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航道整治論文

航道整治論文

發布時間: 2020-12-25 22:46:50

❶ 水利工程畢業設計論文

水利工程水利工程畢業設計論文[博士]城市區域水土作用分析與土的結構 [博士]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 [博士]中小城市水利可持續發展研究 河口沖刷的理論與數值模擬 [碩士] 吉林西部生態環境需水量與水資源承載力研究 [碩士]航道整治河段流動特性的三維數值模擬 新疆某水電站畢業設計 某混凝土實體重力壩樞紐及發電引水管道設計 [博士]裂隙岩體可灌性及灌漿數值模擬研究 天津市城市水源合理配置研究[碩士] 【學士】某江水利樞紐壩工設計 [學士]水電站畢業設計 【學士】某江水利樞紐重力壩畢業設計 [學士]重力式沉箱碼頭畢業設計 [碩士]太原城區段汾河蓄水工程對地下水滲流特徵影響的研究 [碩士]入庫洪水資源化問題的研究與應用 [碩士]波流共同作用下水流垂直結構及污染物 [碩士]從長江三峽庫尾(重慶段)淤砂中提鈧試驗研究 [碩士]洪水資源化利用模式及風險分析 [碩士]河道人工建築物對復氧及溶解氧擴散影響的研究 [碩士] 市區性河流的水質數學模擬 [碩士] 濕地治污系統在洞庭湖區的應用研究 [碩士]大連市周水子地區海水入侵問題研究 [碩士] 基於模糊數學方法的洞庭湖區水安全評價 [碩士]從長江三峽庫尾(重慶段)淤砂中提鈧試驗研究 [碩士] 長春市主要河流環境容量及其總量控制研究 [碩士]烏梁素海農田面源入湖量的核算研究 [碩士]雲南糯扎渡水庫水質預測研究 漢河水繫上一中型水閘的畢業設計 某泵站的畢業設計 發電機繼電保護的研究 畢業設計-某一級水利樞紐工程規劃設計書 [碩士]大體積混凝土溫度應力分析與反分析 某供水工程畢業設計報告 矩形渡槽設計[本科] 護岸工程課程設計書 某廠凈水廠設計[學士] 水工鋼筋混凝土課程設計 拱式渡槽設計資料 廣西鬱江洪水預報與調度系統研究 水利工程水情自動測報系統設計研究 重力式碼頭施工組織設計課程設計 雲南省景洪水電站施工組織設計 拱壩計算書 松濤水利樞紐工程施工(課程、畢業設計) 土石壩畢業設計 某水利工程土石壩樞紐設計說明書 [學士]水利樞紐工程初步設計 [學士]攔河閘設計 [學士]黑河水利樞紐布置及面板堆石壩設計 [學士]土石壩施工組織設計 [學士]函江水利樞紐工程畢業設計 [學士]函江水利樞紐工程畢業設計 [博士]大壩安全管理關鍵技術研究 [學士]水利灌渠改建工程畢業設計 某閘工程設計圖 某排水泵站的初步設計 http://www.zhulong.com/sitemap/SL/SL4285.html

