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蝗蟲的葯
『壹』 殺滅蝗蟲該用什麼葯
蝗蟲的危害一般不必用殺蟲劑防治,原因有二:
一是,蝗蟲多為集群危害,如果蝗災一旦形成,一般損失也就定型了。人為撲殺可以降低次年或後幾年的爆發幾率。
二是,蝗災多與旱災相伴而生。大旱年份之後,若雨量持續偏少,則爆發蝗災的幾率倍增。若要防治,必是舉全省,甚至全國之力,統防統治,同時還要結合農事操作、墾荒造林,興修水利,深翻改土,是一個系統工程。
但是,並不是說蝗蟲就沒法防治。
首先是,注意預測預報,大蝗災爆發後,注意查殘留蟲量;乾旱年份查低窪地退水區域的蟲卵;夏秋季注意查蝗蝻數。准確的預測預報是防治蝗蟲的先決條件。
其次,消滅蝗蟲源地。飛蝗蝗區一般地勢低窪,有一定傾斜度,土質多為沉積、沖積黏土和鹽鹼土,有季節性積水,喜隨退水後在坡地產卵,植被以蘆葦、稗草、茅草、馬絆草等禾本科植物為主,雜以鹼蓬、蒿子、野扁蓄、黃須等野草,植被覆蓋度一般在75%以下。 採用墾荒造林、深翻改土的方法改變地貌和植被構成。就破壞了蝗蟲滋生的源地,可有效降低附近地區的蝗災危害。
最後,做好統防統治,根據測報結果,在蝗災爆發前,大面積噴灑農葯,飛機噴葯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六十年代,主要用六六六粉等噴灑,該葯劑由於殘留問題已經禁用多年。現在可以選用,氧樂果、菊酯類、滅多威 等,觸殺性較好的農葯大面積噴灑。
蝗蟲個體並不難殺死,大多數的殺蟲劑都能起作用,關鍵是種群數量太大,極大的增加了防治難度。
『貳』 什麼農葯可以殺死蝗蟲
殺死蝗蟲有很多農葯,比如甲基甲胺磷、敵百蟲、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維菌素、內辛硫磷等等都可以,容但是殺蝗蟲最好在蝗蟲的若蟲時候殺的效果好,一是那時蝗蟲翅膀還沒有長全,飛行能力差,抗葯性低,還就是蝗蟲的卵是產在地里的,幼蟲在地下活動,吃草根等,農葯還可以殺死地下害蟲。
『叄』 蝗蟲的防治用什麼葯劑配方效果最好
⒈農業防治
⑴興修水利,做到旱澇無災。
⑵做到大面積荒灘墾荒種植,改變蝗蟲的棲息環境,減少發生基地的面積。
⑶植樹造林,改變蝗區小氣候,減少飛蝗產卵繁殖的適生場所。
⑷提高耕作和栽培技術,達到控制蝗卵的作用,因地制宜,改變作物的布局,減少蝗害。
⒉生物防治
⑴在蝗災區,使用高效低毒的農業和生物農葯,保護蝗區的捕食性天敵。
⑵大面積施用微孢子蟲。
栽培防治。栽培植物前,深翻土壤25至30厘米,通過暴曬、機械損傷、用天敵捕殺等方法破壞蟲卵,降低蟲口密度。及時清除農田四周雜草,破壞蝗蟲的生存環境。
人工捕殺。蟲口密度不大時,可組織人工撒網捕殺。
生物防治。利用天敵控制蟲口密度。蝗蟲的天敵如鳥類、蛙類、益蟲、蟎類、病原微生物等。應多創造有利於天敵生存的環境,增加天敵數量。
化學防治。一是設毒餌防治:在晴天無風時,用麥糖或新鮮碎草、水、40%的氧化樂果乳油以100:100:0.6的比例混合拌勻,每畝用量1.5至2公斤,隨配隨撒。注意用葯後在農田醒目的地方一定要立標牌或派專人看管,不能污染農作物。二是噴施化學葯劑:在低齡若蟲期噴施1萬倍20%滅幼脲1號懸浮乳劑。在高齡若蟲和成蟲期,常噴施1000倍50%的辛硫磷乳油或50%的殺螟松乳油進行防治。
『肆』 蝗災出現後,如何治理包括自然治理和葯物治理誰詳細說說
防治蝗蟲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農業防治(生態防治)、生物防治、化學防治和物理防治等,這些防治要達到的目標都是消滅蝗蟲,避免蝗蟲對莊稼的為害。
