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法院網路空間治理
『壹』 互聯網法院全流程互聯網訴訟是怎樣的
訴訟流程:
1、起訴→十天調解→調解成功→撤訴→結案。
2、起訴→十天調解→調解不成功→立案審核→支付訴訟費→未繳費處理→結案。
打官司不用麻煩的跑到法院去,只需在家裡打開電腦,就可以在線參加庭審,真正實現了從立案、送達、證據交換、庭審、調解到判決、執行每一個環節全流程在線解決。
2017年8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揭牌。
第一案:杭州互聯
網法院揭牌後,第一案開審。原告為《後宮甄嬛傳》作者,被告為網易公司,起訴案由是,網易未經授權,在其經營的網站「網易雲閱讀」上通過收費方式非法向公眾提供《後宮甄嬛傳》的在線閱讀服務。涉及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審理完第一案,只花了不到半個小時。
(1)互聯網法院網路空間治理擴展閱讀:
1、打開電腦,輕點滑鼠,起訴、調解、立案、舉證、質證、庭審、宣判、送達、執行等訴訟環節全部在網上完成,足不出戶,便打了官司。
法官通過網路與天南海北的當事人連線,審理案件。全球首創的「非同步審理模式」打破了時間限制,使當事人不再囿於固定時間、固定地點參與庭審。
智能化審判系統將法官從繁重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涉網案件開庭平均用時僅需28分鍾,一起案件從起訴到結案平均僅需20天,這其中還包括了15天的舉證期限。
2、杭州互聯網法院主要職責
按照依法有序、積極穩妥、遵循司法規律、滿足群眾需求的要求,探索涉網案件訴訟規則,完善審理機制,提升審判效能,為維護網路安全、化解涉網糾紛、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等提供司法保障。
3、杭州互聯網法院主要意義
杭州互聯網法院將按照「依法有序、積極穩妥、遵循司法規律、滿足群眾需求」要求,積極探索涉網案件訴訟規則,完善審理機制,提升審判效能,為維護網路安全、化解涉網糾紛、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深度融合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杭州互聯網法院
『貳』 究竟什麼是互聯網法院
何為互聯網法院?簡言之就是「互聯網+法院」或「互聯網+審判」。它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通過網路審理案件;二是審理的案件大多與網路糾紛有關,如電子商務交易糾紛、網路支付糾紛、網路金融借款糾紛、網路著作權糾紛等。
司法審判乘上「互聯網+」的東風,其好處顯而易見:一是降低了維權成本,為網路維權插上了翅膀,路途遙遠、時間漫長不再成為阻礙,網路維權將像網購一樣方便;二是降低了司法審判成本,不僅有利於節約司法資源,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審判效率。這兩個好處加起來,還會促成另一個更大的好處:網路維權步伐加快,將倒逼商家和網民規范網上行為,促進互聯網健康生態的形成,讓互聯網更好地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
『叄』 北京為什麼擬設立互聯網法院
8月1日,從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了解到,北京互聯網法院正在緊張地籌建中。為了全力支內持建好互聯網法容院,7月27日,北京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了北京互聯網法院籌建工作匯報。
據悉,北京互聯網法院將集中管轄全市特定類型涉互聯網第一審案件,探索建立與互聯網時代相適應的審判模式,推動起訴、調解、立案、庭審、判決、執行等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創新順應互聯網審判的程序規則,建立全類型案件標准化、智能化審理模式。適應信息化時代要求,發揮跨地域審理優勢,方便當事人參與訴訟。
『肆』 「互聯網法院」與普通法院有何區別
北京抄互聯網法院的籌建工作有進襲一步消息。8月16日上午,來自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的任命消息顯示,張雯任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審判員。目前50歲的張雯為北京市豐台區法院黨組書記、院長。
