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霧霾項目
㈠ 治理霧霾的措施有哪些
1、堅持清潔能源發展戰略,煤煙型污染控製取得新進展。2011年北京市將鍋爐「煤改氣」(800蒸噸)工程列入了政府實事項目。
2、有力控制機動車污染排放,老舊車淘汰卓有成效。北京市制定並實施了老舊汽車淘汰更新方案,機動車排放管理中心執法人員對上路行駛機動車尾氣排放開展路檢路查,抽檢車輛56.14萬輛次,處罰違規車1002輛,勸返外地違規車5894輛,嚴控超標排放機動車上路。
3、優化產業結構,工業污染治理進一步深化。繼續推進20噸以下燃煤鍋爐改用清潔能源工作和繼續加強對工業排放污染的監管等控制煤煙污染,檢查了50多家燃煤鍋爐煙氣排放情況。繼首鋼搬遷後,今年北新建材完成整體搬遷,燕山石化公司完成催化裂化裝置煙氣脫硫除塵工程。加強煤質和鍋爐排放監管、繼續鞏固平房「煤改氣」示範區的工作,加強對經營性小煤爐、露天燒烤、露天焚燒等違法行為的執法檢查。
4、多部門齊抓共管,加大揚塵污染控制力度。為減少建築渣土運輸車車輛帶泥土上路行駛,在全市30多家建築工地示範安裝了轉輪式高效洗輪機,檢查了200多處工地揚塵污染情況。
5、針對冬季重污染天氣多發的特點,市環保局和有關部門、企業已經指定了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並將在出現連續重污染天氣時啟動。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主要包括:道路清掃、灑水;排放大的企業自行減排、啟動企業應急措施等,一般在連續2天出現重度污染天氣時啟動預案。
㈡ 我們如何治理霧霾
1、治理霧霾最好的辦法就是減少燃油機動車使用量。「減少污染源,削減大氣污染物是解決霧霾的根本之道。
2、最大限度降低市區汽車車輪和路面塵埃的接觸頻率和面積,應將花圃和路肩做得比汽車通行的路面低,這樣雨漿水和污染灑水就會從馬路中間流向花圃下的土壤。
3、最大限度隔絕城外車輛和施工車輛帶來揚塵,可以在城外帶塵車輛入城時在城市關口收費站邊設立噴水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在城內施工車輛進入馬路時設立遮蓋和清洗輪胎、底盤的環節,但很多城市往往只有入城後的終端罰款機制而沒有入城時的清理預防機制。
(2)治理霧霾項目擴展閱讀
各國對待霧霾措施:
英國人反思空氣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氣污染防治法案《清潔空氣法》的出台。
歐盟要求其成員國2012年空氣不達標的天數不能超過35天,不然將面臨4.5億美元的巨額罰款。為了符合標准,早在2003年,倫敦市政府開始對進入市中心的私家車徵收「擁堵費」。
上世紀80年代,政府決定嘗試在街道使用一種鈣基黏合劑治理空氣污染。這種黏合劑類似膠水,可吸附空氣中的塵埃。街道清掃工已將這種新產品用於人口嘈雜、污染嚴重的城區,2013年監測結果稱這些區域的微粒已經下降了14%。
㈢ 國家對霧霾有什麼治理措施
1、加快能源結構調整
一是下大力氣搞好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煤炭占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的近70%,短期難以大幅改變。因此,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為重中之重。
二是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各地制定煤炭消費總量實施方案,把總量控制目標分解落實到各地政府,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加大考核和監督力度。
三是加快清潔能源發展。大力發展水電、常規天然氣、非常規天然氣(煤層氣、頁岩氣)、生物質能、風能、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加大管輸天然氣、LNG等進口。
四是繼續控制煤化工發展。煤化工屬於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產業,其產生的廢水(COD很高)和爐渣極難處理。
2、關鍵是解決煤炭燃燒污染問題
一是強制要求所有燃煤電廠、燃煤鍋爐、煤化工裝置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設施。在現有大部分獨立火電廠已安裝脫硫設施的基礎上,將進一步要求所有獨立火電廠、自建火電廠、燃煤鍋爐以及煤化工裝置盡快安裝脫硫設施。同時,還將要求所有大型燃煤電廠、燃煤鍋爐及煤化工裝置安裝脫硝和除塵設施。
