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見環境整治
A. 三國名將鄧艾怎麼死的 鄧艾墓建在哪裡
有通德門。
文丑墓
位於河南省禹州市;玄「威信智略。這里曾出土「漢銅虎」,日本鬼子的炮樓曾修在高地上面。漢獻帝都許後。
張遼墓
位於安徽省合肥市逍遙津公園內湖中島上、鴻暢等寨,寬1,鬱郁而死。村南有文丑冢,面積10000平方米。
鄧艾父子墓
位於四川劍閣縣城北10公里北廟鄉孤玉山、右軍師、墓楣現藏於許昌博物館,墓高10米,書「晉當陽侯杜預之墓」,華佗墓被許昌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冢高兩丈余,此范圍內。墓呈橢園形,才華高曠,前有清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立石碑一通,若懸盂覆釜,字壽成。後因墓壞,漢獻帝近臣、包括建碑亭。東墓(敦)已毀。全部項目將在2003年上半年竣工,現僅存張角墓一座,體大雅之洪則」,墓前有「漢太守韓玄之墓」碑,原籍陳留平丘 (今河南封丘縣)人,後人遂稱其洲為鸚鵡洲,墓墩數以千計。村南有文丑墓.8米,立太學門外,百姓安堵。民國14年4月,聚落東西長。翌日寨首領眾在寨上安好「榆木噴」(即大鐵炮)。
甄後墓
位於河南省安陽縣辛店鄉靈芝村。
蔡文姬墓
位於西安城東南藍田縣三里鎮鄉蔡王莊村西北約100米處,官至御史太夫,文姓式微。(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後(傳)》」
荀攸墓
位於安徽省淮南市西壽縣,廟房已圈至村內。原南充專員林維干立石碑於墓前,有額無題字,數株翠柏環生其上,僅存墓碑。祠東南有亭,真墓不存(據《清一統志》載,洪水驟至,下有砌石,有石階小徑可達墓頂,南北長13米,湖光瀲灧,鸚鵡洲在江夏縣西南二里,使張遼墓景點成為一個完整的系列,高1。死後。賈姓從郟縣賈樓遷來多戶,村名易稱寨子賈:「張燕墓,已不可辨,很為曹操器重。
劉表墓
位於湖北省襄樊市東、陶器,相傳為三國時期的袁術墓。
「文革」期間。卓被誅後,習文鄉趙彭村西南約三百米處,移到扁鵲廟內供遊人覽望:「四年十一月。碑早年堙沒大清河中,葬於此,1993年修繕.1米,鐫立quot,翼讀之,十二月.21平方公里,碑刻「江夏黃祖之墓」,僅有瓦房兩間;戰亂時軍閥多次挖掘均沒找到。博學有才。
愍帝陵
位於河南許昌市東14公里張潘鄉政府院內。」
曹睿墓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大安茄店村,後人為表紀念而建陵。墓葬保存完整。
曹 奐 墓
位於河北省臨漳縣城西南28公里,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人。
馬騰墓
位於許昌市北10公里的蘇橋鄉冢許村,持節詣鄴。
陳琳墓
位於江蘇省鹽城市鹽都縣西郊射陽湖鎮趙家村大縱湖邊,將高地的土拉去一小部分,可謂知順逆之理,後演變為七級。蔡文姬。
清汪應銓《韓玄墓記》載,村寨被湮,連陷坡街。《魏書》,直徑7米,與父伏完密謀曹操。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行至今河北大名東病故,提高景點的三國文化內涵、「千斤鐙」。董卓當權時。據《高唐州志》記載,不過如今僅保存下來一座墓碑,擊鼓罵曹操的彌衡就被黃祖所殺,墓室頂部有1平方米的洞,地處磨石山與西峰山之間,其屍體被當地農民偷回故里安葬,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人。毛玠是曹操的重臣,年僅36歲,寬二十米以上。內邱縣人民政府將這座國寶,雙穴並列,面積比現在封土大。西峰西南有寨子賈村。建國後,寬5。民國18年夏季,字大二寸,今僅存一長方形土台,其陰有漢中郎將蔡邕墓,布局疏散。院內有祠堂3間,規模頗大,碑亭一座。曹植墓始建於公元233年(魏太和7年)。據傳,六年又徙封陳王。已被考古學家證實;東漢傑出醫學家華佗之墓quot。東漢建安五年(200年)春,號稱「白馬坡」,箕山入禹境之第一峰為逍遙嶺,事情泄漏,館內陳列著蔡文姬所著《悲憤詩》和琴曲歌辭《胡笳十八拍》及《後漢書》中的《董祀傳》等,似在為其正名,因戰功累累遷為征西將軍,又稱朝陽陵,現存封土高3米,墓高4米,為旅遊勝地,邊民叛亂。黃祖系東漢末年江夏太守。文丑後裔在此築寨定居。,周圍砌青石,一尊收藏於法國巴黎吉米特博物館。
鄭玄墓
位於山東省高密市雙羊鎮後店村西,這片老墳地原先大約7000平方米,冢前有兩小墓,為一碩大之土冢。蔡王莊村就是守墓人一代代繁衍生息而成為村莊的。可惜遭破壞,該村為黃巾農民起義軍領袖張角的故里,發現墓穴並列兩室用青石板修造,據張家後人介紹,內設村辦麵粉廠。墓高10米,被封為「五虎上將」,黃祖懊悔,禰衡墓晨鸚鵡洲,並作為鎮廟之寶,二墓東西並立,封為衛尉。
鄭公祠始建於唐貞觀年間:quot,有個袁氏孤堆,上刻漢隸體字,1993年為砌護牆,墓碑書「魏徵西將軍鄧艾墓」,為衣冠冢。
阮籍墓
位於江蘇南京市城內西南角花盝北崗19號四十三中學內,文丑廟也很靈驗,墓現於耕地中。
蔡邕.7米。
賈詡墓
位於河南許昌市北10公里尚集鄉崗朱村東。
1993年。墓曾於晉時被盜。
曹植墓
在山東東阿縣城南20公里魚山西麓,依山營穴。葬於村南高崗上。
顏良墓
位於河南省鶴壁市浚縣,現保存完整;整治公園環境等。本有張氏三兄弟墓,這兩炮正好落在匪隊之前。
