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基層治理政策

基層治理政策

發布時間: 2021-01-03 10:33:45

㈠ 如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適應社會治理新常態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平台,建立高效多元的服務和矛盾疏導化解機制。

(一)整合公共資源,拓展服務功能,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平台。

隨著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構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任務越來越重,對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實行網格管理,推動幹部下沉,把服務和矛盾預防化解在田間地頭。

在安排好「一辦」和「中心」辦事窗口的輪值服務人員外,其餘80%的鎮幹部按網格化管理包組、包片、包戶模式,每周3天以上的時間深入責任網格範圍內走訪、服務群眾,擔當起政策法規的「宣傳員」。

(三)注重多元治理,凝聚共治合力,力求群眾的問題更多地讓群眾解決。

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積極鼓勵培育基層各類社會組織,尤其注重培育村民理事會、水利協會等矛盾化解類社會組織,引導廣大群眾有序參與公共事務,反映訴求,協調關系,化解矛盾。

(四)強化支撐保障,全面系統推進,形成常態長效活力機制。

強化信息化支撐,開通手機版社會治理服務「一冊通」,網格內重要信息和工作開展情況通過簡訊方式向鎮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傳輸,實時進行分類、交辦、催辦、查詢、歸檔,實現情況及時掌握、矛盾及時化解、結果及時反饋、服務及時跟進,提高社會治理的現代化、規范化水平。

(1)基層治理政策擴展閱讀: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適應社會治理新常態的背景:

服務群眾不到位、干群關系不密切,日益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基層社會治理面臨新挑戰。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在黨的重大決定中,鮮明地提出「治理」這一概念,將「社會管理」表述變成「社會治理」,體現了由一元單向治理向多元共同治理的結構性變化,是黨在政治理念上的一次高度升華。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實質上就是要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轉變社會治理方式、提升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水平,切實解決好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這是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

㈡ 基層治理如何()是決定因素

基層治理的成效如何,人才是決定性因素。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提出,推動城鄉基層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要始終把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基層治理的基礎性工程,引導更多人才在基層匯聚、在基層成長、在基層成才,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隨著城鎮化快速推進和市場化改革深入推進,大量人口從農村進入城市,「單位人」逐步變為「社會人」,城鄉基層治理發生了巨大變化,對基層人才的需求也隨之發生巨大變化。當前,農村致富帶頭人和各類專業技術人才匱乏、城市專業化的社區工作者欠缺,已成為制約我省城鄉基層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因素。打破基層人才瓶頸,夯實基層治理的人才基礎,已是當務之急。

夯實基層治理的人才基礎,要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村黨組織帶頭人有覺悟、有干勁、有能力、有群眾基礎和奉獻精神,作風正派、辦事公道,才能搞好鄉村治理,發展好村級經濟。要在全省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以後,完善鼓勵鄉鎮機關和事業單位幹部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的政策措施,提倡符合條件的中心村、重點村、特色村黨組織書記進入鄉鎮黨委班子。廣大優秀農民工在外開闊了眼界,積累了經驗,是培育選拔帶頭人的重要來源,要深入實施優秀農民工回引培養工程,把更多優秀返鄉農民工發展成黨員、培養為村黨組織帶頭人。

夯實基層治理的人才基礎,要提高基層人才的專業化水平。鄉村要重點培養本土人才,通過培育一批「土專家」「田秀才」、產業發展帶頭人、農村電商人才、農村職業經理人,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對教師、醫生等專業人才,推行崗編適度分離機制,採取特設崗位等方式引進基層急需緊缺專業人才。城市社區要重點打造一支政治覺悟高、業務素養好、服務能力強、群眾滿意的社區工作者隊伍。要研究制定社區工作者發展專項規劃和政策措施,推進社區專職工作者專業化職業化體系建設。

夯實基層治理的人才基礎,要加大投入保障力度,穩定人才隊伍。在財力許可條件下,適當提高村幹部待遇,進一步激發村幹部干工作、抓發展的積極性。城市社區要加大激勵力度,落實報酬待遇並形成正常增長機制,暢通社區工作者職業發展通道。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不斷抓好基層人才隊伍建設,為基層治理提供強大的人才基礎和動力保障,才能不斷提高基層治理效能,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要求。