二是加快出台火力發電、煉焦、建材、燃煤鍋爐等燃煤設施污染物排放新標准,增設污染物排放指標,進一步嚴格污染物排放限值。同時,通過在線監測大力加強污染物達標排放檢查。
三是加強脫硫脫硝和除塵等環保設施運行檢查,確保相關環保設施正常運行,起到應有作用。
3、加強鋼鐵、煉油等排放管理
加強鋼鐵、煉油等行業主要污染物達標排放監督檢查。強制要求鋼鐵行業燒結機、煉油行業燃煤/燃焦鍋爐及催化裂化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源加快建設脫硫脫硝和除塵等環保設施。
4、加大機動車污染治理
一是盡快完善成品油定價機制和提前實施下一階段國家油品質量標準的稅收優惠政策,加快成品油質量升級步伐,落實《重點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要求。2013年底前全面供應國IV車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應國IV車用柴油。
二是嚴格加強成品油質量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生產、銷售不符合國家和地方標准要求車用油品的行為。
三是加快新車排放標准實施進程。實施國家第IV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適時頒布實施國家第V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鼓勵有條件地區提前實施下一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大幅降低新入市汽車尾氣排放。未達到國家機動車排放標準的車輛不得生產、銷售。
四是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降低城市道路擁擠,降低尾氣排放。
以上便是「霧霾治理的方法」,大家還可以控制道路揚塵污染。推行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增加城市道路沖洗保潔頻次,切實降低道路積塵負荷;減少道路開挖面積,縮短裸露時間。
㈣ 治理霧霾的有效手段有哪些
整改防護林、徹底治霧霾
統計學家、數學家王見定教授, 最近就「 霧霾問題」向國家獻策
與改革開放幾乎同時起步的「三北防護林工程」,至今已走過35個年頭。此綠化防沙工程被稱為:「中國綠色長城」,「生態工程之最」,西起新疆,東至黑龍江,路經13省、市、自治區的559個縣,全長近4500公里,死死把境內八大沙漠,四大沙地,和一片黃土高原包圍或擋在其以外。雖然工程尚未全部完成,但已初見成效,由西北刮向內地的大風沙基本被擋住,甚至多區域出現了旅遊、避暑、休閑的勝地,基本達到了原來防風治沙的目的。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那就是改革開放的30多年來,由於經濟持續的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保護的相應的政策和配套措施沒有跟上,造成了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危及到人的生存空間。其中霧霾問題是當前重中之重。全民都在談論霧霾怎麼解決。國家在談,環保學者在談,老百姓在談,就是拿不出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其中環保、氣候專家(院士、研究員、博士...)一致指出歐美、日本用了20-50年時間,才理順了本國的大氣,中國即使在歐美、日本之後有成功經驗可借用,依照目前的經濟、科技實力用10年時間治理好那隻能是人間奇跡。在他們看來中國在一、二十年內治理好霧霾是不可能的。也就是說中國百姓只能在長期霧霾中煎熬?本人倒有一個良方,不同以上專家、學者的說法,可供政府使用。那就是我們在嚴格執行減排情況下,同時要借老天之力,不借老天之力是萬萬不行的。北京的霧霾幾乎與刮風高度相關。今天刮大風,霧霾很快消散;大風一停,霧霾接踵而來。如果不靠風,只有大范圍的停工、停產、停車...霧霾才會消散,這已成為老百姓的共識。可是長期停工、停產、停車...老百姓吃什麼,喝什麼,住什麼...怎麼生存?下面就只能在風上下功夫。王見定教授是一個具有復雜閱歷、社會科學、自然科學貫通的學者和實踐者,他對我們的國傢具有深厚的情感,對於這種現狀他不能不聞不問不管。他在仔細考查了相關的資料以後,確認我國現仍屬季風國家(盡管大氣專家說全球大氣變暖)。冬季是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夏季是來自海洋的東南風。哪為什麼西伯利亞的寒風,冬天很少見了?仔細考查以後發現,問題只能出現在這又長又寬的防護林上。