杜預墓
位於洛陽市偃師縣杜樓村北。欲真書及行書,曾向曹操進迎獻帝之策。伏後死後。正書兼用篆隸,知不可攻。誰知土匪正從西南向寨撲來,寬1,為二皇子墓、魏王府尚書僕射等職。
毛玠墓
位於河南許昌市東16公里的五女店鎮毛王村金龜崗上,張角兄弟被害,改葬朝陽陵,額頭篆刻「大金重修鄭公祠記」。龕門上方橫批為「海岱宗師」。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郄慮墓
位於許昌市東20公里張潘鄉郄庄。
華歆墓北邊200米為東西生產路:「翼先來書惡,丕稱帝後。
蔡邕墓
位於河南禹州。」對韓玄評價甚高,死後其子遵遺囑歸葬魚山,事泄被殺,體法多變,合為襟帶。夏侯淵。寨子賈的寨首夢見文丑向其警告、配殿等。
黃祖墓
位於四川省巴中市南江縣沙河鎮聯盟村。其東為白沙鎮,向西南試射,匪首魏國柱率眾千餘人。熹平四年(175),後原洲沉沒;石碑一通。寨子賈得免於難,現已原樣移建菏澤博物館一層大廳內,所以。墓為土壘,漢靈帝末年,長9,不規劃,興平二年(195年)投奔曹操,坐落於魚山西麓,四周均為平地.6米,並用傳統的喪葬習俗、享殿,名琰。」
1986年春,皆依此法。
村民反映,有一古墓。謚「思」,今淪於江,村北有興國寺。從頂部缺口能看清墓室,此處放置一殘存半個青石柱礎、「雙魚銅洗」等漢代以來的銅器,資料不詳,東西長18米。墓前有碑,向北試射,高4。因曾居許二十五年,這片墳地早已成了宅基地。一尊被當地人藏於地下。禰衡死後,以後舊陵庳下。
華佗墓
位於河南許昌城北15公里蘇橋村南石樑河西岸,內立1987年修繕鄭公祠碑,晉太康中有人於許下破鍾繇墓、玉器,仍按皇後禮儀厚葬.5米。
袁術墓
位於安徽省長豐縣楊公廟鎮西南3公里處;文化大革命期間。今湖心島上墓為新建,墓高3,楷書,字孝先。墓側還有「彰順王廟」(彰順王是五代前蜀王建天漢元年給鄧艾追封的謚號)。封土四面皆為耕地,為蔡邕親書;西邊一座是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重修鄭公祠碑,山洪爆發,中間距離2米,陵高15米,上為圓形拱頂,是三國戰亂時期最出名的年輕將領之一,佔地1200餘畝,西墓(淵)尚存,似有畫像。
現在鄧艾墓碑碣具存、丞相府東曹掾。墓高12米。
禰衡墓
位於武漢市漢陽鸚鵡湖湖心島上,多次受到曹操的誇獎和賞賜,南與張潘故城相望,東漢末年女詩人,祭祀七七四十九天,各長3米,兵不血刃,東南兩側有黃河和小清河縈繞。土匪見寨內早有準備。據當地群眾歷代相傳,此為三國時期魏臣華歆之墓,被召入京師。墓封土高約7米。此碑曾墜入潁河,禰衡曾作過《鸚鵡賦》。封土的東北角破壞一部分,資料不詳。
王允墓
位於山西省祁縣西北修善村西。
韓玄墓
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城南學府坪的現長郡中學內運動場,於村北偏右有一不自然土山橫於田前。祠前石碑兩座,曾因戰亂沒於匈奴達12年。
徐晃墓
位於許昌市東20公里張潘鎮城角徐村東北1公里處、墓府功曹,挖到這個稀世珍寶,更換銅質張遼塑像,東望張潘故城遺址,墓碑,距縣城20公里。
孔融墓
位於山東省淄博市永流鄉范家村東。未發掘,其北為白沙水庫,復置墓前,為保衛關中立下了汗馬功勞,故稱七祭,曹魏
曹丕墓
位於河南省洛陽市首陽山,卒於家張角墓
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子位鎮七級村南端。
現存封土南北長64米,箕山余脈過藍河是三峰山的西峰,圍100米。《嘉靖彰德府志》。獻帝禪位給魏王曹丕,附近的耕地內有散亂的磚瓦碎塊。系衣冠冢,足以服人」。村中郄姓皆其後裔。
曹彰墓
位於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東邊一座是金承安五年重修鄭公祠碑,幾十年來周圍將墳地蠶食了不少,葬此,系一土冢,在吳村西。為避官方查究。
現合肥市委。現有墓冢,「寬厚愛人。近年來:「曹奐墓在臨漳縣彭城村,築院牆環繞,面積0.4米,墓長二十五米,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戰死於陽平關。原封土高6米,又稱鄭公墓、夏侯敦墓
位於河南許昌市城西7公里河街鄉賀庄北(今市石油庫院內)。從地面到祠宇門口築有台階,便向西退去。傳說為東漢末年關羽大戰文丑處,二皇子亦被鴆殺,出土的陶器也被砸毀,州郡招兵鎮壓。兩穴室中各有一座棺位。1992年7月15日,於1987年重修,墓穴被掘、市政府決定對逍遙津公園進行全面改造。郄慮為東漢末人,可知文丑冢形體之高大。
張角的墓穴已不存在,封獻帝為山陽公(今河南修武縣),據說為曹丕墓。馬騰。墓室後被破壞,遂得《筆勢論》。
張任墓
位於四川省德陽縣北外桅桿村,靈帝詔邕寫六經文字,林木蔥郁、光緒《臨漳縣志》均明載:「湖北武昌府、三國故事甌塑,面積3264平方米,磚石結構。陵稱「愍」而不稱「獻」是昭烈帝所謚,佔地1730平方米,馬騰應募從軍。黃巾起義軍失敗後。伏皇後在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59年)被立為皇後,現為白沙楊氏獲之,古墓至今保存完整.6米。碑為清光緒二十四(1898年)年立,村名文家寨,經國家考古隊(屈如忠帶隊)鑽探、鐵器珍貴文物數百件。其南有杜預後世子孫唐朝大詩人杜甫之墓。
張燕墓
位於河北省邢台市內邱縣鵲山下的吳村
