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辦酒風
❶ 2021年結婚不要彩禮嗎
婚姻理應雙方平等?很多男同胞說,你們女生不是整天講什麼公平,什麼男女平等嗎?幹嘛要男方出彩禮出房子?
我想問怎樣平等?公婆與岳父母只有稱呼上的區別嗎?
孩子的出生,誰又犧牲更大一些呢?
人生存於社會,就該明白物競天擇是亘古不變的真理。與其說平等,不如說是否「你情我願」。只要我願意,你也願意,婚姻這事兒,始終是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上的!放心!
現在的社會,收多少彩禮基本上就會賠相應的嫁妝。而且基本上就嫁妝丈母娘是不會留下的,還是會貼給小兩口。你品,你細品,真正一家子過日子的,女方哪可能少得了犧牲?都說胳膊肘往外拐。什麼意思?還不是說嫁出去的閨女從娘家倒騰東西,還是往男方家裡貼。當然了,女方父母也樂意這樣。因為他們不想自己閨女受苦,也不想閨女在婆家抬不起頭……
所以,我還是主張女生要彩禮。
要多少可以根據當地情況,也可自己定。給不給是對方的事情。說實話,有時候彩禮就是一塊試金石!同時還是一份保障,保障婚後男方不敢輕易變心!
(僅代表小編本人觀點,期待你的發言。謝謝!)
❷ 如何看待「貴州新郎接親被逼喝白酒當場摔花走人」
貴州苗族好客好酒
有一喝酒的特殊儀式叫「高山流水」
我之前去貴州玩,朋友提醒我,高山迴流水十分生猛,你答不喝就是不尊重人家習俗,我知道你不能喝酒,所以一定要小心
後來去了苗寨,吃長桌宴,吃到一半,苗家姑娘果然提著酒來了,對我們這一桌男性朋友挨個敬酒,一邊唱一邊倒
很快就敬到我這邊
我旁邊那哥們看起來挺能喝,欣然暢飲,苗家姑娘人美歌甜,時不時用屁股撞那哥們的腰,那哥們酒酣耳熱,喝了兩輪才作罷,看起來十分暢快
我光顧著看著樂,這才想起朋友的話,不喝就是不尊重人家習俗,一時為難
誰知苗家姑娘跟我對視一眼,
我沖她露出一個難為而勉強的笑
她恬然一笑,離開了
後來我吃完飯問她,怎麼不給我敬酒,她說一看你就不能喝,想喝不想喝的,能喝不能喝的,看你們臉色就全看出來了
人心善,真好
我忽然想到一個詞叫賓主盡歡
喝酒也好吃飯也好,賓主都開心了,才是大禮議
《滕王閣序》里有一句叫「二難並,四美具」
嘉賓,賢主自古難兩全,遇上了,賓主盡歡,才是良俗
後來我出門感覺怪怪的
看了一眼團購:長桌宴+高山流水
酒喝了嗎?
沒喝。
漂亮MM給你跳舞了嗎?
沒有
用屁股撞你了嗎?
也沒
❸ 貴州德江整治修豬圈酒等歪風情況怎樣
貴州德江整治「修豬圈酒」等酒席歪風:多人上電視檢討出醜
五月端陽,正是農忙時節。
烏江之濱的貴州德江,青山綠水間,城美村俏,鄉風文明。
時光倒回兩年前,初夏,恰是德江人請客吃酒的好時節。哪裡炮仗連天響,哪裡請客吃酒忙。
「吃酒去!」成德江人見面招呼的問候語。
「來耍哈!」是德江人膽戰心驚的邀約詞。
「來耍」,意為「來吃酒」,當然要奉禮前往。人到人情到,人不到人情也得到。
三年不辦酒,生活搞不走———過去,德江百姓普遍認可這個辦酒席、過生活的「道理」。於是乎,你辦我辦大家辦,全縣各地酒席泛濫,處處喧囂、夜夜鬧騰。
2015年12月,德江縣委、縣政府決定,狠剎「酒瘋」,除弊立新。一年多來,全縣廣動員、齊參與,橫到邊、縱到底,出實招、動真格,剎濫辦酒席歪風,樹文明待客新風,還城鄉一片和諧。
重拳之下,規范建立,習慣養成———
縣、鄉、村逐級簽訂責任狀,村民簽訂承諾書,責任落實到人。縣城所在地青龍、玉水兩個街道辦事處,與轄區餐飲企業簽協議,拒絕承辦違規酒席,不給違規酒席留市場、讓空間。
村民(居民)辦酒,需先向村委(社區)申報,鄉鎮(辦事處)審批。黨員幹部辦酒要報縣紀委批准。時間有限制、場地要固定、桌數要明確,且事先立承諾:不鋪張浪費,不過量燃放煙花炮竹,不拋灑垃圾污染環境。
違規辦酒要重罰,違規吃酒也要重罰。幹部職工違規辦酒吃酒,單位績效考評也要受牽連。
某局幹部給女兒設升學宴、某鄉幹部親屬辦房子酒、某村黨員吃違規酒,被黨內警告、沒收禮金、清退禮金……
一年多來,德江勸阻濫辦酒席2500多起,整治452起,查處黨員幹部違規辦酒5起5人。多家餐飲企業因承辦違規酒席被責令整改。多人上電視檢討,出醜流汗,保證「不再重犯」。
圍觀者拍手稱快,被罰者心服口服。
德江外宣公眾號「微德江」編發的多篇整治濫酒風文章,網友們不吝點贊:「希望各級政府持之以恆,人民群眾堅決擁護」;「繼續努力,每年為我省幾個月工資」;「整治違規辦酒惡習,真是大快人心!」
商友江說,實踐經驗表明,整治違規辦酒是系統工程,關鍵在黨政統領、政策有力、持之以恆、執行嚴格。要充分依靠幹部群眾和社會力量,群眾參與,群眾監督,群眾受益。