❷ 張含英的治理黃河

1981年,張含英應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天津市委員會之約,寫了一篇文章,題目叫做「
黃河召喚系我心」。這個命題十分恰當地概括了他為黃河事業嘔心瀝血,艱苦努力的奮斗歷程。張含英的家鄉是山東省菏澤縣,地處黃河下游沿岸,深受黃河泛濫之苦,幼年的張含英,就經常聽祖母和母親講述黃河決口改道的故事。每年夏秋季節,黃河漲水的警報聲,人們緊張防汛的吶喊聲,在他幼小的心靈上都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中學他又聽到老師講述清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在河南省蘭封縣銅瓦廂決口改道的情況,黃河河道一下子從菏澤縣城的南邊滾到縣城的北邊,此後20年間無人整治,任其泛濫,災情特別嚴重。這些事,迫使張含英思考著這樣一個問題:蘊育了中華民族的黃河卻為什麼這樣殘暴?為什麼它會決口改道?他決心要探索這個奧秘。他認為,水利也是科學的一個分支,他要通過研習水利,實現「科學救國」的抱負。1925年,張含英從美國留學回國。恰在這一年,黃河在濮陽縣(當時屬河北省)南岸的李升屯民埝決口,泛水於下游黃花寺沖決南岸大堤,禍及山東省。山東省河務局請他同往調查水災,這是他第一次參加治理黃河的實踐機會。經過調查,他認為黃河決口是由於堤防不固,而固堤之法,必須改埽工為石頭護岸,但遭到保守思想與腐朽勢力的反對。從這次石埽之爭中,使他悟出一個道理:治理黃河不單是工程技術問題,其中還有社會問題。
1928—1930年,他在山東省建設廳工作時,曾先後提出引黃灌溉和發展省內水電等建議,同樣遭到反對。在他一再堅持下,只修成一座小型虹吸管和一座小水電站,但得不到推廣。
治河實踐遭到挫折,但張含英的治河意志沒有改變。他積極從事治河歷史與治河理論的研究。在美國留學期間,他曾向柯樂斯教授借閱過4冊黃河資料,內容十分豐富。這給他回國以後的研究工作幫助很大。回國後,他又詳細閱讀和研究了中國歷代治河的大量論著,提出兩點新的認識:第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治河計劃,必須有充分的科學依據;第二,過去治理黃河,多側重於孟津以下的黃河下游,而黃河為患的根本原因,是來自上中游的洪水和泥沙,所以專治下游,不能正本清源。
中國著名水利專家李儀祉於1931年2月24日在《大公報》上發表了「導治黃河宜注重上游」一文。3天之後,張含英也在該報發表了「論治黃」的文章。該文認為,對於傳統治河觀點而言,李儀祉提出要注重上游的意見,無疑是治河策上的新發展,但就治黃整體而言,就上中下游並重。此外,該文還深刻分析了黃河得不到治理的社會原因,如河政不統一,許多矛盾無法解決;保守思想作祟,新的科學技術得
不到推廣應用;政治腐敗,河工人員存在「利河多事」的思想等等。此文發表以後,他曾擔心會得罪於當時已負盛名的李儀祉先生,以後的事實證明,他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在時隔不久的一次聚會中,李儀祉先生笑容滿面地和他握手,表示了對他的論點的贊許。1933年9月,黃河水利委員會成立,李儀祉出任第一屆委員長,張含英被任命為委員兼秘書長。兩位專家的相識與共事過程,成為水利科技界的一段佳話。1933年黃河洪水暴漲,下游多處決口,國民黨政府匆忙命令成立「黃河水利委員會」和「黃河水災救濟委員會」,並指定黃河堵口事宜由後者負責,前者「不必過問」。身兼黃河水利委員會委員的冀、魯、豫三省主席也聲稱,下遊河防仍由三省河務局主管,黃河水利委員會不得參與。在這種情況下,黃河水利委員會只能從事科學治河的前期工作。雖然提出「十年一小成,三十年一大成」的設想,但要實際展開工作,仍然受到各方面的牽制,如水文測驗、地形測量、模型試驗、水土保持試驗工作,實施起來阻力很大。盡管如此,張含英在黃河水利委員會工作的3年裡,加強基本資料的觀測研究,並多次深入現場調查,探索自然規律,先後發表論文多篇,於1936年連同以前著作匯集出版了《治河論叢》一書。同年還出版了《黃河志第三篇水文工程》一書。
1947年,張含英在中國工程師學會第十四屆年會上發表了「黃河治理綱要」論文。這是他回國20多年研究黃河的總結論,可稱之為其代表作。該文分總則、基本資料、泥沙之控制、水之利用、水之防範、其他共六部分,80條意見,約18000餘字。他在總則中首先提出治河的基本原則:「治理黃河應防治其禍患,並開發其資源,藉以安定社會,增長農業,便利交通,促進工業,由是而改善人民生活,並提高其知識水平」。還指出:「治理黃河應根據需要達到之目的,政治經濟之現實背景與未來之發展,及天然因素或條件,先行擬定治河之方策。此項方策並應隨資料之補充,學術之進步,與社會之需求,每5年檢討一次,必要時修正之」。「治理黃河之方策與計劃,應上中下三游統籌,幹流與支流兼顧,以整個流域為對象」。「治理黃河之工事,凡能作多目標計劃者,應盡量兼顧」。「治河之各項工事,彼此相互影響,應善為配合之」。「黃河之治理,應與農業、工礦、交通及其他物資建設連系配合」。在泥沙之控制部分,首先指出「黃河為患之主要原因為含沙量過多。治河而不注意泥沙之控制,則是不揣其本而齊其末」。並建議:「為求徹底明了泥沙之來源及河槽沖積之現象,應於流域以內布設觀測站,河道擇設觀測段,並根據實地情況作控制之研究。」認為減少泥沙來源的主要方法是:「對流域以內土地之善用,農作方法之改良,地形之改變,溝壑之控制諸端
」。還指出這些「多為農林方面之事,故應與農林界合作處理之」。 關於水之利用部分,他首先提出應推算全河各段之水流總量與潛能,「進而支配全流域灌溉之用水,航運最低之接濟,以及電力之供給」。並指出:「水之利用,應以農業開發為中心、水力、航運應配合農業」。同時又要注意,對各河段作具體分析,明確各河段的主要目標。如「貴德之龍羊峽,循化之公伯峽,皆可攔河作壩,用水發電」。「龍羊峽以下,經松巴、李家、公伯、孟打、寺溝、劉家、鹽鍋等七峽而至蘭州」,均可進一步研究攔河作壩。蘭州至中衛間,則「應先於大峽之西霞口,紅山峽之吊吊坡及黑山峽之下口築壩」。上述兩個河段,「必於利航,水力、灌溉、蓄水數者同時兼顧。而高地之灌溉,又須藉力抽水……故此段工程最宜作多目標之計劃」。同時應顧及大通河、大夏河、洮河等支流的開發治理。
「寧綏平原土壤肥美,氣候適宜,引水便利,素有糧庫之稱。惜舊有灌溉,工事雖多,今已逐漸湮廢,且效能低微,故徹底整理擴充,應視為該區首要工作」。又提到「寧綏沿河地勢較平,改進航運須以調整河槽方法為之。惟以目前需要而言,改善航道與修築鐵路兩者孰為最宜,應先作比較研究,然後定之」。
晉陝間河段,「倘於龍門上之石門一帶築壩高一百五十至二百公尺,更於其上游建壩二處,即可將全段化為三湖……故此段亦為多目標開發計劃之良好區域」。「河在陝縣與孟津間位於山谷之中,且臨近下游,故為建築攔洪水庫之優良區域。其築壩地址應為陝縣之三門峽及新安之八里胡同」。對於此段開發方案,文中作了比較詳細的論證。認為應作一級開發(即八里胡同建高壩)和兩級開發(即八里胡同和三門峽各建一低壩)兩種方案的比較研究,並以國家財力而定取捨。八里胡同高壩方案可以進行綜合利用,可控制下泄洪峰流量不超過10000秒立方米,發電裝機可達120萬馬力以上(約90萬千瓦)。如由於國家資金困難,可先築低壩以攔洪。低壩壩址,八里胡同與三門峽都有條件,或先建三門峽以攔洪,以後再建八里胡同低壩以發電;或先建八里胡同低壩以攔洪,等到國家財力允許時再加高大壩,作綜合利用。不管採用哪種方案,水庫回水都不宜超過潼關,以保關中平原安全。最後他得出的結論是一級開發方案(即在八里胡同建高壩,進行綜合利用),最為適宜。
「黃河下游……可建閘引水灌溉」、「應利用河水灌溉,並配合排水系統,引水洗鹼」、「下游航行之利素不甚大,輪船行駛全不可能。應先配合防洪之需要,整理河槽……以期航運之逐漸發展」。
關於水之防範,首先指出「黃河下游為水患最多之區,亦河患特別嚴重之地,其治理目標,應列防洪為首要」。上述陝縣至孟津間之築壩攔洪與上中游泥沙之控制等事,均「應視為下游防洪之有效辦法」。此外還提出在「鄭縣及蘭封南岸,原武及開封北岸,長清或濟陽北岸等處,可否開辟泄洪道,應分
別研究並考其利」、「當其他防洪工程進至相當階段時,再作束窄堤距之圖」、「初期修整,不可貿然束窄」、「若僅以堤為防洪之具,則應以安全排泄鄭縣22000秒立方米洪水為初步標准」。下游「可備一平時河槽及洪水河槽」。下遊河槽之固定,「應視為今日急要工作。而固定之法尤宜即行著手研究,並選擇適當河段早日試行」。「黃河上、中游之水患,范圍均尚不大,災情亦較輕微。但若干年後,可能因經濟建設,人煙日密,財富日增,而漸威脅嚴重」。並提出蘭州、綏遠、韓城、朝邑等地區水患防範之意見。河口段之治理,亦應擬定計劃。此外,文中還提出「防洪不應以決口能堵為己足,而應以預防免決為職責」。亦「不能視為純粹之慈善或賑濟問題,應顧到其與經濟方面之關系」。防洪「必須有一適當之標准,而此項標准之擬定,亦為社會經濟之問題」。
在基本資料部分,該文詳細列舉了應調查研究水文、泥沙、蒸發、地下水、地形、地質、經濟等情況及資源蘊藏量等項。在這里充分體現了作者科學治河的思想。這篇論文,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人民治黃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❸ 楊濤的主要學術論文

