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治理過馬路

治理過馬路

發布時間: 2020-12-25 01:29:14

① 有關部門為什麼要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的現象

自2012年以來,「中國式過馬路」的治理一直是媒體關注的熱點。「湊齊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紅綠燈無關。」出現這種不文明的現象,媒體和網路輿論普遍把板子打在行人身上,指責行人「素質太差」、「缺乏規則或法治意識」、「漠視交通安全」等等。
    兩年來,在媒體頻繁曝光和高度關注下,各地管理部門紛紛加強執法力度,希望改變行人「中國式過馬路」的陋習。然而實際效果卻是非常有限,究其根本原因,這種不文明的現象不僅僅和行人的文明素質有關,更主要的是交通制度設計不合理,拖了治理「中國式過馬路」的後腿。
    中國式路權分配不合理,行人空間受到嚴重擠壓。2013年中國機動車數量已經超過1.3億輛,年銷售量超過兩千萬輛,機動車這種爆炸式增長帶來的交通壓力迫使有關部門只單純考慮交通運行效率,極端化地或僅從維護機動車的利益出發犧牲行人的利益,導致行人過街距離超長、道路中央缺少駐足空間等。我們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歷,要步行去道路對面辦事,咫尺之遙,卻得繞上幾百米,實在是令人抓狂。在過馬路的路權分配方面,也過分偏向機動車,以杭州為例,受右轉車阻擋而減速或停止的行人達30%,行人經常是一個綠燈根本過不了馬路。
    交通信號燈設計不合理是「中國式過馬路」最重要的誘因。在很多城市寬闊的路口,行人總有一種想快點過去的沖動,因為有的紅燈實在是太長了!交通信號燈周期的設置並非只看機動車的情況,行人可忍受的等待時間同樣是必要約束條件。國外很多國家根據本國國情,在大量細致調研基礎上確定該值,作為本國交通信號燈設置的參考依據。英國的研究結果顯示,英國行人可忍受等待時間為45-60秒,德國人忍耐限度則是60秒,因此他們的馬路紅燈一般最長時間不超過60秒。中國的很多城市路口紅燈時長普遍超過100秒,有的甚至長達145秒。交通信號燈設置不合理,顯然會導致行人等待時間大大超過其可忍受等待的極限,進而讓交通信號燈作用失效,行人過街變得不可控制。這也是執法部門治理「中國式過馬路」沒有明顯效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中國式過馬路」的確是一種不文明的現象,但絕不能僅僅歸因於行人的素質低下。高素質的外國人在中國的交通管理模式下,同樣也會無視規則,上演「中國式過馬路」的醜陋一幕。在上海,一名外國人因闖紅燈被交警呵斥,一時間《上海最牛交警英文怒斥外國人闖紅燈》的視頻紅遍網路。可見,無論行人的文明素質高低,在不合理的交通系統設計面前都會選擇不文明的過馬路方式。
    「中國式過馬路」的最大原因在於我們的路權分配和信號燈設置的不合理。「文化無高下,制度有優劣」,一個更加公平合理的交通規則,是機動車和行人各安其道的真正保障。一味地強使行人接受不合理的交通制度,即使不斷加大媒體監督和交通執法力度,那都是治標不治本,不文明行為依然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② 中國式過馬路沒辦法整治啊,闖了紅燈被罰款,要怪就怪綠燈太短,紅燈太長,老人要過馬路走到一半就紅了

怎麼不說說中抄國式開車呢?在只有人行線而沒有紅綠燈的路口,你休想四平八穩地過去,必須以百米沖刺的速度才能過去。否則你要等5分鍾乃至十分鍾以上才能平安地過去。為什麼呢?因為那些大部分開車的爺們根本就不會因你要過馬路而減速。好象他們要去哪兒急著報到呢。我說的這是在濮陽。不知道其它城市是不是也這樣!

③ 社會中,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1、文明禮貌

社會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和諧相處,舉止文明以禮相待。自覺杜絕說臟話、隨便猜疑、欺騙他人等惡習。這是處世做人最起碼的要求。

2、助人為樂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社會成員在公共生活交往中用以調整相互關系的最一般的行為規范之一。在公共生活中,人與人之間應該團結友愛,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愛人者人恆愛之,信人者人恆信之。

3、愛護公物

愛護公共財物是社會公德極其重要的內容。尤其在公共場合更要注意這一點。要愛護國家及公共財產不受侵犯。

4、保護環境

為了保持社會公共生活的環境整潔、舒適和干凈,保障社會成員的身體健康,每個公民都應當講究公共衛生、保護生活環境,這也是社會公共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規范。講究公共衛生,造成優美環境,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是社會風尚的一個重要方面,體現出一個民族的文明程度和精神面貌。

