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信息治理
① 監測體系構建
塔里木河流域地域遼闊,整個流域面積達102×104km2,「四源一干」面積23.63×104km2,幹流中下游又是目前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的重點地區。因此要實現對流域生態環境的准確、動態監測需要建立多層次科學、合理的監測體系,才能滿足水量調度、生態治理和規劃的需要。
信息源是生態環境研究工作的基礎,它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研究成果的准確性和科學性。塔里木河流域生態遙感信息源選取遵循以下原則:①要通過多信息源的合理組合,實現從宏觀、中觀到微觀的流域生態環境監測;②所選取的信息源的空間解析度必須滿足不同層次監測比例尺的精度要求,同時要具有較高的光譜解析度,能充分反映豐富的生態環境信息;③盡量選擇長期穩定運行的信息源,便於進行長期的生態環境動態監測;④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信息源類型。
由於本地區處於暖溫帶和高寒地帶,總體上冬長、春夏秋短,生長季節短而非生長期長。在生長期植被生長繁茂,而在非生長期,到處是一片枯黃,寸草不生或大雪封凍。植被是生態環境的一面重要鏡子,具有顯著的標志性特徵。因此,遙感信息源的季相確定為植被生長旺盛期的7~9月,以滿足大面積遙感調查成果的一致性和動態分析的可行性。另外,考慮到土壤次生鹽漬化的具體特點,每年非生長季節期間的2月下旬至3月初為返鹽期,沒有植被覆蓋影響。因此,為了最大限度地反映出土壤次生鹽漬化的豐富信息,選用2月下旬至3月初圖像進行土壤鹽漬化監測。
根據上述原則和要求,系統從宏觀到精細、從全區到局部構建了3個層次的監測體系,見圖版5-1、表5-1。採用低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的MODIS衛星數據進行全流域(圖版5-1中整體輪廓范圍)1∶50萬比例尺宏觀監測;採用中空間解析度的Landsat-7的TM/ETM(ASTER)數據和CBERS數據進行「四源一干」(圖版5-1中棕色邊界范圍內)1∶10萬比例尺監測;採用高空間解析度的SPOT-5數據和QUICKBIRD數據對幹流中下游重點地區(圖版5-1中藍色方框范圍內)進行1∶1萬比例尺詳細監測,從中游往下游依次為烏斯滿、喀爾達依和台特瑪湖3個重點監測區,其中烏斯滿和喀爾達依採用SPOT-5數據進行監測,台特瑪湖採用QUICKBIRD數據進行監測。從而既可以對流域進行宏觀控制,又可以准確掌握重點區域的生態變化。
表5-1 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遙感監測體系指標表
( 一) 全流域高時間解析度、低空間解析度監測
充分利用 MODIS 衛星數據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解析度以及景幅寬廣的特點,構建覆蓋全流域第一層次宏觀監測系統,及時掌握全流域植被長勢、地表溫度、洪水淹沒及乾旱等生態環境宏觀信息 ( X. Zhan et al. ,2000) 。
中等解析度成像光譜儀 MODIS ( 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 是安裝在美國地球觀測系統 ( EOS) 第一顆衛星 TERRA 和第二顆衛星 AQUA 上的最重要的感測器,分別從 1999 年 12 月和 2000 年 12 月向地面發送數據。EOS 地球觀測系統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 ( NASA) 針對全球變化研究建立的長期數據採集系統,計劃在今後的 10 年內陸續發射 10 顆衛星,構成連續 15 年的數據採集系統,其規模在地球觀測衛星發展史上是空前的 ( 李登科、張樹譽,2003) 。與以往的遙感數據相比,MODIS 是當前世界上新一代 「圖譜合一」的光學感測器,其圖像數據具有以下突出特點 ( 劉闖、葛成輝,2000) :
( 1) 光譜解析度高,多通道同時觀測: MODIS 感測器在 0. 4 ~ 14. 4μm 具有 36 個離散光譜波段,光譜范圍寬,比 SPOT、TM 和 AVHRR 具有更高的光譜解析度;
( 2) 大范圍、多頻次觀測: 掃描觀測寬度達 2330km,兩顆衛星每天可以對塔里木盆地進行白天 2 次夜間 2 次的觀測;
( 3) 適宜的空間解析度觀測: MODIS 有兩個通道空間解析度達 250m,5 個通道為500m,29 個通道為 1000m;
( 4) 高精度觀測: MODIS 感測器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精度的輻射觀測儀器。各通道輸出的量化等級為 12 比特,溫度解析度可達 0. 03℃; 其次,MODIS 首次使用了復雜的可見光通道星上校準技術,使儀器的長期觀測穩定度得到了保障;
( 5) NASA 對 MODIS 數據實行的全球免費接收政策,使用戶能夠獲得廉價、實用的數據資源。
因此,MODIS 遙感數據對塔里木河流域大范圍植被、乾旱及水體宏觀動態監測有重要作用,是理想的遙感信息源。
( 二) 「四源一干」中等空間解析度監測
利用 TM/ETM 數據 ( ASTER 數據) 和 CBERS 數據對塔里木河 「四源一干」地區進行 1∶ 10 萬土地利用、植被類型和蓋度、沙質荒漠化及土壤鹽漬化四個專題的遙感監測。
1. TM / ETM 和 ASTER 數據
美國 Landsat 從 1972 年發射第一顆衛星到目前已積累了豐富的圖像數據,具有較長期穩定運行的歷史。Landsat -5 的 TM 從可見光到熱紅外具有 7 個波段,Landsat -7 的 ETM具有 8 個波段,波段設置利於生態信息獲取; 圖像空間解析度較高,TM、ETM 地面解析度分別達 30m 和 15m,滿足 1∶ 10 萬及以下比例尺制圖要求; 感測器掃描寬度大,圖像單景覆蓋面積達 185km ×185km,具有 16 天的重復覆蓋周期,是目前國內遙感界應用最為廣泛的遙感數據。但 Landsat -7 衛星已於 2005 年失效,Landsat -5 感測器也已嚴重老化,可以採用 ASTER 數據接替。ASTER 是 TERRA 衛星上的感測器,於 1999 年 12 月 18 日發射上天,具有 3 個 15m 解析度的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6 個 30m 解析度的短波紅外波段,5 個 90m 解析度的熱紅外波段,掃描寬度 60km,重復觀測周期 16 天。隨著 EOS 系列衛星的運行,ASTER 數據會成為穩定的遙感信息源。
