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生豬污染整治
❶ 每頭生豬一年排泄的污染總理是多少
各省不完全一樣,大多數差不多,你看一個差不多就清楚有什麼項目,大概多少錢了。
下面是關於生豬方面的收費:
(一)行政事業性收費
1、防疫費每頭次1.8元;如同時接種兩種以上疫苗,每增加一種疫苗加收0.9元。具體收費額度按實際接種疫苗數量據實結算,由生豬養殖戶承擔。國家和省統一安排並撥付專款的強制性防疫項目(口蹄疫、豬瘟)不得收取疫苗費。
2、檢疫檢驗費每頭10元,其中,活畜產地檢疫(生豬出欄前)每頭3元,由養殖戶或經營者承擔;屠宰檢疫(生豬宰前檢疫和宰後檢驗)每頭7元,由生豬經營者承擔。
3、個體工商戶管理費和集貿市場管理費合並徵收,其中縣(市、區)城關及以上城區每頭豬徵收18元,鄉鎮及鄉鎮以下交易市場每頭豬徵收15元,上述費用由生豬經營者承擔。
4、污水排污費。存欄規模大於500頭的規模化生豬養殖場向流入外界的水體排放污染物的,收取排污費。收費標准按出欄銷售的生豬據實計算,每頭2元。對已按規定繳納污水處理費的,不再徵收污水排污費。存欄規模小於500頭的生豬養殖場,不徵收污水排污費。
望採納。
望採納。
❷ 生豬污染治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哪些
效益是某來種活動所要產生的有自益效果及其所達到的程度,是效果和利益的總稱。它可分為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類,其中經濟效益是人們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所取得的收益性成果;社會效益則是在經濟效益之外的對社會生活有益的效果。
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經濟效益是講求社會效益的
基礎,而追求社會效益又是促進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條件。兩者的區別主要表現
在,經濟效益比社會效益更加直接些,顯而易見,可以運用若干經濟指標來計算,而社會效益則難以計量,必須藉助於其他形式來間接考核。
❸ 為什麼那些環保局把養豬的人放鬆了,還讓他們又抓豬來養,污染環境啊!城管也不來看看,在東莞虎門懷德上
你打市長服務熱線投訴一下,或者打環保局的。要麼你建議那些養豬的用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養殖技術。 干撒式發酵床養殖技術是指綜合利用微生物學、生態學、發酵工程學、熱力學原理,以特定活動性功能微生物作為物質能量「轉換中樞」的一種生態環保養殖模式。技術的核心在於利用活性強大的有益功能微生物復合菌群,長期持續和穩定的將動物糞便尿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物質與能量,同時實現糞便完全降解的無污染、零排放目標,是當今國際上一種最新的生態環保型養殖模式。
二、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的養豬優勢
1、發酵床養豬實現生豬自然生長屬性
經過研究發現,生豬有拱土覓食的遺傳特性。生豬在覓食時,先是用鼻子聞、拱、舔、啃,當覺得食料合乎口味時,便開口採食。現在圈養生豬,尤其是水泥地養殖的生豬,因為硬度非常大,已經被迫泯滅掉拱食這一習性。使用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生豬養殖技術,需要鋪設鋸末與菌種混合成的床面,生豬在發酵床上不僅可以盡情拱啃,還可以把發酵床發酵分解糞便後形成的粗蛋白、粗纖維等粗飼料攝取食用。所以在發酵床上生長的生豬,可謂最大限度的還原了生豬的自然生長屬性。
2、發酵床養豬改善生豬生存環境
生豬在發酵床上生活,糞便會成為發酵床菌種的養分,被分解發酵成能夠供生豬拱食的有益物質。發酵床內的有益微生物菌群的大量繁殖生長也會抑制有害細菌的滋生。所以使用金寶貝干撒式發酵床生豬養殖技術的生豬圈舍,不會產生任何刺激性異味,也不會有蠅蟲等物困擾,最大限度改善了生豬的生存環境。
❹ 生豬環保政策這么嚴,以後散養戶怎麼辦
1、環保門檻不斷提高,散養戶不斷被淘汰。
2、依據:
根據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國務院令第643號:
第十三條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應當根據養殖規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設相應的畜禽糞便、污水與雨水分流設施,畜禽糞便、污水的貯存設施,糞污厭氧消化和堆漚、有機肥加工、製取沼氣、沼渣沼液分離和輸送、污水處理、畜禽屍體處理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已經委託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代為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可以不自行建設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設施。