1. Yang, T., Q.X. Shao, C.Y. Xu, V.P. Singh, 2009.Regionalfrequency analysis and spatio-temporal pattern characterization of rainfallextremes in Pearl River Basin, Southern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Under review, SCI).
2. Yang, T., Q.X. Shao, C.Y. Xu, V.P. Singh, 2009. Problemsof regional water security and associated countermeasure in a rapidlydeveloping region of Southern China,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Under review, SCI).
3. Yang,T., C.Y. Xu, Xi Chen, V.P. Singh. Q.X. Shao, Z.C. Hao, X. TAO, 2009.Assessing the impact of conservation measures on hydrological and sedimentchanges in nine major catchments of the Loess Plateau, River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 24: 1–19, DOI: 10.1002/rra.1267 (SCI).
4. Yang, T., Q.X. Shao, C.Y. Xu, X. Chen, 2009. Regional floodand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in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China using L-momentsapproach, Stochastic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DOI:10.1007/s00477-009-0308-0 (SCI).
5. Yang, T., Q. Zhang, Y.D. Chen, X. Tao, C.Y. Xu, 2008. Aspatial assessment of hydrologic alternation caused by dam construction in the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China, Hydrological processes , 22, 3829–3843(SCI).
6. Yang, T., X. Chen, C.Y.Xu, et al., 2008. Spatio-temporal changes ofhydrological processes and underlying driving forces in Guizhou Karst area,China (1956-2000), Stochastic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 DOI10.1007/s00477-008-0278-7. (SCI).
7. Yang,T., Q. Zhang, C.Y. Xu, V.P. Singh. et al., 2008.DEM-based modelling of runoff and sediment yield processes and uncertaintyanalysis in the Hilly-gully Loess region, China, Environmental modelling and assessment, (In press, SCI)
8. Chen Y.D., T. Yang (Corresponding author), Q. Zhang,C.Y. Xu, Xi Chen, 2008. Evaluating hydrologic alternation along the Dongjiang(East River) basin, south China:A visually enhanced RVA approach, Stochastic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DOI 10.1007/s00477-008-0294-7. (SCI).
9. Yang,T., C.Y. Xu, Q.X. Shao, Xi Chen, V.P. Singh. et al.2008. Temporal and spatial patterns of low-flow hydrological components in the Yellow River ring past 50 years, Stochastic Environment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 DOI 10.1007/s00477-009-0318-y (SCI).
10. Zhang Q., C-Y Xu, V.P. Singh,T.Yang, 2009. Multiscale variability of sedimentload and streamflow of the lower Yangtze River basin: Possible causes andimplications, Journal of Hydrology, 368: 96-104,doi:10.1016/j.jhydrol.2009.01.030. ( SCI)
11. Zhang Q., C-Y Xu, Y.D. Chen,T.Yang, 2008. Spatial assessment of hydrologicalteration across the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and possible underlying causes.Hydrological Processes DOI: 10.1002/hyp.7268. ( SCI)
12. Chen, Y.D., Q. Zhang, C.Y. Xu, T.Yang, et al., 2008. Change-point alterations of extremewater levels and underlying causes in Pearl River Delta, China, River Researchand Application 24:1-17 DOI: 10.1002/rra.1212. (SCI).
13. ZhangQ., C.Y. Xu, T. Yang, 2008.Variabi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water resource in the Yellow River basinof past 50 years,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DOI 10.1007/s11269-008-9320-2(SCI).
14. Zhang Q., C-Y Xu, T. Yang,2008. Scaling properties of the runoff variations in thearid and semi-arid regions of China: a case study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Stochastic Environment Research and Risk Assessment: DOI10.1007/s00477-008-0225-7. (SCI).
15. Yang, T., X. Chen. 2009. Using L-momentsapproach to conct regional flood frequency and associated spatial patternsanalysi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Proceedings of the 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 Discovery (FSKD'09) by IEEE. (Ei and ISTP).
16. Yang, T., ZC. Hao, LM Sun. 2009.Recognition of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low-flow changes in the Yellow Riverover the last half century, Proceedingsof the 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Knowledge Discovery (FSKD'09) by IEEE. (Ei and ISTP).
17. Yang, T., X. Chen. 2008. A visual mining on RVA results ofhydrologic alternations along the East River, South China(1952-2002),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Systems and KnowledgeDiscovery (FSKD'08) by IEEE. 659-664 DOI 10.1109/FSKD.2008.16 (Ei and ISTP).
18. Yang, T., X. Chen, J.R. Chen, et al., 2007. Distributed soilloss evaluation and predicti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 an area with high andcoarse sediment yield of Yellow River, China,Methodology in Hydrology IAHS Publ. 311: 118–125. (Ei)
19. 楊濤,陳永勤,陳喜等,2008. 復雜環境下華南東江中上游流域築壩導致的水文變異研究,湖泊科學21(1): 136-143.
20. 楊濤,姚文藝,陳界仁等,2008. 黃土溝壑區小流域侵蝕產沙過程的情景模擬分析,中國水土保持科學,6(2):8-14.
21. 楊濤,陳喜,許崇育等,2008. 貴州近50年來的徑流過程時空演變特徵及驅動因素診斷,地質與環境. (在印)
22. 楊濤,陳永勤,許崇育等,2008. 基於線性矩法的珠江三角洲區域洪水頻率計算及空間特徵分析,河海大學學報. (在印)
23. 解河海,郝振純,楊紅衛,楊濤等,2008. 岔巴溝流域分布式產流產沙的計算機模擬,計算機系統模擬20(13):3393-3400 (Ei).
24. 楊濤,陳界仁,姚文藝等,2007. 基於DEM 的黃土丘壑區動力學流域水沙數過程學模型應用研究—以黃河中游兩個典型小流域為例,水動力學研究與進展A輯,2007-22(5):583-591.
25. 楊濤,陳永勤,張強等,2007. 華南東江流域水文變異評估:一種增強RVA可視化方法, 2007年全球華人地理學家大會暨2007海峽兩岸地理學家大會,台灣高雄139-150.
26. 解河海,郝振純,楊濤,2007.TOPMODEL 在岔巴溝流域的模擬研究,三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9(3): 197-200;
27. 呂升奇,李天碧,陳界仁,楊濤等,2007.基於GIS 的航道整治決策支持系統,27(5): 29-32;
28. Yang, T., Y. D. Chen, X. Chen, et al., 2007. Assessing spatialhydrologic alternation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Yellow River, Chinausing RVA approach,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Food and WaterSustainability in China Macau.
29. Yang, T., Y. D. Chen, X. Chen, et al., 2006. An approach forsediment yield modeling in the hilly loess region and parameter uncertaintyanalysis,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IAHS-PUB in 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30. 楊濤,王欽釗,梁忠民等,2006. 修河流域洪水預報調度系統關鍵技術討論,人民長江, 9(37): 98-101.
31. 楊濤,任偉,李勝陽等,2006. 幾種防洪調度方法在黃河小花間分布式水文預報模型中的應用,2006年中國水論壇第四屆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9:283-286.
32. 宋玉、李致家、楊濤,2006.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淮河洪澤湖以上流域洪水預報中的應用,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34(2): 127-131.
33. 楊濤,張鷹,陳界仁等,2005. 基於數字平台的黃河岔巴溝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研究,水利學報, 36(4): 456-460 (Ei).
34. 陳界仁,劉雲,楊濤,2006. 數字航道構建研究-以贛江樟樹南昌河段為例,人民長江,37(7):57-59.
35. 楊濤,唐洪武,陳界仁等,2005年,地理信息系統(GIS)在贛江航道整治工程規劃設計中的應用,第四屆亞太可持續發展交通與環境技術大會會議論文,西安,704-708.
36. 李致家,董增川,梁忠民,楊濤,2004. 大流域洪水預報與洪水調度管理方法研究, 水力發電, 30(1): 12-15.
37. 祝傑,楊濤,2004. 黃河防洪預報調度與管理耦合系統在防洪決策中的應用,中國水利,9:31-32.
38. 楊濤,丁賢榮、王文等,2001.基於COM的河道地理信息系統開發,水文2001, 1(6): 38-41.
39. 程立剛,丁賢榮,楊濤,2001.水下地形掃描圖高程信息自動提取方法研究, 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9(4): 120-122.
40. 丁賢榮,王文,楊濤,湯立群,2001. 河道數字地形信息系統與長江鎮揚河段GIS 研製,河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9(4):116-119.
41. 楊濤,劉慶等,2000. 水庫自動化管理信息系統,水電能源科學 8(1): 55-57.