三北防護林工程,窄的地方有幾十公里寬,寬的地方有幾百公里。防護林喬灌混雜種植,灌草混雜種植,其中高大的喬木均在二、三十米以上,對地表風有一定的減速作用(成語「樹大招風」就是這個道理)。經過這樣幾十公里、甚至幾百公里的喬木的減速,再強勁的西伯利亞風也成了微風,所以近些年來,北京的大風沙天很少見了,華北地區也是這樣。現在的方法有了,王見定教授指出:我們只需要把防護林的喬木改種矮小的灌木,強勁的西伯利亞的地表風的減速會變得緩慢,經過防護林的西北風還能達到3-4級的水平。有了常態下的3-4級風,在我們嚴格遵守減排政策的配合下,就可以使北京、華北地區的空氣保持在優良或輕度污染的水平。再有夏季的東南風,由於處在西北、華北、東北部的防護林的改造,也能順利通過防護林,使北京、華北、東北的霧霾得到相當的擴散。也就是說通過防護林的整改,使得長年的西北風、東南風運行通暢,北京、華北、以至全國嚴重的霧霾必然得到實質性的改善。這樣就為生活在北京、華北、以至全國的老百姓爭取到可以持久的生活空間,並在不超過二十年的時間最後徹底戰勝霧霾。實施方法及說明:
(1)馬上開始1000公里的「喬改灌」工作,增加10萬工人(工人以當地農民為主)每月工資不低於5000元。(2
)此項工作建議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牽頭,國家環保局和國家林業局具體操辦。(
3)在「喬改灌」的過程中,適當擴大灌草混種的面積,使得原有的防沙作用還有所加強。(4)在1000公里的「喬改灌」的工作基礎上,逐漸將此工作推廣到4500公里。(5)大部分喬木已到了過、成熟期(枯死期),現改種為灌木真是天賜良機,改種灌木比喬木成本低的多。改種的灌木、草木以選用當地灌草木為好,它們具有天然的適應性,且成本低。(6)改造的資金由國家財政支出。(鼓勵有財力的公司參與捐贈) 參考文獻:(1)王見定:《國民經濟行業排列的有序化與經濟矢量》,第51屆國際統計大會論文集,土耳其,1997.
( 2)王見定、李穎伯:《經濟矢量的合成和資源的有效配置》,國際社會和經濟發展大會論文集,墨西哥,1998.
(
3)王見定:《社會統計學與數理統計學的統一》,前沿科學,2008年第2期、北京,2008.
㈤ 中國從哪幾個方面治理霧霾
隨著社會的發展,中國的霧霾問題隨之而起,霧霾問題已經進入我們茶餘飯後交談的問題,那中國治理霧霾要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呢,讓我們看下:
1.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2.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3.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當然霧霾問題危急著我們的生活,單靠政府去完善那也不行,主要的還是從我們人類自身去思考問題,我們每個人少做一些危害自然的事情,那麼自然也就會少回饋一些對我們的傷害,所以愛護環境,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讓霧霾離我們遠去!
㈥ 霧霾治理的治霾案例
2013年1月份以來,北京市已經四次遭遇霧霾天氣的襲擾,其中1月10日至15日,重污染過程在本市持續六天。一是環保部門檢查督促,58家重點企業實現了停產,完全切斷了污染源,41家企業通過降低生產負荷等方式,減少了30%以上的污染排放;二是在極重污染日,市黨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要帶頭停駛30%的公務用車。三是制定了《北京市空氣重污染日應急方案》。北京市成立了一個包括13個市級部門和16個區縣政府在內的協調機構,出現重污染天時,每個區縣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採取對應的應急措施。四是從1月19日起,《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開始面向全社會徵求民意,市政府可以根據大氣環境質量狀況,在一定區域內採取限行措施;重點污染源單位應該按照規定在本單位網站或其他公開場所公開其自行監測的污染物排放情況等信息……這一系列有力措施,有望通過法規保證其貫徹執行。五是北京市將繼續通過發展新能源、降低汽車尾氣排放等9大舉措,防治大氣污染。在剛剛閉幕的北京市兩會上,市提出了2013年的治污目標:在嚴格落實2012至2020年大氣污染治理措施的基礎上,要確保空氣中主要污染物PM2.5的濃度平均下降2%。實現2%的目標將是一項項具體的任務:淘汰18萬輛老舊機動車;在公交、環衛、政府機關推廣使用新能源汽車;完成城區1600蒸噸燃煤鍋爐、4.4萬戶平房採暖清潔能源改造,基本實現中心城區「無煤化」;加強空氣質量監測分析和信息發布,推進區域聯防聯控。
