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污染的治理
1. 如何進行化工污染下的環境保護
這是個大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在工藝流程上改進以及減少或者處理後排污。
地下回排污及污水處理工藝都會不同答程度減輕污染程度。
地面的工作相對好做,而大氣污染問題卻不好治理,是個頑疾。
然而這些都不能徹底改變化工污染,後期的污染治理費用太高,大多的污染企業為了高額利潤,沒人願意付出那些對他們而言的無用功。
2. 化工廠對大氣的污染及治理方法。
一看這復一題目就讓人感到郁悶:制
一下幾點必須明確:
1.「什麼化工廠」--「主要工藝流程」、使用的主要化學物質必須要明確---從中我們可以知道污染物的產生源;
2.產生的有害物質的量;
3.環保局給該企業的污染物的排放濃度、總量數據。
4.當地的地理、地質、水文、氣候狀況(常年風向),周邊環境的基本狀況---工礦企業、居民區的布局等。
以上了解後,基本可以解決以上問題
3. 化工行業有哪些污染
化工行業中的環境污染及其對策姓名:洛松次登 學號:P081914248 班級:08級化工(2)班 摘 要:文章講述了化工污染的來源,並以天津西堤頭化工污染為例說明化工對 現今社會所帶來的危害,化工污染的發展趨勢以及應對污染應採取的措施。 關鍵詞:化工污染 治理 環境污染 隨著當今化學工業的飛速發展,化工污染日趨嚴重,已給全球的生態平衡帶來 了巨大的破壞,開始危及人類的生存。如何對化工污染進行綜合防治,已成為當今 社會最突出的問題之一。 化學工業,為人類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財富,滿足了人們越來越高的生產 和生活要求。但在全球保護環境的呼聲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化學工業又首當其沖, 成了人們抱怨的罪魁禍首。 我們不能因為化學工業的成績而迴避現實中存在的污 染問題,也不能因為污染問題而對它全盤否定。正確的態度,應該是從化工污染的 特點入手,採取積極的措施,使化學工業能夠揚長避短,不斷前進,踏上時代發展的 「綠色快車」。當前,世界各國正在使用和生產的化學化工產品有十多萬種。這么 多的化工產品,其生產過程存在著一個共同的特點,即其生產原料中,大約有三分 之二可以轉化為產品,約三分之一則轉化為廢物和污染物。由此可見,一方面化學 工業在改變我們生活的同時,也確實帶來了一定的污染問題;但另一方面也說明, 化學工業畢竟還是利大於弊。 大氣污染是我國目前最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工業廢氣是大氣污染物的重要 來源。大量工業廢氣排入大氣,必然使大氣環境質量下降,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 危害,給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工業廢氣中有害物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 後,能給人的呼吸、血液、肝臟等系統和器官造成暫時性和永久性病變,尤其是 苯並芘類多環芳烴能使人體直接致癌以引起人類的高度重視。 化工行業的廢氣主要包括煉油廠和石化廠的加熱爐和鍋爐燃燒排放燃燒廢 氣; 生產裝置產生不凝氣、 弛放氣和反映中產生的副產品等過剩氣體; 輕質油品、 揮發性化學葯品和溶劑在貯運過程中的揮發、泄漏;廢水和廢棄物的處理和運輸 過程中散發的惡臭和有毒氣體; 以及石化工廠再生產原料和產品運輸過程中的揮 發和泄漏散發出的廢氣。