❹ 論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及對策~~~~~~~~

參考資料:

全力推進交通基礎設施事業在新形勢下又好又快發展

今年是建國60周年,也是實施「十一五」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規劃的關鍵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面對宏觀經濟形勢的新變化、科學發展的新要求、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新階段、人民群眾的新期待,我們必須把「千方百計謀發展、攻堅克難抓落實」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鮮明工作導向,做到「爭、逼、防、干」,即立足爭,爭項目、爭資金、爭進度;著眼逼,逼出新思路、新辦法、新招數;加強防,防安全風險、防質量風險、防廉政風險;堅持干,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只要我們頑強拼博,奮力沖刺,就能續寫宿遷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新篇章。
一、立足「爭」,全力促發展,進一步保持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強勁態勢
今年,隨著金融危機快速蔓延和國內外經濟運行明顯減速,交通基礎設施事業的發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我們要注重從變化的形勢中捕捉和把握難得的發展機遇,抓住危中之機,用好危中之機,採取一切措施,爭項目、爭資金、爭進度,咬定目標、高點定位、搶抓機遇、攻堅克難,全力推動交通基礎設施的新一輪大發展。
(一)立足「爭」,必須客觀總結去年發展成效。2008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交通基礎設施系統廣大幹部職工始終堅持「好字當頭、後發快進、干字為本」的指導思想,銳意進取、攻堅克難,我市交通基礎設施事業保持了穩中有進的發展勢頭。招商引資工作進展順利。我們緊緊圍繞加速工業化這個核心,主攻大項目、服務大項目,全力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我局通過認定億元以上新開工項目為偉盛塑業,計劃總投資1.2億元;已驗收的竣工項目分別是龍馬動力、中聯物流、創裕制衣、著得祿內衣等一批項目,以及偉盛塑業、豐泰養殖、德明針紡、集裝箱保稅庫、江蘇通泰物流等一批開工形象進度明顯的項目,總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億多元,超額完成年初市政府下達給我局的目標任務。交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我們積極加強資金籌措、狠抓前期工作、加快工程推進、嚴格質量監管,圓滿完成了年初下達的交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任務,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結構得到顯著改善,共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投資9.47億元,占省廳下達年度計劃的113%。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深入推進法治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市場秩序不斷規范,公共服務能力不斷提高。水上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監管措施扎實有效,路政航政管理不斷完善,運輸市場經營行為不斷規范,工程質量監管進一步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我們嚴格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工作方針,加大隱患排查力度,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完善安全生產應急體系,深入隱患排查整改,加強安全專項整治,全市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生產形勢總體保持穩定。交通基礎設施行風建設成效顯著。我們始終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隊伍」的工作思路,在以往「一崗雙責」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一崗三責」制度,即所有決策層和管理層要對自身的分管工作、分管工作內的黨風廉政建設及安全管理工作負責,所有執行層對自身的業務工作、廉潔自律及職責范圍內的安全管理工作負責。
(二)立足「爭」,必須敏銳捕捉難得的發展機遇。機遇是最寶貴的資源,不可多得,稍縱即逝。在當前紛繁多變的經濟環境中,我們必須善於抓住交通基礎設施事業發展的新機遇。一是加大基礎設施投入的機遇。為促進全國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國務院決定於2010年前投入4萬億元用於擴大內需,其中「加快鐵路、公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農村公路建設力度」等多項內容涉及交通基礎設施行業。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對農村改革發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堅持把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作為公共財政支出的重要內容,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並強調要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向農村集中居住點延伸,積極推動城鄉客運一體化。這就對我市促進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推進城鄉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明確了新的任務。省、市政府也相繼出台了保增長、促穩定相關措施,我們要牢牢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我們要瞄準國家和省資金投向,加強項目編制和申報工作,加大跑項目的力度,積極爭取一批基礎設施項目進盤子、上本子、入籠子。二是宏觀政策寬松的機遇。國家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打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組合拳」,涉及項目審批、土地審批等方面的政策趨向松動,取消對商業銀行的信貸規模限制,加大對重點工程信貸支持。這為我們提供了多年企盼、急切需要、短期見效、長期受益的政策機遇和寬松環境。三是低成本生產建設的機遇。當前,鋼材等原材料價格大幅回落、勞動力成本持續走低、重大機械裝備價格下降,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節本增效、擴大投資提供了機遇。四是體制整合的機遇。國家「大部制」改革將逐步深入,省廳已經形成公鐵水空齊抓共管的大交通基礎設施管理體制,在這樣的背景下,各市縣的交通基礎設施管理體制改革也在積極整合,這為統籌各種運輸方式、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又好又快發展贏得了主動,為我市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方式轉變、供給結構優化、服務質量提升等帶來了重大機遇。
(三)立足「爭」,面對挑戰和難題,必須高點定位全年奮斗目標。面對宏觀環境復雜多變、區域競爭日益加劇的態勢,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稍有懈怠,就會貽誤機遇,耽誤事業。我們要牢固樹立「堅持好快乾,跨越不動搖」,高點定位,爭創一流,全面謀劃今年的目標任務。工程投入要更大,加快推進綜合交通基礎設施運輸體系建設,盡快開工建設宿宿淮鐵路,進一步構建較為完善的干線公路網、農村公路網和以京杭運河為主體的高等級航道體系,加快推進宿遷中心港物流樞紐項目前期工作,今年要確保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9.62億元。運輸結構要更優,大力調整和優化運輸產業結構,積極推進運輸市場集約化水平,快速推進客運班車公司化經營改造工作,加快運輸產業升級,提升服務質量,促進交通基礎設施服務業更好更快發展。積極鼓勵貨運經營業戶發展廂式貨車、集裝箱掛車、特種專用或重型貨車,促進貨運企業向規模化、集約化方向發展。行業管理要更嚴,全面覆蓋、突出重點,加大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監管力度,確保將我市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全部建成精品工程;嚴把行政審批關口,注重行業動態監管,將違章經營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加大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監管力度,努力維護安全、高效、和諧的交通基礎設施運輸秩序。隊伍形象要更好,內強素質、外樹形象,幹部職工自身建設進一步加強,反腐倡廉、機關作風建設、文明創建等取得新的明顯成效,全面實現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與幹部隊伍建設、行業形象提升協調並進;全面推行全員「一崗三責」制度,著力打造廉潔、高效的幹部職工隊伍。

二、著眼「逼」,極力促落實,進一步提升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工作成效
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總體要求、目標任務都已確定,關鍵在於抓落實。要從體制機制上把幹部職工「逼」向一線,使全體人員滿負荷、快節奏、高效率的工作,做到拼字當頭,只爭朝夕,以高效率贏得高速度,以快節奏推動快發展。
(一)加大獎懲力度,將幹部職工逼向招商一線。大項目是加快發展的「牛鼻子」、區域經濟的「脊樑骨」。各單位、各部門要繼續將招大引強工作作為考量幹部工作水平、服務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重中之重來抓,全面提升招大引強能力和幫辦服務能力,確保2009年招商引資工作實現「三個一」,引進一個億元項目、竣工一個億元項目、投產一個億元項目。一要著眼招大引強。各單位、各部門要針對國家和省擴大內需的投資導向,圍繞食品飲料、機械電子、新材料、新能源以及服務外包、文化創意等區域主導產業發展,緊盯重點企業,多方合力攻堅,努力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大、抗風險能力強、能源消耗少、污染排放低的大項目,努力在「國際500強、國內500強、行業50強」企業引進上實現新的突破。二要強化幫辦服務。各單位、各部門要牢固樹立「項目落戶只是招商成功的一半、精心服務才是招商過程的始終」的理念,重點服務好項目從落戶到投產達效過程中涉及土地、建設、供電等手續辦理和交涉工作,最大限度節約客商的時間和精力。要深入企業一線,採取「一企一策」、「個案解決」的辦法,幫助企業理思路、找對策、謀發展。三要完善體制機制。要繼續堅持招商引資「一票否決制」和「重獎重罰制」,始終「以發展論英雄、憑實績用幹部」,注重從招商一線發現、鍛煉、培養和選拔幹部,經局黨委會研究,凡是能引進在全市有一定影響的單體大項目,不僅按規定給予物質獎勵,是科員或副科級幹部的,可以破格晉升為正科級,是正科級幹部的,建議市委予以提拔;要繼續堅持「任務分解機制」、「任務倒逼機制」、「一線工作法」和「現場會辦制」,對招商引資和幫辦服務進行任務分解,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定期督查考核,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現場會辦,確保招商引資工作的落實。
(二)強化責任分解,把幹部職工逼向工程建設一線。今年的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任務異常繁重,是歷史上最重的一年。宿宿淮鐵路上半年將開工建設,宿新高速公路年內完成投資2億元,同時,要加快國道205宿遷段、省道245沭陽至泗洪段、省道249宿遷至靳橋段、省道330宿遷段、運河一號橋、黃河三號橋等交通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步伐,完成農村公路建設379公里,可謂任務艱巨,任重道遠。「在其位,謀其事」。始終懷有工作責任心和發展使命感,是一名合格的交通基礎設施系統領導幹部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各級交通基礎設施幹部職工特別是主要負責同志要頭腦清醒、沉著應對,切實承擔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更加主動地承擔責任,帶頭抓好工作落實。要按照工作分工,認真落實領導重大項目建設責任制,要借鑒市領導重大項目建設風險抵押金的辦法,把各級幹部推向工程建設第一線,使手中的權力和擔當的責任相一致。按照「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要求,將每一項具體的責任都分解和落實到基層、到人頭,把目標分解的過程變成落實責任的過程,讓交通基礎設施幹部職工人人肩上有任務、個個頭上擔責任。
(三)推行幹部下訪,把幹部逼向矛盾集中一線。信訪工作是化解交通基礎設施矛盾、維護行業穩定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近期,成品油價稅費改革已經實施,做好當前的行業穩定工作,更是責任重大、意義重大。各單位、各部門要結合本單位、本部門當前信訪工作的實際,廣泛實施領導幹部下訪制度,深入基層、深入一線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要細化工作方案。根據領導幹部的分管范圍和主要職責,明確幹部下訪聯系點,按照「事先預告、上下聯動、分類處理、跟蹤督辦」等方式,重點解決所屬運輸企業、施工企業、服務對象、基層一線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並建立健全交通基礎設施系統領導幹部「零距離」下訪工作責任制、包案責任制、歸口辦理制、限期辦結制和責任追究制等相關配套機制和規章制度,確保信訪問題解決到位。二要強化督促檢查。各單位、各部門要按照各自的工作職責要求,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務求工作實效。下訪的各級領導幹部對接待但未能當場結案的信訪案件,要切實加強跟蹤,及時對案件的處理情況進行督查、督辦和通報,抓好調處落實工作,做到取信於民。三要注重解決問題。各單位、各部門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帶著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感情做工作,切實增強宗旨意識和服務意識。在信訪工作中,嚴格按照信訪問題不查清不放過、問題不解決不放過、信訪人不停訴息訪不放過的原則,力求給信訪人一個明確的答復。