在防治蝗蟲時我們強調要預防為主,因地因時制宜,採取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所謂的預防為主,就是要盡量在蝗蟲大發生之前,或在蝗蟲發生程度較低,蝗蟲還沒有給莊稼造成損失時,及時採取行動,將蝗蟲殺死。否則,在蝗蟲發生程度嚴重時採取行動,不但要使用更多的人力和金錢,而且也會給莊稼造成嚴重的損失。
治理蝗災方法 :
第一: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方法可以歸結為三種:
1、減少蝗蟲的食物源。很多種蝗蟲都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穀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因此在蝗蟲發生地盡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則可以防治蝗蟲;
2、減少蝗蟲的生存地。有些蝗蟲發生地地勢較低,我們可以把這樣的地塊改造成池塘,養魚、養蝦,這樣可以使蝗蟲的生存地大大減少,也會較好地防治蝗蟲;
3、減少蝗蟲的產卵地。有些種類的蝗蟲,如東亞飛蝗,它喜歡在乾燥裸露的地塊產卵,我們要加大植樹造林的力度,增加植物的數量,使植物覆蓋度達到70%以上,這樣的地塊就不適於蝗蟲產卵了,也就可以減輕蝗蟲的危害。
第二: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方法目前採用的主要有三種:(1)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控制蝗蟲;(2)採用生物農葯防治蝗蟲;(3)牧雞和牧鴨防治蝗蟲。
保護和利用當地蝗蟲的天敵。 蝗蟲的天敵很多,包括青蛙、蜥蜴、鳥、真菌、病毒、線蟲、捕食性的甲蟲、寄生性的蜂類、寄生蠅類等。很多種青蛙或蛤蟆都可以吃蝗蟲,如澤蛙、金線蛙、林蛙、黑斑蛙還有黑眶蛤蟆、中華大蛤蟆等;黑斑蛙每天可以捕食蝗蝻135隻以上。澤蛙每天可以捕食122多頭蝗蝻。蛤蟆每天可以捕食167頭蝗蝻。在自然界鳥吃蟲是普遍的常識。中國古代很早就有鳥吃蝗蟲記載,如在唐代就記載有數千萬白鳥取食蝗蟲,一晚上就將蝗蟲吃盡,莊稼免於受害。我國記載吃蝗蟲的鳥有18種,包括海鷗、伯勞、灰喜鵲、喜鵲、草鷺、椋鳥等。我曾經在天津大港水庫東亞飛蝗發生基地,觀察到有大批海鷗飛到發生程度高的地塊捕食蝗蟲的情形。螞蟻、步甲、芫青、雛蜂虻、食蟲虻等都是蝗蟲的重要捕食性天敵昆蟲,在蝗蟲的發生地可以常見到它們捕食蝗蟲的情況。而蝗蟲的寄生蜂等又是蝗蟲的寄生性天敵昆蟲。
在自然界中他們可以消滅很大一部分蝗蟲,一般可以有效的控制蝗災的爆發,除非由於某些原因,蝗蟲的天敵沒有能力控制下蝗蟲則大爆發。因此保護和利用好當地的蝗蟲天敵,對於控制蝗蟲有重要作用。
種植可以招引天敵的植物,如中華雛蜂虻和芫青的幼蟲捕食蝗蟲的卵,成蟲取食花蜜或花,因此可以在蝗蟲發生地種植開花植物,為天敵成蟲提供補充食物,提高天敵的數量,控制蝗蟲;
第三:農葯防治:
目前用於防治蝗蟲的生物農葯有蝗蟲微孢子蟲、綠僵菌和印楝素。
蝗蟲微孢子蟲是蝗蟲專性的、只有單個細胞的原生動物。蝗蟲取食了有微孢子蟲的食物後,就可以引起蝗蟲得微孢子蟲病。經過一段時間後,蝗蟲因得病而行動遲緩、不能飛行,產卵量下降,直至死亡。蝗蟲一旦得了微孢子蟲病,它就成為了傳染源,到處傳播微孢子蟲,而且得了病的蝗蟲它產下的卵也帶有微孢子蟲。這種病可以通過食物污染、蝗蟲相互咬食,在蝗蟲群中傳播,形成長期的流行病,就像是流感一樣。因此一次防治後,該病可以在蝗群中流行多年。
『伍』 怎樣用生物農葯防治草原蝗蟲