2. CBERS 數據
中巴地球資源一號衛星 ( CBERS - 1) 於 1999 年發射成功,結束了我國長期依賴國外衛星遙感數據的歷史。其譜段選擇與 Landsat -7 相近,空間解析度達 19. 5m,經處理的圖像信息可滿足 1∶ 10 萬比例尺的制圖要求。CBERS 數據目前已實行免費發送,所以本次主要利用其進行試驗研究,探索中國自主知識產權衛星遙感數據作為 Landsat 數據的替代數據源的可行性。
根據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監測的實際需要,確定各個專題的遙感監測范圍。
1. 土地利用監測
從 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隨著人口增加,社會經濟發展,在以水資源開發利用為核心的大強度人類經濟、社會活動的作用下,流域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塔里木河流域在新生綠洲代替原始綠洲、人工植被代替自然植被、人工土壤代替自然土壤、人工生態代替自然生態、人工渠道代替自然河流、人工水庫代替天然湖泊,土地的生產力和水資源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綠洲小氣候得以改善、資源環境的人口容量得到增加的同時,流域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塔里木河流域下游斷流、生態環境惡化的主要原因是源流及上游地區不合理的土地開發和無序引水造成的。因此,對 「四源一干」地區進行土地利用監測,抑制大面積的墾荒和無節制用水,根據土地利用面積和種植結構合理分配水資源定額,實現水量科學調度,是生態環境保護的關鍵。塔里木河流域范圍源流區土地開發利用自然條件好,是亂開濫墾的重點區,近年來,受種植棉花經濟利益的驅動,幹流區開墾土地現象也日益嚴重,所以土地利用監測覆蓋范圍為 「四源一干」地區,覆蓋面積約為1∶10 萬標准圖幅257 幅。
2. 植被覆蓋度及植被類型監測
從 20 世紀 70 年代開始,塔里木河下游近 400km 河道斷流萎縮,中下游地區植被衰敗,大片胡楊林死亡,沙漠化擴大,是塔里木河流域生態環境最為惡化的區域,也是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與生態保護的重點區域,已經從博斯騰湖通過大西海子水庫向幹流實施了 7 次應急調水,為了科學監測評價綜合治理措施實施後流域植被覆蓋度和植被類型的恢復情況,選擇幹流中下游地區作為植被因子遙感監測的范圍,覆蓋1∶10萬圖幅20幅。
3.土地沙質荒漠化監測
土地沙質荒漠化是指在乾旱多風的沙質地表環境中,由於過度人為活動破壞了脆弱的生態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區出現了以風沙活動為主要特徵的類似沙漠景觀,造成了土地生產力下降的環境退化過程。
從空間分布看,土地沙質荒漠化和植被覆蓋度是一種相互消減的關系,在植被衰敗最嚴重的地區,也是土地沙質荒漠化最為嚴重的區域,所以土地沙質荒漠化監測范圍與植被監測范圍一致,選在幹流中下游區域。
4.土壤鹽漬化監測
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封閉的內陸盆地,氣候乾旱蒸發強烈,塔里木河流域沿岸由於水資源利用不合理,排灌不配套等原因,土壤普遍積鹽,形成大面積的鹽漬土。尤其是位於三源流匯合的幹流上游阿拉爾-沙雅一帶,地下水位高,沿塔里木河又修建了大量平原水庫,大面積開荒,採用大水漫灌,水資源利用率低下,土壤次生鹽漬化也十分嚴重。因此選擇塔里木河幹流上游作為土壤鹽漬化遙感調查監測工作區。覆蓋范圍為1∶10萬圖幅13幅。
(三)幹流重點區高空間解析度監測體系
SPOT-5衛星是法國SPOT公司於2002年5月4日成功發射的用於對地遙感的近極地太陽同步軌道衛星。搭載的遙感器有:高解析度幾何成像儀(HRG)、高解析度立體成像儀(HRS)及植被探測器(VEGETATION)。全色影像基本解析度5.0m,攝影時由兩個不同的感測器通道同時獲取同一區域的兩景5m解析度影像,兩景影像在同一焦平面上,且互相錯開1/2個像元,法國國家空間技術研究中心(CNEG)通過其專利技術Supermode編碼技術,對兩景影像進行疊加運算,處理成一景2.5m解析度影像;多光譜影像綠(B1)、紅(B2)、近紅外(B3)均為10m,短波紅外(SWIR)20m。立體影像的像元大小為5m×10m。全色及多光譜影像像幅60km×60km,立體影像像幅120km×600km,覆蓋周期26天。由於SPOT-5數據信息的光譜解析度、空間解析度較高,針對性較強,因而可以根據不同應用目的,進行多種組合處理和專題提取,大大擴大了它在環境、地質等方面的應用范圍。綜合經濟技術兩方面因素,選取SPOT-5全色波段(2.5m、5m)和多光譜數據(10m)作為幹流重點區遙感監測信息源。
幹流中下游是生態環境監測和治理恢復的重點,在中等解析度幹流中下游植被覆蓋度與植被類型監測的基礎上,從中游到河流尾閭針對性選擇了三個重點監測區(圖5-1):幹流中游烏斯滿重點監測區,監測塔里木河流域綜合治理以來修建的堤防工程對兩岸生態的影響程度;幹流下游喀爾達依重點監測區,監測評價多次應急輸水以來幹流下游植被的恢復情況;塔里木河尾閭台特瑪湖監測區,監測評價水資源綜合管理措施實施後台特瑪湖水域面積與植被變化情況。
② 數據治理管理平台有哪些
目前我知道市面上的數據治理平台有:
億信華辰-睿治數據治理平台
睿治是一款覆蓋數據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治理平台,它通過對數據從創建到消亡的全過程的監控和治理,實現數據的統一管理,為企業保證了業務數據在採集、集中、轉換、存儲、應用整個過程中的完整性、准確性、一致性和時效性,從而幫助客戶建立起符合自身特徵的數據架構和數據治理體系。
石竹軟體-石竹數據治理平台
普元元數據管理平台已經具有在多家銀行成功實踐經驗,可以應用到銀行、保險、證券、基金、政府和製造等不同行業的領域
普元信息-普元數據質量管理平台
分析功能包括血統分析、影響分析、映射分析、差異分析、表重要程度分析等,能幫助技術人員/業務人員更好地了解現有信息數據存在狀況與質量狀況,為數據管理定義與維護提供有效的支持。分析功能多以圖形方式直觀展現。