5、遵紀守法

法律是對公民行為的必要約束及規范,是對道德的補充。自覺遵守法律法規、紀律,是社會公德最基本的要求。公共生活中人們要能順利地進行社會活動,就必須要有規矩可循,就必須遵循一定的行為規范。

(3)治理過馬路擴展閱讀

社會公德作為人類社會生活中最起碼、最簡單的行為准則,是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是適應社會和人的需要而產生的。它對人們的社會生活具有特殊且廣泛的社會作用。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自覺遵守社會公德。

1、遵守社會公德是維護社會公共生活正常秩序的必要條件。社會公德是維護公共場所正常秩序和安定環境、維護現實社會生活的最低准則,是人們現實社會生活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

2、遵守社會公德是成為一個有道德的人的最基本要求。社會公德發揮著維護現實的穩定、公道、揚善懲惡的功能,在社會生產和生活中起著強大的輿論監督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社會公德的這種作用體現在:

一方面肯定、維護和促進一切有利於或有助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另一方面否定、抑制和阻止一切有礙於或有害於社會和個人生存、發展和完善的思想和行為。這主要是通過社會公德的規范方式來促進社會和個人棄惡揚善,扶正祛邪,從而指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非強制性地調節和規范著社會生活中人們的言論和行動,維護社會公共生活秩序,有效地為滿足社會與社會成員的需要服務

3、社會公德建設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性工程,也是精神文明程度的「窗口」。社會公德是社會道德的基石和支柱之一,社會公德對社會道德風尚的影響穩定而深刻、廣泛而持久。社會道德又是社會精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從人們實踐社會公德的自覺程度和普及程度,可以看出整個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狀況。

因此,如果社會公德遭到了踐踏和破壞,整個社會的道德體系就可能會瓦解,整個社會的安定團結也將被破壞,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社會的精神文明當然包括多方面的內容;但在一定的歷史發展階段,社會的道德風尚通常是衡量一個社會的精神文明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是整個人類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一種反映和體現。

因為,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總是先從社會風尚中表現出來。總之,在一定意義上說,社會主義社會的社會公德是社會主義進行的基礎,是現代社會必須高揚的基本道德。每個社會成員都應該增強社會公德意識,自覺地以社會責任感考慮自己的行動,遵循體現社會群體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公共規范。

④ 治理闖紅燈現象,一味將矛頭對准行人合理嗎

中國式的過馬路情況,已經演變成為了一種「病態」了,闖紅燈的現象,屢禁不止。治理闖紅燈的現象,我認為行人是主要責任的,還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存在,比如紅綠燈的設置不合理等。
 
我們從小就有耳熟能詳的兒歌,「紅燈停,綠燈行」,但是在生活中,還是有很多人忽略了交通安全的問題。一方面,城市越來越大,交通越來越發達,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總是希望可以把在路上的時間節約出來,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導致了急著過馬路的想法。另一方面,行人是素質有待提高。很多情況下,都是看到別人闖紅燈,自己也忍不住跟著一起過了馬路。有了帶頭的人,走的人多了,也就順理成章的以為會沒什麼問題,變得「理所應該」。

 



其實,人們是在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每年因為闖紅燈引發的交通事故數據總是居高臨下,如此過馬路的危害也是可想而知的。不注重細節,隨意的亂穿馬路,出了事故,才會後悔莫及!血肉之軀,何以抵擋汽車呢!每個人都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大家應該珍惜生命。為了自己,更也是為了家人。

不可否認,正常的司機都是需要經歷過考駕照,才能合格的上路,大部分的司機都是謹慎駕駛的,而行人則往往不需要,可以任性的過馬路。假如行人每年只有12分的話,闖紅燈抓拍就扣分,進行嚴肅的處理,必定可以得到巨大的改善。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這是任何行業都應該遵守的基本原則。

希望交警部門應該嚴厲的治理闖紅燈的行為,達到理想的狀態。高高興興外出,平平安安回家!

⑤ 如何看待行人闖紅燈的現象

上幼兒園的時候,我們就學過紅燈停綠燈行,過馬路先看左後看右,這些交通安全知識其實我們都明白,但為什麼就等不了呢?那麼急嗎?

