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廣西石漠化治理研究

廣西石漠化治理研究

發布時間: 2020-12-27 16:49:53

A. 石漠化指什麼

什麼是岩溶石漠抄化(小資料)

岩溶石漠化即喀斯特荒漠化或石化,與我國西北一帶沙漠化現狀相似,是土地劣化演變的極端形式之一。廣西和貴州等地原本就有大面積的碳酸岩分布,又由於不斷地開荒種地,破壞了原有植被,需千萬年才能形成的瘠薄土層經風吹雨打迅速流失,最後地表只剩下不能種任何植物的石塊。我國西部石漠化速度相當快,其中廣西碳酸岩佔全區土地總面積的37.8%,石漠化以每年3%—6%的速度遞增。石山地區不但形成「山光人窮,窮山惡水」的惡性循環,且由於土壤稀薄、缺水易旱,也是造林綠化中最難啃的「硬骨頭」。

西南岩溶石漠化

到上世紀末,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區74萬平方千米調查區內,石漠化面積達10.5萬平方千米,占調查區面積的14.2%,其中,輕度石漠化面積為4.0萬平方千米,中度石漠化面積為3.9萬平方千米,重度石漠化面積為2.6萬平方千米。石漠化主要發生在雲南、貴州和廣西三省區,總面積為8.8萬平方千米,其中,貴州省的石漠化面積為3.3萬平方千米,雲南省的石漠化面積為2.8萬平方千米,廣西壯族自治區的石漠化面積為2.7萬平方千米。西南岩溶地區石漠化面積年均增長1650平方千米,年增長率為2%。

B. 我國的石漠化為什麼主要出現在貴州,廣西等省區,並分析怎樣治理石漠化

喀斯特地貌和濫砍亂伐造成的。

C. 廣西岩溶生態脆弱區評價

(一)評價因子選取

脆弱生態區最重要的特徵就是其內部結構的不穩定性和對外界干擾的敏感性。其內部結構的不穩定性與脆弱區生態環境資源因子相關。岩溶環境是地理環境中一個獨特的生態環境系統,處於一種碳、水、鈣物質能量循環變異極強烈和快速的狀態,具有環境容量低、生物量小、生態環境系統變異敏感度高、抗干擾能力弱、穩定性差等一系列的生態脆弱特徵。造成岩溶環境脆弱的原因主要表現為:

(1)由於碳酸鹽岩的出露造成的成土慢、土層薄、土被不連續使生產力低下;

(2)人口密度大、人口承載力低,造成人糧矛盾、人地矛盾突出;

(3)地形起伏大、植被覆蓋率低使水土流失、石漠化嚴重;

(4)岩溶環境特有的雙層水文地質結構引發的嚴重的旱澇災害。

為了能夠對脆弱性進行客觀的評價,必須建立起統一的評價指標體系,並對不同的脆弱區的脆弱程度進行量化,才有可能對全區的岩溶生態脆弱區有一個整體客觀的認識。據此,本書從岩溶生態區的主要環境影響因子入手,選擇碳酸鹽岩出露面積、地貌類型、地形坡度、石漠化程度5個方面共8項影響因子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圖35),對廣西岩溶生態環境的脆弱性進行評價。

圖35 廣西自治區岩溶區生態環境脆弱性評價指標體系

(二)各評價指標的權重

本課題採用層次分析法確定評價因子的權重,層次分析法(AHP)是由美國數學家(T.L.SE A Y)提出的,是一種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綜合評判方法,已在國內外社會、經濟、科技等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本次評價是以數位長期從事岩溶研究的專家打分為基礎,採用1~9及其倒數的標度方法,構造判斷矩陣,用方根法計算判斷矩陣的特徵根及其特徵向量,此特徵向量就是各評價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也即權系數的分配。計算結果如表77所示。

表77 各項評價指標的權重

(三)G IS支持下的評價指標數據集成

依據在評價體系中設定的評價因子,製作相關的碳酸鹽岩分布、地形坡度、地貌類型、石漠化等專題信息圖件。然後利用G IS的空間分析功能,將評價因子的專題信息集成到相應的基本評價單元。本次數據集成運算採用柵格結構,為了保證不同的專題數據層面具有良好的空間重合性,各數據層採用統一的坐標系和投影系統。