③ 什麼是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控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第一章 總則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安全生產事故隱患(以下簡稱事故隱患),是指生產經營單位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規章、標准、規程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的規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存在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的危險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隱患分為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一般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小,發現後能夠立即整改排除的隱患。重大事故隱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難度較大,應當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並經過一定時間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隱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響致使生產經營單位自身難以排除的隱患。 第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 第五條各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按照職責對所轄區域內生產經營單位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工作依法實施綜合監督管理;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對生產經營單位排查治理事故隱患工作依法實施監督管理。 第六條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事故隱患,均有權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接到事故隱患報告後,應當按照職責分工立即組織核實並予以查處;發現所報告事故隱患應當由其他有關部門處理的,應當立即移送有關部門並記錄備查。 第二章 生產經營單位的職責 第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依照法律、法規、規章、標准和規程的要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嚴禁非法從事生產經營活動。 第八條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建檔監控等制度,逐級建立並落實從主要負責人到每個從業人員的隱患排查治理和監控責任制。 第九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使用專項制度。 第十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定期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排查本單位的事故隱患。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應當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並按照職責分工實施監控治理。 第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事故隱患報告和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發動職工發現和排除事故隱患,鼓勵社會公眾舉報。對發現、排除和舉報事故隱患的有功人員,應當給予物質獎勵和表彰。 第十二條生產經營單位將生產經營項目、場所、設備發包、出租的,應當與承包、承租單位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並在協議中明確各方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職責。生產經營單位對承包、承租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負有統一協調和監督管理的職責。 第十三條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履行事故隱患監督檢查職責時,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積極配合,不得拒絕和阻撓。 第十四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每季、每年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並分別於下一季度15日前和下一年1月31日前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送書面統計分析表。統計分析表應當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 對於重大事故隱患,生產經營單位除依照前款規定報送外,應當及時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報告內容應當包括: (一)隱患的現狀及其產生原因; (二)隱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難易程度分析; (三)隱患的治理方案。 