽性的,及時將有關樣品送縣疾控中心進行實驗室檢查,根據檢查結果,上報有關部門,進行查處。
五、加強協作,及時通報:為認真做好「地溝油專項整治」工作,我院在整治
過程中,與衛監、工商、稅務等部門加強協作,做好信息溝通,監督過程中發現餐飲服務單位使用「地溝油」不合格及來歷不明油脂的,按照監管職責分工及時通報有關執業部門,協助執法部門開展追溯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強了打擊力度。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院將繼續加強對食用油的監管工作,嚴厲打擊將「地溝油」作為食用油使用的不法行為,進一步規范轄區內食用油市場秩序,確保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安全。
XX鎮衛生院
2010年8月26日
㈡ 食品安全報告
各鄉鎮人民政府、辦事處食品葯品安全領導小組,市食品葯品安全委員會各成員單位:
為規范各鄉鎮、辦事處食品安全監管資料的收集整理,保證年度食品安全各項資料完整,同時,便於對食品安全工作的檢查考核,經研究決定實行鄉鎮食品安全資料會簽制度。市食品葯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綜合各相關職能部門對食品安全監管資料的基本要求,制定了儀征市鄉鎮食品安全資料會簽目錄。各鄉鎮、辦事處食品葯品安全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資料會簽目錄,對相關資料進行收集,分類匯總,並在次年3月底前送各相關職能部門會簽,簽署完畢的會簽單送市食品葯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審核,審核後統一發放資料歸檔封皮,由各鄉鎮、辦事處裝訂歸檔。
附件:1.儀征市鄉鎮食品安全資料會簽目錄
2. 年度鄉鎮食品安全資料會簽單
二○○八年九月二日
附件1
儀征市鄉鎮食品安全資料會簽目錄
一、綜合卷(食品葯品監管局會簽)
1.政府重視
(1)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到本年度政府工作中,政府工作報告有所體現
(2)本年度食品安全工作的計劃、方案、相關文件
(3)鎮政府會議中關於食品安全工作的會議記錄(鎮長辦公會、黨政聯席會等)
(4)鎮政府召開食品安全有關會議材料(全鎮大會、專題會議)
(5)鎮與村、相關單位簽訂的食品安全責任狀
(6)政府領導對食品安全工作開展督促檢查的相關文件、材料、記錄、圖片
(7)半年度及年度工作總結
(8)食品安全工作納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的依據材料、考核的結果
(9)食品安全專項經費情況、財務資料
2.「三網」建設
(1)食品安全監管責任網資料
(2)食品安全群眾監督網資料
(3)食品安全現代流通網資料
3.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1)上級部署的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計劃、整治記錄、整治圖片、總結材料
(2)本區域重點品種(豆製品、肉製品等)專項整治計劃、記錄、圖片、總結
4.宣傳教育
(1)開展宣傳活動計劃、相關宣傳材料、圖片、總結
(2)開展培訓工作計劃、培訓內容、相關材料、圖片
5.工作台帳
(1)轄區內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台帳
(2)食品安全綜合監督季報表
(3)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登記表
(4)食品安全事故登記表
(5)信息報送記錄
(6)協調機構協調會議記錄
6.事故應急和責任追究
(1)事故應急資料
(2)責任追究資料
7.其它
二、初級農產品生產監管卷(農林局會簽)
1.區內規模農產品生產單位基本情況
2.區內農資銷售單位名錄
3.「三品」認證資料(「三品名錄」、證書復印件)
4.農業標准化推廣與應用
5.動物防疫檢測工作
6.蔬菜農殘檢測資料
7.農產品專項整治資料
8.其它
三、食品生產加工監管卷(質監局會簽)
1.區內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基本情況
2.食品質量安全信息員名錄
3.生產加工小作坊規范管理資料
4.食品生產企業檢查資料
5.食品生產加工企業人員培訓資料
6.其它
四、食品流通監管卷(工商局會簽)
1.區內經營戶分布及基本情況
2.食品安全示範店名錄
3.食品流通環節整治資料
4.食品經營戶規范管理資料
5.食品經營企業人員培訓資料
6.其它
五、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監管卷(衛生局會簽)
1.區內餐飲企業基本情況
2.食品衛生監督協管員名錄
3.餐飲消費環節整治資料
4.餐飲企業量化分級名錄
5.小飲食店、小鹵菜店、小熟食店規范管理資料
6.農村集體聚餐備案管理資料
7.餐飲企業人員體檢及培訓資料
8.其它
六、生豬屠宰監管卷(商貿局會簽)
1.生豬定點屠宰資料
2.市場日常檢查資料
附件2
年度鄉鎮食品安全資料會簽單
鄉鎮、辦事處
卷 目 會簽單位印章 審核人員 審核日期 備注
綜合卷
初級農產品生產監管卷
食品生產監管卷
食品流通監管卷
餐飲業和食堂等消費監管卷
生豬屠宰監管卷
註:每年3月底前將會簽後的會簽單報市食品葯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並領取統一的裝訂封皮。
㈢ 關於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的專項宣傳總結怎麼寫
XXXX關於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監管工作總結
根據xxx市食品安全協會《xxxxxxxxxx》(xx食安協[2011]1號)文件精神,按照阜康市食品安全協會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整治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我鎮結合實際展開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監管整治工作,現將此階段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統一部署、落實責任
為確保我鎮有序開展餐飲環節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整治工作,同時取得實效,我鎮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分管領導任副組長,鎮政府各辦及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和濫用食品添加劑整治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鎮經濟辦,全力以赴扎實開展整治的各項工作。制定了《九運街鎮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整治工作各階段監督檢查內容,工作要求和目標。同時結合我鎮實際,對監督檢查工作進行了研究和部署,各責任科室根據各自工作職責和片鎮管理原則,責任到人,完善監管措施,為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加強巡查 強化監管 狠抓落實