三、加強「防」,努力打基礎,進一步營造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良好氛圍
交通基礎設施快發展,基礎是關鍵。各單位、各部門要緊緊圍繞部門工作,進一步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努力營造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良好氛圍。
(一)防安全事故發生。隨著全市經濟社會事業的不斷發展,人民群眾對交通基礎設施安全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迫切要求我們在加強行業管理時,牢牢將安全管理貫穿於行業管理的全過程,確保交通基礎設施行業安全形勢穩定。一要加強應急體系建設。各單位、各部門要緊緊綳緊安全這根弦,全面貫徹《突發事件應對法》,健全各種險情預測預警體系,進一步健全水上搜救力量儲備制度,完善全市內河水上搜救工作規程,有計劃地開展應急演練工作,並加大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確保安全事故處理到位。二要繼續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監管力度。近期,全市交通基礎設施系統接連發生了多起交通基礎設施事故,去年12月22日,沭陽縣二運公司發生了2輛公交車相撞,造成2人當場死亡、10多人受傷的較大事故;1月4日上午,市交運集團蘇N03069在從上海返宿途中發生側翻,造成4人死亡、15人受傷的重大事故;1月6日上午,宿豫區三運公司81路公交車發生車輛碰撞事故,造成13人受傷。這些血淋淋的事故,各縣(區)交通基礎設施局、各有關行業監管部門一定要引以為戒,做到警鍾長鳴,深挖事故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從源頭上努力加大客運市場安全監管力度。要深入開展客運市場秩序整頓和出租運輸市場整頓,營造良好的運輸市場環境;繼續加強公路通行秩序管理,加大對超限車船、非標及建築控制區構築物、非法搭接道口的打擊力度,維護路產路權;繼續抓好我市境內「兩湖一河」重點水域和「兩客一危」重點船舶的安全管理,並逐步完善水上交通基礎設施安全突發事件、自然災害快速反應應急預案。進一步加強我市12395水上搜救指揮中心建設,確保水上搜救的快速反應,重點提高我市境內京杭運河、駱馬湖、洪澤湖水域突發事件救助保障能力。加大渡口渡船軟硬體設施建設力度,推進撤渡建橋工程,保持全市水上交通基礎設施安全形勢進一步穩定。加強港口安全生產監管,深入開展危險貨物碼頭專家會診行動。切實加大公路陡坡、急轉彎、險段、危橋改造力度,不斷推進公路安保工程建設。
(二)防不廉潔行為發生。我們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積極的態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扎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系統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抓住不廉潔現象易發多發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重點工作的突破帶動整體工作向前推進,為交通基礎設施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一要突出對領導幹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要加強理想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幹部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把反腐倡廉教育納入日常的政治學習中,切實規范對領導幹部教育的內容、形式和要求,著力解決領導幹部在思想作風、學風、工作作風、領導作風和生活作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二要突出交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廉政建設。要圍繞工程招投標、轉包分包、物資采購、資金撥付和設計變更等關鍵環節,完善規章制度,加強監督檢查,打造「陽光工程」。要繼續推行和完善廉政合同制、重點工程紀檢監察派駐制和農村公路紀檢監察巡查制先進經驗做法,規范和完善工程項目招標投標制度及舉報投訴處理機制。三要突出制度創新和體制改革。要建立完善的權力制約和監督相關制度,形成用制度管人、管權、管事的長效機制。要以改革統攬防腐倡廉各項工作,深入推進幹部人事、行政審批、行政執法體制、財務管理和投融資體制方面的改革。要把反腐倡廉的措施融入各項改革和制度建設之中,堵住以權謀私、權錢交易的漏洞。
(三)防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工程質量問題,來不得半點麻痹大意,如果質量不合格,路修得越長,浪費就越大,國家財產和人民的生命就難以得到保障。因此,在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過程中,要切實加大監管力度,推進管理創新,努力把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成為精品工程。一是繼續加強工程質量監管。要不斷創新質量理念,提升質量管理方法,提高質量工作水平。繼續建立健全工程質量責任制,層層落實質量目標和責任;要加大對國省干線公路及農村公路、航道船閘、港口碼頭等建設項目的監管力度,通過定期檢查、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及時發現存在問題,限期整改,強化質量通報,實施輿論監督,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把隱患暴露在陽光之下;建立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切實加大工程質量檢測頻率,做到嚴防死守,層層把關,面面俱到,環環入扣。二是努力推進工程質量管理理念創新。要切實更新設計觀念,努力推動我市交通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在精細、環保、節約等方面再上新台階。要積極推廣預控法,盡早解決工程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對可能影響目標任務完成的分項工程提早安排開工,對人力、設備不能滿足完成目標任務要求的,要立即加大投入。要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流程,節約工程成本,提升工程質量水平。三是深入開展紀檢派駐工作。積極開展廉政文化進工地活動,加強工程廉政建設,加大對工程建設、管理人員的教育、督查力度。要在市局紀委的統一領導下,對每一個重點工程項目派出紀檢監察組,對工程招投標、征地拆遷、材料供應、設備采購、工程質量、資金使用和管理等重點環節監督,做到及時掌握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為工程建設順利推進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堅持「干」,奮力求突破,進一步強化交通基礎設施發展的組織保障
當前,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完成全年目標任務、保持交通基礎設施持續快速增長面臨巨大壓力。各單位、各部門務必始終保持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真抓實干,一刻不鬆懈、絲毫不松勁,扎實開展工作。
(一)真抓實干,關鍵要領導帶頭。最寶貴的措施是實乾的措施,最關鍵的落實是領導帶頭。當前,市委、市政府、市局交辦的工作,有時還存在抓不具體、抓不到位、抓不到底現象,根子就在於有關單位、有關部門負責同志沒有真正負起責任,對交辦工作一簽了事。推進工作,作為負責同志不僅要運籌帷幄、掌控全局,當好指揮員,更要沖鋒在前、率先垂範,爭當戰斗員。每承擔一項具體工作,必須有舍我其誰的主人翁意識,主要領導幹部要當好班長,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特別是對重點工作、重大問題要敢於拍板,敢於負責,真正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履其職、盡其責。要帶頭維護大局,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整體與部門的利益關系,防止個人專斷和各自為政,反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確保政令暢通。
(二)真抓實干,重點要轉變作風。交通基礎設施系統全體幹部職工要樹立實事求是、真抓實乾的工作作風,堅持時時、處處、事事抓落實、抓到位。要強化服務意識,特別是領導幹部必須要沉下心來、撲下身子,親自組織工作落實,經常對工作檢查過問,確保工作落實到位。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圍繞大項目推進、加快轉變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方式、推進城鄉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能力、政務公開等重大課題,組織力量進行調查研究,指導和推動重點工作取得新突破,確保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的各項決策能最大程度的貼民心、順民意;要密切聯系群眾,經常深入到群眾中去,面對面聽民聲,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集中民智、落實民意上,努力在自身崗位上為群眾多辦實事、好事、急事、難事;要加強督查問責,以督查改善工作、促進整改、推動落實。今後,對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工作,市局作出的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要進行全過程督查督辦,各單位要明確專門科室扎口管理,專門人員負責辦理。對已經完成的要查成效,看是不是言行一致,達到預期目標,將來能否經得起時間的檢驗和群眾的評判;正在落實的要查進度,形成強力推進之勢;沒有落實的要查原因,找准影響落實的症結,打通影響落實環節,處理影響落實的人員。
(三)真抓實干,核心要攻堅克難。干工作、謀發展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一些矛盾和問題。面對招商引資、項目推進這一當前最緊要、最艱巨的任務,各級幹部特別是招商引資負責同志要主動奔赴第一線,招引項目、服務項目。面對交通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過程中前期工作難、籌資難等問題,有關負責同志、有關單位和部門要主動研究政策,加大向上協調力度,努力在條規和變通之間找准結合點,快速推進項目前期工作,全面拓展資金籌措渠道。面對當前燃油稅改革中人員轉崗分流、工作職能轉變和重心適度轉移的難題,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加強宣傳、正面引導,深入排查隱患,主動研究措施,依法遵規化解矛盾。總之,要把突破難點問題、推進重點工作作為做好全局工作的總抓手,以難點突破之利謀求全局成功之道,以重點突破之功取得整體推進之效。
同志們,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保持交通基礎設施事業又好又快發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全市交通基礎設施系統幹部職工一定要在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繼續秉承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攻堅克難的頑強毅力、務求必勝的雄心壯志,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全面奪取2009年交通基礎設施工作的新勝利,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❺ 港航的核心期刊您給我的回答,好多與我的方向不合,主要是關於水工建築物與航道工程的。