1.數據圖層的生成

地形坡度圖層是利用地形等高線構造TIN 模型,再由高程數據模型派生坡度數據集。

數字化碳酸鹽岩、地貌類型、石漠化、森林、灌叢覆蓋率等矢量圖層,並把矢量數據層層轉換為柵格數據圖層。

2.重分類數據集

由於碳酸鹽岩分布、地形坡度、地貌類型、石漠化程度、地下水資源分布為不同量綱的數據集,不具可比性,為了合並這些數據集,需要進行量化處理,重分類數據集。即給它們設置相同的等級體系,這個相同的等級體系就是指每一個單元的脆弱程度。

下面將對碳酸岩鹽分布、地形坡度、地貌類型、石漠化程度、地下水資源分布數據集進行重分類,其中,易脆弱的屬性賦予較高的值。

重分類碳酸鹽岩分布圖層數據:對純灰岩賦值、純白雲岩賦值4,灰岩與白雲岩互層賦值3,碳酸鹽岩夾碎屑岩賦值2,碳酸鹽岩與碎屑岩互層、碎屑岩夾碳酸鹽岩賦值1,表明碳酸鹽岩的含量越大越脆弱。非碳酸鹽岩區賦空值,表示本次計算僅考慮碳酸鹽岩區。輸出的重分類的數據集將成為新的圖層。

重分類坡度數據:對坡度>35°賦值4,25°~35°賦值3,15°~25°賦值2,5°~15°賦值1,<5°賦0值。表明坡度越大越脆弱。

重分類地貌類型圖層數據,根據不同地貌類型的人口承載力,把地貌類型的脆弱度分為5級:岩溶窪地區賦值4,峰叢谷地、岩溶壟崗賦值3,峰林谷地賦值2,孤峰平原區賦值1,非岩溶區賦值0。

重分類土壤侵蝕強度數據,根據土壤侵蝕程度分類,極度侵蝕賦值5,強度侵蝕賦值4,中度侵蝕賦值3,輕度侵蝕區賦值2,微度侵蝕區賦值1。

重分類石漠化圖層數據,根據石漠化程度分類,重度石漠化賦值4,中度石漠化賦值3,輕度石漠化賦值2,微度石漠化區賦值1,非石漠化區賦0值。

重分類森林覆蓋度數據,覆蓋度>40%的區賦值0,30%~40%的區賦值1,20%~30%的區賦值2,10%~20%的區賦值3,<10%的區賦值4。

灌叢覆蓋度重分類等級與森林覆蓋率相同。

重分類旱澇片數據圖層,屬於旱澇片的賦值4,旱片賦值2,其他區域賦值0。

3.賦權重合並數據集

重分類後,各個數據集都統一到相同的等級體系之內,根據層次分析法求得的結果,對不同的圖層賦權值,然後進行數據集加權合並運算。計算結果數據集顯示了各個面元的脆弱程度,值越高表示越脆弱。

4.岩溶生態區脆弱性分級

由於目前對岩溶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性的分級尚無統一的標准,沒有普遍認可的評價依據。依據在評價模型中設定的規則,把評價標准分為潛在脆弱、輕度脆弱、中度脆弱、重度脆弱四個脆弱性等級,計算結果值為α<0.5為無明顯脆弱區,0.5< a≤1.25為輕度脆弱區,1.25<α≤2.0為中度脆弱區,2.0< a≤2.75為重度脆弱區,α>2.75為極度脆弱區。

(四)廣西岩溶區生態脆弱性評價結果

通過模型運算,即可獲得廣西岩溶區生態脆弱程度分區信息,結果以圖形(見封三,彩圖2)的形式輸出。廣西岩溶區的生態環境脆弱性反映了岩溶區特殊的自然因素與人為活動的綜合作用,從脆弱性評價結果看,廣西岩溶區生態極度、重度脆弱區面積分別占岩溶區總面積的3%和43%,主要發生純碳酸鹽岩、峰叢窪地地貌及旱澇災害頻繁復合地區。中度脆弱區面積占總面積的44%。由圖34可見,脆弱程度高的峰叢窪地地貌縣為都安縣、大化縣、靖西縣、南丹縣、忻城縣、平果縣、東蘭縣、天等縣、凌雲縣、馬山縣、鳳山縣、巴馬縣、環江縣等。