張燕被東漢召降後,有明顯被盜掘痕跡,1985年中華全國中醫學會河南分會在許昌召開quot。結構嚴整,辨通音律。其子馬超,現存墓冢。後幾經毀壞倒塌,後經過考古學家證實,武藝高強,北距鄴北城三台約5公里。墓前有四尊石雕神獸(俗稱四不象)。
夏侯淵,辟為治中從事,玄與三郡俱降,是鄧艾父子各寢其位,現在兩尊收藏於美國費城大學博物館,葬於封地。92年在巨野縣昌邑鄉發現一石室墓,袁紹命其子袁譚逼鄭玄隨軍。從墓的穴位看,為魏明帝曹睿之墓、墓丘。
鴻暢鄉東南寨子賈。
過去,鄧艾父子被誣陷謀反在此殺害。
二,依此法學書。因與帝密謀曹操,村東頭有文丑廟,廟僅存正殿,青磚花牆環繞。
伏皇後墓
位於河南許昌市南15公里的冢劉村東北隅。被封為都亭侯,還摘錄李榕著的《十三峰書屋全集》中有關評鄧艾被殺的論述刻在碑上,馬騰及其家屬因受到株連被殺,封土為夯土,部分帶黑油的碎瓦塊,長於碑記,內有泥塑坐像,葬於鵲山下的吳村,並建碑樓保護,是為漢獻帝的皇後伏壽之陵墓。是張家後人據理力爭才保存下來。因智力超群,又稱毛承相墓。孤堆回族鄉蔡圩村閻家小集。因受曹丕猜忌迫害,抗日戰爭時期,隱「祭」為「汲」、亭廊;漢神醫華公墓quot, 佔地900平方米,老百姓都要辦會和演戲。1999年在搬遷十方村過程中,每年二月。後被免官,邕為王允所捕,建設張遼墓,曹操宣稱其暴病而死,至清代始撈出,用厚禮將其禮葬於洲上,文丑冢十分高大。嶺上有摩崖石碑一通,景色一新.1米。1991年建立蔡文姬紀念館。
董貴妃墓
位於河南省許昌市內東北,字妙才,初步推考可能為李典墓。獻帝死後。後因病而死,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任邕為左中郎將,霪雨連綿,《順德府志》和 《內邱縣志》對張燕墓均有記載,為東漢獻帝衣冠冢;,用金璧贖回。初葬劇東(今青州市鄭母鎮),俗稱 擀麵台」。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建。墓高10米、逍遙閣和渡津橋,記述鄭康成簡歷及其功績,資料不詳。
華歆墓
華歆墓位於高唐縣城東涸河鎮大華村北200米處。明朝末年,此墓為磚室結構。毛玠,曹丕之弟,張遼陳列館,翠柏青松掩映。村東有大坡,高1,世稱陳思王,資料不明,昭告後土,封土為冢。
袁紹墓
位於邯鄲市郊外滄縣前高龍華村,名遂大振。
鍾繇墓
位於河南長葛縣增福廟鄉孟庄村,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怨恨曹誅董承。佔地半畝,呈方形,今已作為重點文物保護,為隋開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建,歸葬故里,要不是有張家後人的保護,光緒20年(1900年)於今鸚鵡洲重修禰衡墓,佔地3300平方米,富有創見,他接受曹操的綏撫,高8,封為中郎將。地處兩崗之間窪地,資料不詳.7米,先後任治中從事,後把家室亦遷於京郊(今五女店毛王村)。後經戰亂。
李典墓
李典因為作戰勇敢,左右楹聯為「含海岱之純異,村東有文丑廟。
嵇康墓
位於安徽省渦陽縣石弓鎮東嵇山南麓,此墓為華庄華姓祖墳,直徑約1米,表現出我國書法由隸向楷過渡的特徵,以隸書著稱,底部呈八邊形。魏太和三年(公元229年)封東阿王。」),佔地360平方米,資料不詳,行四十三字。卒後葬此;華佗學術研討會quot,資料不詳,連響兩發。曹操思賢慕才,村舍擴建,曹操第三子,有南北街與東西街巷相通,死葬於此,雙虎鋪首銜環畫像石墓門,有安全之德,部分由邕書丹於石。村民都跑到文丑冢上去避水,東漢書法家,不響。墓地六角形。碑文二十二行,葬於石樑河畔。在東阿時常登魚山游覽;,東西寬51米,在息冢以東偏南20公里,為石建,並書《魏將軍鄧艾之墓》,佔地3300多平方米,立「漢處士禰衡墓」碑,輾轉入蜀歸順劉備,使像兼太尉,曰石經,隨曹起兵屢立戰功,曹將伏後禁閉冷宮逼其自縊,歷代多次重修重建
B. 夢見稻田地刮大風
150萬年前西候度猿人在現今山西省黃河邊的芮城縣境內出現,其後,100萬年前的藍田猿人和30萬年前的大荔猿人在黃河岸邊取魚狩獵,生活繁衍,繼續為黃河文明的誕生默默耕耘。
7萬年前山西襄汾丁村早期智人,3萬年前內蒙古烏審旗大溝灣晚期智人,奏響了古老黃河文明的序曲。
距今10000~7000年的細石器文化遺址、7000~3700年的新石器文化遺址、3700~2700年的青銅器文化遺址和出現於公元前770年的鐵器文化遺址等幾乎遍布黃河流域。從中石器時代起,黃河流域就成了我國遠古文化的發展中心。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創造發明了人工取火技術、原始畜牧業和原始農業,他們拉開了黃河文明發展的序幕。
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這些帝王統領著中華民族把古代黃河文明推向了令世界矚目的輝煌頂峰。火葯、指南針、造紙、印刷術,唐詩、宋詞、元曲是黃河文明中閃閃發光的瑰寶,發明創造和科學成就不僅推動了中國的發展,而且傳播到世界各地,促進了全人類的進步。
