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審整改措施
① 如何提高審計整改的幾點想法
審計成果是審計工作的結晶,是審計工作的價值所在。審計成果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審計項目的成敗優劣,直接關繫到審計的價值實現和審計質量的高低。
結合近幾年的工作實踐,談談對審計成果的幾點思考。
審計成果的三層含義
首先,什麼是審計成果?筆者認為,審計成果主要包含以下三層含義:
一是被審計單位就審計查出的問題接受審計機關的處理處罰,採納審計機關提出的意見、建議,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
二是被審計單位變被動接受審計整改為主動完善相關的規章制度,對同類問題舉一反三,通過修訂、完善內控制度來加強和改進管理,在機制和體制上進行自我完善。
三是審計機關上報的審計結果和建議被上級領導批轉或者採納後,做出對行業性、全局性的指導意見、辦法、措施、制度、法規等。一方面有助於規范各種經濟活動,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屢查屢犯、重復審計等問題。
當前審計成果運用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審計成果得不到被審計單位的足夠重視。審計實踐中,被審計單位對審計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往往採取「就問題改問題、避重就輕、敷衍了事」辦法,造成同類問題得不到根本解決,這在無形中加大了被審計單位管理風險。
二是審計成果得不到被審計單位的充分利用。審計實踐中,審計報告、審計決定書及其他審計文書往往只有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財務人員才能看到,真正參與具體工作的人員很少能夠了解情況,導致整改方案在實際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審計成果的功能大大折扣。
三是審計成果得不到審計部門的充分利用。一是認識不到位,審計工作重處理輕分析、重處罰輕披露等,造成有些問題屢查屢犯,審計整改不落實;二是審計成果轉化運用的意識不強,沒有運用有效的方法去轉化應用審計成果,致使審計成果作用未得到有效發揮;三是審計成果運用機制不健全,與紀檢、組織、人事、財政、被審計單位等多個部門之間的聯動和協調欠缺,信息不對稱,審計成果利用渠道不暢通,使大量的審計信息和成果被閑置,一直未能建立完整的審計資料庫,審計資源嚴重浪費。
審計成果充分利用的方法和對策
一是採取「四個回頭看」力促審計整改意見落實。組成審計回訪小組,進行實地監督回訪。一看審計決定是否執行。二看審計建議是否被採納。三看審計效果是否明顯。四看被審計單位在執行財務政策及制度的理解上是否有需要審計部門幫助解決的困難。
二是嘗試「三個結合」確保審計成果得到充分利用。首先,將審計的整改落實與審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相結合,堅持邊審計、邊整改、邊規范,及時糾正違規問題,並健全完善相關制度。其次,將審計整改落實情況與審計結果公開相結合,形成審計監督與輿論監督、社會監督的合力,促使有關部門對審計查出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最後,將審計整改情況與部門績效考核相結合,與組織、紀委、監察等職能部門密切配合,將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納入部門績效考核內容,共同推進各項整改措施落到實處。
三是緊抓「兩個基本點」加大對審計成果的宣傳力度。一是緊抓審計保衛經濟社會正常運行的「衛士」作用,宣傳審計監督揭露出的各種影響經濟社會發展、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提高審計的威懾力。二是緊抓審計服務於社會發展,促進政府中心工作的「謀士」作用,宣傳審計在服務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民生、改革與穩定,服務幹部監督管理和預防腐敗方面的豐富成果,維護社會穩定發展,提高審計的公信力。
