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是社會治理的
① 治安管理建議有哪些
1、明確治安管理主體,形成集中治理的格局。
只有把管理的主體落實了,才能把小區的各項公共事務完成好。對於社會型小區來說,應盡快成立物業公司,讓其充分發揮應有的職能,實現小區的全面管理。對於單位型沒有統一管理的小區,通過友好協商,上級行政命令的方式成立唯一的管理機構,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以有利於小區治安防範工作的開展。
2、依託社區居委會抓好社會型小區的治安工作。
社會型小區應由社區居委會抓工作,首先應確立社區居委會對小區的領導地位,這樣,才會「綱舉目張」,事半功倍,更有效地推進工作。
3、充分發揮公安機關在治安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
在治安工作中,只有以公安機關為主,開展各種專項整治活動,才能有效地打擊犯罪分子,保一方平安。對於小區應確保警務進社區,實現「人員、時間、任務、效果」四落實。
4、開展宣傳教育,增強群防群治的自覺性。
採取各種形式,運用各種手段,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強化安全創建人人有責的意識,充分發揮治安中心戶長在治安防範中的作用。鼓勵群眾積極參與,營造群防群治的社會氛圍。
5、完善群防群治體系,加大綜合性防控力量。
安全工作是一項全民義務,只有建立並完善護樓隊、巡邏隊、應急小分隊等各種群眾性防範組織,編織一張橫向聯合,立體交叉的群眾性防範大網,才能有效地保障小區平安無事。
6、以人防為主、加大物防、技防力度。
安全防範工作一定要任務落實,責任到人,在工作謀劃上多動腦子,多想點子。在物質上應固強補弱,加大對門房、圍牆、車棚、防盜門窗上的投入。同時要搞好技防,提高治安防控的技術含量。運用高科技的防控手段,加大防控力量,提高治安工作的效果。
② 共享單車造成了哪些社會問題
1、亂停亂放擾亂交通秩序,影響市容市貌。
各種廢棄共享單車
3、對傳統交通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加劇部分行業的失業率。
4、私鎖共享單車、刮花二維碼等層出不窮,不利於素質教育的發展。
③ 不文明的現象和解決措施
不文明的現象:
1、隨處拋丟垃圾、廢棄物,隨地吐痰、擤鼻涕、吐口香糖,污染公共環境;
2、在非吸煙區吸煙,打噴嚏不掩口鼻,危害他人健康;
3、坐公交車、乘電梯、購物、買票、參觀、就餐時爭搶擁擠、插隊加塞,不謙讓老幼病殘孕;
4、在公共交通工具、賓館飯店、劇場影院等公共場所高聲接打電話、猜拳行令、喧嘩吵鬧;
5、在景觀文物、服務設施上亂刻亂劃,踩踏禁行綠地,攀爬摘折花木;
6、不聽勸阻餵食、投打動物,危害動物安全;
7、在他人面前打赤膊、袒胸敞懷,在房間外穿睡衣活動,穿著不合時宜;
8、講黃色段子、宣揚封建迷信、傳播胡編亂造的政治笑話,熱衷低級趣味;
9、強拉外賓合影,違反規定拍照、錄像;
10、吃自助餐時多拿多佔,離開賓館飯店時取走非贈品,貪佔小便宜。
對於不文明現象每個場所有每個場所的管制辦法,但是不管是什麼場所,文明都是需要大家一起打心裡就要有的,就要培養的一個好的觀念習慣,如果你不願意把文明放在心中,做再多獎懲規定都是沒用的。
行為三:空中拋物
現象:業主把袋裝的垃圾直接從陽台往樓下拋和把骯水或剩飯菜從陽台倒下來。
原因:一是從陽台拋物方便自己,物業管理人員未勸阻和制止其行為,時間長了形成了習慣;二是一些小區物業管理未實行垃圾袋裝化,未上樓收集垃圾。
影響:一是容易傷人;二是影響環境衛生質量,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有些空中拋物懸掛在樹上,難以清理,影響環境美觀。
對策:
1、實行垃圾袋裝化,上樓收集可以減少空中拋物;
2、對於空中拋物多的住宅小區或某一住宅樓要有明顯的標識:禁止空中拋物,其行為違反了管理規定,比如《大慶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規定》第二十七條:禁止樓房拋物,業主公約中要明確約定禁止空中拋物,加強業主自律,物業管理人員和業主委員會對違反規定的業主進行教育,對於經多次勸阻仍無效的,可以由行政主管部門對其進行處罰;
3、對於已經懸掛在樹上的垃圾,物業管理人員要及時把它清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