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沙漠戈壁治理

沙漠戈壁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27 00:10:31

① 應怎樣治理沙漠

治理沙漠的關鍵是防風固沙,保護已有植被,並且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版植物,造固沙林。權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窪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沙漠治理仍是世界性難題,各地沙漠成因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不能從一而論。

② 現在我國沙漠治理情況

局部得到控制,總體上還是繼續惡化!
1、沙漠化情況
根據國土資源部網站上的介紹:
中國荒漠化形勢十分嚴峻 根據1998年國家林業局防治荒漠化辦公室等政府部門發表的材料指出,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全國沙漠、戈壁和沙化土地普查及荒漠化調研結果表明,中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的27.4%,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影響。據中、美、加國際合作項目研究,中國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為541億人民幣。
中國荒漠化土地中,以大風造成的風蝕荒漠化面積最大,佔了160.7萬平方公里。據統計,70年代以來僅土地沙化面積擴大速度,每年就有2460平方公里。
2、沙漠化防治現狀
退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長江流域防護林,環京津風沙治理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主要解決天然林的休養生息和恢復發展問題。
工程實施范圍包括: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17個省區市的734個縣和167個森工局。從2000年至2010年主要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二是加快森林資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餘林業職工。

③ 怎樣治理沙漠

沙漠治理的關鍵是防風固沙,保護已有植被,並且在沙漠地區有計劃地栽培沙生植物,造固沙林。一般是在沙丘迎風坡上種植低矮的灌木或草本植物,固住鬆散的沙粒,在背風坡的低窪地上種植高大的樹木,阻止沙丘移動。

沙漠治理仍是世界性難題,各地沙漠成因不同,治理方式也不同,不能從一而論。

一是對於沙漠、戈壁和極度乾旱區,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點是預防保護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破壞。

二是對於沙區、沙漠綠洲等,以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為主,草灌喬混交開展生態修復工程,並輔以農牧業建設。

沙漠治理就是通過以水治沙等技術手段扼制沙漠蔓延的態勢。荒漠化擴展的主要原因是人類的不合理活動,乾旱缺水、 植被稀少、 風力助推作用。因此, 如果能從緩解水資源短缺、 增加荒漠區地表植被、 降低風力助推作用等方面尋找突破口, 沙漠治理就能迎刃而解。

(3)沙漠戈壁治理擴展閱讀:

以水治沙法包括以下幾個途徑:

①充分利用好北方荒漠區的季節性水資源。在新疆北部、內蒙等地區,冬季雨雪資源豐富,可以通過修築沙漠水庫,修建地下暗渠等方式,將冬天的雪水保留在沙庫內,以提高地下水位,需要時又可抽取出來利用。

②尋找地下水資源。由於地勢、海拔不同等因素,有些地方有較豐富的地下水,我們應當充分合理地使用當地的有限資源,以解決人畜,植物的應急用水。

③南水北調工程。調取長江之水灌溉黃河下游土地,而黃河之水又用來解決內蒙之乾旱。目前中國在南水北調工程上雖然以取得初步成效,但還應加大投入,盡快解決旱澇不均的狀況。

並在黃河上游逐級修築畜水水庫,提高水位,擴大庫容量,修築水的提升泵站,使廣袤的沙漠盡可能多地得到水的滋潤。讓沙漠變糧倉,我看也不是夢。

④引渤入疆工程。該項目全程涵蓋中國西部的八大沙漠,本人認為,該工程如果得以成功實施,不僅會對荒漠綠化工作起到很大促進作用,而且引入的海水在夏季大量蒸發後,形成的水汽與入侵的夏季風相疊加,可以增加西北沙漠及周邊地區的降水總量與幾率,從而對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起到持久的改善作用。

沙漠沙石利用的主要途徑有:

①利用沙漠石英砂制備燒結磚。郝成偉,吳伯麟,楊雲濤等通過對利用粉煤灰和沙漠石英砂為主要原料制備燒結磚的研究表明:用該法製得的燒結磚抗壓強度達到了19.56MPa,滿足國家標准對MU15級燒結磚的要求,具備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②利用沙漠細砂生產泡沫混凝土。宋旭輝,侯文虎,楊樹新等通過對利用沙漠細砂生產泡沫混凝土的研究表明:

直接利用沙漠細砂、普通水泥、發泡劑等材料生產泡沫混凝土,產品的各項指標均能達到國家規定的指標要求,再與一些材料復合製作建築磚塊,可以達到國家三步節能要求,在沙漠資源豐富的地區可以實現變「廢」為寶。