根據北京高院此前發布的消息,北京互聯網法院也將集中管轄全市轄區內特定類型涉互聯網第一審案件,探索建立與互聯網時代相適應的審判模式,推動起訴、調解、立案、庭審、判決、執行等訴訟環節全程網路化。
來源:新浪新聞
『伍』 杭州互聯網法院面臨的挑戰是什麼
對於互聯網法院的創新之處,北京郵電大學互聯網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表示:「在當今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社會經濟活動越來越依賴互聯網,線上的交易往來打破了時空限制,沖擊了傳統社會以地域劃分的管理模式,互聯網法院的設立就是要適應網路時代給人們社會生活帶來的變化,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打破時空限制,提高審判效率,用互聯網的方式解決互聯網的問題。」
不過,我們有理由對「杭州互聯網法院」抱以殷切的價值期待。正如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秘書長吳沈括所說:「期待它能敏銳捕捉、迅速響應互聯網創新催生的新問題、新風險,期待它能積極嘗試、及時引入符合司法規律的新的技術手段、新的裁斷模式,期待它能精準把握、清晰釐定新的利益架構、新的權義要求,更期待它能有效總結、理性提煉符合中國國情的『互聯網+司法』經驗,進而裨益中國智慧的全球影響。」
『陸』 互聯網法院有強制權嗎
互聯網法院同樣是依法成立的法院,執行同樣的法律,當然具有強制權。
如果版不履行互聯網法院作出權的判決,互聯網法院會對唄執行人拘留、罰款,可以將被執行人列入不誠信的「黑名單」的。
2017年6月26日上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設立杭州互聯網法院的方案 》。
『柒』 互聯網法院已經開始審理案件,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利
現在是復互聯網時代,制大家都是網上行走,不管是工作,學習,辦理業務都是網上進行,所以法院也應該與時俱進,開通互聯網法庭,對於一些案件可以直接網上受理,審理,這樣對於當事人,對於法院來說都是方便便利。節約大家的時間,同時可以語音視頻在線,技術上也避免假冒,不良記錄,違規操作等。
法院很多時候都是公正調節作用,大家都是想有個判定,為以後做個參照,那些事是對的,那些事情是錯誤,防止以後再次出現,如果反復發生,就可以依照前面的結果,加重懲罰。法治社會建設也有了新的亮點,為人民服務更顯活力。
『捌』 互聯網法院能解決哪些實際痛點
近日,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在杭州正式設立了。有人戲稱,從此可以像網購一樣上法院打官司了。毫無疑問,互聯網法院在中國是一個新生事物,是互聯網思維和中國司法制度相互催化的創新結果,也是中國法治一系列深化改革後水到渠成的結果。
另外一個值得期待的是,互聯網方式在司法領域的深度運用,有望改變司法領域傳統的檔案及記錄方式。互聯網的信息和知識呈現方式是前所未有的,突破了傳統的以文字記錄歷史的呈現模式。司法領域中存在的各種筆錄,例如,警察的審訊筆錄、法院的庭審筆錄等,目前來看是一種相對落後的信息呈現模式,效率低且容易被歪曲。互聯網方式的運用,是否可能改變筆錄方式,乃至改變其他所有司法材料的呈現?假如能夠實現這一點,那麼,將來可能基於信息化後的全案資料,對司法人員的各個環節進行智能化監督,從根本上提高司法效率和司法公正,這無疑非常值得期待。
是好事情呀,最起碼能很快解決大家遇到的法律問題。
『玖』 互聯網法院受理的范圍明確了嗎
月18日,中國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在浙江杭州正式掛牌。該院將集內中管轄杭州地區網路購容物合同糾紛等涉網案件,實現「涉網糾紛在線審」,這亦意味著當事人足不出戶就可完成訴訟。
『拾』 目前互聯網法院已經實現互聯網化了嗎
目前,互聯網法院已經實現互聯網化,訴訟過程全程在線,當事人甚至一次都不用跑,但大數版據仍然沉澱在那權里,離人工智慧化審理還有很大差距。「如果強大的資料庫再加上雲計算的配合,那互聯網法院的數據就「跑」起來,實現自我更新。」章浩期待著計算機領域的專家能為人工智慧審判出謀劃策。
杭州互聯網法院院長杜前在會上表示,法院期待和專家咨詢委員會在提煉互聯網治理領域新規則、打造互聯網司法審判新標桿、描繪互聯網法院新發展三方面共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