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安札品
㈠ 為什麼要深入抓好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
國家標准規定易燃及腐蝕性化學品櫃需要符合OSHA色標體系,嚴格區分化學品的危險性質,專規范管理屬。常見防爆櫃產品一般有五種顏色,每種顏色對應這這個櫃子的不同使用性能。
紅色櫃體一般用於存放可燃性液體;
黃色櫃體一般用於存放易燃液體;
藍色櫃體一般用於存放弱腐蝕性液體;
白色櫃體(PP櫃)一般用於存放強酸強鹼等具有強烈腐蝕性的物品。5%客戶 選擇白色酸鹼櫃
綠色櫃體一般用於存放有毒物質,如農葯一類物品等
五種顏色的尺寸相同,儲放化學品類型不同。在儲存化學品的過程中,使用有色標簽來識別、整理、分開各種易燃或危險。這樣做同時又能在發生火災時方便消防人員識別危險.斯博特公司可以根據客戶實際需求的大小加工訂做,完全滿足您的需要!
常見化學品分類:
可燃物品:氫、一氧化碳、甲烷、丙烷、乙烯等。
易燃物品:酒精、膠水、汽油、煤油、原油、乙醇、苯、硫磺、硝化棉、天那水、抹機水等
㈡ 為什麼要開展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
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管理法律法規不健全 一方面,我國現行的《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和安全生產方面的法規,大部分是在計 劃經濟體制下制訂的,安全生產的執法主體及執法客體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已經不能適應 市場經濟的需要。
由於近年來國有企業改制、下放,使原有的一些管理部門失去原有作用, 而紅頭文件根本觸及不到眾多的小型企業和鄉鎮企業,致使這些非公有制企業成為安全監督 管理的空白點。 另一方面,我國危險化學品立法管理體系不健全,與國外化學品管理體系不接軌,需要補充 完善。例如,我國缺少一部控制工業化學品和民用化學品的綜合性環境立法。
㈢ 安全環保隱患集中治理活動總結怎麼寫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
我公司在接到市安委辦發《轉發《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全面排查整治危險化學品和煙花爆竹企業安全隱患的通知》的通知》【2011】46號文件後,為切實加強公司的安全生產工作,防止事故發生,我公司迅速行動,制訂措施,周密部署,扎實推進,結合當前正在開展的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活動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在全公司范圍內深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現將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工作機構。
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不僅是國家和省市政府安排部署的一項重點工作,也是當前安全生產的中心工作和迫切大事。對此,公司高度重視,積極開展安全隱患自查自糾工作,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執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建立了隱患排查機制,結合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活動成立了以經理為組長,各車間、單位一把手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統一領導公司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研究解決有關重大問題。下設辦公室(安全科),負責指導、協調隱患排查治理整治工作。各車間也都成立了車間領導為組長的領導小組,明確活動內容及要求,做好宣傳工作,發動職工積極參與,營造活動氛圍,迅速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確保隱患排查治理取得實效。
二、深入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消除各類隱患。
結合安全生產百日大檢查和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活動,廣泛宣傳報道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活動的重要性,積極開展隱患排查活動,在活動期間,對照文件中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的重點內容深入生產現場從工藝、設備、安全設施、檢修辦證、防火防爆等方面認真查找隱患和問題,並對查出的隱患進行自查自整,確保隱患排查做到全員、全過程、全覆蓋,隱患不漏查、不留死角。並對冰機儲槽安裝視屏監控,在冰機儲槽進出口管道上安裝了緊急切斷閥,重點對合成車間安全閥進行了全面檢驗,對全廠壓力容器操作人員進行了特種作業證上崗考試,制定並完善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應急救援預案,對全廠各生產崗位消防器材進行了全面檢查,部分滅火器進行了更換。公司不斷加強員工安全教育培訓考核,提高職工安全意識,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增加安全投入,全方位加強安全管理,從而保證企業長周期安全穩定運行。截至到11月15日,公司共查出各類隱患
項,目前已整改 項,整改率為100%.
