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康復治理方法

康復治理方法

發布時間: 2020-12-24 14:40:15

❶ 如何治理腰間盤的康復治療

病情分抄析:
腰間盤突襲出建議飛燕式鍛煉:
指導意見:
俯卧於床,先後做雙下肢交替抬舉、雙下肢同時抬舉、上半身後伸抬起、身體兩端同時抬離於床等動作,上述動作各十餘次,每日堅持30分鍾鍛煉。另外也是可以考慮理療的。

❷ 精神病人治療、康復形式有哪些

住院治療主要針對重度急性期的精神病患者,使患者在醫院內接受葯物治療、電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等,有效控制病情,為出院後的社區康復創造條件;家庭病床主要針對病情較重,但無條件住院的精神病人提供的一種治療方式,由醫療機構精神衛生專業人員承擔治療任務,制訂治療和康復計劃,定期出診,填寫規范病歷;對出院後仍需重點監護的病人應當定期到專科門診進行治療,以保證療效的穩定,有條件的地區,也可在社區建立康復站,由專業人員定期在康復站為精神病人服務;家庭治療主要針對病情比較穩定的精神病患者,承擔這部分病人治療任務的人員主要是街道(鄉鎮)、居(村)委會的專(兼)職精防康復醫生,通過定期隨訪及監護小組督促病人按時服葯來完成。
精神病人的康復形式主要有:醫院內康復訓練服務、醫院外康復訓練服務。其中醫院外康復訓練服務又分為家庭康復、工療站以及其他職業康復。家庭康復是目前社區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的一種主要形式,監護小組是家庭康復的主要承擔者,公一眾一浩 新媒平台,有更多關於精神康復常識。它由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員、居(村)委會幹部、基層精防康復醫生和其他志願者組成,對病人督促服葯的同時,進行心理疏導以及家庭生活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的訓練,組織一些活動,幫助其參與社會生活;工療站是精神病防治康復工作中一種重要的康復形式,它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多以街道(鄉鎮)為單位而建立的,採取多種形式,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康復、管理、就業服務的福利性事業,主要有依附型、獨立型、託管型三種類型,接收、安排精神病康復者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開展社會適應能力方面的訓練和文體娛樂活動,同時進行醫療監護和心理康復;其他職業康復形式包括回原單位從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福利工廠就業以及在社會公開就業。對康復後的精神病患者,應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提供職業介紹、就業指導,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養成良好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態度,同時對他們進行心理、職業技能的輔導,幫助他們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促進康復。對農村精神康復者進行勞動技能訓練,幫助他們提高勞動生產能力,改善生活狀況。

❸ 乙肝防治康復指南的目錄

第1章肝臟和乙型肝炎病毒
2.肝臟的大小及外觀
3.肝臟的分葉和分段
4.肝臟的主要血液供應
5.門靜脈系統
6.肝臟是一個重要的器官
7.肝臟的主要酶類及它們的主要功能
8.肝臟的獨特之處
9.肝臟體積改變的臨床意義
10.乙型肝炎病毒(HBV)
11.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抗原抗體系統
12.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組的分區及功能
13.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生物特性
14.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
15.乙型肝炎的概念
16.乙型肝炎的發病機制
17.乙型肝炎危害大
18.慢性乙肝是一種頑症
第2章乙型肝炎的傳播和發病
1.我國乙肝流行病學特徵的改變
2.慢性乙肝的自然發展史
3.免疫耐受期的主要表現
4.成年期感染HBV的臨床特點
5.免疫清除期的臨床特點
6.非活動或低(非)復制期的臨床特點
7.乙型肝炎慢性化的因素
8.慢性乙型肝炎反復發作的原因
9.慢性肝炎並不都會發展為肝硬化
10.乙肝五項指標「小三陽」患者的轉氨酶可正常或不正常
11.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與慢性乙型肝炎的區別
12.乙肝病毒免疫能力的判斷方法
13.乙肝患者肝功能正常不能說明肝臟沒有病變
14.急性乙型肝炎早期常誤診為其他疾病
15.乙肝病人腹脹的原因
16.乙肝病人常感乏力的原因
17.乙肝病人厭食、厭油的原因
18.乙肝病人容易出血的原因
19.轉氨酶升高不一定是乙肝
20.乙肝病毒多少與肝損害程度不成比例
21.肝大不一定是乙肝
22.感染乙肝病毒不一定發展為乙型肝炎
23.慢性乙型肝炎的不良後果
24.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肝臟以外器官的病變
25.乙肝預後多樣化的原因
26.乙肝惡化的前兆
第3章乙型肝炎與婚育
第4章乙型肝炎的檢查診斷和臨床分型
第5章乙型肝炎的並發症
第6章乙型肝炎的治療
第7章乙型肝炎的調養
第8章乙型肝炎的預防
第9章乙型肝炎與肝癌的關系
第10章乙型肝炎與葯物毒副作用
……
……