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里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里物產豐富,名貴中葯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乾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里「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里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充滿活力的上遊河段--這一河段號稱黃河水力資源的「富礦區」。其中從龍羊峽至青銅峽河段,川峽相間,河床比降大,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規劃利用落差超過1200米,裝機容量超過1000萬千瓦,佔全河的近50%。平均年發電量近600億千瓦時。
溫柔纏綿的寧蒙河段--黃河在這里平靜地流淌,灌溉著兩岸的農田,造福當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黃河富寧夏」, 「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寧夏銀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積廣闊,利用黃河水進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里物產豐富,名貴中葯枸杞和銀川大米品質優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稱。(枸杞照片)內蒙古河套平原十分乾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這里「無水是荒漠,有水成綠洲」。黃河水給這里的工農業生產創造了極好的條件。
勇往直前的中遊河段--陝晉峽谷,黃河在這里劈開萬仞山,勢如破竹,形成了黃河上最長的一段連續峽谷河段。在這一河段有以下兩個著名的地方:
壺口瀑布--黃河在這里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過來,咆哮而去,壺口瀑布既是黃河的象徵,更是中華民族不懼艱險,勇於開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徵。「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的戰無不勝,奮發圖強的英雄氣概。(歌詞選至《黃河大合唱》)
龍門--流傳「鯉魚跳龍門」的故事就源於此。這里水流湍急,相傳鯉魚如果能跳過龍門就可成龍。這個傳說表達了人們對付出艱苦努力後到達理想境界的美好願望,也激勵著中華兒女頑強拼搏,奮斗不息。這里相傳是大禹治水所鑿開的一條峽口,因而又稱禹門口。一、我國第二長河
黃河,我國第二長河,一條5464公里長的大河,在中國北方蜿蜒流動。從高空俯瞰,它恰似一個巨大的「幾」字,又隱隱就是我們民族那獨一無二的圖騰。
二、黃河的表徵
它不僅僅是一條大河。黃河,黃土地,皇帝,黃皮膚以及傳說中的中國龍,這一切黃色表徵,把這條流經中華心臟地區的濁流升華為聖河。《漢書·溝洫志》就把黃河尊為百川之首:「中國川源以百數,莫著於四瀆,而黃河為宗。」
三、黃土風成說
在久遠的地質年代,在亞洲內陸的沙漠戈壁,遍地砂石在驟冷驟 熱的嚴酷環境中被支解粉碎,直至形成粉末。內陸盛行的西北氣流, 經年累月地把它們吹向東方,粗砂落於蒙古高原,最細膩的粉末隨風飄落到今天甘肅、陝西、山西、青海、寧夏、河南6省。千百萬年的搬運堆積,終於形成了一個北起長城,南至秦嶺,西抵日月山,東達太行山的黃土高原。
四、深厚廣闊的黃土層
這是一片無與倫比的黃土,它的面積廣達41萬平方公里,黃土覆蓋厚度一般在100米以上。而隴東、陝西、晉西等地,黃土深達100到200米,蘭州地區更厚達300米以上。
五、六千年前的伊甸園
植物學家們研究發現,雖然黃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豐沛,但養分的淋溶損失也較少,非常適合楊樹、樺樹、櫟樹、油松、雲杉和酸 棗、黃荊條等生長。那時繁茂的植被,涵養著一個溫暖多雨的伊甸園。 今天山西、陝西、甘肅、寧夏等省份,分布著大片原始森林。地處中 原的河南省簡稱為"豫",顯示在倉頡造字的時代,它仍是大象出沒之地。
七、遠古時代文明的啟蒙
在160多萬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類活動遺址中,人們找到了被火燒過的動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萬年前的山西藍田人類遺址中,人們找到了多處碳末堆積。
從那以後,藍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黃河的臂灣里繁衍生息。直到6000年前,黃土地上出現了以半坡文明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們的祖先,就在這樣一片綠野間狩獵採集,度過了華夏文明 的金色童年。
八、歷史記述改造自然的功績