其具體防治方法如下: (1)硝酸生產尾氣、煙道氣、等各種廢氣中的 NOx 硝酸生產過程中要排放 大量的硝酸尾氣,其中含有 NOx。NOx 不僅對人類、生物有劇毒,而且導致光 化學煙霧的生成,其危害極大。目前西南化工研究院已開展了硝酸尾氣的吸附法 回收治理工業性試驗研究工作, 實驗證明了這種方法有相當的優越性。 研究表明, 凈化氣中 NOx 濃度可控制在低於 0.02%, 對應尾氣中 NOx 濃度從 0.04%到 0.8%, 回收氣中 NOx 濃度變化范圍可從 0.8%至 5%,可以返回系統生產硝酸。 (2)黃磷尾氣凈化和從黃磷尾氣中提純一氧化碳 我國每年生產黃磷 40 萬 噸,生產過程中每生產一噸黃磷會產生 2500Nm3 尾氣,每年產生的尾氣量達 10 億 Nm3,其主要成份為一氧化碳(約 85%~90%) ,CO 是一種易燃易爆有毒的氣 體,尾氣中含有的 P、S、As、F 等及其化合物的有毒組分未經處理排放到大氣 中也將嚴重污染環境; 同時 CO 又是一種重要的碳一化工原料, 尾氣中含有的 P、 S、As 等易使催化劑中毒,所以有效處理黃磷尾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國內外 在凈化黃磷尾氣和開發黃磷尾氣領域已開展了較多工作, 其中西南化工研究院開 展了尾氣處理的動態吸附研究實驗,取得了可循環操作的 TSA 凈化流程,並結 合自己的 CO 提純技術,採用吸附法從黃磷尾氣凈化並提純 CO。 (3)二氧化硫的控制 硫氧化物主要是二氧化硫,它是大氣中數量最大、分布 最廣、影響最嚴重的環境污染物之一,目前控制的主要方法有:高煙囪稀釋法、 採用低硫燃料、排放廢氣脫硫等,近年在採用干法(吸附劑吸附法) 、濕法脫硫 技術領域開展了較多研究,工業化應用已很成熟。 吸附法脫除廢氣中的 SO2 又 分為物理吸附法和化學吸附法, 物理吸附時被選擇性吸收的 SO2 可通過升溫或降 壓解吸出來, 化學吸附時吸附劑同時起催化作用, 被吸附的 SO2 被廢氣中的氧氧 化成 SO3,後者在與水生成硫酸。 (4)排放氣中一氧化碳的脫除 CO 是一種易燃易爆有毒的氣體,未經處理 排放到大氣中將嚴重污染環境,所以嚴格控制排放氣中 CO 含量是非常有意義。 目前,國內北京大學開發的 13X 分子篩載體的 Cu(I)吸附劑、南京化工大學開 發的稀土復合銅 (I) 吸附劑都是很好的 CO 吸附劑。 實驗表明, 採用 PSA 或 TSA 技術脫除 CO 是一種有效的手段, 排放氣中的 CO 可控制在 1ppm 以內。 (5) 含氟排放廢氣的凈化 含氟(主要為 HF 和 SiF4)廢氣數量雖然不如硫氧化 物和氮氧化物大,但其毒性較大,對人體的危害比 SO2 大 20 倍,因此工業生產 排放氣必須控制含氟化合物的排放量。目前,HF 回收通常生產冰晶石,盡管從 理論上可採用吸附法結合其他化學法處理含氟廢氣, 但目前國內應用 PTSA 回收 含氟排放廢氣的工業裝置尚未見報道。 化學行業中廢水主要來自石油化學工業、煤炭化學工業、酸鹼工業、化肥工 業、塑料工業、制葯工業、染料工業、橡膠工業等排出的生產廢水。化工廢水污 染治理的主要措施是: 首先應改革生產工藝和設備, 減少污染物, 防止廢水外排, 進行綜合利用和回收;必須外排的廢水,其處理程度應根據水質和要求選擇。一 級處理主要分離水中的懸浮固體物、膠體物、浮油或重油等。可採用水質水量調 節、自然沉澱、上浮和隔油等方法。二級處理主要是去除可用生物降解的有機溶 解物和部分膠體物,減少廢水中的生化需氧量和部分化學需氧量,通常採用生物 法處理。經生物處理後的廢水中,還殘存相當數量的 COD,有時有較高的色、 嗅、味,或因環境衛生標准要求高,則需採用三級處理方法進一步凈化。