❹ 職業防治病院 膝關節康復怎樣

在術後康復訓練中,有較低的概率會出現一種比較嚴重的並發症--異位骨化。

異位骨化通俗點理解,就是在不該長骨頭的地方長出了「骨頭」。有可能在關節周圍,也可能在肌肉內部。有一些骨化的位置會嚴重影響膝關節的角度與功能。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黃濤

全身各個關節中,肘關節和髖關節骨化的概率相對較高,所以在我們訓練的時候都會比較謹慎。

關節骨化主要有幾個因素:一是經歷過比較暴力的推拿(或外傷),關節周圍出現損傷和炎症,在炎症消退之前再次進行比較暴力的推拿,進而機化骨化。二是在炎症期或急性期經歷過熱敷。
出現骨化的徵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關節周圍劇烈的疼痛,不同於平時的疼痛,這種疼痛比較尖銳。二是局部皮溫升高顯著,即使不訓練,溫度也會很高。三是關節活動度變得僵硬,周圍組織按壓感到硬化。

檢查和檢驗的方法分別是:第一,X光檢查時早期發現雲霧狀影像,中後期能發現明顯的鈣化骨化灶。第二,化驗ALP(鹼性磷酸酶)指標升高。

懷疑出現骨化時的處理為:第一,嚴禁暴力推拿活動。第二,可在狀態較好的情況下適當牽伸目標關節。第三,增加冰敷次數,每日6次,或每隔兩小時冰敷一次。第四,部分地區醫生會開一些非甾體類抗炎葯來應對骨化,個人認為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總之,關節異位骨化預防意義大於補救意義,早期必須進行合理的機體能耐受的康復訓練。

❺ 運動損傷的預防和康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質水平的提高,健康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體育鍛煉的隊伍中。體育鍛煉雖然可以增進健康,防治疾病,延年益壽,但也常有運動性損傷、運動性疾病、甚至運動猝死的發生。在競技體育中,運動損傷會使運動員無法參加訓練或比賽;在大眾健身體育中,運動損傷可能帶來負面的社會心理影響,妨礙體育運動的正常開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體育鍛煉本身是一把雙刃劍,運用得好,人們受益匪淺;運用不當,深受其害。這就需要進行科學合理的鍛煉,了解可能導致運動損傷的常見因素,掌握常見運動損傷的預防與康復。

一、 造成運動損傷的常見因素

造成運動損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與運動者的年齡、性別、體重、生理,心理狀態、訓練、運動技術和人體解剖生理學特點以及外界環境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青少年的骨骼與骨周圍肌腱發育相比相對較慢,以骨的肌肉肌腱附著部容易發生損傷。老年人骨中有機質含量降低、骨質脆,以骨折較為多見。女性如有月經紊亂,就可能造成雌激素分泌低下,易發疲勞骨折。體重超標的人,身體的靈活性、耐力相應較差,關節磨損也較常人更快。在過度疲勞狀態運動時,人體力量、精準度、共濟功能、警覺性、注意力均顯著下降,運動損傷的風險會顯著增大。每種運動項目都有自己的易傷部位,如:網球運動易使鍛煉者造成「網球肘」,長跑運動會導致鍛煉者膝外側疼痛癥候群等。另外,外界環境等因素也會造成運動損傷,如:雨後路滑、光線不足、氣溫過高、過低或過於潮濕,器械劣質,服裝和鞋子不合適,缺乏必要的防護器具、運動場地不平坦或有小碎石雜物等。