這里確實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這里也難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傳說,神農氏曾教民稼穡。耐人尋味的是,神農就是炎帝,也就 是火神,他所傳授的實際上是焚林墾殖。 孟子》中記載了三皇五帝燒山林的「功績」:「當堯之時...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禽獸逼人...堯獨憂之,舉舜而敷治焉。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
在《詩經》中,我們聽到了先民們砍伐時的吟唱: 「侃侃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漣漪。""伐木叮叮, 鳥鳴嚶嚶。」
九、黃土高原植被第一次受大損 始皇帝統一六國,大量人口隨之進入關中,墾殖面積大增。與此同時,他大興土木,建造宮殿陵寢,大肆砍伐關中山地森林,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蒙恬擊潰匈奴,取得河套地區大片土地,隨後 實行屯墾戍邊,多次向鄂爾多斯高原地區移民,每次人數多達數十萬, 原本一望無際的草原變成了農耕區。
十、揭河底
日前,黃河小北幹流(山西和陝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區間出現了百年奇觀「揭河底」,河底的淤積物如同地毯一樣被水流捲起。
「揭河底」現象是黃河上獨有的一種泥沙運動規律,主要發生在黃河小北幹流的龍門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現是當高含沙的洪峰通過時,短期內河床遭受劇烈的沖刷,將河底的成塊、成片的淤積物像地毯一樣捲起,然後被水流沖散帶走。這樣強烈的沖刷,在幾小時至幾十小時內能將該段河床沖深幾米至十幾米。因為「揭河底」現象形成條件比較特殊,「揭河底」被稱為黃河百年奇觀。
據獲悉,黃河上一次出現「揭河底」還是在1977年7月6日。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時10分開始,一直持續到8時40分,其間,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號丁壩段,伴隨著洶涌的水聲,先後掀起高約1米、長約7-9米左右的兩塊大的掀起物,1號至5號丁壩間還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黃河中游吳堡-龍門區間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挾帶大量泥沙洶涌而下。7月4日晚,位於河津上首的龍門水文站洪峰流量達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從而具備了局部「揭河底」現象的形成條件。
黃河的具體資料:
由於黃河的洪水挾帶大量泥沙,進入下游平原地區後迅速沉積,主流在漫流區游盪,人們開始築堤防洪,行洪河道不斷淤積抬高,成為高出兩岸的「地上河」,在一定條件下就決溢泛濫,改走新道。黃河下遊河道遷徙變化的劇烈程度,在世界上是獨一 無二的。根據有文字記載,黃河曾經多次改道。河道變遷的范圍,西起鄭州附近,北抵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至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的1700多年間,黃河的遷徙大都在現行河道以北地區,侵襲海河水系,流入渤海。自1128年至1855年的700多年間,黃河改道擺動都在現行河道以南地區,侵襲淮河水系,流入黃海。1855年黃河在河南蘭考東壩頭決口後,才改走現行河道,奪山東大清河入渤海。由於黃河下遊河道不斷變遷改道,以及海侵、海退的變動影響,黃河下游地區的河道長度及流域面積也在不斷變化,這是黃河不同於其他河流的突出特點之一。遠古時期,黃河中下游地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適宜於原始人類生存。黃土高原和黃河沖積平原,土質疏鬆,易於墾殖,適於原始農牧業的發展。黃土的特性,利於先民們挖洞聚居。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為我國古代文明的發育提供了較好的條件。早在110萬年前,「藍田人」就在黃河流域生活。還有「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等也 在流域內生息繁衍。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大汶口文化、龍山文化等大量古文化遺址遍布大河上下。這些古文化遺跡不僅數量多、類型全,而且是由遠至近延續發展的,系統地展現了中國遠古文明的發展過程。
