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
㈠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是
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生產經營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
並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1)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擴展閱讀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對於因自然災害可能導致事故災難的隱患,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准和《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的要求排查治理,採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制定應急預案。
在接到有關自然災害預報時。應當及時向下屬單位發出預警通知;發生自然災害可能危及生產經營單位和人員安全的情況時,應當採取撤離人員、停止作業、加強監測等安全措施,並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
㈡ 如何開展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和治理
5.1 日常檢查
5.2 月度綜合檢查
5.3 專項檢查
5.4 季節檢查
5.5 節假日(法定節假日)檢查
5.6 重大事故隱患治理
5.7 事故隱患信息檔案的建立
5.8 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報告
㈢ 事故隱患的排查和治理有什麼重要意義
在重點行業和領域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 ,是國務院為加強安全生產工作而做出的又一重要決策。針對特定階段相繼發生的煤礦、道路交通、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 、煙花爆竹、冶金、水上交通等重特大事故,要求相關部門嚴格按照 「四不放過」原 則 ,查 清事故原因,吸取事故教 訓 ,認真排查治理各 種隱 患 ,有效防範重特大事故。
隱患排查治理能否廣泛深入地開展起來並取得預期的成效,思想認識是關鍵。各級幹部特別是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監察人員,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各相關法 律、法 規 ,充分認識開展隱患排查治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把它作為一項長期的、長效的機制來執行。
(3)事故隱患排查與治理擴展閱讀
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落實責任。本次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由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統一領導,安全監管監察等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要結合本地區、本行業、本領域的實際,制訂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並明確分工,明確責任,狠抓落實。要認真落實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和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制。各地區要採取措施將本通知和國務院有關部門制訂的指導意見以及本地區的安排部署,落實到重點行業領域的每個生產經營單位和其他相關單位,不留死角。
2、突出重點,強化督導。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要突出高危行業等重點行業和領域的重點企業。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監管等有關部門要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要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加大安全投入,加快安全技術改造,淘汰落後生產能力,提高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增強事故防範能力。要把這次隱患排查治理行動與煤礦瓦斯治理、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及其他重點行業和領域的專項整治工作相結合,全面強化安全生產基礎。
3、廣泛發動,群防群治。要充分依靠和發動廣大從業人員參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各類生產經營單位要緊緊依靠技術管理人員和崗位員工,調動職工群眾的積極性,發揮他們對安全生產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組織職工全面細致地查找各種事故隱患,積極主動地參加隱患治理。
4、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各地區要以這次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為契機,推動重大危險源監督管理工作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既要切實消除當前嚴重威脅安全生產的突出隱患,又要落實治本之策,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5、廣泛宣傳,輿論監督。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這次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加大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力度,對排查治理走過場的單位要予以曝光。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對舉報的事故隱患要認真進行核查,督促落實整改,並對隱患舉報人進行獎勵。要大力宣傳隱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產工作中的先進典型與經驗,普及安全生產知識,促進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