㈢ 古代基層治理中民眾如何應用國家政策

一些基本的方式就是烽火,驛站,飛鴿傳書等,當然,這些其實只是一些信息的傳達,國家政策的傳達更多的還是依靠官員上下層的傳達。
除了交通以外,還有許多其他重要的維度,可以對對信息的傳遞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而影響古代政治的運作。它們或許是公文的管理、印刷術,或者是各種八卦流言,還有政治人物的各種氣度。通訊不發達的時代里,這些因素都是信息傳達至關重要的國家有時就是靠這些維系起來的——至少某種意義上。
例如,一個國家政策的下達,中間的官員傳達就發揮著很大的作用。新政策一般是通過文件形式下達,有時候也通過對官員的訓示進行口頭傳達,但是通常都會形成書面的東西。
地方官員收到文件之後,大多會以布告的形式發布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去張貼告示,比如街口、鬧市、村頭等地方,如果有非常重要的消息公布的話,還會組織官員、鄉紳、學子等社會精英來一起學習,除此之外,還能組織有相關能力的人編成戲曲、口號等通俗易懂的東西在普通群眾中宣傳。
除了官員發揮的作用外,政策傳達當然也少不了載體,印刷術這時候就起到了關鍵作用,政策傳達最重要的載體之一就是榜文與告示了。
榜文與告示是官府向民眾發布政令、法令和上情下達的重要載體。榜文與告示就其內容與功能而言,大致分為教化為宗旨跟重申國家法律和公布地方官府制定的政令、法令兩種。
這類用於發布國家政令、法律,傳達國家政策的方法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歷代為把法律和政令貫徹到基層讓百姓知法守法,都很重視法律和政令的公布。秦漢到唐朝時期,運用榜文跟告示成為官府公布政令、法令經常採用的方式,宋元時期,這種做法已經十分盛行。
到明清時期,不論是君主和朝廷六部,還是各級地方長官與巡按各地的朝廷命官,都將其作為治理地方的重要措施。

㈣ 推進基層治理現代鎮街還需哪些政策支持

在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如何適應基層治理的新變化新要求,深化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更好地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黨建工作創新引領推動基層治理的法治化、制度化、規范化,成為擺在基層黨組織面前的一項重大現實任務。近年來,杭州市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規范提升,突出精準施策,在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創新、推動基層治理現代化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值得借鑒。
近年來,杭州市按照「缺位的抓緊建立,不健全的盡快完善,不合理的堅決革除,不適應的努力改進」的總體思路,積極推動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制度改革創新,在完善基層黨建工作制度、基層組織運行機制、服務型黨組織建設、黨員幹部聯系服務群眾機制、「智慧黨建」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積極探索,形成了一批制度成果,切實加強了基層黨建工作,有效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基層黨建工作容易出現創新舉措多,但難以堅持的情況。這一難題如何破解?
「根本上要依靠制度建設,特別是對制度的空白點,要趕緊補起來,扎緊制度的籠子。」杭州市委常委、組織部長張仲燦給出了破題思路。
近年來,杭州市堅持問題導向,從基層實際需要出發,認真查找和梳理基層黨建中存在的制度「斷層」和空白點,著力進行創新突破,加強制度建設。
比如,在當前城鎮化背景下,鄉鎮在撤鎮建街後原有的黨代會、人代會取消了,基層黨員群眾參與街道事務管理、決策、監督的途徑變少了,民意表達出現「斷層」。為解決這一問題,杭州市在餘杭區探索推行街道民主協商議事會議制度,在街道黨工委領導下,各層面的議事代表按照民主協商議事規則,討論商議街道發展事項、參與民主管理、落實工作監督。
又如,針對基層幹部「為官不為」的不良傾向,杭州市出台《關於樹立正確用人導向,提振幹部精氣神若干意見》、《關於進一步完善幹部能上能下制度的意見》等制度文件,開展「提振幹部隊伍精氣神」集中行動,使比學趕超、幹事創業成為基層幹部隊伍的主旋律……

㈤ 什麼是基層治理

基層治理是對基層地區(如城市社區、農村等)的治理。

基層是社會治理的基礎,國家治理現代化離不開基層治理現代化。城市的社區治理、農村的村落治理,都屬於基層治理范疇。基層治理涉及面寬、量大、事多,直接面對群眾,在整個國家治理體系中佔有重要位置。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基層治理是否有效,直接決定著經濟社會是否能持續發展、繁榮和穩定。

