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生壓瘡整改措施
A. 壓瘡的預防措施。
壓瘡發生的關鍵是預防,預防和杜絕壓瘡的發生要做到「七勤」,即勤觀察、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換、勤交班。
1. 避免局部組織長期受壓
① 一般每2小時翻身一次,必要時每1小時翻身一次,建立床頭翻身記錄卡。
② 保護骨隆突處和支持身體空隙處。
③ 正確使用石膏、夾板、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綳帶。
2. 避免局部理化因素的刺激
① 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不可讓病人直接卧於橡膠單上。小兒要勤更換尿布。
② 床單、被褥要保持清潔、平整、乾燥、無皺褶、無碎屑。
③ 便器應無破損。
3. 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① 手法按摩:全背按摩: 協助病人俯卧或側卧,暴露背部;先用溫水進行擦洗,再將少許50%乙醇倒入手掌內作按摩。由骶尾部開始,沿脊柱旁向上按摩,至肩部後環形向下至尾骨止,如此反復有節奏地按摩數次。再用拇指的指腹由骶尾部開始沿脊柱按摩至第7頸椎處;局部按摩: 蘸少許50%乙醇,以手掌大小魚際肌緊貼病人皮膚,作壓力均勻的環形按摩,壓力由輕到重,由重到輕,每次3~5分鍾。
② 電動按摩器按摩。
拓展資料:
褥瘡(decubitus)又名壓瘡(pressure sores),系身體局部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而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缺血而發生水皰、潰瘍或壞疽。 本病與祖國醫學文獻中記載的「席瘡」相似。如。外科真詮〃席瘡記載:「席瘡乃久病著床之人,挨擦磨破而成,上而背脊,下而尾閭。」
B. 壓瘡的護理措施
你好,壓瘡又稱褥瘡、壓力性潰瘍,是由於患者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影響血液循環,導致局專部皮膚和皮屬下組織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皮膚壓瘡在康復治療、護理中是一個普通性的問題。臨床表現為受壓局部的紅斑,麻木,疼痛,破潰,壞死,潰瘍。部分因局部感染出現全身症狀,甚至敗血症。
護理要點:勤翻身,協助卧床病人2~4小時翻一次身,以減輕對某一部位的固定壓迫,翻身時切忌拖、拉、推,以防擦破皮膚。翻身後應在身體著力空隙處墊海綿或軟枕。
C. 壓瘡的護理措施
保持床鋪整潔、乾燥平整,無異物碎屑,有潮濕污染及時更換。每日應及時更換消毒紗布墊,保持床位清潔、乾燥、柔軟、透氣以增加其吸附作用。
D. 當發生壓瘡時應採取哪些有效措施
壓瘡的預防
首先就是要勤翻身,經常更換姿勢。一般對於卧床老人每隔1-2個小時翻身一次,翻身之後讓老人換一個姿勢,比如從躺著翻到側著,從側著翻身到半坐著等等,注意要檢查皮膚有沒有壓壞。
二是要保護容易發生壓瘡的地方。比如把軟枕頭、軟墊放在受壓的地方。比如側卧位,在兩腿之間、肩膀下、兩個手之間放枕頭就能減小壓力。現在也有氣墊床,這個也能很好地預防壓瘡。
三是要減少皮膚的摩擦。一個就是我們在給老人翻身、移動的時候,要抬高老人身體,不能就在床單上拖拉拽。用床上便器的時候,也不能擦著皮膚硬塞。另外,床單不平整、上面有很多皮膚碎屑、事物渣什麼的也對皮膚有影響,要及時整理。
四是保持皮膚清潔、乾燥。一個是床單、被罩要干凈、乾燥,二個是老人出汗多、大小便之後,皮膚也要及時用溫水清洗、擦乾,就是說老人身上、床上不能臟、不能潮。
五是幫助老人按摩、活動。幫老人受壓部位按摩的時候,要輕柔,但是出現壓瘡後,人家有水泡、有破潰了肯定就不能再按了。另外就是鼓勵老人多活動,在床上深深胳膊抬抬腿啊,盡量下床站一會啊,這樣也是能緩解受壓情況的。
除此之外,還有就是改善老人的營養了。之前我們也說了太瘦、太胖都不好,所以要在平常飲食中來改善。一旦有了壓瘡呢,最好是給老人高蛋白、高能量、高維生素的食物,多吃魚肉蛋奶、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這樣是對壓瘡那一塊長好是有幫助的。
E. 發生了壓瘡(褥瘡)怎麼辦
具體要看您壓床的程度分期,採取適合的處理。如果只有壓紅可以通過變換體位。如果有皮膚的破損就要對傷口進行清潔或消毒應用一些敷料進行護理。總之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護理。
F. 壓瘡分析原因和整改措施
壓瘡形成是因為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綜合作用而引起的皮膚組織的變形和壞死。皮膚長期受壓是發生壓瘡的一個主要的原因。
一般改善壓瘡,以及給予治療,主要是減輕引起壓瘡的壓力和減少摩擦,比如可以讓患者睡充氣床墊;並且對創面進行清洗,可以外用一些葯物,比如外用敷料,包括水膠體敷料,還可以外用一些殺菌劑,比如碘化合物、銀化合物;並且塗抹生長因子,能夠促進創面的癒合。
出現疼痛時,給予適當的鎮痛葯物。如果感染明顯,可以選擇抗生素。對於比較多的壞死組織,可以選擇手術進行清瘡,皮膚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