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礦井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25 19:39:20
A. 礦井停產20年溪水仍是黃褐色,對環境有污染嗎
有污染。陝西省安康市白河縣2000年起停止硫鐵礦開采,但因尚未進行生態修復或風險管控等措施,礦洞和山區深溝露天堆放的礦渣在雨水和泉溪的沖刷下仍源源不斷地向下游輸送「磺水」,威脅漢江流域水質。
當地村民表示,礦是從1978年開始開採的。當時開採的時候硫化物沒有出來,清水還能種田,牛還能吃,人還能吃。「磺水」出來後,牲畜都不能喝。
自從河水變黃之後,當地村民也不敢用這些水澆灌農田了。現在,村民家裡的生活用水都是從山上用管子引下來的山泉水。 白河縣20年治理廢棄礦點不到30%資金和技術成治理難題。
據當地生態環境部門統計,目前白河縣境內廢棄的硫鐵礦,共有礦洞151個,分布在14個礦點,涉及廢棄礦渣550多萬立方米。但其中已經治理和馬上要治理的,一共只有3個礦點,涉及134萬立方米廢棄礦渣,還有400多萬立方米廢棄礦渣一直沒有治理。
秦巴山區是漢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漢江則是長江最重要的支流,是南水北調中線的重要水源地之一。因而,「磺水」對生態的影響乃至潛在威脅,絕不容小覷。
(1)廢棄礦井治理擴展閱讀
廢棄礦洞治理難度大
環境保護人員表示,這些需要治理的礦洞和礦渣基本都是無主礦,全部治理完成,需要大量資金,預計在6億元以上。 除了資金,安康市生態環境局白河分局自然生態股股長湯暉表示,還有技術問題。目前從全國來看,技術成熟度都不太高。
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的數據顯示,到目前,陝南三市共有32座涉及硫鐵礦的尾礦庫滲濾水經處理後達標排放。對於無主礦洞和礦渣等造成的生態環境污染,中央和陝西省都已投入治理專項資金。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