D. 廣西石漠化地區的分布

廣西是岩溶地抄貌發育的典型地區,也是石漠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岩溶分布區人口1000多萬,約佔全區總人口的25%,其中少數民族人口800多萬。據2005年開展的石漠化監測結果,廣西岩溶地區土地總面積12,495萬畝,佔全區面積的35.3%,石漠化土地每年仍在以3%~5%的速度擴展。其中,石山面積占國土面積30%以上或石山面積30萬畝以上的縣有45個,集中分布在桂中的紅水河流域、柳江流域,桂西的左、右江流域,桂東北的灕江流域中下游兩岸。
石漠化引起的生態惡化加劇了貧困,阻礙了區域經濟的發展。廣西石漠化地區屬於典型的老、少、邊、山、窮地區,全區28個國定貧困縣中,石山面積占國土面積30%以上的有23個。全區貧困人口絕大部分分布在石漠化嚴重的石山區。長期以來,由於石山區人口不斷增加,人均耕地不足,糧食不能自給,經濟收入少,群眾生活十分貧困,許多石山地區陷入了越貧越墾、越墾越貧的惡性循環。石山區已成為廣西生態最惡劣、經濟最貧困的地區。

E. 廣西荒漠化原因及措施

石漠化是中國西南濕潤岩溶地區特有的、在脆弱的岩溶地質基礎上形成的一種荒版漠化生態現象權,是由於不合理的人為活動參與岩溶自然過程,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資源流失,導致岩石大面積裸露,呈現類似荒漠景觀的土地退化現象,是水土流失頂級表現.
防治石漠化須多管齊下.比如搞好封山育林、荒山造林、退耕還林、轉變群眾生產生活方式、實施生態移民等;同時要制定優惠扶持政策,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個人及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參與石漠化治理;尤其是要重視調整石漠化地區能源結構,加快農村能源建設步伐,減少森林資源的能源性消耗.

F. 廣西石漠化的成因

1)土壤形成過程緩慢。廣西石灰岩地區岩層主要是泥盆系、石炭系和二疊系。其中,泥盆系和石炭系碳酸鹽岩中酸不溶雜質含量僅 5%左右。廣西中部的碳酸鹽岩溶蝕率最高為0.12~0.3mm/a,據有關科學家研究,在亞熱帶濕潤氣候條件下形成1m厚的土壤需要溶蝕方解石含量為90%的岩石20m,時間要50萬a。二疊系岩層則富含硅質,石灰岩與硅質岩夾層互層或是燧石灰岩,形成的土壤是極為貧瘠的粗骨土。由於坡地多為正地形,基本上沒有異地搬運來的堆積物,只能靠石灰岩本身風化殘積成土,即只有形成在溶溝、溶窪、溶坑裡的小塊土壤,不可能形成整片的土層。因此,要在人類可接受的時間內形成可利用的土壤來改變其生態環境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但是,由於有氣候等有利條件,在廣西石漠化地區要在十數年內恢復植被卻是可能的。

2)由於缺土而缺水,植物生長困難,生態十分脆弱。

3)人口增長過快,人均耕地急劇減少,人們不得不加快開墾不適宜耕作的石山坡地。

4)由於傳統陋習,加快了喀斯特地區石漠化進程。喀斯特地區坡地有很多不合理利用方式:陡坡開荒、順坡種植、過度放牧、燒山、全墾造林等。如馬山縣飼養黑山羊的農戶2.4萬戶,存欄14.4萬只,僅白山鎮2200戶就養殖2.8萬只山羊,2003年全縣出口黑山羊創匯589萬美元。

5)坡地石漠化對坡腳土地的影響主要是坡地重力地貌災害加劇,砂石流、崩塌等覆蓋耕地與村莊。

G. 我國的石漠化為什麼主要出現在貴州,廣西等省區,並分析怎樣治理石漠化

這是因為石漠化的地質條件決定的
貴州、廣西是我國集中成片的石灰岩分布區。至於其他的東東,提問者可以找找相關文獻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