這種闖紅燈的行為已經有一個特指的名詞:中國式過馬路。

總的來說就是本著人多力量大的原則,一個人他不敢闖紅燈,但是三五個人十個八個的人湊成了一波膽就大了,還真是集體力量大,目張膽的就往前沖。

開車的時候一不小心闖了紅燈一下子就給你扣6分,闖兩次紅燈,一個駕駛本12分就給你扣干凈,最可氣的是,因為行人闖紅燈上斑馬線而汽車壓到斑馬線上,竟然不處罰行人把汽車給扣分罰款,我認為這很不公平。

⑥ 如何治理「中國式過馬路」

「中國式過馬路」既然是陋習,又是違法行為,且不安全,不文明,毫無疑問必須整治。現在關鍵的問題是,怎樣治才能不流於形式,才能幫助人們養成新的文明行為習慣。

表面上看,「中國式過馬路」只是一撥路人一起闖紅燈過馬路。可是,簡單的行為背後,是長期的習慣積累,要治理,絕不是搞一場運動,罰一些路人就能奏效。我們不僅要有治理的耐心,還要有更清晰的思路和更豐富的手段。

首先,我們應該反省,行人的路權是不是得到了足夠的尊重。這段時間媒體也有很多報道,指出一些地方的交通設施設置不合理,行人過馬路的信號燈時間太短,行人過街綠燈與車輛右轉綠燈重疊,導致高峰時段行人難以過馬路等等。既然交通設施不合理,行人路權得不到充分的尊重,那又怎能苛求行人遵守信號燈呢?

早我們很多年就進入汽車社會的西方國家,很早就認識到了共享路權的重要性。在他們看來,解決擁堵固然重要,但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合理地共享路權更為重要。如果我們的立法者和執法者都能樹立生命比財產重要,行人比汽車重要的路權共享理念,大家自然不需要用「中國式過馬路」來反抗路權分配不公。

其次,在解決好路權分配的基礎上,我們應該建立一套權責匹配的法律。現在的做法是行人闖紅燈罰款10元,可這罰款比起闖紅燈所帶來的危害,比起可能引發的事故所給自身和他人生命財產造成的損害

⑦ 從依法治國的角度談談應如何治理中國式過馬路

按照法律規定罰款

⑧ 如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1、遇到問題時,冷靜為前提
遇事冷靜,中國傳統例來都有這個潛意識;確實,現在很多的安全問題,都是因為不冷靜而造成的!不要盲目的跟風,稱判斷清楚安全問題的所在,有時候無法親身判斷時,也不要太過緊張,別人的緊張是因為情緒不穩定,咱可以冷靜點對待!有了對具體安全情況的了解,就可以更安全的保護自己!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比如,遇到突發的群體性安全事件,遇到這種情況,可以手拿硬物並及時走開並報警即可,如果遇到房子倒了如果知道問題,只要稍離房子遠點即可,如果遇到有人激烈打架,可以稍微避開即可,知道事情的真相才能更好的處理問題。
2、及時的報警並採取自我保護措施
遇到安全事故後,冷靜下來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果斷的採取自我保護!不可避免時也得出手!這世界的自然法則是弱肉強食!有時候假裝得強大點,也不失為一種很好的辦法!
3、仔細觀察周圍環境
很多人遇到緊急安全問題就只會跟著大眾跑!有沒有想過,前面的人如果跑錯了,後邊的人不是跟著一起去了!所以先不要急著跑,先觀察觀察周圍環境情況!既然跑能解決問題,那方向有四面八方,也可以從其它地方跑啊,沒必要擠在一起!
4、勇敢的保護自己
在危險面前,不搏就沒機會了,搏一搏也許還有一絲希望!為了爭取機會,請允許自己勇敢一點!

⑨ 近來,我國多個城市開始重點治理「中國式過馬路」行為.每年全國由於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引發的交通事故

解答:(解:(1)據牛頓第二定律知,卡車制動的加速度:a=

F
m
=
1×104
4×103
=2.5(m/s2
據速度位移回關系知,卡車的答制動距離:02-v2=-2ax1
解得:x1=
v2
2a
=
12.52
2×2.5
=31.25m;
(2)從卡車前端駛過停車線AB運動至車尾駛過前方斑馬線CD,卡車行駛的距離為:x2=29+7=36(m)
卡車行駛此段距離所需時間:t=
x2
v
36
18
=2(s)
為確保行人安全,D處人行橫道信號燈應該在南北向機動車信號燈變黃燈後至少2s變為綠燈.
答:(1)卡車的制動距離54m;(2)信號燈應該在南北向機動車信號燈變黃燈後至少2s變為綠燈.

⑩ 近來,我國多個城市開始重點治理「中國式過馬路」行為.每年全國由於行人不遵守交通規則而引發的交通事故

(1)據題意由
v 2t
-
v 20
=2ax 得: x=
v 2t
-
v 20
2a

汽車剎車時,阻力產生的加速度為a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a=
F
m

代入數據得制動距離x=30m③
(2)據題意汽車不受影響的行駛距離應該是AB與CD間距加車身長度即:x 1 =30m④
故黃燈的持續時間為t則 t=
x 1
v 0

代入數據得時間為t=2s⑥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