以沙治沙法在沙漠治理中有兩方面的優勢:一方面通過用砂石制磚、生產混凝土等方法,可以減少沙漠沙石的量和產生經濟效益;另一方面,通過對製成的磚塊和混凝土加以利用,在沙漠地區堆造一道道沙障,以減緩荒漠化過程中風力助推的作用。

④ 戈壁與沙漠的區別

戈壁與沙漠復的區別:制

1、環境不同:

(1)戈壁多數地區不是沙漠而是裸岩。

2、成因不同:

(1)戈壁的形成是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雨影效應阻擋了雨雲抵達戈壁地區。

(2)沙漠:所渭沙漠化,即植被破壞之後,地面失去覆蓋,在乾旱氣候和大風作用下,綠色原野逐步變成類似沙漠景觀的過程。

3、指范圍不同:

(1)戈壁在風蝕作用進一步的侵蝕下就會演變成沙漠,戈壁是荒漠的一個類型。

(2)沙漠包括戈壁,戈壁源於蒙語,沙漠的一種。

4、分布不一樣:

(1)戈壁灘沙漠主要分布在我國的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和西藏的東北部等地。

(2)沙漠多分布於北半球北緯35°—50 °之間,集中分布於亞洲的中部和美國西部。沙漠在我國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肅、內蒙古、陝西、吉林和黑龍江等7個省區。

⑤ 關於治理沙漠的宣傳

1、環境保護,人人有責。
2、保護環境是一項必須長期堅持的基本國策。
3、實施科教興國與可持續發展戰略。
4、1998年6月5日世界環境日主題是:「為了地壞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5、保護藍天碧水。
6、建設美麗的邊疆,愛護我們的家園。
7、加強環境宣傳教育,提高全民環境意識。
8、保護環境是每一位公民應盡的責任。
9、環境保護從我身邊做起。
10、保護環境,造福人民。
11、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12、破壞環境,就是破壞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
13、土壤不能再生,防止土壤污染和沙化,減少水土流失。
14、環境與人類共存,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協調。
15、保護水環境,節約水資源。
16、保護戈壁植被,防止沙塵污染,保護大氣環境。
環境保護宣傳口號
1、環境保護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
2、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共在一片藍天下,讓我們採取新行動保護和凈化我們的地球。
3、控制全球變暖刻不容緩
4、西部開發環保先行
5、家園只有一個
地球不能克隆
6、保護環境就是保護生命
7、地球是萬物生靈共同的家園,共生共榮來自萬物的和諧。
8、保護賴以生存的海陸環境需要我們人類的節制和努力!
9、潔凈的空氣、幽雅的環境是我們共享的,每個人都應對環境保護盡一份義務。
10、沙化、風塵、赤潮是環境對人類的懲罰。
11、拯救地球,從生活中的細節做起。
12、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13、美好的環境來自我們每個人的珍惜和維護。
14、善待自然也便是人類自珍自重。
15、改善環境,創建美好未來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16、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類的未來。
17、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18、人類若不能與其它物種共存便不能與這個星球共存。
19、讓我們共同行動,還家園碧水、藍天。
20、保護自然平衡,拯救綠色環境。
21、保護海洋
,防止赤潮。
22、搞好水土保護,改善生態環境。
23、森林是地球的肺,我們要保護森林。
24、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
25、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26、人與自然需要和諧共存。
27、早一天保護環境,多一份生命保證
28、保護生態,改善環境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29、請您以寬宏大量之心給生而自由的動物們以自已的空間,善待動物就是善待我們自已。
30、污染環境,害人害已
31、保護環境,持續發展
32、破壞環境就是自掘墳墓
33、保護碧水藍天,共建綠色家園
34、保護野生生物,人與自然共存
35、鎖住黑龍保藍天,治理污水護家園
36、為了子孫的幸福,請您珍愛環境
37、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
38、上項目必須先辦環保審批手續
39、煙塵污染要減輕,集中供熱是途徑
40、發展生態農業,改善生態環境
41、要做保護環境的有為之人,不做污染環境的負罪之輩
42、污染環境
千夫指
保護環境
萬人頌
43、開展環境綜合整治,強化城市改革開放功能
44、動員起來,為拯救我們的地球掀起一場環境革命

⑥ 沙漠治理事例!!!!!!!!!!!

