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河長治理
A. 河長制專業性強 鄉鎮層面不知道怎麼干
2008年9月3日,無錫市委、市政府聯合下發《關於全面建立「河(湖、庫、盪、氿)長制」全面加強河(湖、庫、盪、氿)綜合整治和管理的決定》。這項《決定》,對探索性實踐了近一年的「河長制」管理工作作出了明確規范,從組織架構、目標責任、措施手段、責任追究等多個層面提出了系統要求。
可以說,以《決定》的出台為標志,在全國首創的「河長制」真正從「試水」走向了成熟。它在雲南、河南、河北,以及整個太湖流域的借鑒推行,足以證明無錫市的這項探索是符合當前中國流域治理現狀、適應當前城鄉行政管理體制的有效之舉。
解讀一:「河長制」明確了地方黨政領導對環境質量負總責的要求,對環境保護的職能問題作出了新的、科學的審視
長期以來,對環境質量的指責或肯定,很大程度上是針對環保部門的。但在事實上,環保部門由於行政許可權、技術手段、人員配備等限制,對於涉及環境的各方面掌控、調度往往力不從心。
環境問題尤其是水環境問題,牽涉領域眾多,可謂包羅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河長制」的出現,把地方黨政領導推到了第一責任人的位置,其目的在於通過各級行政力量的協調、調度,有力有效地管理關乎水污染的各個層面。
《決定》明確,「河長」作為「河長制」管理的第一責任人,對所負責河道(含所分工包片地區)的水生態、水環境持續改善和斷面水質達標負領導責任,牽頭組織所管河道綜合整治方案的制定、論證和實施,強化橫向協調、落實長效管理,對斷面水質達標負首要責任。
按照這一定義,目前全市建立了市、市(縣)區、鎮(街道、園區)三級「河長制」管理工作領導小組,下至村委會、社居委也必須建立工作小組。《決定》提出,「河道水質的考核得分是幹部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對考核得分靠後,且所屬河道水質惡化的責任人,嚴格實行『一票否決』」。
解讀二:「河長制」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執行力,彌補了早先「多頭治水」的不足,真正形成全社會治水的良好氛圍
客觀地說,在環境問題上,「人人都是排污者」,但長期以來,我們卻並沒有樹立「人人都是治污者」的理念。旁觀、指責、諷刺、挖苦一度成為不良的社會風氣。
這種風氣不僅存在於社會普通群眾中,也存在於政府部門之間,談到水臭了、河黑了,眼睛更多地看向環保、市政、水利等部門,對自身的追問卻很少。
「河長制」力求改變這種風氣。從現有組織架構來看,縱向從市委書記、市長開始,「系在一根繩上」的還有區委書記、區長,鎮黨委書記、鎮長,村支部書記、村委主任,大大小小擔任全市各級「河長」的幹部人數近2000名;橫向從市委、市政府開始,發改、經貿、財政、規劃、建設、國土、城管、工商、公安等12個部門都各有分工、各具使命,誰都不能在水環境治理上缺位。這個辦法,最大程度整合了各級黨委政府的力量,彌補了早先「多頭治水」的弊端,使治水網路密而不漏,任何一個環節上都有部門、有專人負責。而「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治水「生態鏈」,使每個部門都不敢玩忽職守,提高了水環境治理的行政效能。
隨著「河長制」的層層推進,社會力量也被帶動起來。最明顯的是產業結構調整,沿河、沿湖的企業不得不放棄傳統落後的生產方式,超標排污企業被關停,有環保自覺的企業家開始尋求清潔生產方式,循環經濟得到發展。「河長制」也壯大了民間治水的信心和決心,機關幹部、黨團員、青年學生中宣傳環保的積極性高漲,家庭婦女也廣泛參與,全市水環境治理的氛圍空前良好。
解讀三:「河長制」提出了全市河道治理的總體目標和基本措施,並在九大行政板塊中形成你追我趕的競賽氛圍,樹立了「上下游共同治理」、「標本兼治」的科學態度
目前,全市城鄉已實現「河長制」全覆蓋,納入管理的河道從最初的64條擴大到815條。815條河道中,省級河道3條、市級河道25條、縣區級河道84條,另有703條是鎮級河道。
《決定》提出了全市「河長制」管理工作的總體目標,大體上分三步走:第一步,到2008年底,省、市級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現象;第二步,到2010年,徹底消除河道黑臭現象;第三步,到2012年,全面完成全市河道水環境綜合整治,確保水質持續改善。
「河長制」雖按照行政交界面劃分並落實了各級領導幹部的治水責任,但水是活水,一條河的治理需要上下游共同配合。《決定》提出的目標,既對各市(縣)區的治水吹響了「競技」口哨,又對各市(縣)區上下游聯動、協調配合提出了要求。
事實上,面對這樣的目標任務,各市(縣)區沒有一家敢在治水大業上「拖後腿」,標本兼治,不玩花架子成為各地幹部的自覺意識。按照《決定》要求,各地要對轄區內「河長制」河道造冊建檔,做好數字、文字、圖像等全面記錄,並因地制宜實施「一河一策」,有針對性地確定治水方案。同時,每條河都必須切實落實截污、清淤、企業整治、河容整治、兩岸綠化、環境衛生等基本措施,地方政府同步做好排污總量控制、環境衛生監管、船舶污染治理等。
「河長制」的建立,為科學理性地實現和推進這些目標、措施提供了可能,如果沒有這樣的聯動機制,水污染問題難以得到徹底根治。
B. 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是什麼意思
2016年英語四級考試聽力部分有改動,所以老師們正在准備新的英語四級考試復習資料回,請同學耐心等待。下答面是英語四級考試的備考建議,供參考學習。
英語四級考試聽力改革,無論是對英語四級考試還是六級,我們可以看出,CET考試越來越注重考查學生真實的聽力能力和水平,考試的技巧性正在逐步降低。同時,考試的內容也更加強調實用性,正在逐步打破中國學生以應試為目的的學習方式,英語四級考試難度有明顯提升,進一步向托福、雅思等國際權威性考試接近。
穩扎穩打基礎知識什麼時候都是必須的,復習時也要多做練習題。建議考生復習備考時,淡化考試技巧,提高真正的語言應用能力。平時可以把聽BBC或VOA新聞當做英語四級考試聽力的復習資料。
英語四級考試此次改革,從形式上看,試題將更加國際化,對學生來說,難度有所增加。
C. 英文翻譯:1. 這條河長1000米,寬20米。 2.我的家鄉是一個有5千人的村莊。
1. This river is 1000 meters long and 20meters wide.
2. My hometown is a village with 5000 people.
D. 縣,鄉,村,三級河長辦工作人員分別不少於多少
這個要看具體所在辦公室大小的。
縣級辦公室河長辦一般五個人左右。
鄉級一般一個聯絡員,一個鄉長或者副鄉長作為河長。
村級一般就是書記作為河長。
E. 如何編制鄉鎮河長制工作手冊
可參考《惠城區河長工作手冊》編寫。該手冊由知河篇、體系篇、職責篇、任專務篇、屬制度篇共5部分內容組成,以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形式回答了河長制是什麼、干什麼、怎麼乾的問題,讓區、鎮、村三級河長在了解轄區內主要河湖基本情況的同時,也明白河長肩負的職責任務和需要落實的具體工作。
另外,相關河長聯系電話等內容也在其中,。除了對全域「河長制」工作的具體安排做了詳細的解讀,從市到縣、鄉(鎮)的三級聯系方式也一目瞭然地公布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