如今,煎茶社區的酒席由以往每年1000多起降至100多起。復興鎮聯合村的酒席少了80%,大家都輕鬆了,村主任唐堯流轉70畝土地,雇請當地村民種烤煙,力爭今年有個好收成。「酒席少了,負擔輕了,親情濃了,朋友誠了」;「民風淳了,民心順了,發展快了。」德江幹部群眾如此評價整治「酒瘋」的成效。
「無酒一身輕。少了違規酒席,多了公序良俗。」德江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洪波說,狠剎濫辦酒席歪風,樹立文明和諧新風,是順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工程,它將德江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真正凝聚到了決戰脫貧攻堅、同步全面小康的征途上。
讓公序良俗重歸正軌
濫辦酒席並非德江「專利」。在省內外一些地方,違規辦酒泛濫成災,人情債成了還不起的債。不少人借酒斂財,各種奇葩酒宴層出不窮。
我國乃禮儀之邦。古往今來,一方有喜(難),八方賀(助)之,早已約定成俗,本不失為一種美德。但不知何時起,淳樸的民俗變惡俗,文明的鄉風變歪風,幹部群眾聞「酒」色變,苦不堪言。
巧立名目辦酒,實質借機斂財;濫辦酒席親朋怕,當面恭喜背後罵;違規濫辦酒席,猶如攔路搶劫;濫辦酒席斂左鄰右舍財,勤收禮金寒五親六戚心;濫辦酒席歪風不止,經濟社會發展無望……這些民聲是對過濫酒風的控訴,也是人民群眾對扭轉不良風氣的渴求。
為此,德江縣痛定思痛,掀起一場整治濫酒風的「人民戰爭」。群眾參與,群眾監督,群眾受益。一批「頂風者」被嚴厲查處,濫酒歪風逐漸銷聲斂跡,百姓拍手稱快,社會輿論一致肯定。如今的德江風清氣正,城鄉安寧和諧,百姓生產生活回歸正軌,讓人由衷點贊。
德江之治,值得借鑒。我省一些地方不乏整治大吃大喝的制度與措施,但鮮見德江廣動員、齊參與、橫到邊、縱到底的規模、力度與成效。縱觀德江縣「狠剎濫酒風」一年多實踐,頗具標本意義之處有三點:
一是凝共識、聚合力。鑒於大辦酒席往往帶有人情往來的假象和民間習俗的幌子,矯正認知誤區和揭穿背後實質,便成為凝聚各級幹部意志、動員廣大民眾參與的重要前提;只有營造出舉全縣之力的治理氛圍,才能陷吃喝歪風於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針對大擺宴席常常被冠以「民間習俗」名號,甚至被美化為「刺激消費」、「增進聯絡」、「融洽親情」有效手段的模糊認知,縣委領導深入實際調研,總結出酒席泛濫帶給社會的種種弊端,從而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凝聚了力量。
二是動真格、求實效。認知有深度,治理就有力度。德江狠剎「酒瘋」的真正殺手鐧就是動真格、出實招。為規避遏制「酒瘋」的行動淪為「一陣風」,特別注重將其納入制度規范與機制監督。比如,將整治違規辦酒列為踐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具體體現;列為「村規民約」和「鄉風文明」考核的重要內容;列為城鎮、環境、工商、衛生等執法與監督的職責范疇等;通過報紙、電視、微信、簡訊、牆報、標語等全方位渠道,集中宣講,全面「轟炸」,不留死角,家喻戶曉,尤其是以順口溜的大白話坦陳酒席危害,更讓人記憶猶新;以縣鄉村逐級簽訂責任狀、村民簽訂承諾書的形式將責任落實到人;舉報一起,查處一起,不搞下不為例。
三是查處違規的幹部職工和農村黨員。縣委明文規定:幹部職工辦酒要申報,並報縣紀委備案;幹部職工違規辦酒、吃酒都要受處罰,單位績效考評也要受牽連。多名幹部職工和農村黨員因違規辦酒受處罰。這就無形中給各級幹部農村黨員戴上了「緊箍咒」,增強了約束力,起到了示範效應。
德江經驗表明,濫辦酒席的歪風並非無葯可治。首先,政府必須明確政策,嚴守紅線,才能涵養幹部群眾遵規守紀的自覺;其次,立體宣傳,久久為功,才能立公序樹良俗;另外,要廣泛發動和依靠群眾,層層聯動,人人參與,讓整治濫酒風的成果惠及百姓,才能確保歪風不抬頭、死灰不復燃。
確實,對有違時代風尚的民俗「慣例」,我們絕不能任由「春風草長」,必須拿出雷霆手段,徹底予以遏制。要倡導新事新辦、大事簡辦,強化「村規民約」的宣傳約束作用;尤以警示黨員幹部為要,對頂風違紀,公然挑戰政策權威,借大擺宴席大肆斂財、損害黨和政府公信力者,更不能心慈手軟,要讓「高壓線」真正通上「高壓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