第十五條對於一般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車間、分廠、區隊等)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 對於重大事故隱患,由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並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一)治理的目標和任務; (二)採取的方法和措施; (三)經費和物資的落實; (四)負責治理的機構和人員; (五)治理的時限和要求; (六)安全措施和應急預案。 第十六條生產經營單位在事故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採取相應的安全防範措施,防止事故發生。事故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安全的,應當從危險區域內撤出作業人員,並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對暫時難以停產或者停止使用的相關生產儲存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加強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第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對於因自然災害可能導致事故災難的隱患,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標准和本規定的要求排查治理,採取可靠的預防措施,制定應急預案。在接到有關自然災害預報時,應當及時向下屬單位發出預警通知;發生自然災害可能危及生產經營單位和人員安全的情況時,應當採取撤離人員、停止作業、加強監測等安全措施,並及時向當地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報告。 第十八條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及有關部門掛牌督辦並責令全部或者局部停產停業治理的重大事故隱患,治理工作結束後,有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組織本單位的技術人員和專家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評估;其他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委託具備相應資質的安全評價機構對重大事故隱患的治理情況進行評估。 經治理後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向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提出恢復生產的書面申請,經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審查同意後,方可恢復生產經營。申請報告應當包括治理方案的內容、項目和安全評價機構出具的評價報告等。
④ 企點信息監控的進程是什麼
企點是騰訊旗下的為了更好地滿足企業在社媒環境中的營銷、銷售服務和內部協同,對外推出騰訊企點·營銷,三者將一起構建出騰訊企點這個服務於企業的全新品牌。
⑤ 調查中對數據質量進行監控的方法有
數據質量需要關注的四個點:即完整性、准確性、一致性和及時性。這四個關注點,會在我們的數據處理流程的各個環節有所體現。
一、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數據的記錄和信息是否完整,是否存在缺失的情況。數據的缺失主要包括記錄的缺失和記錄中某個欄位信息的缺失,兩者都會造成統計結果不準確,所以說完整性是數據質量最基礎的保障。
簡單來講,如果要做監控,需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數據條數是否少了,二是,某些欄位的取值是否缺失。完整性的監控,多出現在日誌級別的監控上,一般會在數據接入的時候來做數據完整性校驗。
二、准確性
准確性是指數據中記錄的信息和數據是否准確,是否存在異常或者錯誤的信息。
直觀來講就是看數據是否上准確的。一般准確性的監控多集中在對業務結果數據的監控,比如每日的活躍、收入等數據是否正常。
三、一致性
一致性是指同一指標在不同地方的結果是否一致。
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多出現在數據系統達到一定的復雜度後,同一指標會在多處進行計算,由於計算口徑或者開發人員的不同,容易造成同一指標出現的不同的結果。
四、及時性
在確保數據的完整性、准確性和一致性後,接下來就要保障數據能夠及時產出,這樣才能體現數據的價值。
及時性很容易理解,主要就是數據計算出來的速度是否夠快,這點在數據質量監控中可以體現在監控結果數據數據是否在指定時間點前計算完成。
數據質量監控之所以難做,是因為在數據的各個環節都會出現數據質量的問題。「大數據」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好好把握這幾個點才能更好地進行數據質量監控。
⑥ 監控不良信息的傳播具有什麼樣的重要意義
他的重要意義就是能夠區分開來,哪些事情是錯的,當需要信息的時候能夠馬上整理出來。
⑦ 如何發揮安全監控中心平台的作用,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
農產品質量安來全監管信息化的自思路就是構建一個全方位的信息化管理平台,農業行政部門可以快捷全面地了解每一種農資產品的來源於去向、每一種農產品的種植、養殖過程,各種農產品的區域分布等,實現問題農產品的全面追溯,農業知識的普及和農業信息的交流等。農業部直屬省、市、縣相關行政部門、農業廳(局)、海洋與漁業廳(局)、畜牧業廳(局)等均可通過該系統實現科學高效的監管,同時也提高了農產品生產經營者的自律意識,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為推動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長期穩定起到積極的作用。
⑧ 什麼是信息治理
信息治理(InformationGovernance)信息治理:即領導控制控制通過這些行為或過程,信息被當作貫穿於整個企業的企業資源得以有效管理 ,其中包括解決信息沖突問題方面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