二、運動損傷防治

運動損傷的種類很多,各個運動項目對人體各部位的運動傷害各不相同。運動員總的來說是小損傷多、慢性多、嚴重及急性者少。在慢性的小損傷中,有的是一次急性損傷後尚未完全康復就投入訓練而造成的,還有的是由於運動量安排不當,局部負荷過大造成的。在大眾健身中,鍛煉者運動損傷的發生情況與運動員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較大差異。急性損傷者相對較多,而勞損者較少。面對眾多類型的運動損傷,只要遵循以下預防原則,即可避免或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

(1)遵守體育鍛煉系統性和循序漸進的一般原則。對於不同性別、年齡和不同項目的運動員,無論傷病與否都要區別對待,如果不加區別的給以同樣的運動量與強度,學習同樣難度的動作,素質較差的運動員就會受傷。訓練課中避免 「單打一」的訓練方法。

(2)注重拉伸練習。拉伸練習是有目的的將肌肉和軟組織在運動前、中、後進行拉伸, 使被拉伸的肌肉或軟組織得到充分的放鬆。這有利於肌肉的疲勞恢復, 防止肌肉的拉傷, 保持肌肉的彈性, 避免造成運動技術的僵硬和變形。准備活動時的拉伸練習是把肌肉和軟組織的內部粘性減輕, 增加彈性, 提高肌肉溫度, 預防運動中的肌肉拉傷,主要採用主動性的拉伸訓練;訓練後的拉伸練習則是放鬆僵硬疲勞的肌肉, 加速肌肉內部的代謝產物的排出, 減少肌肉的酸痛,盡快的恢復體能,主要採用被動拉伸。。

(3)加強運動中的保護與幫助。為避免可能發生的損傷,最好掌握各種自我保護的方法,如自高處或摔下或落下必須雙腿並攏,相互保護以避免膝踝關節的損傷。學會各種滾翻動作以緩沖與地面的撞擊;各種支持帶的正確使用等等。

(4)加強易傷部位和相對較弱部位的訓練, 提高它們的功能,是預防運動損傷的一種積極手段。例如,為了預防腰部損傷,應加強腰腹肌的訓練,提高腰腹肌的力量,並增強其協調性和拮抗的平衡性。

(5)重視小肌群訓練。人體的肌肉分為大小肌群, 小肌群一般起固定關節的作用。一般的力量練習往往注重大肌群而忽視小肌群的練習,造成肌肉力量的不均衡,增加了運動時受傷的幾率。小肌群的練習多採用小重量的小啞鈴或橡膠拉力,大重量的上肢練習往往有害無益。另外,小肌群練習時應結合多種方向的運動,並且動作要求精確無誤。

(6)注重身體中樞穩定性練習。中樞穩定性, 是指包括有骨盆和軀乾的力量和穩定性。中樞力量和穩定性對於完成各種復雜運動動作是至關重要。然而, 傳統的中樞訓練多在固定平面上進行, 如常練習的仰卧起坐等, 功能性不強。中樞的力量練習應同時包括腹部的屈和旋轉兩種運動形式。

(7)加強自我監督,根據運動項目特點制定一些特殊的自我監督方法。如:易患髕骨勞損的項目,可以做單腿半蹲試驗,出現膝痛或膝軟即使陽性;易傷肩袖的項目,應經常做肩的反弓試驗(肩上舉170度時,再用力後伸),出現疼痛即為陽性。易患脛腓骨疲勞性骨折、足屈肌腱腱鞘炎者應將常做 「足尖後蹬地試驗」,傷處疼痛者即為陽性。