三、積極開展自動化控制技術改造。
根據j安監管三字〖2010〗15號和澤安監發〖2011〗141號有關文件要求,認真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積極准備合成氨工藝自動化改造前期准備工作,爭取2011年底前按要求完成自動化改造工作。
總之,公司通過全面深入的開展隱患排查治理活動,有力地促進了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企業安全生產責任主體更加明確、社會責任感進一步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得到了明顯提升,在全公司范圍內形成了濃厚的人人講安全的良好氛圍。
我們在以後的工作中,要一如既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科學理念,強化和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更好地把握隱患治理、事故防範的主動權,打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攻堅戰,有效防範事故的發生。
安全科
2011年11月19日
㈣ 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績效考核五全是指什麼內容
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全區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安全生產的嚴峻性和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堅決克服麻痹鬆懈思想。主要負責同志要時刻把安全生產放在重要位置上抓,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分析本單位、本部門和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落實責任、超前防範、強化監管的工作措施,堅決防止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不斷深化網格化監管,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監管體系
1、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依託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系統,健全政府安全生產領導體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組織體系。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九定製度」復查驗收,公開安全承諾,全面深化政府、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2、完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規范企業網格化安全風險防控平台,細化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並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將防治風險隱患的關口前移到標准化作業全過程。建立安全風險隱患動態管理系統,適時進行危險源辨識、隱患判別與風險評價,實現對安全風險隱患的全過程式控制制。
3、深化基層安全風險管理。深化街道安全風險評估,推動工業園區、重點行業企業、重點工程項目風險評估,實施重點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風險監控。健全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實行「互動式」專家服務模式,落實高危行業企業「保健式」服務,完成重大危險源風險評估與分級。
4、提升安全監管整體效能。實行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和網格化運行質量抽檢制度,推動街道、部門、社區、企業自覺應用網格化監管系統。嚴格重點工作考核,強化網格化應用,不斷提高網格化監管效率。
三、加強「問安嶗山」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營造全社會參與安全發展的濃厚氛圍
1、打造「問安嶗山」安全文化品牌。制定安全文化體系建設推進方案和安全文化測評標准,規范安全文化建設模式,凝煉「問安嶗山」核心價值理念和內涵,推進安全文化制度建設,構建「觀念、管理、物態、行為」四位一體的安全文化體系。
2、廣泛開展安全文化宣教活動。公開區、街道、部門、社區、企業、學校安全承諾,在各類場所設置安全風險隱患辨識標准,促使公眾更便捷地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制定《嶗山區公眾舉報安全隱患查處工作規則》,完善安全生產隱患舉報查處與獎勵制度。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深入推進各類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宣傳長廊、主題公園等物態載體建設。認真開展全國第十二個安全生產月和每季度「安全月」活動,推進安全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依託工會、團委、婦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建立安全文化宣教志願者隊伍,製作「安澤嶗山」系列警示教育專題片,深入進行安全文化公益宣傳。
3、實施全員安全文化素質培訓。加快建立完善街道、社區安全培訓輔導站,推進社區居民安全知識普及。按照行業分工和分級負責原則,依法實施「三項崗位」人員強制培訓,加強對企業班組長和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減少「三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抓好在校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育良好安全生活習慣。
4、深入開展安全文化示範創建活動。加快推進安全文化示範社區、示範校園和示範企業、示範班組創建工作,層層做好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從提升全體居民安全素質、做好社區風險防控入手,科學合理策劃實施「安全文化建設示範項目」,以項目為引領,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深入開展。
四、深入開展打非治違與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安全生產頑症
1、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完善打非治違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問安嶗山」安全隱患有獎舉報機製作用,健全全民參與的「打非治違」防控體系。按照「關閉取締一批、上限處罰一批、停產整頓一批、嚴格追究一批」的要求,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行為,重點打擊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交通、海洋漁業等高危行業和建設領域非法生產經營行為。
