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治理能力
Ⅰ 共享單車造成了哪些社會問題
1、亂停亂放擾亂交通秩序,影響市容市貌。
各種廢棄共享單車
3、對傳統交通行業造成一定的沖擊,加劇部分行業的失業率。
4、私鎖共享單車、刮花二維碼等層出不窮,不利於素質教育的發展。
Ⅱ 海洋局和海事局,魚政局,水務局有什麼區別
海洋局和海事局,魚政局,水務局四者概念不同,職能不同,成立的時間不同,隸屬的機構不同,內設機構不同。
1、概念不同
海洋局是國家海洋局(SOA):於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立。是國家海洋規劃、立法、管理的政府行政管理機構。屬國土資源部的國家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是指1998年在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港務監督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檢驗局的基礎上合並組建而成的交通部直屬機構。實行垂直管理體制。
魚政局指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漁業局,負責漁業行業管理和職責范圍內的漁政管理。
水利局就是現在的水務局,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主要搞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防汛抗旱,水資源管理,給排水,工程建設,河湖治理保護等。
2、職能不同
海洋局負責起草內海、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及其他海域涉及海域使用、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科學調查、海島保護等法律法規、規章草案等。
海事局擬訂和組織實施國家水上交通安全監督管理、船舶及相關水上設施檢驗和登記、防治船舶污染和航海保障的方針、政策、法規和技術規范、標准等。
漁政局起草漁業發展政策、規劃。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漁業資源,指導水產健康養殖和水產品加工流通,組織水生動植物病害防控。承擔重大涉外漁事糾紛處理工作等。
水利局負責職責區域內,負責開發、利用、節約、保護、管理水資源防治水害等的管理。
3、成立的時間不同
國家海洋局(SOA):於1964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成。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於1998年成立。
漁政局:於2008年10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更名成立。
水利局:於2019年在各個地方成立。
4、隸屬的機構不同
國家海洋局(SOA)屬國土資源部的國家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隸屬於交通部。
魚政局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
水利局屬於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門。
5、內設機構不同
國家海洋局:11個內設機構,分別是:辦公室,戰略規劃與經濟司,政策法制與島嶼權益司,海警司,海域綜合管理司,科學技術司,國際合作司,人事司,財務裝備司預報減災司。
海事局:20個內設機構,分別是,辦公室,政策法規處,計劃裝備處,財務會計處,人事教育處(公務員管理處),通航管理處,船舶監督處,危管防污處,船舶檢驗管理處,船員管理處,安全管理處,航海保障管理處,規費征稽處,科技信息處,國際合作處,審計處,黨組工作部(組織處)宣傳處,紀檢辦公室監察處),直屬機關黨委辦公室(工會辦公室)。
漁政局:內設機構綜合處,政策法規處,計劃財務處,科技處,漁船漁港處,資源環保處,養殖處,市場與加工處,遠洋漁業處(捕撈處、執法處),國際合作處。
水利局:內設機構灌溉處。
Ⅲ 如何在交通運政稽查工作中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
(一)堅持速度、質量、效益相協調,加強重點項目建設管理
今年全區全社會公路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投資36.1億元,較去年增加1億元。安排重點項目12個,其中,國家重點項目8個、地方重點項目4個。計劃投資25.7億元,占總投資的71.2%。安排國省干線公路改造項目6個,建設規模117公里。安排公鐵平改立項目、國防公路、紅色旅遊公路、國省道危橋改造、安保工程、運輸站場等項目,總投資1.6億元。