未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自行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合格,或者未委託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的,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不得投入生產或者使用。
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自行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的,應當確保其正常運行。
第二十條向環境排放經過處理的畜禽養殖廢棄物,應當符合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和總量控制指標。畜禽養殖廢棄物未經處理,不得直接向環境排放。
3、需要承擔的責任:
第三十七條違反本條例規定,在禁止養殖區域內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拒不停止違法行為的,處3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責令拆除或者關閉。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建設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處10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並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拆除或者關閉。
第三十九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未建設污染防治配套設施或者自行建設的配套設施不合格,也未委託他人對畜禽養殖廢棄物進行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畜禽養殖場、養殖小區即投入生產、使用,或者建設的污染防治配套設施未正常運行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生產或者使用,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違反本條例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限期採取治理措施消除污染,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一)將畜禽養殖廢棄物用作肥料,超出土地消納能力,造成環境污染的;
(二)從事畜禽養殖活動或者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活動,未採取有效措施,導致畜禽養殖廢棄物滲出、泄漏的。
第四十一條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不符合國家或者地方規定的污染物排放標准或者總量控制指標,或者未經無害化處理直接向環境排放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治理,可以處5萬元以下的罰款。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環境保護主管部門作出限期治理決定後,應當會同同級人民政府農牧等有關部門對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及時進行核查,並向社會公布核查結果。
4、出路:不斷提高養殖規模及環保投入,適應不斷提高的環保要求,否則難以適應環保要求。
❺ 我認為在農村每戶圈養一二頭豬,並不會污染環境,您認為呢
❻ 如何防治生豬養殖污染
生豬養殖場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是選址不合理。建設地環境承載量過大,且往往是未批先建,形成既定事實,一些生豬養殖場甚至把規模豬場建在飲用水水源上游、集鎮河流旁等地方。有些養殖場根本沒有考慮污染治理,甚至沒有配套的環保設施。