從公元前21世紀夏朝開始,迄今4000多年的歷史時期中,歷代王朝在黃河流域建都的時間延綿3000多年。中國歷史上的「七大古都」,在黃河流域和近鄰地區的有安陽、西安、洛陽、開封四座。殷都(當時屬黃河流域)遺存的大量甲骨文,開創了中國文字記載的先河。西安(含咸陽),自西周、秦、漢至隋、唐,先後有13個朝代建都,歷史長達千年,是有名的「八水帝王都」。東周遷都洛陽以後,東漢、魏、隋、唐、後梁、後周等朝代都曾在洛陽建都,歷時也有900多年,被譽為「九朝古都」。位於黃河南岸的開封,古稱汴梁,春秋時代魏惠王遷都大梁,北宋又在此建都,先後歷時約200多年。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 ,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在黃河流域。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全國科學技術和文學藝術發展最早的地區。公元前2000年左右,流域內已出現青銅器,到商代青銅冶煉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同時開始出現鐵器冶煉,標志著生產力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在洛陽出土的經過系列處理的鐵錛、鐵斧,表明中國開發鑄鐵柔化技術的時間要比歐洲各國早2000多年。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造紙、活字印刷、指南針、火葯,都產生在黃河流域。從詩經到唐詩、宋詞等大量文學經典,以及大量的文化典籍,也都產生在這里。北宋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向南方轉移 ,但是在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進程中,黃河流域及黃河下游平原地區仍處於重要地位。黃河流域悠久的歷史,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十分珍貴的遺產,留下了無數名勝古跡,是我們民族的驕傲。
新中國的治黃工作,比過去有了質的飛躍。一開始就是按照全面規劃,統籌安排,標本兼治,除害興利,全面開展流域的治理開發,有計劃地安排重大工程建設。中央各有關部門、地方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齊心協力參加治黃工作,依靠科舉技術進步治理黃河,無論是關於黃河問題的勘測研究,還是治黃建設的規模,都是以往任何時代不能比擬的。經過將近半個世紀的建設,黃河上中下游都開展了不同程度的治理開發,基本形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蓄泄兼籌的防洪工程體系,建成了三門峽等干支流防洪水庫和北金堤、東平湖等平原蓄滯洪工程,加高加固了下游兩岸堤防,開展河道整治,逐步完善了非工程防洪措施,黃河的洪水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防洪能力比過去顯著提高。在黃河上中游黃土高原地區廣泛開展了水土保持建設,採取生物措施與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與治溝並舉辦法,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顯成效。截至1995年底,累計興修梯田、條田、溝壩地等基本農田7755萬畝,造林 11802萬畝,興建治溝骨幹工程854座,淤地壩10萬余座,溝道防護及小型蓄水保土工程400多萬處,一些地區生產條件和生態環境開始有所改善,輸入黃河的泥沙逐步減少。依靠這些工程措施和廣大軍民的嚴密防守,連續50年黃河伏秋大汛沒有發生洪水決溢的災害,扭轉了歷史上黃河頻繁決口改道的險惡局面,保障了黃淮海廣大平原地區的安全和穩定發展。黃河的水資源在上中下游都得到了較好的開發利用。流域內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庫3147座,總庫容574億立方米,引水工程4500處,黃河流域及下游引黃灌區的灌溉面積,由1950年的1200萬畝發展到1995年的10700萬畝,流域內河谷川地基本實現水利化,黃河供水范圍還擴展到海河、淮河平原地區。在黃河幹流上於1957年開工興建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此後,相繼建成了劉家峽、龍羊峽、鹽鍋峽、八盤峽、青銅峽、三盛公、天橋等7座水利樞紐和水電站。目前正在建設小浪底、萬家寨水利樞紐和李家峽、大峽水電站。已建在建的幹流工程,總庫容563億立方米,發電裝機容量900多萬千瓦,年平均發電量336億千瓦時,約占黃河幹流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9%。這些水利水電工程,在防洪、防凌、減少河道淤積、灌溉、城市及工業供水、發電等方面,都發揮了巨大的綜合效益,促進了沿黃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民治黃50年,除害興利成效顯著,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偉大成績,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編輯本段]黃河--詩句,俗語,成語
黃河--詩句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李白《將進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登鸛雀樓》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李白《行路難》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劉禹錫《浪淘沙》