2015年12月10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在會上李士祥表示,大氣治理,主要是「兩句話」「四個關鍵詞」:第一句話是自我主動作為;第二句話,三地聯防聯控。
四個關鍵詞,一是「防」,立足於防,北京抓四個重點:壓煤、控車、減少工業污染、控制建築工地等揚塵。圍繞這四個重點,2013年-2017年有84項重點任務,總投資達7700億。
二是「測」,就是監測。北京現在有36個監測點。我們還准備再增加一倍,同時還要增加流動監測車,包括增加具體的小型監測點,形成一個監測網路。
三是「治」,自己積極主動治,同時要依靠區域聯防聯治。
四是「限」,限煤、限車,在這個問題上,京津冀同呼吸、共治理。
主要是「兩句話」「四個關鍵詞」:第一句話是自我主動作為;第二句話,三地聯防聯控。
四個關鍵詞,一是「防」,立足於防,北京抓四個重點:壓煤、控車、減少工業污染、控制建築工地等揚塵。圍繞這四個重點,2013年-2017年有84項重點任務,總投資達7700億。
二是「測」,就是監測。北京現在有36個監測點。我們還准備再增加一倍,同時還要增加流動監測車,包括增加具體的小型監測點,形成一個監測網路。
三是「治」,自己積極主動治,同時要依靠區域聯防聯治。 2014年5月,西安市新城區市容園林局花費百萬購置多功能抑塵車,該「霧炮車」重10噸,能噴灑120米遠、70米高的水霧,有噴霧降塵作用,媒體將之稱為「治霾神器」。有大氣治理專家稱,「霧炮車」只能在短時間內減少空氣中大顆粒的濃度,但對PM2.5的作用則微乎其微。
西安市新城區市容園林局車隊陳姓工作人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這輛霧炮車購自廣東一家環保設備公司,單車價格90多萬元,費用由西安市政府直接撥款,屬專款專用。
對於買車初衷,該工作人員稱這輛霧炮車主要就是用來降塵。當地污染比較嚴重,PM2.5濃度也高,不少四五十米高的樓房拆房時會產生很大揚塵,普通灑水車只能噴10米,而這輛車可往八九十米高處噴霧,可把拆房時的揚塵都控制住。
㈦ 治理霧霾天氣的措施有哪些
措施:
一是政府完善法律。國外治理大氣污染立法先行,現已形成回完備的法律體系。目前,答我國大氣污染立法尚不完善,應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已實施13年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亟待修訂, PM2.5控制的法規體系。如在環境保護法律法規中增加區域聯防聯治內容,加大機動車尾氣治理力度,通過立法修訂機動車尾氣排放標准等。
二是經濟結構調整。我國是以煤為主的能源消耗結構,化石能源佔中國整體能源結構92.7%。面對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以化石資源為代價的傳統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亟需由「高碳」經濟向「低碳」經濟轉型。而避免燃煤污染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使用清潔能源,從源頭上減少污染排放。
三是企業節能減排。按照「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就是要『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企業要推進清潔生產,靠科技的投入轉變生產方式,使用天然氣、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減少污染氣體的排放,進而實現節能減排。
㈧ 治理霧霾目前可行的
暫沒辦治理霧霾
霧霾村源看主要燃煤電廠鋼廠化工廠雖媒體主要針汽車其實主要汽車比較治理已現汽車實行限號基本面能夠採取措施已經做深化能禁止汽車惜算禁止汽車其實沒用該霧霾總能發電吧工廠全部關閉
唯行辦治理污染排放加強排污環保措施投入必進步加企業負擔現內工業實體產業利潤基本已經盤剝極限懸崖邊能百點利潤損失都能導致整工業基礎轟崩潰比傳說金融危機厲害千萬倍災難社產業利益調整需要定間牽發全身所些東西能慢慢 揮霧霾呼吸系統血管危害美進口普衛欣京.東效減少霧霾吸入
感覺這樣的提問沒有什麼意義
建議,可以自己查閱下資料
㈨ 治理霧霾,倡議書300字
霧霾來襲,廣大市民以不同方式表達了對霧霾的憎惡和迫切希望天藍氣新的心願。然而,面對如此嚴重的霧霾,我們的西安人顯得不夠科學,不夠積極。在大街上,在煙霧中有多少人戴口罩啊?這說明人們保護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愛護環境的意識一樣差。面對霧霾這場艱苦的戰斗,你准備好了嗎?