三級處 理主要去除廢水中難以生物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和溶解性無機污染物。 常用的方法 有活性炭吸附法和臭氧氧化法,也可採用離子交換和膜分離技術等。各種化學工 業廢水可根據不同的水質、 水量和處理後外排水質的要求, 選用不同的處理方法。 治理化工廢水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幾種: (1)沉澱處理法 用於凈化生活污水。在污染物還未破壞水域自凈能力的前 提下,採用簡單的格柵,通過水中濾食性和沉食性動物的活動與運動,提高水體 自凈能力,促進水體中懸浮物沉澱、並被埋藏在底質中使污水凈化。 (2)水生生物養殖法 用於生活污水和含有機污染物的工業廢水。通過水生 生物降解污染物,是防止水體富營養化的有效措施。 (3)活性污泥法 用於大型污水處理廠及工礦廢水的處理上。此法是在好氣 菌作用下,把含有大量有機污物廢水形成生物絮體(活性污泥)。利用活性污泥對 污染物的吸附,以及絮體上微生物、藻、原生動物和寡毛類動物對有毒物分解氧 化作用,廢水在曝氣池停留 4~10 h,使污泥與廢水充分接觸就可完成凈化過程。 (4)土地處理系統 用於處理生活污水和食品工業廢水。此法是一個物化、 生化的綜合過程,通過土壤較強的過濾、吸附、氧化、離子交換作用,微生物的 吸收分解作用, 以及土壤結構和植物根系對污物的阻滯作用, 完全能使污水凈化。 化工行業生產中排出的工業廢渣,主要包括硫酸礦燒渣、電石渣、鹼渣、煤 氣爐渣、磷渣、汞渣、鉻渣、鹽泥、污泥、硼渣、廢塑料以及橡膠碎屑等。化工 行業廢渣堆積量大、成分復雜,性質也多種多洋,因此對環境的危害極大,污染 也是多方面的。 (1)侵佔土地,破壞地貌和植被 廢渣的堆積侵佔了大量土地,造成了極 大的經濟損失,並且嚴重地破壞了地貌、植被和自然景觀。 (2)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廢渣長期露天堆放,其中部分有害組分很易隨滲 瀝液浸出,並滲入地下向周圍擴散,使土壤和地下水受到污染。工業固體廢物還 會破壞土壤的生態平衡,使微生物和動植物不能正常地繁殖和生長。 (3)污染水體 堆積的廢渣可隨天然降水和地表徑流流入河流湖泊,或將 固體廢物直接向臨近江、 河、 湖、 海等水域排放, 均會造成地表水受到嚴重污染。 不僅破壞了天然水體的生態平衡,妨礙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資源的利用,而且 使水域面積減少,嚴重時還會阻塞航道。 (4)污染大氣 廢渣中所含的粉塵及其他顆粒物在堆放時會隨風飛揚,在 運輸過程中也會產生有害氣體和粉塵, 這些粉塵或顆粒物不少都含有對人體有害 的成分,有的還是病原微生物的載體,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有些廢渣在堆放或 處理過程中還會向大氣散發出有害氣體和臭味,危害則更大。 (5) 造成巨大的直接經濟損失和資源能源的浪費 我國的資源能源利用率 很低,大量的資源、能源會隨固體廢物的排放流失。礦物資源一般只能利用 50% 左右, 能源利用只有 30%。 同時, 廢渣排放和處置也要增加許多額外的經濟負擔。 化工行業廢渣的處理通常是指通過物理、化學、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 體廢物轉化為適於運輸、貯存、利用或處置的過程。 目前主要採用的方法包括 壓實、破碎、分選、固化、焚燒、生物處理等。 (1)壓實技術 壓實是一種通過對廢物實行減容化,降低運輸成本、延長 填埋場壽命的預處理技術。如汽車、易拉罐、塑料瓶等通常首先採用壓實處理。 (2)破碎技術 為了使進入焚燒爐、填埋場、堆肥系統等廢棄物的外形尺 寸減小, 必須預先對廢渣進行破碎處理。 