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治理組
為貫徹落實全市「強力推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向縱深發展」的總體要求,新浦區婦聯圍繞「家庭」做文章,以家庭環境的整潔、健康、舒適、優美為標准,按照「六個一」的總體要求,在廣大婦女中大力開展家庭衛生整治行動,倡導文明健康、簡約環保的生活方式,創建清潔優美家園,建設生態宜居新農村。
一是召開一次會議。在農村家庭環境衛生整治行動中,各級婦聯組織在各個階段分別召開了一次啟動會、推進會、現場觀摩會、培訓會、承諾會,結合實際安排部署各個階段工作,組織動員全市廣大農村婦女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引導每一個家庭成員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二是簽訂一份承諾書。鄉鎮(街道)婦聯與各村(社區)婦代會簽訂一份家庭環境衛生承諾書,各村(社區)婦代會與各家各戶簽訂一份承諾書,廣泛動員和組織廣大婦女同胞知曉並參與到活動中。
三是發放一套宣傳資料。各級婦聯印發倡議書、承諾書、家庭衛生標准、環境保護知識等家庭環境衛生整治宣傳資料。通過入戶宣傳、街頭宣傳、巾幗文明隊宣傳、文藝節目宣傳等,形成強大的輿論聲勢,教育廣大農村婦女主動搞好家庭環境衛生,增強搞好家庭衛生光榮,戶戶爭當「衛生示範戶」的意識。
四是開展一次知識培訓。通過家長會、育齡婦女培訓等機會,組織婦女參與家庭衛生知識、文明禮貌知識、婦女健康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提升婦女綜合素質,培養衛生習慣,徹底改變陋習。
五是組建一支隊伍。各級婦聯組建巾幗志願宣傳隊、文明衛生勸導隊、督查隊,走上街頭、走進農村及家庭開展環境衛生宣傳、文明勸導服務,督查隊定期開展督導檢察,及時發現問題並制定對策、督促整改,幫助廣大群眾提高環保意識、衛生意識。
六是樹立一批典型。街道、鄉鎮、村三級分別開展家庭環境衛生創評活動、樹立典型,以點帶面,整體推進,形成「家家學、家家建、家家創、家家美、家家樂」的良好局面,實現村莊大街小巷整潔有序,家家戶戶乾乾凈凈,村容村貌大變樣、大改觀。
2. 農村環境衛生如何治理
靠集體靠個人素質,保護環境,不破壞環境。
到低碳論壇網站查看回答詳情>>
3. 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層級管理方案分解到黨員,組長的具體相關要求。
整治要求:
(一)垃圾處理模式
村莊建立完善「戶集、村收、鎮運、市處理」垃圾處置模式。
戶集:農戶庭院及房前屋後保潔由農戶進行「三包」。同時將垃圾進行分類處理。1、可回收垃圾,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通過綜合回收利用,廢物再造。2、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綜合利用。3、有害垃圾,包括廢電池、過期葯品等運至市垃圾處理中心統一深埋或採取無害化處置。4、其它垃圾,包括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採取焚燒、就地填埋等方式規范化處置,嚴禁向河道、池塘水域、道路兩旁、廣場公共綠地等區域傾倒。
村收:村莊、河道、鄉村幹道及沿線由村聘專職保潔員(清運員)進行保潔和清運。各組合理擺放垃圾筒。
鎮運: 鎮直接將村收集垃圾運至鎮垃圾中轉站處理。
原則上,垃圾不允許採取就地填埋、簡易焚燒方式處置;地處偏遠、交通不便的村民組,可視情就地進行無害化處理,並報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領導組辦公室審核備案。
(二)組建保潔員隊伍
1、村根據實際組建保潔員隊伍。原則上,按照轄區人口300:1的標准配備清掃人員,偏遠、不集中的組配備一名保潔員,全村共配備23名保潔員;配備2名垃圾清運員。
2、村應建立保潔人員工作范圍、日常作息、督查考核等制度。安排系統培訓、統一著裝。
(三)環衛設施建設
1、垃圾房。村在中石油庫後新建的分類垃圾房(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統一規格式樣。原則上按照「長5M、寬2.5M、高4M」的要求進行建設。
2、垃圾桶。垃圾桶由村統一配備,垃圾桶統一規格,統一編號。原則上,每個村民組配備5個垃圾桶,村民集中區、戶數多人口多的大村民組適當增設垃圾桶。全村將配備180個垃圾桶,新建垃圾池15個。
3、垃圾清運車輛。按一名村級保潔員配備一輛清運車標准,全村需配備23輛垃圾清運車輛。
4、村負責環衛設施的日常管護,並為保潔人員配備必要的清掃工具。
4. 農村環境衛生治理
加大宣傳帶動,提高思想意識,轉變觀念。由於受傳統習慣和落後觀念的影響,村民公共衛生意識和環保意識普遍比較差,農村廣大群眾是垃圾的產生者,也是垃圾污染環境的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因此,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會呈現出長期的傳統觀念、陋習和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一場博弈。在這場博弈中要求各級黨委政府特別是鄉鎮基層黨委政府對農村環境衛生整治需要做到加大宣傳帶動,提高思想意識,轉變觀念。
1)是要利用各種宣傳途徑在農村進行大量宣傳,提高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加強對鄉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利弊進行宣傳,在村(居)製作懸掛環境衛生保護、健康教育宣傳版面及標語;在人口相對密集或顯眼刑標語和廣告牌;充分利用廣播宣講車進行行宣講,不斷提高人的位置設立大們的總體素質,改變衛生觀念,提高農民對環境衛生與健康知識的知曉率,真正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2)是要通過帶動來提高群眾的環境衛生意識。俗話說:「牽牛先下水。」要想群眾提高意識轉變觀念,黨員幹部必須自己先提高和轉變,再來帶動自己的家人或身邊的人提高轉變,幾乎每個自然村都有黨員幹部,因此,只要是黨員幹部自己首先轉變了思想觀念並帶動、引導周圍的動群眾的思想觀念的轉變,農村的環境衛生觀念就會改變。同時環境衛生搞得好的村也可以帶動周圍相對搞得較差的村。通過「帶」來轉變觀念,逐步形成「要我講衛生」轉變為「我要講衛生」的觀念轉變,養成自覺的健康衛生習慣。
3)是鄉、村幹部要高度重視農村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把它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提高群眾的生活質量在,改善黨群、干群關系的頭等大事來抓。針對目前農村環境的現狀,黨員幹部們應帶領群眾一起首先原來留下的那些「難題」解決掉,即進行大規模的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徹底疏通河道,清除農民房前屋後的多年來遺留下來的垃圾,並確保公共部位有專人保潔,並配備好相應的硬體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