要加強工程質量管理和成本管理,全面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同心至沿川子高速公路計劃完成投資6億元,主要進行同心至固原段路面中面層、固原至什欄位路面下面層、什字至沿川子段路基、橋涵及隧道工程,力爭固原至什子段通車試運營。中寧至孟家灣高速公路計劃完成投資3億元,主要進行剩餘路段路基、橋涵、路面工程及黃河大橋施工。銀川繞城西北段計劃完成投資4億元,主要進行橋涵及路面工程施工。鹽池至中寧高速公路計劃完成投資6.5億元,主要進行路基、橋涵工程及部分路面工程施工。孟家灣至營盤水高速公路計劃完成投資1.5億元,主要進行路基、橋涵工程施工。國道309線馬成河橋至硝口段計劃投資5000萬元,完成50公里的路基、橋涵及路面工程。吳忠黃河特大橋計劃投資1000萬元,主要進行征地拆遷及大橋下部工程施工。109國道石嘴山黃河特大橋計劃投資1000萬元,主要進行前期工作及征地、拆遷及大橋下部工程施工。地方重點項目分別為銀川河東機場高速公路擴建工程、307國道靈武電廠立交、銀川市親水大街等項目,計劃總投資3.5億元,主要進行路基、橋涵、路面工程施工,並實現部分項目當年建成通車。
加快重點項目建設,要把握好幾個工作重心。一是要改進和提高重點項目前期工作的水平,堅持好中求快的原則,爭取土地、水利、林業、環保等部門的支持,把思路調新,把項目做深,把規劃做細,把工作做實。二是要整頓和規范建設市場秩序,建立信用評價制度和懲戒制度。構建統一的從業單位和從業人員信用管理平台,加強履約檢查,對履約差、信譽差的企業,依法清退或限制其進入交通建設市場。繼續落實工程建設四項制度,完善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和監督體系,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加強動態監管。堅決打擊工程轉包、違法分包行為和試驗數據造假。三是要加強建設資金監管,確保資金安全運行。建立健全審計評價機制,委託會計專業公司,強化內部審計,確保建設資金在每個環節規范運行。
(二)堅持建管養運並重,全面加強農村公路建設
今年全區共安排各類新、改建農村公路1500公里,投資7.9億元,占總投資的21.6%。要繼續鞏固和強化交通服務「三農」的成果,堅持「扶持農業、反哺農村、回報農民」的基本原則,健全完善各項措施,推進農村公路建養管運一體化。一是用活用足政策。去年6月,自治區政府出台了支持農村公路建設的13條優惠政策,去年底,自治區政府又批准將 「十一五」農村公路建設列入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按照重點公路建設項目進行管理,享受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有關優惠政策。這些政策,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農村公路發展空間,節省了籌融資成本,優化了征地拆遷、公路建設環境,要把政策優勢轉變為發展優勢,為人民群眾多修民心路、小康路。二是化解鄉鎮債務。年前已組織人員對全區鄉鎮修建農村公路的舉債情況進行核查,拿出了初步的方案,計劃用3年時間對近億元鄉鎮債務進行消化,讓鄉鎮和農民群眾得到看得見的實惠。三是強化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建立質量責任制,健全質量保證體系,嚴把質量關。推廣因地制宜的技術標准和新材料、新工藝,加強技術交流和人員培訓工作。繼續完善農村公路質量巡查制,抓好督促檢查。四是加大農村公路項目管理和資金監管力度。進一步完善農村公路建設項目管理和資金監管各項制度,規范項目管理,加大督查巡查力度。五是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繼續推進農村公路養護體制改革,鞏固農村公路「有路必養」成果,做到建成一條、養好一條、造福一方。六是發展農村客運。繼續加快農村客運網路化、公交化、城鄉道路運輸一體化建設,新建25個農村客運站,改善農民群眾出行條件。
(三)加強市場監管,提高運輸服務水平
要按照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交通運輸市場的要求,加強監管,提高服務水平。
1、加強和改進運輸市場監管手段。一是強化市場准入,加強運輸企業資質和從業人員資格動態監管,完善客運班線經營權服務質量招投標制度;二是建立健全運輸市場誠信機制,推進交通行業信用體系建設,研究建立運輸企業誠信檔案、信用等級制度,落實運輸企業質量信譽考核制度,引導企業和從業人員誠信經營。三是依靠科技和信息手段,建立管理信息平台和服務資料庫,實現有效監管,提高管理水平。四是打擊無證經營、違章經營,保護合法經營者和旅客、貨主的權益,凈化市場環境,提高服務水平。
2、加強運輸組織協調,確保事關國計民生的重點物資和緊急物資運輸。繼續組織協調好春節和黃金周旅客運輸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安全便捷出行。加強煤炭、石油、礦石等重點物資和糧食、農資以及城鄉居民生活用品的運輸保障。健全完善防災抗災應急機制和應急預案,強化公路路網的應急保通能力。繼續加強「綠色通道」建設管理,進一步便利鮮活農產品運輸。
3、繼續加強車輛超限超載治理。建立健全車輛超限超載治理長效機制,加快治超監控網路建設,規范治超站點,規范執法行為。發揮經濟調節作用,完善推廣計重收費制度,在全區各收費公路全面推行計重收費。
4、繼續加快道路運輸結構調整。加快淘汰老舊車輛,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客車、箱式貨車和大型拖掛車。大力發展省際快速客運和現代物流,鼓勵和支持運輸企業發展集裝箱運輸和特種運輸,促進服務多元化。