我國土地沙漠化的形勢嚴峻,水土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導致土地沙漠化擴展的主要原因。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關鍵在於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依靠生態自我修復能力,實施分區防治戰略,搞好體制創新、機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加快綜合防治土地沙漠化的進度。

關鍵詞 水土資源 沙漠化綜合防治 水土保持

我國是一個水、旱、風沙災害頻繁發生的國家。1998年長江、松花江、嫩江的洪澇災害,2002年秦嶺和一些省的局部地方的特大暴雨、洪水襲擊;2000年以來的沙塵暴肆虐;1999~2001年連續3年北方地區的乾旱,等等,一系列的災害給全國人民上了一次又一次生動而痛苦的教育課。水土流失嚴重、生態惡化的狀況,引起了廣大幹部和群眾的廣泛關注,尤其是沙塵暴和土地沙漠化問題已成為國內外關注的熱點。

一、水土流失與土地沙漠化

沙漠化作為一個生態問題是1977年聯合國沙漠化會議以後才正式廣泛採用,其內容為:「土地滋生生物潛力的削弱和破壞,最後導致類似沙漠情況,它是生態系統普遍惡化的一個方面,它削弱或破壞了生物的潛力。」由此可見,沙漠化與沙漠、戈壁不同,沙漠化不能抽調人為活動的實質,沙漠化的實質是人地關系矛盾造成生物或經濟生產力下降與喪失,地表呈現類似沙漠景觀的土地嚴重退化過程。沙漠化防治是人地關系相互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改善環境,土地生產力再恢復,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水土流失導致了土地沙漠化,而土地沙漠化正是水土流失的危害之一。由於水力侵蝕和風力侵蝕造成了土地退化,喪失了生產能力,北方地區表現為土地沙化,南方地區表現為土地石化。土地沙漠化嚴重地影響著人類的生活和生存,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制約因素。

我國土地沙漠化的形勢嚴峻。根據全國兩次水土流失遙感調查成果對比分析,全國風力侵蝕面積由187.61萬km2增加到190.67萬km2,凈增3.06萬km2;同時,中度以上的侵蝕面積由94萬km2,增加到112萬km2,強度以上的侵蝕面積由66萬km2,增加到87萬km2。這說明沙漠化在擴展,侵蝕程度在加重,年均擴展3060km2;我國水土流失嚴重、生態惡化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我國人均耕地少,耕地減少速度驚人。我國耕地資源總量大,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耕地僅有0.1hm2,為世界人均耕地的45%,不到俄羅斯的1/8、美國的1/6、印度的2/3。東部沿海省份人均耕地更少,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福建和廣東省人均耕地已低於0.05hm2的警戒線。1996年全國共有耕地1.3億hm2,到2000年底,全國耕地減少為1.28億hm2,年均減少45萬hm2;其中由於水土流失,北方土地沙化、南方土地石化等原因,致使全國耕地以年均6.67萬hm2的速度在減少。

二、對水土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利用導致了土地沙漠化

土地沙漠化是在乾旱半乾旱及部分半濕潤地區,人類不合理經濟活動和脆弱生態環境相互作用造成的,是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的。在乾旱少雨、生態環境脆弱的西北地區,有水一片綠,無水一片黃,水是維持生態系統平衡的決定性因素。水土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是導致土地沙漠化擴展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西北內陸河流域反映得更為突出。以新疆塔里木河為例,1972年以來,大西海子以下長期處於斷流狀態。根據1959年和1983年航片資料分析,24年間塔里木河幹流區域沙漠化土地面積從66.2%上升到81.8%,其中流動沙丘等嚴重沙漠化土地上升了39%,下游土地沙漠化發展最為明顯,上升了22%,人口、資源與環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我國土地沙化的成因主要是乾旱、少雨、風大、土壤疏鬆等自然因素,但人類不合理的開發建設活動是導致沙化不斷擴展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水資源不合理開發利用
一是盲目引水,擴大灌溉面積。塔里木河上游三源流(阿克蘇河、葉爾羌河、和田河)人口和灌溉面積分別從1950年的156萬人和34.8萬hm2,增加到1998年的392萬人和99.67萬hm2,農業灌溉用水量從50多億m3增加到153億m3。

二是水資源浪費嚴重。西北地區大水漫灌,水資源浪費嚴重。全國農業灌溉平均定額為每畝580m3,新疆、甘肅、內蒙古、青海灌溉定額高達每畝1000m3左右,最高達每畝1400多m3,浪費嚴重,同時導致土地鹽鹼化。

三是缺乏有效的統一管理。長期以來,黃河流域、塔里木河和黑河等內陸河流域,因受管理體制等因素的限制,在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面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是忽視生態用水需求。在相當長時期內,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沒有考慮生態對水資源的需求,由於水資源短缺,首先擠占的是生態用水,其結果是內陸河流域生態系統演變為:人工綠洲和沙漠化土地同時擴大,而處於兩者之間的天然林地、草地、野生動物棲息地和水域在縮小。