根據來你說的《建築經濟源》、《施工技術》這兩個 比較符合你說的要求。但核心期刊審稿嚴格,對論文質量和作者本身的要求都很高,還是要根據你具體的工作專業,自身的學歷和職稱,對時間的要求,選擇更適合的期刊。具體的可以企鵝聊:齊留齊腰就散斯斯爾

❻ 幫忙問一下,航道工程有哪些特點寫論文需要用

為改善航道的通航條件或開辟新航道而採取的工程措施。 在水域內供船舶專及排、筏航行的屬線路。航道是水運的基礎設施,可分為天然航道和人工航道(運河)航道工程開拓航道和改善航道航行條件的工程,常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 航道疏浚 ② 航道整治 ,如山區航道整治 、 平原航道整治 、 河口航道整治 ③ 渠化工程 及其他 通航建築物 ; ④徑流調節,利用在淺灘上游建造的水庫調節 流量 ,以滿足水庫下游航道水深的要求⑤絞灘 ⑥開挖運河。 在河流上興建航道工程時,應統籌兼顧航運與防洪、灌溉、水力發電等方面的利益,進行綜合治理與開發,以謀求國民經濟的最大效益。在選定航道工程措施時,應根據河流的自然特點,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後確定。

❼ 治理城市河道污水論文

優秀水文化可以促進人水關系的協調。在現代的水利和生態環境建設中也應當倡導水文化,現代水文化創立的基本原則是滿足現代人們對水文化的基本需求,反映現代人與水的關系、體現現代科技進步。 水是基礎性的自然資源和戰略性的經濟資源。在人均水資源擁有量日益減少的同時,因水環境惡化所造成的水質性和功能性缺水現象亦日益突出,已成為突出的、全球性的共同的問題。早在上世紀初,歐美有些國家就關注水環境的污染,並且開始研究與防治。近幾十年來,各國為控制水環境污染進行了大量研究,並且耗巨資對有些主要湖泊和城市河道進行了大范圍治理。大量實踐證明,水環境的污染是可以治理的,但這種治理常常費時長及費錢多:國際上治理最成功的美國華盛頓湖,耗資1.3億美元,前後經過17年治理才達到目標;而面積僅1km2的瑞典的Frumman湖,費時22年,耗資90萬美元才治理完畢,等等。據於此,從上世紀七十年代起,尤其是近十餘年來,日本、美國、德國、瑞士等發達國家紛紛對以往的水環境治理思路進行反思,提出了生態治水的新理念,尊重河湖系統的自然規律,注重對其自然生態和自然環境的恢復和保護,使河湖的綜合服務功能能展現很好。 農業面源污水由於量大面廣,其治理難度不亞於點源,就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對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尤其是近年治理發展趨勢來看,主要採用生物氧化塘、人工濕地和土地處理系統等來進行治理農業面源污染。 就具體的技術發展趨勢來看,生態/生物方法是修復水生態系統中最為推崇的舉措之一。這種技術實際上是對水體自凈能力的強化,是人們遵循生態系統自身規律的嘗試。而在具體的實施時,更趨向於多種技術的集成。具體由哪幾種技術集成,則需要根據目的水域的污染性質、程度、生態環境條件和階段性或最終的目標而定,亦即在實施前要對目的水域作系統周密的論證,而後制定實施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大量實踐證明,以相應的實驗示範基地為平台,開展相應的應用基礎研究與新技術開發,同時引進異地實用高新技術進行本地化研究與示範,是條有利於快出成果並且直接將其轉化為生產力的可行途徑。如日本在琵琶湖和霞浦湖等建立了針對流域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的實驗示範基地,取得了環境教育、新方法和新技術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展示效果,為提高市民的環境意識和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系統修復技術現狀 大量研究表明,對水域的水環境污染進行有效治理的前提是控制污染源,只有外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作為末端治理技術的水環境污染治理才能見效,不然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甚至徒勞。通過大量研究與實踐,已明確水環境污染實際上是典型的生態問題,因此,在對污染水域進行治理時,用生態學方法使生態問題得到最終解決。近年,強調治理與生態修復相結合,甚至更加強調生態修復的作用。 從廣義上講,所有的生物處理都是生態修復。目前,國際上據原理已在使用的或已進入中試階段的污染水域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生態法三大類。其中的技術名稱包括底泥疏浚、人工增氧、生態調水、化學除藻、絮凝沉澱、重金屬化學固定、微生物強化、植物凈化、生物膜。(見表) 表 水環境治理與生態修復技術分類及其適用范圍 技術分類 技術名稱 選用污染水域范圍 主要作用 物理法 底泥疏浚 嚴重底泥污染 外移內源污染物 人工增氧 嚴重有機污染 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 生態調水 富營養化,有害無毒污染 通過稀釋作用降低營養鹽和污染濃度,改善水質 化學法 化學除藻 富營養化 直接殺死藻類 絮凝沉澱 底泥內源磷污染 將溶解態磷轉化為固態磷 重金屬化學固定 重金屬污染 抑制重金屬從底泥中溶出 生物/生態法 微生物強化 有機污染 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 植物凈化 富營養化、復合性污染 污染物遷移轉化後外移 生物膜 有機污染 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 1、底泥疏浚 底泥疏浚是在水域污染治理過程中普遍採用的措施之一。