四是圍繞「一個核心」提高審計人員成果利用意識。審計成果利用是發揮審計成效最關鍵的環節,也是實現審計免疫功能的最重要途徑,要實現這一途徑,必須緊緊圍繞提升審計人員成果意識這一根本核心。首先打鐵還需自身硬,審計工作者必須嚴格按照「審計干凈、干凈審計」的審計理念,確保審計質量,為創造優秀的審計成果奠定基礎。其次,要激發審計人員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促進審計職能的轉變,努力從宏觀上、機制上研究分析問題,提出建議,實現審計成果由微觀領域向宏觀領域的轉變。最後,要建立健全有關激勵機制,將審計成果利用作為審計工作的重要內容納入單位考核制度中,落實責任,明確各部門單位的任務和目標,規定考核標准和辦法,使其逐步制度化、規范化。
② 內審中記錄不合格的整改
標題:整改報告 抬頭稱呼:整改報告的主送部門 第一段,簡述不合格情況,如內:*年容*月*日,在**單位組織的強制性認證檢查中,我公司**產品的抽樣檢驗中,出現**項不合格。 第二段,介紹整改措施,如:得知這一情況後,公司上下高度重視,主管副總經理召集了技術、質量相關部門,對出現不合格的原因進行了分析,並制定了措施。經分析認為,出現**不合格的原因是:1*****;2*****。針對以上情況,我公司採取以下措施:1****;2*****。 第三段,闡述整改已完畢,如需復查,則寫明申請復查,如不需現場復查,則將整改相關記錄復印件連同整改報告將主送部門。如:以上整改措施我公司自*月*日落實後,經質檢部門連續對產品實施抽樣檢驗,已無不合格項。針對**產品抽樣檢驗出現的**項不合格,本公司已整改完畢,現申請貴單位前來復查(或:現將有關整改措施及其記錄附後,請復查)。 最後,落款蓋章,簽署日期。
③ 內審發現問題,寫整改建議,怎麼寫
質量管理體系:
對於內審發現的問題點,是要分析原因及提出預防糾正措施的,對於第二方或第三方審核也一樣。
對於提出的問題點,在整改措施表裡要體現原因分析、遏制措施(臨時措施)、整改措施(長久的)及整改證據的,你把這些都弄齊全了,在提交就應該沒有問題了。按照這樣的方法去做的,提交的預防糾正措施報告都是沒有問題的。
-------------------
範文一:內審整改報告
公司內審船體車間不合格項整改報告
一、內審不合格項目
船體車間在公司內審中查出一不合格項為——九月份的探傷合格率(88%)未達標,實際合格率為80.6%,沒有整改措施。我車間對此不合格項進行了原因分析及整改,現總結如下:
二、原因分析
1.工程量較大,人力調配頻繁
9月份在廠船舶密度較大,且要求當月完工及離廠船舶較多,(650T、300T、1600T、450T、300T、1300T、300T等)其中部分工程集中在艏艉尖艙和上下邊櫃,由於人力不足不能全方位保證節點計劃的完成,車間首先確保第一批次離廠船舶的工期,打破原工程分配的原則和界限,根據周節點計劃隨時調配人力確保單船單項節點的完成(主要是不影響下道工序的施工),所以有些工程從完工到交驗,人力隨時可能調整補充,相對於質量的保證有所下降,尤其焊工的大量調配是造成焊接探傷合格率低的一個原因;
2. 夜班施工時監管力度不夠以及天氣影響
在整體施工過程中,焊接大都在夜班集中作業,車間質檢員對現場特殊位置的焊接探傷沒有有效的監管。九月份天氣多雨而工程量又較大,造成施工人員緊張、另外新人較多、夜班現場負責人較少,使施焊前對鐵銹和水的清除不到位。
3.焊工持證率偏低
車間外協單位焊工人數1500人左右,由於鋼結構工程一直處於人力相對緊張狀態,沒有時間及時督促外協單位焊工技能考試,是造成目前焊工持證率偏低的原因。
三、整改措施
1. 合理的人力調配
車間進行工程分配後,由車間作業長和質檢員負責單船進度控制,每周
一、周四對單船節點未能按計劃完成的單位及時向車間領導匯報,隨時掌握施工單位較為不穩定的人力動向。在工作未到節點計劃時提前調整該工程以確保進度和質量。
2. 加強現場整改及工藝紀律的培訓
(1)在特殊位置焊接前,車間質檢人員要求外協單位質檢人員及焊工工長進行工程重要性的講解,並監督現場施工過程。
(2)對影響焊接質量的天氣原因,例如下雨及天氣降溫時造成的焊道潮濕焊材溫度不夠等情況變化,必須在焊前做好除濕,加溫等准備工作,車間質檢員在巡檢時發現現場有違反焊接工藝紀律的,要加大處罰力度。
(3)在巡檢時對於施工單位在現場做完自檢後仍有缺陷的區域,車間質檢人員作出修改標識並監督施工合格後再進行向船東、船檢報驗。對於焊接質量較差不能達到探傷合格要求的施工單位,車間提前做出調整方案,以確保探傷合格率
3. 焊工技能考試
車間質檢室多次組織施工隊伍人員進行焊工培訓並要求焊接技能較好的焊工必須參加指定管理機構的SMAW和FCAW考證。通過車間質檢室近兩個月的組織,外協施工單位參加焊工考試的人員共500餘人,實際考取證書309人。
以上整改措施的實行,目的是要求施工單位提高整體焊接技能以達到公司和車間的工程質量要求。整改項目的具體實施有公司質管部監督考取焊工證和九月份探傷指標未達標單位的糾正、預防措施表。
船體車間
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