2、全力打好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攻堅戰。全面排查治理道路危險路段、危險點,完善危險路段道路標志、標線。推廣使用貨運車輛限速、限載等裝置,嚴厲整治「三超一疲勞」和酒後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實施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等級評估,完善客貨運輸車輛安全配置標准,加強旅遊客運車輛、危險品運輸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動態安全監管。落實校車安裝動態監管裝置和高速公路營運客車使用乘客座椅安全帶規定。推進危橋整治及公路安保工程建設。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和社會單位分級分類管理,開展人員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火患整治。健全高層樓宇火災隱患防範、應急救援工作機制。強化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安全監管,實施建築施工全封閉管理,推行建築塔機防傾翻技術,嚴厲打擊超越資質范圍承攬工程、違法分包轉包工程等違法行為。實施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設計安全診斷和「兩重點一重大」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對穿越公共區域的危化品輸送管道進行普查和專項治理。開展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依法整頓關停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進一步完善煙花爆竹流向登記管理系統,嚴厲打擊非法制售煙花爆竹行為。突出抓好工貿行業交叉作業、檢修作業、受限空間作業,以及運輸船舶、海上旅遊客運等行業領域隱患治理。實施陳舊老化的供熱、供水管網改造工程,開展以管道占壓清除、液化氣瓶組氣化站並網、燃氣灰口鑄鐵管道改造為重點的隱患治理。落實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措施,突出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公共聚集場所的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的監督檢查和車用氣瓶安全監察。
各街道辦事處,教體、農林、商務、文化、衛生、旅遊、經發等部門,都要結合行業特點,深入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五、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有效預防和控制生產安全事故
1、扎實推進企業隱患自查自糾自報。健全完善「企業自查自糾、專家現場診斷、政府掛牌督辦、執法督促整改」的隱患排查整改運行機制,嚴格落實企業隱患排查治理法定責任,督促企業自覺開展隱患自查自糾自報,實行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即:對「零隱患」上報的企業嚴格落實必查制度,對未按規定開展隱患自查自糾自報的企業重點檢查,對隱患排查治理不力、導致事故發生的企業,增加檢查頻率,加大處罰力度,促進企業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的落實。
2、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嚴格執行《嶗山區安全生產事故隱患「3+X」掛牌督辦制度》,層層落實分級掛牌督辦措施,全面梳理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部位、場所、區域,落實治理責任,解決和消除風險。每季度掛牌區級重大事故隱患不少於3項。完善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實施重大隱患「一患一檔」管理和「閉合式」執法監察模式。
3、強化職業病危害排查防控。嚴格執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摸清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底數,建立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健康檢測基礎資料庫。實施職業衛生分類分級差異化監管,對轄區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程度評估,開展粉塵、高毒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預防和控制群發性職業病危害事故。
六、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嚴把行業安全准入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許可制度,規范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嚴格安全許可條件,把牢市場准入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規定,建立完善項目准入安全評價制度。落實高危行業、不良市場主體、事故責任者退出管理規定,推進規模小、耗能大、隱患多、污染重、安全性能低下的各類中小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改造升級或逐步退出市場。科學整合煙花爆竹資源,嚴控煙花爆竹經營企業數量。
2、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健全安全生產標准化獎勵約束制度,加大安全標准化培訓力度,選樹安全生產標准化「樣板企業」,全面推進重點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完善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體系,全區所有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煙花爆竹經營企業、非煤礦山企業以及正常生產經營的工貿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到標准化三級及以上水平,同時規模以下工貿行業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的數量不低於30%。
3、推進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將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倡導企業建立安全信用制度、公開安全承諾,建立企業安全誠信檔案、信息平台和安全誠信行為監督機制,擴大企業安全誠信信息披露范圍和頻度。建立企業安全誠信評價與激勵約束制度,實施失信企業「黑名單」、「約談」等制度。
4、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投入機制。實行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機制,逐步增加安全支出,並向高危行業領域傾斜。完善有利於安全生產的財政、稅收、信貸政策,強化政府投資對安全投入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督促企業在年度財務預算中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