廢渣的破碎方法很多, 主要有沖擊破碎、 剪切破碎、擠壓破碎、摩擦破碎等,此外還有專用的低溫破碎和濕式破碎等。 (3)分選技術 分選是實現廢渣資源化、減量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分選將 有用的充分選出來加以利用,將有害的充分分離出來;另一種是將不同粒度級別 的廢棄物加以分離。分選包括手工撿選、篩選、重力分選、磁力分選、渦電流分 選、光學分選等。 (4)固化處理技術 固化技術是通過向廢渣中添加固化基材,使有害固體 廢渣固定或包容在惰性固化基材中的一種無害化處理過程。 經過處理的固化產物 應具有良好的抗滲透性, 良好的機械特性, 以及抗浸出性、 抗干濕、 抗凍融特性。 這樣的固化產物可直接在安全土地填埋場處置, 也可用做建築的基礎材料或道路 的路基材料。固化處理根據固化基材的不同可以分為水泥固化、瀝青固化、玻璃 固化、自膠質固化等。 (5)焚燒和熱解技術 焚燒法是廢渣高溫分解和深度氧化的綜合處理過 程。好處是把大量有害的廢料分解而變成無害的物質。由於廢渣中可燃物的比例 逐漸增加,採用焚燒方法處理廢渣,利用其熱能已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熱解是 將有機物在無氧或缺氧條件下高溫加熱,使之分解為氣、液、固三類產物。 (6)生物處理技術 生物處理技術是利用微生物對有機固體廢物的分解作 用使其無害化。可以使有機廢渣轉化為能源、食品、飼料和肥料,還可以用來從 廢品和廢渣中提取金屬,是固體廢物資源化的有效的技術方法。目前應用比較廣 泛的有:堆肥化、沼氣化、廢纖維素糖化、廢纖維飼料化、生物浸出等。 化工向人們提供的產品是豐富多彩的,它除了生產大量材料用於製成各種制 品為人所用以外,還有用量很少、但效果十分明顯的產品,使人們的生活得到不 斷改善。例如:用於食品防腐、調味、強化營養的各種食品添加劑;提高蔬菜、 水果產量和保持新鮮程度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和保鮮劑;促使肉、蛋豐產的飼料 添加劑;生產化妝品和香料、香精的基礎原料和助劑;房屋、傢具和各種工、器 具裝飾用的塗料;各種印刷油墨用的顏料;以及洗滌用品用的表面活性劑等等, 不勝枚舉。還有電影膠片(感光材料) 、錄音(像)磁帶(磁記錄材料),以及最近推 出的激光電視唱片(光碟)等。利用這些傳播聲像的手段,可加強通信聯絡,再現歷 史場景,表演精湛藝術。藉助於信息記錄材料,把人們的視野擴展到宇宙空間、 海底深處或深入臟腑內部,甚至於解剖原子結構,為提高人類的精神文明,揭開 自然界的奧秘,提供了條件。但我們要注意化工行業的污染及其對治。這樣才能 有效利用化工行業的利益。
4. 工業污染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措施一:污染源源頭治理措施
將煙霧、粉塵、顆粒物等污染物排放量較大的專行業作為屬工業污染源治理的重點,包括:火電、冶金、建材、石油化工、合成材料、制葯、塑料加工、表面塗裝、電子產品與設備製造、包裝印刷等。工業污染源的污染防治,應參照燃煤二氧化硫、火電廠氮氧化物和冶金、建材、化工等污染防治技術政策中的具體內容,加強對各類污染源的監管,確保污染治理設施穩定運行,落實企業環保責任。
措施二:從生產工藝治理措施
採用低能耗、低污染的生產工藝,提高各個行業的清潔生產水平,降低污染物產生量。對於排放細顆粒物的工業污染源,應按照生產工藝、排放方式和煙(廢)氣組成的特點,選取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工業污染源無組織排放的顆粒物,宜採取雲霧抑塵、濕式收塵等高效柏美迪康抑塵技術.
