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治理不善
發布時間: 2021-01-05 08:16:17
❶ 從政治生活角度說明推動鄉村善治的意義
鄉村治理的完善程度對中國農村乃至整個國家的政治發展和經濟社會的全面內進步都有深刻意義,從多理容論維度對鄉村治理進行考察表明,加強村民自治建設是回應時代要求和保障農民直接參與多村公共事務的必然選擇;通過國家正式制度和鄉土製度的博弈為鄉村 治理的良性運行提供一個鄉村制度框架保障;通過改造和升華傳統鄉村社會資本、大力培育現代鄉村社會資本,為我國鄉村治理的發展提供扎實的現代社會基礎;通 過多中心治理體制促使同時滿足鄉村公共利益和農民個人利益最大化要求善治體系的形成。
❷ 如何從鄉村治理邁向鄉村善治
「四權」建設具有豐富的實踐價值:一是符合現代鄉村治理的發展要求,基本體現了還權於民、還政於民、還利於民、服務於民的方向,初步顯現出現代鄉村治理「多極、制衡、善治、民主」的雛形。二是拓展了村民自治的發展空間,從制度和機制層面初步理順了「兩委」關系等問題,注重發揮村民代表會議、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作用,保障群眾民主權利和根本利益。三是豐富了基層黨建科學化的創新實踐,理順了黨內權力關系、黨組織與居委會的權責關系、各類組織與居民的權利關系。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四權」建設根基在農民,實踐在農民,出路在農民。要把農民作為主體,把實現農民意志和利益作為根本途徑,把農民滿意作為根本標准,從體制上解決「為誰用權」、「由誰掌權」、「怎樣使權」等深層次問題,實現由鄉村治理向鄉村善治的跨越。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