(四)深化交通各項改革,推進交通管理創新
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加大改革攻堅力度,重點加快交通管理體制機制和投融資改革,加強和規范交通規費徵收管理,推動交通發展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1、加強交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事項,簡化審批手續,提高辦理效率,創新經濟發展環境。按照事企分開和管理與生產相分離的原則,積極推進公路管養分離改革,培育養護市場,穩步推進公路養護生產的企業化進程,穩步推進全區公路養護體制改革。在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九定」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交通管理體制,重點做好公路建設管理局、公路管理局及其內設機構、分支機構的機構設置的完善工作,確保交通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成效。
2、加強交通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大工作力度,創新工作思路,積極爭取國家對寧夏投入,增大資本金投資比例;嚴格執行招投標制,減少開支,降低成本;多渠道籌措建設資金,積極探索通過招商引資盤活高速公路服務區資產、發行企業債券等方式籌措公路建設資金。積極進行外債風險管理,與財政廳等相關部門進行合作,繼續做好利率掉期外債管理業務。努力壓縮銀行貸款沉澱資金,降低財務費用。
3、加強和規范交通規費徵收管理。進一步優化交通規費徵收環境,創新徵收手段,確保交通各項規費足額徵收,為公路建設提供穩定的資本金。要按照《關於進一步規范收費公路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把好建設項目立項、站點設置、收費權轉讓、收費性質界定、資金監管「五個關口」,進一步規范收費公路的審批、設置和管理工作。要堅持以非收費公路為主,適當發展收費公路的原則,完善健全「統貸統還」制度,減少當前二級收費公路的發展規模。完善相關制度,加強對通行費收費的監管,全面實施計重收費。開展清理違規減免特權車、人情車通行費專項工作。貫徹國辦文件精神,加強養路費徵收管理。
(五)提高節能降耗水平,加快創新型交通行業建設
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落到實處,切實轉變交通增長方式,加快創新型交通行業建設。
1、充分發揮交通科技的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交通信息化建設,大力推進電子政務,加快交通行業專網基礎建設,完善公路綜合管理信息平台、道路運政管理信息系統、交通安全保障信息平台、交通科技信息資源共享平台建設。加快高速公路管理和應急處置中心建設。逐步實現政務信息資源數字化、內部辦公過程無紙化和對外審批服務網路化等功能。
2、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推進交通專業技術人員和創新人才培養平台建設,創新管理幹部隊伍、專業技術人員培養機制,著力培養行業高層次科技領軍人才。加大幹部教育培訓力度,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開展事業單位實名制、幹部聘任制以及專業技術職務方面的改革工作。積極推進幹部崗位管理工作。加強技術性人才的普及和培養,建設交通人力資源支持保障體系,進一步提高創新能力。
3、切實轉變交通增長方式。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環境保護政策,把「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要求落實到交通規劃、設計、建設和管理各個環節,以節約土地資源為重點,繼續開展環保公路示範工程建設,推動交通預算項目績效評價試點工作。以節能降耗為重點,積極開展交通節能和新產品、新技術推優活動,改進技術裝備,逐步淘汰高耗能、污染大、安全性能低的車輛、船舶,提高交通運輸對資源、能源的使用效率。加強政府采購管理,增收節支,努力降低成本。
4、建立交通節能管理體系。認真落實加強節能工作的指導意見,健全節能工作組織體系。大力發展交通循環經濟,推進工業廢物綜合利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擴大廢棄路面材料的回收利用,研發推廣能源代替、材料再生等新技術,促進交通能源消費結構升級。
(六)提高交通安全監管能力,全面落實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理念
按照「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著力構建水上、道路和基礎設施建設全方位交通安全監管機制,深入開展平安交通建設,健全完善責任制。
1、加強交通安全應急體系建設。按照《公路交通應對公共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的要求,不斷完善公路水路交通突發公共事件應急體系,切實提高交通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深入開展公路水路交通各類突發公共事件風險普查和監控,加快交通應急平台建設,完善應急預案,提高事故預防、處理和人命救助能力。