措施三:排放前凈化治理措施
對於排放前的工業污染源,應採取相應的治理技術。例如,在工業生產中有焊接,激光等工藝,排放廢氣中的含有的煙霧、粉塵、揮發性有機物可以應用工業凈化設備,對其進行凈化,然後再排放。
5. 如何處理化工廢氣,減少對環境的傷害
化工廢氣常用的三種處理方法:
1、吸收方法;
2、吸附方法;
3、焚燒:有機化專工生產垃圾中屬有機污染物或氣味的材料,可用於直接燃燒或催化燃燒處理。要求燃燒必須完整,否則中間產品形成在焚燒可能比原來的更危險的污染物。
6. 化工行業對環境的影響有多大目前有哪些途徑治理化工行業的污染問題
您可通過以下方法,選擇相應產品名稱,購買理財產品:
1.使用電腦:請登錄網上銀回行,選答擇「財富廣場-理財」功能;
2.使用手機:請登錄手機銀行,選擇「最愛-投資理財-理財」功能。
(作答時間:2020年8月21日,如遇業務變化請以實際為准。)
7. 化工污染源及治理措施
石油化工污染源概述 一、前言 凡是向環境排放有害物質或對環境產生有害影響的場所、設備和裝置統稱為污染源。通過污染源的調查積累了基礎數據資料,再經過污染源的評價可了解企業的污染源的特點,結合本地區環境保護目標制定出污染綜合防治規則。 石化工業是以石油和天然氣為原料,通過各種不同工藝途徑製成所需的油品、化工產品和生活用品。石油化工過程中使用的原料、生產過程、產品(包括副產品)都有可能產生污染物,其排出污染物的種類和數量是隨著生產工藝、生產規模所採用不同的原材料及產品品種的變化而改變。 二、石油化工廢水污染源及治理 由於石化生產的產品品種繁多,廢水中的污染物十分復雜。其特點是廢水量大、組分復雜。例如煉油廠平均每加工一噸原油產生的廢水量為0.3-3.5噸。石油化工廢水中主要污染物有石油類、硫化物、酚、丙烯腈、醛類、三苯、含氮化合物、部分有機物、部分重金屬及含酸、鹼廢水。 1、含油廢水 主要來源:工藝過程與油品接觸的冷凝水、介質水、生成水,油品洗滌水、油品運輸船壓艙水、循環冷卻水、油品油氣冷凝水、焦化除焦廢水及受油品污染的地面水。 主要污染物:油,有的含油廢水含有酚、硫化物等。 處理原則:在裝置或罐區預先隔除浮油,後排入污水處理廠再處理。此方法簡單、費用低、效果好,能就地回收油品。 2、含酚廢水 主要來源:常減壓延遲焦化、催化裂化及苯酚-丙酮、間甲酚、雙酚A等生產裝置。 主要污染物:酚 處理原則:對於含酚量低,無回收價值,可與全廠廢水混合後不加預處理直接排入污水場。如含酚廢水酚含量較高(>1000mg/l)應在裝置區內回收或進行預處理再排入污水廠。 3、含硫廢水 主要來源:煉油廠二次加工裝置、分離罐的排水、油品和油氣的冷凝分離水、芳烴聯合裝置。 主要污染物:硫化物(S2-) 處理方法:空氣氧化法和水蒸氣汽提法。 4、含氰廢水 主要來源:丙烯腈裝置、腈綸廠聚合車間、紡絲車間及回收車間的排水、丁腈橡膠裝置。 主要污染物:丙烯腈、乙腈、異丙醇。 處理方法:目前常用塔式生物濾池法(又稱生化塔),效果很好。 5、含醛廢水 主要來源:乙醛裝置、維綸抽絲裝置、醋酸乙烯裝置、甲醛裝置等。 主要污染物:乙醛、甲醛、甲醇、丙烯醛。 6、含苯廢水 主要來源:制苯車間、苯乙烯裝置、聚苯乙烯裝置、乙基苯裝置、烷基苯裝置以及乙烯裝置的裂解急冷水洗廢水。 處理方法:一般常用吹脫法,另有活性碳吸附法。 