5、建立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體系。整合安全科技優勢資源,支持和引導信貸資金投向安全生產基礎設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大力推廣應用有利於重大隱患整改消除、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先進科技技術和設施裝備。
七、深入一線監督檢查,不斷提升安全監管執行力
1、深入一線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堅持領導幹部帶隊上一線督查檢查和「安全月」「安全周」工作制度。區政府領導每月帶隊督查檢查不少於1次;街道辦事處和區政府各部門、各單位領導每月帶隊檢查不少於2次。完善分級量化執法機制,開展全員上一線執法行動,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監管人員要全部深入一線進行執法檢查。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等重點領域執法覆蓋率要達到100%。
2、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剛性執法。編制《嶗山區安全生產標准化執法監察手冊》,規范執法流程和執法人員行為。對發現的各類隱患和問題立即責令整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給予行政處罰或對法人代表予以訓誡。實施執法案卷「一案一檔」,逐步實現安全生產執法監察信息化。
3、加強安全監管力量和社會化隊伍建設。不斷充實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力量,改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裝備和條件,保證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需要。建立以崗位職責為基礎的能力評價體系,建設一支有能力承擔一線執法任務的安全監管隊伍。加強街道、社區安全生產巡查員隊伍建設,倡導和鼓勵社會志願者組織參與基層安全生產管理。
八、加強和完善應急管理,切實增強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1、加強應急預案管理與演練。建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指標評估體系,全面落實應急預案報備、演練排查銷號和動態管理制度。進一步推廣應急管理示範點建設經驗,加強企業預案與政府相關預案銜接,推進數字化預案系統應用。
2、提高快速救援與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政府、社會、企業三個層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共同參與、多層級聯動的應急救援網路和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救援隊伍社會化服務補償機制。完善注重源頭預防和過程管理的安全生產考評機制,規范完善事故信息溝通、應急救援快速協調、風險監控及預報預警、防範應對自然災害等工作制度。
3、健全事故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機制。嚴格按照「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原則依法查處事故,嚴肅追究事故單位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健全「發生一起事故、完善一套機制、規范一個行業」工作機制,對發生的典型事故,要及時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對發生事故的行業實施治理規范。健全安全生產信息發布和事故調查機制,及時妥善應對各類安全生產輿情。
金鵬信息
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全區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安全生產的嚴峻性和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堅決克服麻痹鬆懈思想。主要負責同志要時刻把安全生產放在重要位置上抓,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分析本單位、本部門和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落實責任、超前防範、強化監管的工作措施,堅決防止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不斷深化網格化監管,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監管體系
1、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依託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系統,健全政府安全生產領導體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組織體系。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九定製度」復查驗收,公開安全承諾,全面深化政府、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2、完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規范企業網格化安全風險防控平台,細化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並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將防治風險隱患的關口前移到標准化作業全過程。建立安全風險隱患動態管理系統,適時進行危險源辨識、隱患判別與風險評價,實現對安全風險隱患的全過程式控制制。
3、深化基層安全風險管理。深化街道安全風險評估,推動工業園區、重點行業企業、重點工程項目風險評估,實施重點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風險監控。健全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實行「互動式」專家服務模式,落實高危行業企業「保健式」服務,完成重大危險源風險評估與分級。
4、提升安全監管整體效能。實行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和網格化運行質量抽檢制度,推動街道、部門、社區、企業自覺應用網格化監管系統。嚴格重點工作考核,強化網格化應用,不斷提高網格化監管效率。
三、加強「問安嶗山」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營造全社會參與安全發展的濃厚氛圍
1、打造「問安嶗山」安全文化品牌。制定安全文化體系建設推進方案和安全文化測評標准,規范安全文化建設模式,凝煉「問安嶗山」核心價值理念和內涵,推進安全文化制度建設,構建「觀念、管理、物態、行為」四位一體的安全文化體系。