2、加強水上安全監管。繼續完善重點水域、重點船舶、重點時段和重點環節的監管措施,健全水上交通安全長效機制。繼續深化渡口渡船安全、低質量船舶專項整治,督促鄉鎮船舶安全責任制的落實,加強旅遊船舶安全管理。加強海事監管隊伍建設,理順海事管理體制。
3、推進道路運輸安全管理長效機制建設。按照「三關一監督」的要求,加強道路客運和危險貨物運輸安全管理。完善領導幹部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鼓勵客運企業加大科技投入,安裝客運車輛GPS系統、客運站危險品電子檢測系統等安全設施,逐步建立道路運輸安全管理信息平台。繼續組織好公路交通安全保障工程、危橋改造工程及干線公路災害防治工程,確保道路運輸安全暢通。
4、加強交通建設工程施工安全監管。繼續深化施工安全專項整治,完善重大安全事故快速反應機制。開展行業施工安全技術研究,規范施工操作規程。加強對施工現場、材料預制廠、爆破物品庫房、工人生活區的監管,做到抓關鍵,早預防。
5、加強交通安全從業人員管理。加快交通行業關鍵技術崗位職業資格制度建設,重點建立危險貨物運輸從業人員、船舶檢驗人員、機動車檢測維修人員職業資格制度和注冊管理制度,推進駕駛員素質教育工程,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
(七)加強交通法制和行業文明建設
認真貫徹落實「十一五」精神文明指導意見和交通文化建設綱要,進一步完善依法治交環境,完善行業文明建設長效機制,為交通改革發展提供保證。
1、加快交通法制建設步伐。做好國務院和自治區《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的宣傳貫徹工作,規范通行費收支和收費公路權益轉讓行為。按照新的《交通法規制定程序規定》的要求,加快相關法規的修訂和起草工作,推動交通立法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實行交通行業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行政復議工作。結合事業單位改革,穩步推進綜合執法體制改革。
2、深入開展「學樹創」活動。以學習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為主線,扎實推進群眾性行業文明創建活動,提高交通職工的整體素質。圍繞迎接黨的十七大,繼續組織開展學習陳剛毅、包起帆、孔祥瑞等先進典型活動,弘揚新時期交通行業精神,宣傳黨的十六大以來交通發展成就,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大力開展「知榮辱、講正氣、樹新風、促和諧」、「共鑄誠信交通」等主題實踐活動,豐富群眾性創建活動,提升全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水平。
3、開展「文明執法」主題活動。加強交通執法隊伍建設和管理,規范交通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加強作風建設,不斷強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意識,倡導「負責、創新、協作、廉政」精神,積極推進執法隊伍作風轉變、職能轉變、工作方法轉變。
4、加強交通文化建設。培養交通文化建設示範單位,組織實施「五個一工程」。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交通文化協會、體育協會的作用,努力形成具有濃郁交通行業特點、體現交通行業價值理念和符合時代要求的交通文化。要加強基層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經常組織開展一些形式多樣、職工喜聞樂見、健康有益的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廣大交通幹部職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職工的全面發展。
5、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各單位黨政負責人要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不斷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切實將綜治工作納入到工作目標考核之中,堅持實行「一票否決權制」,完善防控機制,落實防控措施,妥善處置各類糾紛和矛盾,各級交通公安機關要繼續發揮在綜治工作中的主力軍作用,並有針對性地積極開展打擊各種危害公路交通事業發展的違法犯罪活動,確保交通系統政治穩定和治安穩定,努力構建和諧交通、平安交通。
(八)加強黨建工作和黨風廉政建設,繼續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