在本階段工作中對食品餐飲業和集體食堂行業,嚴格按本次相關的文件要求,進行指導檢查。一是向食品餐飲業和集體食堂,宣貫本次整治的相關文件,發放食品添加劑衛生宣傳資料;二是督促餐飲單位和集體食堂對采購使用的食品原輔材料,從索證索票、驗收登記、外觀質量、產品包裝、標識標簽及說明書、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范圍和劑量等方面逐一進行檢查,對違法添加和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進行檢查自糾,認真整改;三是根據《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的要求,指導餐飲單位和集體食堂進一步完善食品添加劑采購的索證索票和登記制度;同時幫助餐飲單位和集體食堂建立食品添加劑使用的報告備案制度並指導企業正確使用食品添加劑;餐飲單位和集體食堂要將采購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使用范圍、使用量作詳細登記,並定期報我鎮備案,徹底杜絕違法添加和使用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三、強化宣傳力度 營造良好氛圍
為了增強全社會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意識,普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科學知識,我鎮在這次整治中開展了多種形式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宣傳。發放相關宣傳資料,提高經營者的思想意識,引導經營者自律規范,使他們樹立一種以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為重的經營理念,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意識,使他們親身參與到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督的行動中來。通過宣傳教育,企業經營者對產品質量、食品安全的意識日益提高,老百姓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在不斷提升。
四、積極探索 構建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
食品安全牽涉多個職能部門,如何協調各相關職能部門齊抓共管,鞏固整治成果,將是我鎮下步需要探索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將努力構建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一是實現檢查制度化,要做到「三結合」: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檢查相結合;平時隨機抽查與節假日重點防查相結合;部門檢查與聯合督查相結合。在分管部門檢查聯合執法的優勢,使聯合執法檢查成為一種制度。二是探索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預警機制,進一步完善記錄台帳,定期分析統計數據,及時發現苗頭性問題,針對性提出預防性對策,真正做到預防在前。三是進一步完善鎮村兩級監管網,要進一步完善鎮村兩級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監管網路,做到人員及時更新、信息及時掌握、問題及時處理。
㈣ 如何加強對學校食堂餐飲安全的整治
一、整治目標
深入開展對學校食堂的集中整頓,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力度,對持證學校食堂監督覆蓋率達100%,對違法違規行為查處率達100%。嚴格督促學校食堂認真組織從業人員健康體檢與培訓、食品添加劑使用與管理、食品留樣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通過整治,切實改善學校食堂設施、設備與環境衛生條件,使全縣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監管機制基本建立,相關制度規范逐步完善,監管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落實,行業自律意識顯著增強,無證經營行為得到有效遏止,食品安全水平得到明顯提高。
二、工作方法和步驟
(一)自查自糾階段
1、縣教育局、縣食葯監局、縣衛生和計生局對轄區內學校食堂進行認真摸底動員,督促學校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校長(園長)負責制,成立食品安全組織領導機構,強化學校法人代表是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使其進一步掌握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正確認識本次整治工作的重大意義,切實落實各項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2、開展排查,組織轄區范圍內學校認真開展自查自糾。依據《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及相關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標准,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情況進行全面排查梳理,重點對學校食堂餐飲服務許可情況、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及培訓情況、餐飲具消毒保潔情況、食品原材料索證索票情況、食品添加劑使用與管理、食品留樣制度執行情況,以及重點食品和關鍵食品加工環節進行排查,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隱患,並提出監督指導意見,督促學校及時整改到位。
3、督促指導學校加強應急能力建設。成立應急組織機構,結合修訂食品安全事故應急處置預案,落實食品安全應急措施,開展應急求援演練,建立食物中毒事故快速反應機制,確保在發生食物中毒事件後,能及時控制、有效處置。
(二)監督執法階段
1、針對自查自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對存在食品安全隱患的單位督促整改落實,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單位依法進行處罰,並抄報主管教育部門,對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隱患的,依法予以嚴肅查處,並通過新聞媒體予以曝光。