2、廣泛開展安全文化宣教活動。公開區、街道、部門、社區、企業、學校安全承諾,在各類場所設置安全風險隱患辨識標准,促使公眾更便捷地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制定《嶗山區公眾舉報安全隱患查處工作規則》,完善安全生產隱患舉報查處與獎勵制度。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深入推進各類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宣傳長廊、主題公園等物態載體建設。認真開展全國第十二個安全生產月和每季度「安全月」活動,推進安全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依託工會、團委、婦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建立安全文化宣教志願者隊伍,製作「安澤嶗山」系列警示教育專題片,深入進行安全文化公益宣傳。
3、實施全員安全文化素質培訓。加快建立完善街道、社區安全培訓輔導站,推進社區居民安全知識普及。按照行業分工和分級負責原則,依法實施「三項崗位」人員強制培訓,加強對企業班組長和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減少「三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抓好在校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育良好安全生活習慣。
4、深入開展安全文化示範創建活動。加快推進安全文化示範社區、示範校園和示範企業、示範班組創建工作,層層做好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從提升全體居民安全素質、做好社區風險防控入手,科學合理策劃實施「安全文化建設示範項目」,以項目為引領,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深入開展。
四、深入開展打非治違與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安全生產頑症
1、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完善打非治違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問安嶗山」安全隱患有獎舉報機製作用,健全全民參與的「打非治違」防控體系。按照「關閉取締一批、上限處罰一批、停產整頓一批、嚴格追究一批」的要求,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行為,重點打擊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交通、海洋漁業等高危行業和建設領域非法生產經營行為。
2、全力打好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攻堅戰。全面排查治理道路危險路段、危險點,完善危險路段道路標志、標線。推廣使用貨運車輛限速、限載等裝置,嚴厲整治「三超一疲勞」和酒後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實施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等級評估,完善客貨運輸車輛安全配置標准,加強旅遊客運車輛、危險品運輸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動態安全監管。落實校車安裝動態監管裝置和高速公路營運客車使用乘客座椅安全帶規定。推進危橋整治及公路安保工程建設。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和社會單位分級分類管理,開展人員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火患整治。健全高層樓宇火災隱患防範、應急救援工作機制。強化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安全監管,實施建築施工全封閉管理,推行建築塔機防傾翻技術,嚴厲打擊超越資質范圍承攬工程、違法分包轉包工程等違法行為。實施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設計安全診斷和「兩重點一重大」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對穿越公共區域的危化品輸送管道進行普查和專項治理。開展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依法整頓關停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進一步完善煙花爆竹流向登記管理系統,嚴厲打擊非法制售煙花爆竹行為。突出抓好工貿行業交叉作業、檢修作業、受限空間作業,以及運輸船舶、海上旅遊客運等行業領域隱患治理。實施陳舊老化的供熱、供水管網改造工程,開展以管道占壓清除、液化氣瓶組氣化站並網、燃氣灰口鑄鐵管道改造為重點的隱患治理。落實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措施,突出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公共聚集場所的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的監督檢查和車用氣瓶安全監察。
各街道辦事處,教體、農林、商務、文化、衛生、旅遊、經發等部門,都要結合行業特點,深入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五、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有效預防和控制生產安全事故
1、扎實推進企業隱患自查自糾自報。健全完善「企業自查自糾、專家現場診斷、政府掛牌督辦、執法督促整改」的隱患排查整改運行機制,嚴格落實企業隱患排查治理法定責任,督促企業自覺開展隱患自查自糾自報,實行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即:對「零隱患」上報的企業嚴格落實必查制度,對未按規定開展隱患自查自糾自報的企業重點檢查,對隱患排查治理不力、導致事故發生的企業,增加檢查頻率,加大處罰力度,促進企業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的落實。
2、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嚴格執行《嶗山區安全生產事故隱患「3+X」掛牌督辦制度》,層層落實分級掛牌督辦措施,全面梳理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部位、場所、區域,落實治理責任,解決和消除風險。每季度掛牌區級重大事故隱患不少於3項。完善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實施重大隱患「一患一檔」管理和「閉合式」執法監察模式。
3、強化職業病危害排查防控。嚴格執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摸清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底數,建立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健康檢測基礎資料庫。實施職業衛生分類分級差異化監管,對轄區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程度評估,開展粉塵、高毒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預防和控制群發性職業病危害事故。