蝗蟲屬直翅目蝗總科的害蟲。它的種類多、分布廣、食性雜。草原蝗蟲主要分布在我國十大牧區,多發生在荒漠草原、山地草原、高山草原、草甸草原、盆地和濱湖窪地、沼澤草甸等生境內。由於各地區環境條件的差異,蝗蟲的種類及發生規律也不同,一般為多種混合發生。為害草原的主要蝗蟲有十幾種,主要有亞洲飛蝗、寬須蟻蝗、大墊尖翅蝗、小翅雛蝗、狹翅雛蝗、朱腿痂蝗、西伯利亞蝗、亞洲小車蝗等。
當平均氣溫為8.33~8.60℃,5cm深的土壤地表溫度達到14.54℃,10cm深的土壤地表溫度達到13.68℃時,草地蝗蟲在陽坡、溝谷、凹地等處孵化。但常因地勢、溫度、光照等不同而孵化時間不同,歷時長達1個月,造成各種蝗蝻齡期的不整齊現象。越冬卵孵化率與土壤濕度有關。一定范圍內,土壤濕度大,孵化率高。初孵化的蝗蝻有避光的習性,多棲息在禾本科、莎草科等牧草的根部和雜草叢中。蝗蝻一齡至二齡群集就地覓食為害牧草,三齡後食量大增,進入暴食期,遷移擴散能力逐漸增強。成蟲多善跳躍和近距離遷飛,在無風晴朗天氣,多趴在禾本科牧草、花苜蓿植株上棲息;在天氣炎熱的中午或低溫時,多棲息在禾本科牧草根部和雜草叢中。
防治草原蝗蟲的生物農葯主要是印楝素以及類產鹼假單胞菌和蘇雲金桿菌的混合制劑。
(1)印楝素0.3%印楝素乳油登記使用劑量為每公頃有效成分9~13.5克,即每畝200~300克,對水噴霧。(2)類·蘇類·蘇200億個活菌/毫升懸乳劑登記制劑使用劑量為每公頃2250~3000毫升,即每畝150~200毫升,對水噴霧。
『陸』 請問防治蝗蟲用什麼葯
蝗蟲,抄用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襲或甲氰菊酯或聯苯菊酯或百樹菊酯或氯氰菊酯等高效低毒的菊酯類農葯噴霧防治,效果很好,死得快,死得徹底,控制期長,殘留期短,殘留量少,不污染環境,不危害人體健康。噴葯後15~20分鍾即紛紛墜地死亡。
『柒』 蝗蟲用什麼農葯防治
馬拉硫磷、敵敵畏等有機磷農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菊酯類農版葯,對蝗蟲均有較好權防效,可以因地制宜選用。丁烯氟蟲腈對蝗蟲有極強的殺滅活性,廣泛適用於水稻等農作物田防治蝗蟲。吡蟲啉、氟蟲脲等葯可以用於防治蝗蟲。
『捌』 蝗蟲用什麼葯可以打死
金龜子,用氯氟氰菊酯或溴氰菊酯或甲氰菊酯或聯苯菊酯或百樹菊酯或氯氰菊酯等內高效低毒的菊酯類容農葯噴霧防治,效果很好,死得快,死得徹底,控制期長,殘留期短,殘留量少,不污染環境,不危害人體健康。噴葯後15~20分鍾即紛紛墜地死亡。
『玖』 殺蝗蟲的農葯有哪些
蝗蟲不同於其它的特種養殖業,養殖它一方面可以變害為寶,增加農民收入,一方面又回增加蝗蟲的種量答,形成了潛在危害。必須對它的養殖進行必要的安全管理措施,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於成規模的養殖,按1畝地養殖為標准,在養殖場地四周應建有半米寬的植物染毒隔離帶,周圍要用鐵絲網做圍欄,並配有農葯噴霧器,殺蝗蟲的農葯有很多種,可以用75%馬拉硫鱗乳油,也可以用2.5%敵殺死等菊酯類殺蟲葯進行殺滅。養殖戶如果不想對蝗蟲進行養殖,要進行最後一次的滅絕措施。養殖戶不想養殖了,應提前做好准備,在每年的春季5月20號之前不能將養殖棚撤掉,待蝗蟲全部出土以後,未成蟲之前,用農葯將其全部殺死,這樣就不會有危害了。養殖戶在秋末之前,決定不在養殖了,必須在9月10號之前,即蝗蟲沒有交配前將其全部出售,或用農葯殺死,不得讓其在養殖棚內產卵,這樣的措施才能保證根除以後的潛在危害,利於養殖蝗蟲產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