2、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學校食堂的食品安全整體水平。嚴格許可准入,嚴格審查學校食堂經營者資質,嚴禁學校將食堂承包給不具備資質的人員經營,依法查處學校食堂無證經營行為。完善食品安全抽查和監測制度,全面防控群體性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發生。依法查處采購、使用非食用原料、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及其製品、劣質食用油等行為,嚴厲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的行為。
(三)總結評估階段
縣衛生和計生、食品葯品監督、教育部門要根據工作目標和任務,對專項整治工作進行總結和評估,及時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鼓勵先進,督促整頓工作不扎實、效果不顯著的單位進行整改,領導小組將對專項整治工作情況進行檢查。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
1、縣衛生和計生、食品葯品監督、教育部門要從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高度出發,進一步提高對加強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的認識,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強化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實施,確保此項工作落到實處。
2、為保障本次專項整治工作取得實效,縣衛生和計生、食品葯品監督、教育部門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定專人負責,結合實際制定具體的整治方案,落實整治工作任務和責任。
(二)落實責任、加強協作
1、縣衛生和計生局、教育局要按照相關職責分工,認真履行職責,密切溝通配合,切實落實監管責任,著力糾正執法監管中的不作為、不到位和亂作為的問題,確保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不松、不斷、不亂。同時要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工作職能,嚴肅查處學校食品安全事件,對未依法查處的,將按有關規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2、縣衛生和計生局要加強與教育部門的配合協作,互通信息。對管轄范圍內學校食堂進行專項監督檢查,開展學校食堂和幼兒園食堂特別是農村寄宿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加強對畜禽肉類及其製品、食用油、調味品等原料采購、貯存和使用的監管,加強食品安全各項管理制度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責令限期整改並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對整改不到位的,要予以通報,並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整治工作不力、導致學校發生中毒事件的,要依法予以嚴肅查處。
(三)加強宣傳與信息報送工作
1、要積極開展《食品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宣傳,加大對學校食堂等餐飲服務環節食品安全整頓工作的宣傳力度,廣泛動員社會各界積極參與,加強社會監督、輿論監督,提高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增強安全消費的意識。要積極推動和大力開展餐飲服務企業誠信、講自律的活動,切實增強企業法人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要認真處理和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對典型案例和大案要案予以曝光。
2、要做好專項整治的信息報送工作。對整治中發現和查處的重大違法違規案件、出現的新問題要及時報告,將專項整治工作總結報送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㈤ 五查和六項專項整治總結
一、整治內容
(一)民政行政審批窗口服務態度不好,辦事效率不高的問題;
(二)民政服務單位服務意識不強、作風不優、效率不高、能力不夠等問題。
二、整治范圍
(一)全省各級民政部門的行政審批窗口單位;
(二)全省各級福利機構、養老機構、優撫機構、軍休機構、救助機構。
三、整治目標
服務意識明顯增強,服務作風明顯改變,服務效率明顯提高,服務能力明顯提升。
四、整治措施
(一)各級民政部門根據存在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制定專項整治方案;
(二)以縣(市、區)為單位組織整治,開展自查、互查。以市為單位組織縣(市、區)之間互查,省民政廳重點督查;
(三)推進各審批、服務單位內部管理制度、服務規范等建設;
(四)開展全省民政窗口單位示範創建活動。
五、實施步驟和時間安排
(一)制定整治方案。1月中旬,制定下發民政窗口單位服務效能專項整治工作方案;1月下旬,市、縣(市、區)民政部門和廳直各單位根據省民政廳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結合各地各單位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專項整治工作安排,對開展專項整治做出安排部署。
(二)開展整治工作。2月份,各級民政部門行政審批窗口和五類民政服務單位,按照省廳的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和市、縣(市、區)民政部門的具體整治工作安排,緊緊圍繞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有序展開專項整治工作,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制定完善相關服務規范、管理制度、獎懲措施、責任追究等制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務水平。
(三)督促檢查總結。3月上、中旬,各市民政局組織所轄縣、市、區民政部門展開自查、互查,繼續對檢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治。在檢查的基礎上形成全市民政窗口單位服務效能專項整治的情況報告,對專項整治情況進行總結。廳直單位也要及時開展自查工作,並認真總結整治情況。3月20日前,各市民政局、廳直各單位要向省廳報送專項整治情況報告,省民政廳將根據各地、各單位整治情況進行抽查,形成專項整治情況報告,向廳黨組和上級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