六、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嚴把行業安全准入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許可制度,規范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嚴格安全許可條件,把牢市場准入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規定,建立完善項目准入安全評價制度。落實高危行業、不良市場主體、事故責任者退出管理規定,推進規模小、耗能大、隱患多、污染重、安全性能低下的各類中小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改造升級或逐步退出市場。科學整合煙花爆竹資源,嚴控煙花爆竹經營企業數量。
2、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健全安全生產標准化獎勵約束制度,加大安全標准化培訓力度,選樹安全生產標准化「樣板企業」,全面推進重點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完善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體系,全區所有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煙花爆竹經營企業、非煤礦山企業以及正常生產經營的工貿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到標准化三級及以上水平,同時規模以下工貿行業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的數量不低於30%。
3、推進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將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倡導企業建立安全信用制度、公開安全承諾,建立企業安全誠信檔案、信息平台和安全誠信行為監督機制,擴大企業安全誠信信息披露范圍和頻度。建立企業安全誠信評價與激勵約束制度,實施失信企業「黑名單」、「約談」等制度。
4、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投入機制。實行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機制,逐步增加安全支出,並向高危行業領域傾斜。完善有利於安全生產的財政、稅收、信貸政策,強化政府投資對安全投入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督促企業在年度財務預算中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
5、建立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體系。整合安全科技優勢資源,支持和引導信貸資金投向安全生產基礎設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大力推廣應用有利於重大隱患整改消除、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先進科技技術和設施裝備。
七、深入一線監督檢查,不斷提升安全監管執行力
1、深入一線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堅持領導幹部帶隊上一線督查檢查和「安全月」「安全周」工作制度。區政府領導每月帶隊督查檢查不少於1次;街道辦事處和區政府各部門、各單位領導每月帶隊檢查不少於2次。完善分級量化執法機制,開展全員上一線執法行動,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監管人員要全部深入一線進行執法檢查。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等重點領域執法覆蓋率要達到100%。
2、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剛性執法。編制《嶗山區安全生產標准化執法監察手冊》,規范執法流程和執法人員行為。對發現的各類隱患和問題立即責令整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給予行政處罰或對法人代表予以訓誡。實施執法案卷「一案一檔」,逐步實現安全生產執法監察信息化。
3、加強安全監管力量和社會化隊伍建設。不斷充實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力量,改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裝備和條件,保證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需要。建立以崗位職責為基礎的能力評價體系,建設一支有能力承擔一線執法任務的安全監管隊伍。加強街道、社區安全生產巡查員隊伍建設,倡導和鼓勵社會志願者組織參與基層安全生產管理。
八、加強和完善應急管理,切實增強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1、加強應急預案管理與演練。建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指標評估體系,全面落實應急預案報備、演練排查銷號和動態管理制度。進一步推廣應急管理示範點建設經驗,加強企業預案與政府相關預案銜接,推進數字化預案系統應用。
2、提高快速救援與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政府、社會、企業三個層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共同參與、多層級聯動的應急救援網路和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救援隊伍社會化服務補償機制。完善注重源頭預防和過程管理的安全生產考評機制,規范完善事故信息溝通、應急救援快速協調、風險監控及預報預警、防範應對自然災害等工作制度。
3、健全事故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機制。嚴格按照「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原則依法查處事故,嚴肅追究事故單位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健全「發生一起事故、完善一套機制、規范一個行業」工作機制,對發生的典型事故,要及時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對發生事故的行業實施治理規范。健全安全生產信息發布和事故調查機制,及時妥善應對各類安全生產輿情。
金鵬信息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平台
㈤ 小學沒有危險化學品怎麼樣做安全綜合治理實施方案
危險並非只有化學品才會存在。
比如學校食堂、用電等。
另外還有學校周邊環境等等。
㈥ 收費站運輸危險化學品安全綜合治理應做哪些工作
參考《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編制導則(單位版)》《GB18218-2009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辨識》《關於加強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安全管理的緊急通知 》《劇毒化學品購買和公路運輸許可證件管理辦法》《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2011》《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常用化學危險品貯存通則GB 15603-1995》《廢棄危險化學品污染環境防治辦法》《易制毒化學品管理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