(8)創造鍛煉的安全環境:體育器具、設備、場地等在鍛煉前都應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例如,參加網球鍛煉時球拍的重量、捏柄的粗細、網拍繩子的彈力應該適合鍛煉者個人的情況;女性的項鏈、耳環等銳利物品在鍛煉時應暫時不佩戴;鍛煉者應根據運動的項目、腳的大小、足弓的高低選擇一雙彈性好的鞋子。

三、運動損傷的康復

康復訓練是指損傷後進行有利於恢復或改善功能的身體活動。除嚴重的損傷需要休息治療外,一般的損傷不必完全停止身體練習。適當的、科學的身體練習對於損傷的迅速癒合和促進功能的恢復有著積極的作用。

1、康復訓練的目的

(1)保持良好身體狀態,通過康復訓練可以預防肌肉萎縮和攣縮,健康肢體的運動能力,維持良好的心肺功能,使其一旦傷愈便能立即投入到正常的體育鍛煉中去。

(2)防止停訓綜合症。個體在長期的體育鍛煉中建立起來的各種條件反射性聯系,一旦突然停止鍛煉便可能遭到破壞,進而產生嚴重的機能紊亂,如神經衰弱、胃擴張、胃腸道機能紊亂等。

(3)傷後進行適當的康復性鍛煉,可加強關節的穩定性,改善傷部組織的代謝與營養,加速損傷的癒合,促進功能、形態和結構的統一。

(4)通過傷後的康復訓練,可以使機體能量代謝趨於平衡,防止體重的增加,縮短傷愈後恢復鍛煉所需的時間。

2、康復訓練的原則

(1) 正確的診斷。科學合理的康復計劃必須建立在正確的全面的診斷基礎上,錯誤或不完整的診斷會延遲、阻礙損傷的康復進程。如運動員腰椎被骨折(峽不連)常常合並專間盤突出,手法推拿時就不易強力側搬。如果同時合並有滑椎時,背肌力量練習時,要不宜過伸。

(2)個別對待。根據不同的年齡、病情、機能狀態選擇運動手段、預備姿勢及運動量以發展和改善肌肉的功能(力量、速度、耐力)及關節活動度。

(3)傷後的康復訓練以不加重損傷、不影響損傷的癒合為前提。應盡量不停止全身的和局部的活動。而且,傷部肌肉的鍛煉開始得愈早愈好。

(4)康復訓練計劃遵循全面訓練、循序漸進、適宜大運動量的原則。在損傷癒合過程中,康復動作的幅度、頻率、持續時間、負荷量的大小等都應逐漸增加。否則,會加重損傷或影響損傷的癒合,甚至會使損傷久治不愈而成陳舊性損傷。康復訓練應注意局部專門練習與全面身體活動相結合。在損傷初期,由於局部腫脹充血、疼痛和功能障礙等,這時以全面身體活動為主,在不加重局部腫脹和疼痛的前提下,進行適當的局部活動。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傷逐漸好轉或趨向癒合,局部活動的量和時間可逐漸增加。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 運動健康與恢復研究中心高曉嶙

❻ 怎麼做腦癱康復治療

坐姿是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一種姿勢,對維持人正常的生活和學習都非常重要。正常兒童的坐位是在不知不覺中運用腹部和臀部肌肉完成的。但是腦癱兒童
因為大腦功能嚴重受損的影響,就連這種簡單的姿勢都難以維持。所以,對於兒童腦癱的康復訓練就要對腦癱兒的坐姿進行矯正。那麼,兒童腦癱康復訓練如何矯正
坐姿呢?
1、頭部控制訓練:患者雙下肢屈曲,頭、軀干擺正。訓練人員雙手握住患者肘部,緩慢將患者拉起數次。