二是建設不規范。一些養殖場的排污溝與雨水溝仍未分離,排污溝仍採用明溝建設,消毒時大量消毒水一起進入沼氣池,對沼氣池內的有用菌產生滅活效應,導致沼氣池不能有效運行。
三是治理不達標。據調查,絕大多數養殖場沒有治理設施,有些雖然建了沼氣池等治理設施,但其設計與養殖規模不配套,或者附屬設施不完全配套,污水處理鏈不完整。還有一些沼氣池存在嚴重的工程質量問題,造成污染物處理不完全,達不到預期的治理效果。
❼ 生豬污染物產生量
生豬污染物產生量:每頭豬每天排糞量為2至5.5千克(飼養7個月計算),每天的排尿版量為4-8千克,其中的生權化需氧量為60-150克,懸浮固體量為50-140克。如果用水沖,則每天的沖水量約為20-40千克,每天的污水排放量也為20-40千克左右。
生豬,即生活著的豬,對未宰殺的除種豬以外的家豬的統稱。
豬,雜食類動物。豬一般多指家畜。豬是十二生肖之末,也稱之為亥。哺乳動物,身體肥壯,四肢短小,鼻子口吻較長。肉可食用,皮可製革,體肥肢短,性溫馴,適應力強,易飼養,繁殖快,有黑、白、醬紅或黑白花等色。豬出生後5-12個月可以配種,妊娠期約為4個月。豬的平均壽命為20年。
❽ 養豬禁區指的是那裡,農民都不讓養了嗎
長期以來,生豬養殖業一直是集美的重要污染源,養殖場排放的污水及糞便不僅致使水環境質量惡化,還對周邊生產生活環境以及人民群眾身體健康造成 嚴重影響。隨著今年初島內外一體化建設號角的正式吹響,集美建設開放式、生態型、現代化新城格局的確立,生豬養殖的污染整治問題就顯得尤為必要和緊迫。
4月9日,集美區開展生豬養殖污染整治動員及培訓,這標志著集美區整治生豬養殖污染「攻堅戰」全面打響。根據規定,在2010年10月31日之 前,禁養區內將全部實施退養,限養區也將全部達到污染物「零排放」的要求。
改善城市環境,整治勢在必行
「這幾年,學校、居民針對養豬場造成污染的投訴聲不絕於耳。」集美區副區長張劍鳴在接受采訪時介紹說,目前集美區轄內有1200多個生豬養殖 戶,生豬的存欄量約在34萬頭左右。由於大多數養殖場設施簡陋,沼氣池、消納地配置不合理,污水不經處理直接排放,造成區內石兜-坂頭水庫、杏林灣、深青 溪等水系、水庫的水質已經發生嚴重惡化。
有數據表明,一頭豬一天的排泄量比5個人還多。生豬糞便散發的惡臭中含有硫化氫、氨等氣體,會刺激呼吸道、眼黏膜,危害周邊居民的身體健康;同 時,豬糞中病原體和寄生蟲的擴散,將加快相關疾病的傳播。目前已查明的人與豬共患病就有40多種,包括豬口蹄疫、絛蟲病、流行性乙型腦炎等。
此外,因生豬養殖業無序發展,違章搭蓋現象屢禁不止,這對城市景觀和集美建設生態型新城的宏偉藍圖格格不入。「將來,集美要負擔承接島內人口轉 移的責任,現在的農村就是以後的城市。因此,改善集美的生態環境,無論對打造集美宜居形象還是改善投資環境,生豬養殖的整治都勢在必行。」
鼓勵退養,定禁養、限養區域
此次集美區生豬養殖污染整治採用「疏堵結合」的辦法,根據規定,2010年4月6日起,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在集美行政轄區內新建、擴建養豬場。 另外,全區范圍內將劃定「禁養區」和「限養區」。
其中,禁養區為「石兜-坂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城市建設規劃區、學校及其周邊500米內區域。禁養區內實行全面禁止生豬養殖,並要求在規定 時間內清退所有養豬場。具體的整治期限是,「石兜-坂頭水庫」飲用水源保護區要於2010年7月31日前實施退養;城市建設規劃區、學校及其周邊500米 內區域,須在2010年10月31日前實施退養。
轄區范圍除禁養區以外為限養區。限養區按照「全面整治,鼓勵退養」的原則,對限養區內所有養豬場進行全面污染整治。對於限養區內養豬場選擇污染 治理的,必須在2010年10月31日之前達到污染物「零排放」的要求,否則,一律依法予以關停。
此外,對禁養區在規定時間內自行完成退養、限養區養豬場在規定時間內選擇並自行完成退養的,區財政將給予補助或獎勵。比如,對於持有並在企業用 地紅線范圍內的生豬養殖場,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退養並拆除養殖設施的,按現行征地拆遷政策標准執行補助、獎勵。
❾ 年存欄量2000頭生豬排泄廢物污染量是多少
2010年就考試實施了 不知道您是哪個地區的 一下是黑龍江2012年的補助標准
三、中央投資補助標准
各地中央補助投資控制規模按照生豬存欄量、出欄量和規模養殖情況,參照以往年度申報數量綜合確定,並嚴格按中央補助投資控制規模和項目補助標准向省提出項目資金申請報告,不得擅自調整項目補助標准。
各類項目的中央投資補助標准為:
分年出欄500—999頭、1000—1999頭、2000-2999頭和3000頭以上四個檔次予以補助。其中:
年出欄500—999頭的養殖場(小區)每個中央平均補助投資20萬元。
年出欄1000—1999頭的養殖場(小區)每個中央平均補助投資40萬元。
年出欄2000—2999頭的養殖場(小區)每個中央平均補助投資60萬元。
年出欄3000頭以上的養殖場(小區)每個中央平均補助投資80萬元。
望採納。