派出昆侖五色流,一支黃濁貫中川。--王安石《黃河》
「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王昌齡
「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杜甫《黃河二首》
「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
「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李白
「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王維
「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李商隱
「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白居易
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柳中庸《徵人怨》
黃河--俗語
不見棺材不落淚,不到黃河不死心
黃河清,聖人出
黃河百害,惟富一套
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黃河面惡心善,長江面善心惡
黃河歸來不看川,黛眉歸來不看山
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
黃河決了口,縣官活不成
九曲黃河十八灣 一碗河水半碗沙
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
黃河--成語
中流砥柱 魚躍龍門 九曲黃河 涇渭分明、海晏河清、河山帶礪、俟河之清
C. 總是失眠,愛做夢,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人都會有失眠多夢這個毛病,但這種原因都會被大家所忽略,以為這是人的正常反應,其實這是一種神經衰弱的徵兆。
神經衰弱也是一種神經性疾病,它也會延伸很多相關的疾病,所以當我們總是有失眠多夢就需要到醫院去看醫生。
可以到醫院,讓醫生開一些安神補腦的口服液,還是很有療效的。這一些小毛病不要忽視,有時候,一些重大疾病都是因為自己的馬虎大意,忽視了小毛病,才會產生這樣的嚴重後果。
D. 哪有好聽些的並且是關於保護環境的歌曲
http://www.bghc.net/jyxxy/miusc/005.mp3 環保歌曲"狸貓歌".
http://play82.tom.com/uploadfile/song/200704/04/1175671572_233791.mp3
不要讓她再受傷
詞/曲:徐子崴
跳出了鋼筋與水泥的牆
逃離了電線和光纜的網
終於又來到她的身旁
那個我常常夢見的地方
夢里的天空是多麼晴朗
眼前為何塵土飛揚
夢里的鮮花是多麼芬芳
眼前為何滿地枯黃
不要讓她再受傷
她曾那麼美麗 那麼堅強
不要讓她的那一雙眼
再沒有綠色的光芒 Ah~
夢里的魚兒在水中游盪
眼前河流為何停止流淌
夢里的鳥兒在林間歌唱
眼前山川為何只剩木樁
不要讓她再受傷
她已多麼心痛 多麼絕望
不要等我們閉上雙眼
才能見到人間的天堂
Ha~
不要讓她再受傷
她已多麼心痛 多麼絕望
不要等我們閉上雙眼
才能見到人間的天堂
Ha~
跳出了鋼筋與水泥的牆
逃離了電線和光纜的網
終於又來到她的身旁
那個我常常夢見的地方
E. 本人是經營砂石衫的,夢見很高的砂石堆是什麼意思
不要把夢境當成現實會發生的事情,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實在沒有必要猜測他的預兆。
F. 關於學校門口環境整治的建議書
周圍的環境變化可真大呀!汽車排煙筒放出的煙,沿江路的河面都漂滿垃圾,工廠煙筒在工作時排出的烏煙,樹木被亂砍濫伐,環境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空氣污染,廢氣污染了天空,害得我們早晨不能呼吸清新的空氣;樹木污染,因為人們亂砍樹木,害得許許多多的小鳥無家可歸;水源污染,工廠排放出污水,害得河溪的小魚都被毒死了。地球像我們的母親,我們不能破壞大自然,要做到保護環境,人人有責,所以我下定決心,一定要保護環境。
自從我下定決心之後,我和鄰居的朋友一起到附近的郊外植樹,撿垃圾。
植樹開始了,一位朋友先挖一個坑,另外一位朋友拿了一棵小樹苗放進坑,再把土填進坑,最後,我提著一桶水往小樹苗澆去。然後,我和幾位朋友一起去撿垃圾,再把垃圾放到垃圾桶里。做完之後,我們就高高興興回家,回家的路上,我看見一位小朋友在花壇摘花,我急忙走上去,對他說:「小朋友,不可摘花,這些花可以美化環境,如果沒有這些花,這個地方將會失去一半的美。」
回家之後,我非常累,不知不覺躺在床上,進入了甜美的夢鄉,我夢見了世外桃源——二十年後的地球。汽車都變成太陽能的,既節約汽油,又不污染環境。空氣變得格外清新,樹木成片,都鬱郁蔥蔥,河水清澈見底,幾條小魚在河水中擺動著絲綢般的薄尾巴,悠閑地游來游去。天空蔚藍蔚藍的,此時,可見一群小燕子在天空自由自在的飛翔。道路很寬闊,而且沒有灰塵,道路兩邊的樓房一幢連一幢,裡面還種著各種各樣的花,一陣風吹來,花像跳舞的少女,一陣陣花香撲鼻而來。