2、步行訓練:步行對患者建立自信心及參加各種活動十分重要。此訓練可提高患者在行走中控制軀干及下肢的能力,以逐步擴大其活動范圍,增加與外界接觸的機會。訓練時應及時矯正患者出現的異常步態並注意安全。

3、上下台階訓練:此訓練可提高患者行走能力和運動協調能力,對適應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具有很大的實用意義。

4、站立訓練:此訓練可延長患者站立時間,提高站立平衡能力,促時髖關節發育,為行走做好准備。

5、爬行訓練:通過訓練患者爬行可提高患者控制身體和四肢的能力,在更大的范圍內活動,同時為站立和行走打好基礎。

6、坐位訓練:此訓練可提高患者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的能力,使患者在坐位時能完成進食、交流、學習等活動。訓練時,盡可能讓患者擺正頭、挺直背,保持在坐位狀態下玩進行活動。

7、平衡和協調運動訓練:平衡能力和協調性是運動穩定的前提。可利用平衡板、球、滾筒等器具進行訓練。通過訓練可促使患者及時調整姿態,提高反應能力和控制頭、頸、軀乾和平衡和協調運動的能力。

注意事項:

一、小兒腦癱治療科學性較強,要求嚴格。

二、進行小兒腦癱治療首先要明確腦癱是一種可治性疾病,關鍵是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家長及醫護人員應改變傳統錯誤觀點,不應悲觀失望,怨天尤人,喪失治療的信心,應該驅散心靈中的黑雲,調節心境,積極配合醫院進行早期干預措施,這是治療腦癱的注意事項。

三、小兒腦癱治療是長期細微的工作。腦功能的恢復,正常姿勢的建立是一個緩慢的過程,通常需要數月,甚至數年。一部分患兒通過幾周的綜合治療,臨床獲得明顯的改善,但是一定要堅持,不然恢復的肌體功能會倒退到原來的狀態,這也是治療腦癱的注意事項。

❼ 偏癱康復治療什麼方法好拜託各位大神

樓主您好,試試北京體壇中醫院的「巨針巨刺綜合療法」吧,據介紹說有如下特點:專 ◆療程短 1、對中風偏屬癱急性期的患者1療程即有明顯效果。 2、1-3年之內的中風偏癱後遺症患者治療多個療程達到生活可以自理。 ◆見效快 1、治療3-7天患者感覺明顯的肢體酸麻脹痛。 2、治療一個療程血脂、血液粘稠度明顯降低,甚至恢復正常。 3、治療二至三個療程陳舊性血栓徹底消除,陰斷新血栓形成途徑。 4、治療一定時間後受損腦細胞得以修復,神經傳導組織恢復正常功能,中風偏癱患達到明顯效果。 ◆不復發 1、急性中風偏癱患者必須按療程治療,並適當加以鞏固治療後,可達到更好效果並不再復發。 2、慢性中風偏癱後遺症患者治療3個療程,可達到治療的一定效果,恢復生活自理能力。