這是因為底泥是水生態系統中物質交換和能流循環的中樞,也是水域營養物質的儲積庫和特殊的緩沖載體,在水環境發生變化時,底泥中的營養鹽和污染物會通過泥-水界面向上覆水體擴散,尤其是城市湖泊和河道,長期以來累積於沉積物中的氮磷和污染物的量往往很大,在外來污染源存在時,這些物質只是在某個季節或時期內會對水環境發揮作用,然而在其外來源全部切斷後,則逐漸釋放出來對水環境發生作用,包括增加上覆水體中的污染物含量和因表層底泥中有機物的好氧生物降解及厭氧消化產生的還原物質消耗水體溶解氧等,並且在很長一段時期內維持對水環境的影響。因此,一般而言,疏浚污染底泥意味著將污染物從水域系統中清除出去,可以較大程度地削減底泥對上覆水體的污染貢獻率,從而起到改善水環境質量的作用。 底泥疏浚技術據原理屬物理法分類技術。外移內源污染物,這是底泥疏浚技術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內容。就疏浚技術現狀來看,主要包括工程疏浚技術、環保疏浚技術和生態疏浚技術等。就技術的成熟度和採用率而言,其中的工程疏浚技術居首,環保疏浚技術是近年開發並且已進入大規模採用階段的成熟技術,生態疏浚技術則是最近提出並且在局部實施的新技術。 就實施疏浚技術對水環境質量的改善效果來看,由於工程疏浚技術以往主要是用在為了疏通航道、增加庫容等目的而進行的疏浚,長期的實踐證明其效果欠人意;環保疏浚是以清除水域中的污染底泥、減少底泥污染物向水體的釋放為目的的技術,其效果因此明顯優於工程疏浚技術,而有較高的施工精度,能相對合理的控制疏浚深度,能較大幅度地減少疏浚過程中的污染是環保疏浚技術的特點;生態疏浚是以生態位修復為目的的技術,以工程、環境、生態相結合來解決河湖可持續發展,其特點是以較小的工程量最大限度地清除底泥中的污染物,同時為後續生物技術的介入創造生態條件。 然而,據日本等發達國家的實踐,就特定的水體而言,是否需要對其底泥進行徹底的疏浚,或者疏浚到什麼程度,還需要進行細致周密的研究論證,並且應做到視區域的污染程度、性質和疏浚目的而定,不宜一概採用,因為大規模的底泥疏浚不但需要大量資金來支持,而且被清除的污染底泥的最終處理也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2、生態調水 生態調水是在敏感水域普遍採用的水環境污染治理措施。生態調水的目的和方法是通過水利設施(閘門、泵站等)的調控引入污染水域上游或附近的清潔水源沖刷稀釋污染水域,以改善其水環境質量。 生態調水的實際作用主要體現在: ◆ 將大量污染物在較短時間內輸送到下游,減少了原區域水體中的污染物的總量,以降低污染物的濃度; ◆ 調水時改善了水動力的條件,使水體的復氧量增加,有利於提高水體的自凈能力; ◆ 使死水區和非主流區的污染水得到置換。 生態調水技術據原理屬物理法分類技術。通過稀釋作用降低營養鹽和污染濃度,改善水質,這是生態調水技術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內容。然而,生態調水技術的物理方法是把污染物轉移而非降解,會對流域的下游造成污染,所以,在實施前應進行理論計算預測,確保調水效果和承納污染的流域下游水體有足夠大的環境容量。 3、人工增氧 人工增氧是在治理污染河道中較多採用的措施之一。這是因為污染嚴重的河道水體由於耗氧量遠大於水體的自然復氧量,溶解氧普遍較低,甚至處於嚴重缺氧狀態,此時河道的水質嚴重惡化,水體自凈能力低下,水生態系統遭到破壞。人工增氧能較大幅度地提高水體中溶氧含量。 人工增氧的結果: ◆ 能加快水體中溶解氧與臭污物質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的速度; ◆ 能提高水體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促進有機污染物的降解速度,這些作用對消除水體臭污具有較好的效果。 人工增氧一般適宜於在以下二種情況下應用: ◆ 為加快對污染河道治理的進程; ◆ 作為已經過治理河道中的應急措施。 人工增氧技術據原理屬物理法分類技術。促進有機污染物降解,這是人工增氧技術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內容。 4、植物凈化 植物凈化技術據原理屬生物/生態法分類技術。污染物遷移轉化後外移,這是植物凈化技術主要作用所含有的內容。相對於物理法和化學法而言,生物/生態修復技術的提出較晚,而生物/生態修復技術發展僅僅是近十多年前才開始的,尤其是其中的植物凈化技術是近年來才開始得到重視。植物凈化技術的最大優點是可以通過植物的吸收吸附作用,降解、轉化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繼而通過收獲植物體的形式將有機污染物從水域系統中清除出去,因此,可以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與此同時,植物的存在為微生物和水生動物提供了附著基質和棲息場所。某些植物的根系能分泌出克藻物質,達到抑制藻類生長的作用,龐大的枝葉和根系成為自然的過濾層,能截獲大量的懸浮物質等,對水生態系統的物理、化學以及生物特性亦能產生重要影響。 作為完整的水生態系統包含種類及數量恰當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具體地說包括水生植物和魚、螺、蝦、貝類、大型浮游動物等水生動物,以及種類和數量眾多的微生物和原生動物等。其中,水生植物是水生態系統中的初級生產者,其不僅是水體食物網的重要成員,同時在水體溶氧供應、營養循環中其起到重要作用,而且作為水體結構角色,還為其它水生動物提供生存空間和產卵棲息地。 水生植物技術用於生態修復階段,其主要作用: ◆ 凈化微污染的水體,即通過其的吸收吸附作用,降解、轉化水體中的有機污染物,而使水質得到進一步改善; ◆ 作為水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員為其他生物的生存、繁衍提供場所和食物。 水生植物尤其是其中的浮葉和沉水植物在污染嚴重的水體中因生境條件不具備,因而難以成活,而修復水生態系統時有水生植物的介入,生態系統就能修復。 所以我們要發展科技,才能更好的保護環境