(5)基層治理政策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加強社會治理制度建設,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治理體制。

這不僅為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指明了方向,更對新時代黨的建設和以黨的建設貫穿基層治理、保障基層治理、引領基層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加大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路徑探索,對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的發展創新,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地落實,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參考資料:人民網-新時代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思考

㈥ 如何提高基層社會治理

這個一定要立法執法,守法,這樣子才可以的。

㈦ 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包括哪些內容

6月12日,新華社受權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和完善城鄉社區治理的意見》。

  • 意見提出,要健全完善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有效發揮基層政府主導作用,注重發揮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基礎作用,統籌發揮社會力量協同作用;要不斷提升城鄉社區治理水平,增強社區居民參與能力,提高社區服務供給能力,強化社區文化引領能力,增強社區依法辦事能力,提升社區矛盾預防化解能力,增強社區信息化應用能力。

  • 意見要求著力補齊城鄉社區治理短板,要改善社區人居環境,加快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優化社區資源配置,推進社區減負增效,改進社區物業服務管理。

  • 意見還要求強化組織保障,要完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完善政策標准體系和激勵宣傳機制。

㈧ 如何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路徑毫無疑問是改革,就是要以問題為導向,拿體制、機制、制度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刀」。由於我們現在的改革屬於「刺激—反應」式改革,就是揭露了問題再去解決問題,這也容易導致兩個問題:一是改革的「碎片化」。如何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全面深化改革。《決定》提出的60個領域的改革,就是全面改革。二是如何進行「自我革命」,改革的內生動力來自哪裡。解決政府改革動力不足的問題,需要從法制和制度來「硬約束」。《決定》提到的「法治中國」就是為了給改革注入新的動力。同時,《決定》提出「嚴格績效管理,突出責任落實」,我覺得有必要將改革納入政府績效管理體系,把是不是改革創新作為政績的重要考核內容納入進去,促使各級領導幹部和公務員自覺行動起來,同時還要建立不改革、在改革問題上「不作為」的問責機制。有了這樣的機制,改革才會更有來頭、更有勁頭,才能讓更多的人嘗到改革的甜頭。
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任務十分繁重,其中最關鍵的一點是解放思想。要從建設學習型政黨、學習型政府、學習型社會入手,打開解放思想這個總開關,為全面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形成吸引最廣大人民群眾參與改革的理論體系、制度體系和政策體系,從而廣泛凝聚共識,增強改革的信心,形成改革合力。

㈨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處於處於什麼地位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基層治理的有效性直接決定著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繁榮與穩定。社區工作作為政府最基層的政策,直接面對群眾、最貼近群眾,在治理中發揮著關鍵作用。特別是今年突發肺炎病毒疫情,對我國整體而言,下至基層治理,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考驗;只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才能把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

社區工作者處於社區疾病防疫的第一線。他們直接面對的是社區居民的問題。他們知道,抗擊疫情是一項國家行動,人民是這場斗爭的主力軍。社區作為最基層的工作,直接面向群眾,聯系千家萬戶,涉及億萬群眾。抗擊疫情,需要共同努力,築牢群眾防治的嚴密防線。只有現在,我們才能共同努力,更有效地控制這一流行病。社區所有社工都堅持「疫情是秩序,防控是責任」的原則。他們日夜堅持防禦。在防疫一線工作中,他們為社區居民築起了堅實的「盾牌」。抗擊疫情,需要共同努力,築牢群眾防治的嚴密防線。只有現在,我們才能共同努力,更有效地控制這一流行病。要團結群眾,就要充分發揮基層社區工作者和基層黨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是基層社區工作者和基層黨組織的光榮傳統。這是我們必須堅持的。

基層幹部要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要加強工作學習和教育培訓,建立領導與普通社會工作者談心談話機制,真正激發年輕幹部工作的積極性和活力。要加強思想教育和對行為的細致監督,健全乾部約束激勵機制,實行職級並行制度,使幹部物質上不難,精神上有尊嚴。要保持幹部工作積極性,加強幹部作風建設,把幹部優勢轉化為執政優勢。要從黨建指導、協同治理、科技支撐、法律保障等方面優化基層治理體系,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只有基層工作做得足夠完善,我們才能越來越強大。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