加強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把住源頭,健全具有交通特色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深入開展治理商業賄賂工作,努力打造廉政交通。交通系統各級幹部要認真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在中紀委七次全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大力倡導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即:勤奮好學、學以致用;心繫群眾、服務人民;真抓實干、務求實效;艱苦奮斗、勤儉節約;顧全大局、令行禁止;發揚民主、團結共事;秉公用權、廉潔從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一是加強廳直單位領導班子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總結在重點項目部建立臨時黨委的成功經驗,逐步加以推廣完善。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堅持不懈地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抓好領導幹部的廉潔自律工作和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辦工作。二是繼續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工程招投標等六個環節作為重點,加大防治工作力度,堅決查處違規違紀行為,推進商業賄賂治理工作。把治理商業賄賂與貫徹落實、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強化內部管理和加強自身建設等工作有機結合起來,互相支持和促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營造抵制商業賄賂的輿論氛圍。三是加大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確保行政權力運行公開透明,逐步擴大政務公開的覆蓋面,不斷提高政務公開的質量和水平。在全面公開的基礎上,要把推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實施「陽光工程」,接受社會監督,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四是加大政風行風建設力度,繼續鞏固治理公路「三亂」成果,嚴防出現反彈,進一步加強對征地拆遷補償費和農民工工資到位情況的監督,保證不拖欠。五是完善廉潔從政教育監督機制,強化對領導幹部的監督制約,健全和完善「三重一大」集體研究決定的制度。繼續加強和深化領導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
Ⅳ 如何實現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全力推進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十三五」交通運輸發展的基本思路之一。交通運輸行業既要努力提高制度建設水平,還要增強治理能力,從而使治理適應「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今年的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提出,到全面小康社會建成時,我國將基本形成交通運輸領域基礎性制度體系,基本建成法治政府部門。
本期選擇部分省份,分別從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繼續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快形成完備的法治制度體系和高效的法治實施體系等三方面,梳理今年及今後五年的改革重點,以供借鑒。
完善大交通管理體制機制 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沒有好的體制機制,行業難以實現善治。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將完善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促進綜合交通運輸融合發展與協同發展,作為改革主攻方向,不斷激發交通運輸發展內生動力。
「十二五」期,重慶市委、市政府對市交通委員會在鐵路、民航等方面的職能職責作出明確界定,並增設鐵路處和民航處,交通部門全面實現了對鐵公水空的統一管理,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奠定了堅實的體制基礎。「十三五」期,重慶將扎實開展綜合交通運輸改革試點,完善交通「大部門」運行機制。
浙江、廣東、湖北等省份,也將開展試點。浙江今年將充分發揮省交通綜合改革與發展領導小組統籌協調作用,重點推進杭州、寧波、溫州、義烏等地在構建「大交通」管理體制上取得突破,實現由一個部門統籌負責綜合交通管理職能。