❽ 康復治療師應具備什麼能力

專業技能
(一)物理治療方面的技術能力
1.能進行肢體運動功能評估,如肌力、肌張力、肌肉柔韌性、關節運動范圍、平衡能力、體位轉移能力、步行能力和步態以及身體姿勢等的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制訂功能訓練計劃。
2.能指導患者進行增強肌肉力量和耐力的練習。
3.能指導患者進行增大關節運動范圍的練習。
4.能指導患者進行步行訓練(包括徒手、利用假肢、矯形器、輔助器具等),提高步行能力,改善步態。
5.能指導患者進行各種醫療體操,矯正體操,防治神經肌肉和骨關節的功能障礙及身體姿勢異常。
6.能為患者進行手法治療、推拿按摩治療及牽引治療。
7.能指導患者進行有氧運動,如健身步行、健身跑、功率自行車或步行機練習、改善心肺功能、調整精神狀態、增強體質。
8.能指導患者進行中國傳統運動療法,如太極拳、八段錦、保健按摩、松靜療法等。
9.能為患者進行物理因子治療,如電療、熱療、冷療、光療、水療、磁療等以及中醫某些傳統的外治理療法,治療疼痛、局部腫脹及其他病症。
10、能為患者進行有關保持和發展身體運動功能的保健康復宣傳教育。
(二)作業治療方面的技術能力
1.能進行有關日常作業能力的評估,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認知能力、職業能力及社會生活能力等的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制訂作業治療計劃。
2.能指導患者進行日常生活活動訓練,改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3.能指導患者進行感知覺訓練。
4.能指導患者進行手功能訓練,改善手的細致的、協調的、靈巧的功能性活動能力。
5.能指導患者使用生活輔助器具、輪椅、假手、矯形支具及其他輔助性用品用具等,補償或擴展活動功能。
6.能指導患者進行認知康復訓練。
7.能指導患者利用「工作簡化法」和「體能節省法」善用身體剩餘功能,防止勞損和過勞。
8.能指導患者進行手工製作治療(陶塑、紡織等),改善手功能及調整心理狀態。
9.能指導患者進行文娛治療、音樂治療、書法繪畫等藝術治療,調整精神及心理狀態。
10.能指導患者進行一些職業性的活動練習(如機件組裝、電腦操作、辦公室文秘工作)。
11.能指導患者對家居建築、設施、住所條件等有不適合殘疾情況者進行必要的調整。
12.能對患者進行有關改善日常生活作業能力,提高生活質量的保健康復宣傳教育。
(三)其他康復治療方面的技術能力
1.能對失語症、吶吃患者進行簡單的語言訓練。
2.能對患者進行簡單的心理治療。
3.能配合假肢和矯形器專業人員,指導患者使用假肢和矯形器並進行相應的訓練。
4.具有一定的指導社區康復工作的能力。
相關能力
1.有較好的語言溝通技巧。能傾聽別人意見,並有效地表達個人意見,進行交流討論、啟發教育或征詢意見。
2.有較好的社會工作能力。
⑴能關心患者的全面康復,結合崗位任務,發揮相當於一個社會工作者的作用,幫助患者重返社會。
⑵能關心患者的社區康復和家庭康復,注意收集有關的社會信息、指導患者康復。
⑶對社會上各類康復資源中心有所了解,能及時介紹患者取得資源中心的幫助。
3.有一定的組織管理能力。工作有計劃、有條理,懂得有序地安排患者的康復治療、組織患者小組的康復治療活動,並在其他相關的管理工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
4.有一定的教學輔導和參與科研的能力。懂得如何示範治療操作和進行講解;懂得康復治療臨床實用性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在指導下協助收集資料,進行試驗性治療等

❾ 偏癱康復治療有哪些好方法

風偏癱康復治療方法要對病人進行心理護理。偏癱病人由於恢復慢、活動受限而產生悲觀失望專、屬精神憂郁等各種心理。因此在護理此類病人時應有同情心和耐心,尊重和體貼關心他們,使他們鼓起生活的勇氣,主動配合治療和進行自我鍛煉,另外還要防治中風帶來的影響嚴重化

❿ 中風怎樣預防與康復

【預防與康復】來

1.預防自首先是調養情志;其次是堅持鍛煉和運動,以增強體質;三是控制飲食,避免長期膏粱厚味過重,低鹽低脂飲食,控制食量,忌煙酒。四是勞逸結合,勞逸適度,起居有常。最後是順應四時規律,季節氣候因素,慎避風寒,調暢情志。

對有中風先兆患者應及時辨證加以防治,避免發生中風。

2.康復

(1)肢體訓練:急性期即應把患者的肢體置於功能位,並定期翻身,做被動運動。

(2)語言訓練:鼓勵患者講話,按照語言發育的順序依次練習。

(3)唇角流涎者:堅持鼓腮、示齒等動作,並自我或由他人按摩患側面頰。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