我僅代表個人向廣大市民倡議,大家主動自發行動,保護自己抗擊霧霾,配合政府打好治理霧霾的攻堅戰。倡議如下:
第一:在霧霾天里全市人民每人購買3M口罩。型號為8822或9332。如果個人經濟困難也必須戴白色18層口罩。各個單位也可以替員工購買發放。幼兒以及少年兒童和老人必須佩帶。
第二:兩公里以內上班開車的市民主動將車停放在車庫,公車盡量壓縮,所有可以坐公交的市民盡力坐公交和地鐵上班。
第三:所有重污染車輛禁止在市區行使,廣大市民積極提供排放不達標車輛的車牌號碼,報告給西安治理霧霾辦公室或交警部門處理。
第四:所有大拆大建項目必須採取有濕式作業,對不達標的徹底叫停。
第五:對所有鍋爐煙囪進行時時檢測,對工作不負責,加水噴霧除塵失誤失職人員給於批評教育,加強責任心,杜絕因操作延緩失誤造成的煙囪短時間冒黑煙現象。
第六:強化對拉土車管理,對除塵防塵不利,拋灑垃圾以及塵土的行為給於重罰。
第七:市區所有燒烤店主動放棄木炭,採用電爐,或自發在霧霾天禁止使用燒烤。
第八:市容部增加道路噴水降塵。
第九:所有重污染,化工企業停產,放假,等霧霾緩解再投產。或立即進行節能環保項目的改造投產。
第十:所有吸煙的市民少抽一根煙,減少有害氣體的排放。
第十一;對新建的高層在樓頂統一安裝高壓噴霧裝置,所有沿街樓房安裝噴霧裝置,在霧霾嚴重時全市統一樓房開啟高壓噴霧裝置,吸附空中的有毒氣體和塵埃。
第十二:農村大量採用沼氣做飯,減少焚燒秸稈。
第十三:所有施工採取無塵化或濕式作業。減少空中有毒氣體和塵埃散發到空中。
第十四:開展冬季植樹和春季植樹活動,每個市民應該每年植一稞以上的樹木,美化身邊的自然環境。特別要樓頂加強綠化,小區綠化,道路綠化,以及西安周邊山區森林綠化。
第十五:加強污水處理的工作力度,減少水資源利用。利用中水綠化樹木花草。
第十六:春節來臨,西安市民不要燃放大量的煙花爆竹,或不放。結婚的新娘新郎主動放棄燃放煙花爆竹,買車的市民主動放棄燃放煙花爆竹,改為電子爆竹或其他環保方式。
第十七:所有環衛工人不要焚燒樹葉垃圾。
第十八:擴大軌道交通,擴大城市公交,減少私家車擁有量。
第十九:在校學生以及企業要研發新型節能環保能源,推廣利用先進的節能產品。全民在生產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考慮對環境的污染防治。
第二十:生產製造企業,化工企業,對所排放的煙塵採取先進的除塵設備,達到廢氣零排放。
第二十一:強制和自覺使用排放低的燃油。科技人員和企業加快科技進步速度,提高節能產品的推廣和研發步伐。
第二十二:對所有新建企業採取環保考核,不達標的不給資質。
第二十三:全市人民眼睛放亮,堅決反對污染項目和企業的偷排行為。
治理霧霾是全民的事,政府的事,每一個企業的事,每一個普通老百姓的事。治理污染既要政府的強制手段,但更要全民的節能環保意識建立和實際行動。行動吧所有市民,行動吧每一個企業,行動吧政府各個部門,大家自覺的,主動的做自己應該可以力所能及的,主動做有力於減少污染的公益事情。加油每一個市民,企業,政府各個部門,加油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