❿ 場的環保稅如何收繳,一頭豬交多少稅
別佑財: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博士,廣東省農業廳面源污染治理專家,廣東省養豬行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專家,廣東省江門市環保局環境影響評價專家。主要研究養殖場固液廢棄物、臭氣、病死豬、污染修復等問題的環保處理和轉化,建立了豬場全天候、全方位、全系統的達標治理和資源化利用模式,在河涌生態治理、土壤重金屬修復方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
環境保護稅法在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上審議通過,並將於2018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針對環境保護稅收方面的法律,面對國內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該法律可以在稅收控制、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作用。這部稅法的總體思路是由「費改稅」,即按照「稅負平移」原則,實現排污費制度向環保稅制度的平穩轉移。
近年來,畜禽養殖污染已成為農業面源污染的重要來源。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已成為社會和行業關注的焦點話題。那麼,環境保護稅法的實施,對畜禽養殖污染防治的格局帶來哪些變化,對畜禽養殖行業又有哪些深刻的影響?就上述問題本刊專訪了華南農業大學別佑財博士。
《中國豬業》雜志:環保稅法出台的背景是什麼?環保「費改稅」的必要性在哪裡?
別佑財:實際上,環保稅由現行的排污費轉化而來。當前國內面對嚴峻的環境污染狀況,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綜合運用多種措施多種手段發揮合力,促進企業節能減排和產業結構調整。環境稅收法作為重要的環境防控方式,對於調整企業對環境的污染行為、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具有長效作用機制。
環保「費改稅」後更有利於政府參與環境保護,可以讓納稅人更加清楚交費標准和原則,避免掉一些地方的亂收費和亂講價現象。環保「費改稅」杜絕了「先污染後治理」的現象,可以更好實現事先預防,有利於防治環境污染,更有利於國家對排污標準的統一制定。
《中國豬業》雜志:環保稅法與之前頒布的其他與畜牧行業相關的環保法律法規,如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新環境保護法、《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水十條」和「土十條」有何區別和聯系?
別佑財:這一系列法規條例的提出,可以看出政府對我國環境問題的重視,《畜禽規模養殖污染條例》、「水十條」、「土十條」都是針對某個方面提出的環境保護法規,這些是對環保法的完善和強調,與環保法原則和實施措施不同。如《畜禽規模養殖污染防治條例》的原則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實施措施有表彰、獎勵與處罰。新環保法的原則是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而且是首次列入生態保護紅線的法律,處罰的手段和措施有罰款、拘留、入刑。
環保稅法則是在環保法的基礎上制定出的一種預防一些亂排現象而必須提前按照標准採取的收費制度。同時,環保稅法中也規定凡是能夠影響到大氣、水、土壤、環境等污染的企業或個體都應該繳納一定的環保稅,具體的稅額與排放的標准根據地方具體情況而定。
《中國豬業》雜志:環保稅法的實行,對畜牧行業尤其養豬行業有哪些深刻的影響?是否會加重養殖企業的治污負擔?
別佑財:2018年1月1日,環保稅法施行,對養殖業是一個嚴峻考驗。環保稅法規定,農業生產排放的應稅物可以免稅,規模化養殖場除外。存欄規模達到或超過50 頭牛、500 頭豬或者5 000 羽雞(鴨)等禽畜養殖場都需要繳納環保稅。養豬場存欄500 頭及以上的養豬場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是水污染物和固體污染物。此外,環保稅法出台前,規模養殖企業排放污染廢棄物除了要達標排放外,也是需要繳納一定排污費的,養殖場排出的污染物的收費標准與規定的排放標准有關系,與環保稅法的實施並沒有太大關聯,只是環保稅法出台以後,界定的標准更加明確,對企業的監管會更加到位。
《中國豬業》雜志:對養豬行業來說,環保稅的徵收對象和排污費的收費標準是怎樣的?比如萬頭豬場的環保稅如何收繳、一頭豬交多少稅?是否存在哪類規模的養殖場戶可以少交或免交環保稅?