廣東「十三五」期將以深圳「大交通」管理體制為示範,開展「大交通」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待取得成功經驗後將經驗復制推廣至全省,逐步構建省、市、縣三級「大交通」管理體制。今年將重點優化完善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職能,在河源、潮州市開展「大交通」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湖北今年將積極爭取獲批全國綜合交通運輸改革試驗區,積極構建省級綜合交通運輸協調共建機制,穩步推進綜合交通運輸試點示範工作,鼓勵各地推進「一城一交」試點改革。
遼寧、安徽、山西、甘肅等省份著力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調溝通,推動多種運輸方式加速融合,加快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
遼寧「十三五」期將建立交通運輸和國土資源、住房與城鄉建設等部門多規銜接的規劃編制機制,加快建設「一省一交」、「一城一交」的交通運輸「大部門」管理體制,健全綜合交通運輸應急聯動機制,優化完善綜合交通運輸規劃與發展機制,加快形成區域綜合交通體系。
安徽今年將努力完善綜合交通運輸協調機制,提請省政府建立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協調、研究解決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推動各種運輸方式加速融合。
山西「十三五」期將抓住太焦、大張等高速鐵路建設機遇,推動建設公鐵綜合運輸樞紐,並加強公路、城市公交等與鐵路、民航、道路客運站場的有效銜接,促進各種運輸方式深度融合,發揮綜合交通運輸的組合效率。今年將圍繞建立綜合運輸服務體系,加強與鐵路、民航、郵政等部門的協調配合,完善運輸組織協調機制、運輸服務應急保障機制、管理信息共享機制。
甘肅今年將以「6873」交通突破行動為抓手,逐步探索「大交通」管理模式,逐步實現區域內公路、鐵路、民航、水路、城市公交和郵政等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和融合。
深化投融資改革 防範債務風險
深化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有利於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企分開、政事分開。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將跟上國家財稅體制改革步伐,全面推進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探索應用專項債券等融資模式,加快設立交通運輸發展基金,防範和化解交通運輸債務風險。
社會資本在交通運輸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十三五」期,山東、湖北、貴州、江西等省份探索更多樣的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交通運輸各領域。
不少省份的交通運輸工作會均提出設立相應的交通運輸發展基金。如甘肅將加快甘肅交通投資基金、甘肅絲綢之路交通發展基金和甘肅公路建設基金落地,寧夏將發起成立交通建設投資發展基金,湖南將推動設立高速公路發展基金,內蒙古將加快建立交通基礎設施產業基金。
同時,各地還探討通過其他渠道,吸引社會資本進入交通運輸領域。例如,山東將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市場化,完善交通基礎設施特許經營制度,加緊推廣PPP模式,探索捆綁招商、土地入股、資本金補貼等市場化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更多地參與交通基礎設施投資和運營。湖北將積極爭取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用於交通建設發展,並鼓勵社會資金通過PPP、特許經營等方式參與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貴州將深化高速公路建設模式改革創新,積極推進「PPP+EPC+運營期補貼」等模式。江西將探索運用「省市共建」模式、PPP等投融資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資高速公路建設。
一些省份還採取鼓勵地方政府自籌、加快交通建設與其他資源的捆綁開發等措施,拓寬融資渠道。
湖南今年將突出抓好高速公路融資,推動設立高速公路發展基金,盤活高速公路服務區、加油站、廣告位、管線等優質資源;推動由高速公路總公司歸集控制政府投資高速公路出入口優質土地資源,通過一級市場開發籌集資本金;支持市縣交通投融資平台做實做強,爭取財稅、用地方面的政策支持,緩解交通籌資壓力;支持省水運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航電樞紐、水運物流和港口開發為依託加快發展;推動建立省管幹線航道船閘「統一資金管理、統一建設、統一調度」的運作模式;堅持「航電結合,以電促航,滾動開發」,爭取建立水電發電收益反饋水運發展新機制。
貴州將鼓勵地方政府自籌資金建設高速公路,對建設需求迫切、資金等條件相對成熟的地方高速公路項目給予立項支持,加強銀、政、企合作,鼓勵交通企業探索交通建設與土地、旅遊、礦產等資源捆綁開發模式。