❽ 急!求助一篇論文,在行政執法管理中融入服務理念,最好是水上管理方面的

今年以來,西華港航管理所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會議精神。積極響應局黨委提出的開展「更進一步,更精一點」主題實踐活動的號召,認真參加省局部署的作風整頓暨效能建設活動,在朱家橋港航管理處領導的正確領導下,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開拓進取,打造和諧港航、構建和諧海事為主題,以水上交通安全為核心,優化水運環境,規范港口秩序。通過全所共同努力,克服因長江水監體制改革及其它客觀原因所帶來的一些不利因素,全面完成年度各項考核工作目標,取得了突出的成績。
加大水路交通規費徵收和稽查力度
首先牢固樹立服務意識,進一步優化水運環境。我所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優化環境,促進運力發展的文件精神。所有執法、管理人員切實轉變觀念,轉變工作作風,寓徵收於服務之中,堅持管理與服務並重,實現執法與服務有機結合,牢固樹立為水運企業和船戶服務的思想,把為水運企業和船戶創造良好的營運環境擺在工作的重要位置,維護好正常的征稽秩序,為促進我市運力提高發展作出貢獻,為規費徵收持續穩步增長夯實基礎。據統計我所今年1-10月份共計完成各類規費121萬多元(港口建設費、貨物進出口港務費、航道養護費)等,佔全年處下達經濟目標任務數96%,港口進出口吞吐量累計130萬噸。通過這些數字,我們不難看出這些裡麵包含我所全體工作人員的辛勤勞動和汗水,我們克服了人員少任務重以及身體年齡結構差異和家庭上一些困難,齊心協力較好地完成上級下達此項工作任務。
其次嚴格執行規費徵收標准,提高規費實征率。一是要切實加強領導,轉變工作作風,全面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徵收管理基礎工作,場執法人員對營運船舶證書、定額運管費、航次規費進行嚴格檢查,督促船員主動報港,計費人員認真做到噸位不減、費率不低、運距不少、運費不降、計費不折,杜絕人情票,實行辦事程序收費標准公開和「六公示」制度。二是進一步加大稽查力度,我所積極貫徹執行省局138號文件要求加大對本轄區進出口船舶規費查補力度。例如5月份以來我們特別是對海螺碼頭進口淮南煤船的實裝噸位與證書噸位相差較大進行補征。萬事都是開頭難,剛開始我們進行查補時,這些船主非常不配合,思想上更是想不通,認為他們不應該補繳規費,對我們現場稽查人員態度也較為粗暴,但是我們本著為民服務,依法行政工作態度和高度的責任心,耐心細致做他們思想工作,宣傳我們政策,解釋我們工作目的,他們到所里來辦手續,我們熱情對待,給他們倒水倒茶,和他們拉拉家常等,通過我們這些工作,最終得到管理相對人理解,接受我們補征,而且,大多數第2次來港後,主動到我們這里報港辦理補征手續。我所1-10月份共計查補各類船舶117艘,補征各類貨種(鋼材,化學品,煤,石膏粉,建材等)合計噸位11000多噸。而且,為補征的淮煤我們建立了船舶檔案,就這一項今後要為我所每年固定增長3-4萬元左右的費收。
抓好港口(碼頭)安全管理、岸線管理的工作
西華港航所加大對轄區內各港口、碼頭、岸線和渡口日常監管的巡查力度,全年共出動車艇巡查85次,騎電動車和步行巡查1000餘次,查處各類違章船隻117艘,及時制止一起亂占亂建港口岸線案件,同時年初我們還集中力量抽調人員對轄區11個灘塗黃沙經營點進行了依法專項整治及收繳規費工作,通過我所採取一系列行之有效措施辦法,理順了與管理相對人關系,確保了轄區無責任死角和違法違規亂建港口設施現象發生的同時確保規費徵收應征不漏。特別在遇到惡劣天氣和國家重大節假日以及奧運會期間,按照處應急預案要求,及時安排安全監管人員到現場,採取旁站式管理確保做到人員檢查到位、預防防範到位。
由於我所轄區危險品作業碼頭較多的特點,抓緊抓好港口危險品作業安全管理工作是我所又一重點工作,積極幫助和指導企業發展危險品作業經營業務,嚴格審批危險品作業的經營資質。同時要加強對港口危險品作業的現場監管,落實危險品港口作業申報制度,根據實際情況開展駐港監督和制定應急預案。
切實加強鄉鎮渡口安全管理,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
認真做好渡口的管理工作,積極組織專題研究、解決渡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建立渡口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促進社會經濟穩定發展。我所轄區有內河渡口4道,渡船5艘,我所的安全管理員每周多次對渡船、渡口(碼頭)、渡工三個方面進行了認真細致地檢查,特別在遇到惡劣天氣和國家重大節假日以及奧運會期間,按照處應急預案要求,及時安排安全監管人員到現場,採取旁站式管理確保做到人員檢查到位、預防防範到位。另外對照安全責任狀的每一項條款定期檢查渡船安全航行質量和救生防護設備,確保每道渡口處於安全、便捷的營運狀態,使渡口安全管理責任得到全面落實,認真檢查渡口所在鎮村的渡口安全管理基礎軟體資料,形成了以每道渡口、每艘渡船、每位渡工為主體的台帳資料。
抓好文明建設工作
一、積極參加作風整頓暨效能建設活動。在省委的號召下,省局、市局統一部署下,全所執法人員認真參加作風整頓暨效能建設活動。一是全所執法人員充分認識作風整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全所掀起一輪作風整頓暨效能建設活動學習熱潮,全力投入到作風整頓和效能建設活動;二是所里作風整頓暨效能建設活動作了祥細的學習方案、學習記錄,職工的學習筆記、學習心得和個人查擺小結,以及相關文件和資料。個人都認真完成了學習筆記、三篇學習心得和個人查擺小結,切實將各項工作要求落實在行動上;三是所內執法人員不僅在學習階段要學習,在整改階段也要邊整改邊學習,要始終將學習教育貫穿於活動全過程,要求職工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高標准推進作風整頓暨效能建設。對自身查擺出的問題制訂整改方案,完善措施,徹底整改。
二、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西華港航所認真貫徹中紀委六次全會、省委、市委反腐敗工作會議精神,切實做好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扎實推進政務公開,認真開展行業糾風,切實解決執法不規范、亂收費、亂罰款、吃拿卡要、刁難服務對象以及工作方法簡單粗暴,損害船戶、業主利益等突出問題,建設廉政港航,為港航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強的政治保證。
三、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港航管理法律、法規,學習科學文化和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職工的綜合素質,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明確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構建和諧港航海事。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港航海事工作全過程,把握港航海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認清發展中的問題,不斷增強緊迫感、增強責任意識,憂患意識,提升執法形象。
四、積極開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個文明建設活動,以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文化娛樂活動為依託,創建基層所「兩個文明」建設。加強職工的廉政文化教育培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權力觀、地位觀和利益觀,樹立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教育,為活躍職工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引導職工形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培養精誠團結的團隊意識、開拓創新的精神和不畏艱難的盡業精神。開展職工健康活動有:組織全所職工參加港航局「更進一步、更精一點」主題實踐和演講比賽活動、「全國海事一家人,水上監管一盤棋」主旋律演講比賽活動、省局計算機操作比賽、行政執法現場模擬比賽、規范化站所建設知識競賽、航海日知識比賽,「榮辱觀」故事會,在各類活動中我所參賽人員均取得較好成績。

❾ 船舶專業畢業論文題目,不要太大,最好小一點。

這個你要結合你所學的知識點和結合你熟悉的方向去選擇最好。
最好多選幾個版,然後選個自己最合適權的。范圍能縮小就縮小。
淺析質量管理在船舶塗裝工程中的應用
計算機在船舶結構工程中的應用
淺談船舶修理工程節能環保現狀與對策
船舶大修工程項目中的計量支付工作分析
船舶工程虛擬現實應用平台設計研究
加強流體力學技術研究引領船舶海洋工程創新
高職院校船舶工程行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實踐
船舶修理工程節能環保現狀與對策研究
對高職院校船舶工程專業學生管理技能培養的探討
結合船舶工程建設需求探討我國自主CAE軟體產業建設
航道工程船舶機務維修與安全管理
常用耐磨材料在工程船舶的應用與探討
基於物流模擬的工程船舶建造系統優化研究
新形勢下加強工程船舶黨建工作的思考
工程船舶動力機械繫列化監測系統的設計
海洋工程船舶電氣系統和設備的現狀及展望
工程船舶安全管理對策探討
工程船舶液壓設備故障分析
淺談工程船舶及其他機務管理特點研究
試論烏江航運建設工程船舶設計與應用
岷江航道整治工程船舶事故溢油預測和分析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