別佑財:環保稅法規定凡是向環境排放污染物的企業或個體必須向當地主管稅務部門申報繳納環境保護稅。環境保護稅的徵收形式較多,可以按照年、月或者季度等方式徵收,各地區的稅務部門可以根據當地的特點調整稅務徵收周期。有些企業若無法按照固定的期限時間計算的,可按次申報繳納稅費。
環保稅法規定規模豬場存欄生豬達到500 頭就需要繳納環保稅,規模豬場主要排放的污染物有固體污染物和液體污染物兩種,環保稅法規定水污染物排放1 個當量需要繳納環保稅1.4 元,固體污染物(其他固體廢物,含半固態、液態廢物)排放則按照25元/噸的價格收取環保稅。此外環保稅也有一些減免的措施,如排放的污染物濃度低於排放標準的50%以上,且未超過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的企業,一定時期內再繳納環保稅可享受減半優惠。
例如:某自繁自養豬場,存欄母豬2 500 頭,存欄商品豬28 000 頭,出欄商品豬56 000 頭,每天排放廢水300 m3,建造污水處理設施投入300 萬元,以3 元/m3的直接成本達到國家排放標准,出水COD=400 ppm,NH3-N=80 ppm,TP=8 ppm,SS=30 ppm,固體廢棄物排放20 噸/天,那麼這個企業一年的環保支出是多少?要繳納多少環保稅?分攤到每頭豬的成本又是多少?
根據環保稅法計算如下:
由以上排放指標可知污染當量值:
C O D=1,NH3-N=0.8,TP=0.25,SS=4;
污染當量數=污染物的排放量/污染當量值,計算當量數:
COD=120,NH3-N=30,SS=2.25,TP=13.6,合計為165.85;
污水排放交稅額為:165.86×1.4=232.19 元;
固體廢棄物日排放納稅額為:20×25=500 元;
該豬場1 天所需的環保稅額為:232.19+500=732.19 元;
一年的繳稅額為:732.19×365=267 249.35 元;
按照處理達標需要3 元/m3的成本計算,年支出為328 500 元(3元/m3×365天×300 m3),則每年支出直接環保費用含稅合計總費用為595 749 元,分攤每頭豬為10.64 元/頭豬;
環保設施投入300 萬元,固定資產按照10年折舊,每年分攤30 萬元,計攤到每頭豬是5.36 元。
綜合評估,每頭豬的環保成本為16 元。
《中國豬業》雜志:面對環保稅法的實行,養殖場戶應該做哪些工作?生產管理和糞污治理應做哪些相應的調整?
別佑財:針對環保稅徵收的幾點建議:
1、固體廢棄物是繳納環保稅的重點,養豬場應該嚴格按照國家法規處理豬場內的廢棄物,將固體廢棄物做無害化、減量化和資源化的「三化」處理,合理降低自身養殖場的交費標准,達到節約成本的目的。
2、養豬場的污水應盡量經過一些處理凈化使其達到綜合利用,污水最好的利用方式是全部還田和循環利用,這樣可以更好的節約養殖成本。
3、確實需要申請排污口的企業,應盡量做到排放物達到國家或地方標準的50%以下,對於達到國家標准或地方標准50%以下的污水排放,目前相關環保稅的收費標準是在原達標排放的收費基礎上再減少一半以後,可以再優惠減半徵收,相當於徵收達標排放污水標准總額的25%。
4、申請完排污的養殖企業,應該如實申報污水排放量和排放的水質,千萬不可超出國家規定排放標准,環保稅法規定:一旦查出超標排放,管理部門會按照2 倍或3倍計罰。
總結:豬場糞污問題的解決,是復雜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按照固體廢棄物、液體、病死畜禽和豬場臭味等全方位、全系統的處理,而豬場糞污處理的最佳途徑是源頭減排,只有控制好源頭,再把握綜合利用的原則,可以事半功倍,甚至產生一筆不小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