雲南將充分調動地方和企業「兩個積極性」,進一步強化「省州市聯動、以州市為主、企業主體、市場運作」的高速公路建設模式,鼓勵和支持投資主體與沿線各級政府合作,加快沿線土地資源的綜合開發,進一步推動省公路投資公司、港航投資公司轉型發展,加快組建新的投融資平台,完善銀政、銀企合作機制,擴大金融機構合作范圍,拓寬融資渠道。
江西將支持省高速集團設立財務公司,大力推動各設區市建立普通公路建設養護投融資平台,充分利用和開發公路沿線資源,籌集資金發展普通公路事業,並探索「以電養航」等投融資模式。
全面推進法治建設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法治是行業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將加快形成完備的綜合交通運輸法治制度體系、高效的交通運輸法治實施體系、嚴密的交通運輸法治監督體系、有力的交通運輸法治保障體系,力爭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
行政執法是法律法規得到全面正確實施的關鍵環節。各地交通運輸部門將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創新行政執法方式,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河南今年將鞏固交通運輸執法體制改革成果,開展對編制、經費、人員、制度落實情況大檢查,執法隊伍培訓考核,執法隊伍大練兵、大比武活動等;建立公安、交通運輸執法、運管等部門協作機制,形成高效聯動的執法體制。
重慶「十三五」將鞏固高速公路「一家管」的體製成果,完善區域化、扁平化的執法監管模式,規范自由裁量權,優化快速出警處置勤務模式,今年將加快70餘套高速公路固定測速系統、主城重點區域視頻監控系統等項目建設,加強與刑事司法機關、地方政府和相鄰省市的執法協作,依法打擊非法營運等違法行為,並創新優化失物招領等服務舉措,提高執法公信力和社會認可度。
河北今年將建立與京津兩市的溝通機制,修訂違法超限案件移送辦法,統一超限車輛認定標准和處罰裁量標准,實現京津冀道路運輸和港航審批統一。
此外,廣東「十三五」將建立完善執法大數據平台,加快推進非現場執法模式應用;四川今年將加強交通運輸行政執法綜合管理平台建設,推動有條件的地區實現網上辦案;江西「十三五」將探索開展執法業務網上培訓和考試,推進基層執法單位「三基三化」建設;甘肅今年將加快縣級交通綜合執法試點工作,探索建立權責一致、高效有序的交通行政執法體制。
為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各地結合實際出「妙招」。廣東「十三五」將加快建立以工程建設、運輸服務、安全生產等領域信用體系為核心的事中事後監管體系,探索「互聯網+監管」模式,實行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的聯動機制,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重慶「十三五」將開展信用信息共享與互認,全面實施嚴重違法失信「黑名單」制度,今年將實現信用信息在執法檢查、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間的共享與互認。
甘肅今年將對交通建設、道路運輸等領域建立信用考核指標體系,制定落實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各項措施,強化誠信評價結果運用。
雲南今年將健全公路水運建設市場信用信息管理系統,健全工程質量監督檢查結果通報制度,健全道路運輸管理信息系統。
部分省份2016年其他改革亮點
廣東
將在佛山、惠州、東莞等地分別開展公路養護、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城市公共交通專項改革試點;在新建高速公路項目開展監理改革試點,探索交通建設管理市場新機制。
山西
深入推進交通企業與高速公路資產債務重組改革。積極推進太原至佳縣西段、忻州至阜平、忻州環城3條省政府已批準的高速公路經營權轉讓履約工作,力爭早日履約到位。
貴州
採取「建養一體化」服務采購模式,引入央企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養護,以市(州)為單位「打捆」農村公路項目,通過公開招標選擇央企進入,由央企承擔項目的實施(含資金籌集、總承包施工)及交工驗收後5年的養護服務工作,政府依據項目建設及養護的績效評估情況,支付「改造+養護」費用,改造完成的公路交還地方政府。
河南
加快普通干線公路建養管一體化改革,全面鋪開第一批4個試點縣(市)的改革,加強對改革的主動跟進和政策服務,及時總結試點改革經驗;年內再確定一批縣(市)作為第二批試點,持續推進改革。
陝西
深化公路建設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改進傳統模式在寶雞至坪坎、山陽至柞水項目,自管模式在吳起至定邊、寶雞過境涼泉至苟家嶺項目,設計施工總承包模式在旬邑至陝甘界項目上的試點工作,並選擇幾個干線公路項目進行試點。
河北
加快港口管理體制改革,協調推進港口公共調度中心建設,把唐山港作為深化港口管理體制改革試點。
浙江
深入推進杭州、寧波、義烏出租汽車市場化改革,繼續推進「先培後付、計時收費」駕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