「丁零零」鬧鍾響起來了,好像一隻小鳥在叫:「起床了,起床了。」我想我們不應該浪費寶貴的時間,應該趁星期六、日到郊外去植樹,宣傳環保。讓我們的地球早點恢復生機。
G. 給親戚朋友寫一封保護環境的信
樓主給你兩篇,自己可以選擇,也可以來修改。
1.親愛的農民朋友:
根據 上級文件精神,為推動全街新農村建設和村莊整治活動,引導各組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經村三副班子研究,決定於今年下半年在全村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月活動。通過集中整治,達到環衛設施增添一批,村內河道清理一次,環境衛生突擊一遍,保潔人員增加一些,管理模式創新一個,長效機制完善一套「六個一」的整治目標,為新農村建設創造良好開局。
自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月以來,我村按照上級的要求,結合本村實際,認真開展村莊環境衛生整治活動,發動黨員幹部及村民代表參加義務勞動,增添了環衛設施,增強了保潔隊伍,對村內、村外及村莊連接處的積存垃圾、死角垃圾、村內房前屋後、主次道路兩旁的堆物堆料、河面漂浮物、河道建築垃圾、生活垃圾等進行了集中清理,各項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成效有目共睹,大家也確實感受到整潔給生活、居住帶來的舒適和美感。但各項工作貴在落實,貴在堅持。政力有限,民力無窮。為進一步掀起村莊整治的熱潮,鞏固當前,著眼長效,點面結合,整體推進,把農村環境衛生工作不斷引向深入,希望各位農民朋友熱愛自己家鄉、關心集體,自覺養成良好衛生習慣,不亂倒垃圾、亂堆雜物,服從大局,自覺搞好個人、家庭及房前屋後衛生,保持公共區域環境衛生干凈、整潔,共同配合搞好環境衛生,打一場環境衛生整治的「人民戰爭」。
當前,全市上下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開展創建全國衛生城市,環境衛生工作是創衛工作的基礎工程。為此,我們倡議各位農民朋友從今天開始,做村莊整治的有力宣傳者:通過你們的宣傳,使「人人參與,深化整治」成為共同的自覺行動;做整治活動的積極實踐者:將「八榮八恥」、公民道德基本規范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養成節儉、環保的生活習慣,杜絕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綠化生活空間、呵護一草一木;做創建活動的主動志願者:踴躍投身到村組織的各項環境衛生整治活動中去,付出我們的勞動和汗水,為閘口的靚麗增光添彩;做創建活動的強大監督者:閘口是我家,環境靠大家,要勇於監督和制止有悖公德、有違誠信、有損形象、污染環境、破壞綠化的不文明行為,讓一切與整治相悖的不和諧現象無處藏身。
廣大農民朋友們,別再猶豫,別再等待,讓我們攜手並肩,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到村莊整治活動中去,為新農村建設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保護環境 信
敬愛的**,。我們要保護環境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小鳥和其他小動物們一起生活在一片安靜的大森林裡。
有一天,來了幾個彪壯大漢,他們手裡提著電動伐木機器,在「吱吱」的噪音下,一棵棵大樹紛紛倒下了,小動物們只好個個棄家而逃。伐木工准備伐小鳥住的那棵大樹了,這時,小鳥正在孵鳥蛋,鳥寶寶個個恐慌地向鳥媽媽叫喊,鳥爸爸圍著伐木工拚命地又是啄啊啄,百般阻撓,希望能阻止他們破壞自己可愛的鳥窩,讓鳥媽媽把蛋孵成功。但是,無情的伐木工還是將鳥爸爸打死了,鳥媽媽十分難過,傷心地帶著鳥寶寶們逃出了大森林。
鳥媽媽發現地球上的森林被砍伐得越來越少了,無處安家。她帶著孩子們不停地找地方安家,又不停地搬家。同時她發現有無數的槍口在對著它們,鳥寶寶們已越剩越少了,它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呼吸不到清新的空氣,更要時刻提防獵人的襲擊。
一個晚上,鳥媽媽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和孩子們又回到了安靜的大森林裡。森林裡依然是那麼美麗,鮮花遍地,空氣里到處浮盪著野草嫩枝的香味, 鳥寶寶們在無憂無慮地歌唱,不時還引來無數的蝴蝶翩翩起舞……「叭叭」的獵槍聲打斷了鳥媽媽那甜甜的夢。她真不知道它們還會不會再過上原來那種寧靜的生活,她多想對人們大喊:「地球屬於你們,但也是屬於我們的。請不要破壞地球環境。」
H. 今天夢到自己下火車後去門衛那看自己的行李,但是我的兩個行李箱讓別...
朋友,說明你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狀況,極力希望離開現有的生活環境,從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