2.草原墾殖和超載放牧,造成草原沙化、退化、鹽鹼化

西北地區草場面積大,同時,草場又是防風固沙的重要屏障。計劃經濟年代由於經濟利益的驅動,受「以糧為綱」的影響,把一些草場開墾成耕地,耕種2~3年後,薄薄土層中的養分消耗殆盡,就撂荒了,如此發展,造成大面積草場退化、沙化。受「牲畜頭數越多越好」的影響,盲目增加牲畜頭數,據有關資料,我國牧區家畜由20世紀50年代的2900萬頭(只)發展到20世紀末的上億頭(只),掠奪式的經營導致草場嚴重超載過牧,許多地方超載3倍以上。草場面積因開墾和沙化破壞減少666萬hm2,產草量下降了30~50%。內蒙古自治區沙化、退化草原達0.32億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積的60%以上

⑦ 治理沙漠

防治土地沙漠化關鍵在於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
水是西北地區人類生存和社會經濟發展的最基本條件,水資源對經濟結構與生產力布局和發展規模起著決定性作用,只有首先解決水的問題,才能實現廣大群眾脫貧致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改善。多年來我國防治土地沙漠化工作以水土資源為前提,優化水資源配置,採取綜合措施,科學防治,走出了路子,積累了經驗,取得了成效。
1.西北地區水資源狀況
西北地區是我國土地沙漠化集中分布的地區,也是我國水資源最為緊缺的地區,缺水是其主要特徵。西北大部分地區年降雨量在250mm以下,年蒸發量在1000~2800mm之間。根據《西北地區水資源開發利用規劃》成果,西北地區水資源總量1563億m3,可供維持人類生存利用的水資源量1071億m3,其中地下水可利用量為134億m3。維持天然生態系統需水量為271億m3,可供生活和生產發展利用的水資源量為800億m3。現狀生態用水短缺21.6億m3,生活和生產缺水量47億m3。到2010年,在大力節水的前提下生活和生產發展需水量將達到853億m3,缺水矛盾十分突出。
2.水利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成功實踐
一是優化水資源配置,合理安排生態用水。黃河、黑河、塔里木河調水成功,譜寫了綠色頌歌,充分體現了水是生態的命脈和生態建設的根本;說明恢復生態、建設生態首先要解決水的問題,而不是其他。 二是以水為龍頭,採取綜合措施防治土地沙漠化。我國北方地區的水庫、灌區、機井等各類大中小水利工程,如顆顆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大地上,滋潤著林草植被,灌溉著沃野良田,改造著沙化土地,生機盎然的綠洲挺立在沙漠戈壁之中,遏制著土地沙漠化擴展,改善了環境,幫助群眾脫貧致富,發展了地方經濟。 20世紀80年代初期,水利部將長城沿線的水蝕、風蝕交錯區(即農牧交錯區)部分地區的40多個縣列為水土流失的重點防治范圍,包括毛烏素沙漠南緣和渾善達克沙地邊緣的地區,范圍達20萬hm2,開展了連續、集中、大規模的綜合治理。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黃土高原地區、海河流域上游、遼河流域中上游水土流失嚴重地區,部署了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工程,涉及310個縣,改善了這些地區的生態環境,有效地遏制了沙化擴展。在防治土地沙漠化工作中,我們堅持因地制宜,發揮以水治沙的優勢,綜合治理。
——在水蝕、風蝕交錯區和綠洲邊緣地區,採取打井、渠系配套,建設小型水利工程?發展灌溉,把大面積沙荒地改造為良田,同時,圍繞井、渠、田、路建設農田防護林網。
——在沙漠邊緣的沙丘起伏區,採取引水拉沙、治沙造田等措施改良沙丘,改造沙灘地,適度建設基本農田。特別是在乾旱缺水地區,大力推廣草木犀、紫花苜蓿、沙棘、檸條、沙柳、沙打旺、油松、刺槐等。
——在黃土高原、海河流域上游、遼河流域中上游等地區以小流域為單元,山水田林路綜合治理,退耕還林還草,封山禁牧,發展高效農牧業。
——在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中,突出抓生態水源及節水配套工程建設,抓小流域治理、灌溉草庫倫建設和生態移民工程。
三是加強預防保護,遏制沙漠化擴展。
根據《水土保持法》的規定,實行預防為主、保護優先的方針,在風力侵蝕地區加強預防監督和植被恢復保護工作。首先是建立健全法規體系,依法對風沙區開發建設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其次是認真落實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西部大開發重大工程如西氣東輸、青藏鐵路以及石油、煤炭的開發,都執行了水土保持方案報告制度,落實防治措施。
實施分區防治戰略 針對風蝕地區自然、經濟社會條件及風沙成因,將其劃分為不宜治理區和宜治理區,突出重點,區別對待。
一是對於沙漠、戈壁和極度乾旱區,目前是不宜治理的,重點是預防保護為主,最大限度地減少人為破壞。
二是對於沙區、沙漠綠洲等,以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為前提,因地制宜地以草先行,草灌為主,草灌喬混交開展生態修復工程,並輔以農牧業建設。
三是對於沙化、退化草原地區,重點是實施以水定草、草畜平衡、圍欄封育、劃區輪牧、舍飼和半舍飼,同時發展草庫倫,建設高產優質的灌溉飼草料地,以1∶20~1∶40的比例恢復、保護和改善草原植被,「建設一小塊、保護一大片」,給草原以休養生息機會,達到自然修復的目的。
四是對於農牧交錯區,因地制宜地開展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工程。