7、含酸鹼廢水 主要來源:煉油廠、石油化工廠的洗滌水,成品罐的切水、鍋爐水處理排水及酸鹼汞房的排放水。 治理方法:低濃度含酸廢水常用中和法和綜合利用的方法,高濃度含酸廢水治理方法有塔式濃縮法、鼓泡濃縮法、浸沒燃燒法等。 三、石油化工廢氣污染源及治理 石油化工廢氣主要來源於加熱爐和鍋爐排出的燃燒氣體、生產裝置產生過剩氣體、熱電廠燃燒排出廢氣、在貯運和設備運轉產生的跑、冒、滴、漏都構成石油化工的大氣污染源。 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烴類、乙烯、一氧化碳、惡臭、丙烯腈及顆粒狀物質。 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與所採取的加工工藝綜合利用和回收方法有關。 治理原則:1、結合技術改造採用少污染或無污染的工藝。 2、加強環境管理和應用新治理技術。 3、廢氣、廢水、廢渣的再利用。 四、石油化工廢渣污染源及治理 石油化工在生產過程中產生廢渣種類繁多,成份復雜,大多數屬於化工廢渣,主要有酸渣、鹼渣、油污泥、白土渣、廢催化劑、活性污泥、苯酸廢渣、煤渣、粉煤灰、廢絲、廢塊等。 處理方法:1、廢渣的再資源化。 2、廢渣的處理(化學處理、脫水、焚燒)。 3、廢渣的堆存。 總之盡可能要變廢為寶,再資源化,減少廢渣對環境的污染。 五、結束語 了解源頭分布是為了找出污染源,減少、消除污染源,為此一方面在工程設計上要正確劃分廢物系統,採取有效的治理方案,另一方面要在管理上實行嚴格控制,做到標本兼治,以防為主。
8. 被化工生產污染的土壤有什麼危害
化工廠對環境的污染主要是有機\無機廢物的污染,這些物質可以通過設備泄漏污染大氣,通過風向四周傳播;還可以通過污水排放污染河流和地下水,長時間不能得到凈化,被動植物吸收利用或者直接被人引用,直接毒害人體,危及健康;還可以通過滲透作用長期浸潤土壤,造成土壤吸附有毒物質,在降水及植物生長作用下,擴散傳播.化工廠的毒物非常復雜,不同類型的化工廠特徵污染物不同,有的排放含氨含硫的廢物,也有含有苯、醛、醚類物質的,化學特性不同,危害程度不同.控制污染的關鍵是密閉和治理,防止泄漏、滲漏、溢散、擴散,並通過針對性的治理措施降低、消滅污染.控制化工廠的環境污染,監管非常重要,提高違法成本是目前需要切實加強的首要工作,群眾監督是實現這一過程的重要一環.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提示:霧霾天氣出行記得做好防護。
9. 化工污染防治措施都有哪些
遷廠。上新工藝流程爭取零排放。一但污染不可救葯。廠子賺錢,交罰款了事。它要是賠錢,走人了事。如果利稅大戶,有人保護。如果顏色、氣味型污染,難難難!
10. 化工廠的環保治理措施
一、廢水包括生產廢水和事故處置廢水必須安全處置,不得直接排放到外環內境。
二、事故殘留物盡量回收,容不能回收的事故殘留物及高濃度廢水等必須按照危險廢物處置管理規定委託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置。
三、企業及時分析事故發生原因,制訂和落實事故性環境污染防治應急預案。進一步加強對廠區其他生產車間等重要部位的管理,採取必要的措施,防患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