⑧ 治理沙漠的方法

從河套地區向北挖一條輸水隧道,分別引向東北和西北方向。東北一直流向二連浩特附版近,形成權一個湖,然後渾善達克沙地與科爾沁沙地應該就不葯而愈了。西北則在居延海形成湖,那樣騰格里沙漠降雨會增加,河西走廊降雨降雪增加。10-20以後,國家經濟有富餘,繼續向西引水,居延海向北挖100公里輸水隧道可以直達烏魯木齊。再10-20年後,引水到吐魯番盆地東部邊緣,以及南部的羅布泊。事後發現二連浩特海拔高於黃河主河道,而引到居延海勉強可以但引不到新疆。倒是能在河套地區西北形成一個新水湖!

⑨ 我國治理沙漠的國家政策及地方政策是怎樣的

退耕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三北防護林體系,長江流域防護林,環京津風沙治理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主要解決天然林的休養生息和恢復發展問題。工程實施范圍包括:長江上游、黃河上中游地區和東北、內蒙古等重點國有林區的17個省區市的734個縣和167個森工局。從2000年至2010年主要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切實保護好現有森林資源;二是加快森林資源培育步伐;三是妥善分流安置富餘林業職工。

——退耕還林工程。這是涉及面最廣、政策性最強、群眾參與度最高的再造秀美山川的關鍵工程,主要解決重點地區的水土流失問題。工程覆蓋了中西部所有省區市及部分東部省區。規劃在2001年至2010年間,退耕還林2.2億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6億畝。工程建成後,工程區將增加林草覆蓋率5個百分點,水土流失控制面積13億畝,防風固沙控制面積15.4億畝。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主要解決首都周圍地區的風沙危害問題。工程建設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5省區市的75個縣,總面積為46萬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後,京津地區的生態將大為改觀。

——「三北」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等重點防護林建設工程。具體包括「三北」防護林第四期工程,長江、沿海、珠江防護林二期工程和太行山、平原綠化二期工程。主要解決「三北」地區防沙治沙問題和其他地區各不相同的生態問題

⑩ 戈壁與沙漠,荒漠的區別是什麼

沙漠?!沙漠與戈壁決對是不同的兩種東東啊!
我本人可以很負責的告訴專你:我就生活在戈壁.
首先讓我來屬告訴你什麼是沙漠.
沙漠的地表覆蓋的是一層很厚的細沙狀的沙子(有去過海邊嗎?和沙灘是一樣的.只不過形成的原因不同,一個是水的長期作用,而另一個是風的長期作用.)沙漠的地表是會自己變化和移動的,當然是在風的作用下:)因為沙會隨著風跑.沙丘就會向前層層推移,變化成不同的形態.
戈壁就不會那樣了.因為戈壁的地表是黃土還有稍微大一點的砂石混合組成的.其比例大概為1:1.在戈壁灘上還有分布或多或少的植被.在起風的時候吹起的大多是塵土,風力大時也會出現風沙走石的景觀,但是戈壁的地貌是不會改變的.
另外要強調一點,戈壁在一定的條件下是會沙化成沙漠的!
通常戈壁的邊緣就是沙漠.這也就是有人會誤把沙漠當成戈壁的原因.所以在此呼籲所有人要珍惜水源,節約用水!愛護植被,嚴禁濫砍濫伐因為我們這里在不保護好就要變沙漠了!
還有沙漠要是繼續擴張.你家也就快變戈壁啦!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