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政治理論流派
『壹』 現實主義學派與理想主義學派的主要分歧有哪些
理想主義(也稱規范主義理論,Normative theory)是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中形成最早的一個學派,其思想淵源可追溯到近代思想家格勞秀斯、孟德斯鳩、狄德羅、康德、邊沁和聖西門。理想主義學派在哲學觀上主張的是人性善的學說,認為人類的自然狀態應有的性質是和諧的,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是協調的,只是由於某些人的良知和誤入歧途才導致國家間的沖突和戰爭,良知一旦被喚醒,誤解一旦被消除,人類社會仍舊會恢復到和諧、友善的美好社會。在政治觀點上,理想主義崇尚國家和世界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主張恢復國際規范,建立國際普遍安全機構,完善國際法及其職能,加強國家間的相互合作,用理性戰勝邪惡,最終實現一種和平穩定的世界秩序,避免世界戰爭的悲劇重演。
現實主義學派是在對理想主義學派的批判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其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修昔底德、尼科洛、馬基雅弗利、托馬斯·霍布斯等古代和近代的政治思想家。
現實主義學派和理想主義學派的主要分歧在於(1)在政治哲學觀點上,現實主義認為人性惡,認為罪孽而貪婪作為人的本性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的,政治家的任務不是改造它,教育人,而是建立一定的政治制度去限制它,把人的好鬥傾向減少到最低程度;(2)在倫理觀點上,現實主義認為,抽象的道德原則並不適用於政治行為,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自然狀態)使作為國家利益代表的政治家的行為准則,與文明政體內的個人行為准則根本不同。前者為保護本國利益,抵禦外侮,完全可以採取對後者來說是不合乎道德的政策;(3)在看待國際組織和國際法的作用上,現實主義認為,他們與政治權力和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為後者是國家間關系的核心問題,各國利益沖突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調整性,使得國際關系只能用權力和實力來說話,道義和說教是行不通的;(4)在對國際社會及其發展前景上的看法,現實主義認為,國際政治理論的任務是要說明世界的客觀狀態,而不是未來的行為准則,應當面對現實,為謀求本國的權力和利益而斗爭。
『貳』 現實主義學派和理想主義者學派的主要分歧有哪些
理想主義(也稱規范主義理論,Normative theory)是西方國際政治學理論中形成最早的一個學派,其思想淵源可追溯到近代思想家格勞秀斯、孟德斯鳩、狄德羅、康德、邊沁和聖西門.理想主義學派在哲學觀上主張的是人性善的學說,認為人類的自然狀態應有的性質是和諧的,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是協調的,只是由於某些人的良知和誤入歧途才導致國家間的沖突和戰爭,良知一旦被喚醒,誤解一旦被消除,人類社會仍舊會恢復到和諧、友善的美好社會.在政治觀點上,理想主義崇尚國家和世界的民主化和法制化,主張恢復國際規范,建立國際普遍安全機構,完善國際法及其職能,加強國家間的相互合作,用理性戰勝邪惡,最終實現一種和平穩定的世界秩序,避免世界戰爭的悲劇重演.
現實主義學派是在對理想主義學派的批判和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中逐步形成的.其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修昔底德、尼科洛、馬基雅弗利、托馬斯·霍布斯等古代和近代的政治思想家.
現實主義學派和理想主義學派的主要分歧在於(1)在政治哲學觀點上,現實主義認為人性惡,認為罪孽而貪婪作為人的本性是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的,政治家的任務不是改造它,教育人,而是建立一定的政治制度去限制它,把人的好鬥傾向減少到最低程度;(2)在倫理觀點上,現實主義認為,抽象的道德原則並不適用於政治行為,國際社會的無政府狀態(自然狀態)使作為國家利益代表的政治家的行為准則,與文明政體內的個人行為准則根本不同.前者為保護本國利益,抵禦外侮,完全可以採取對後者來說是不合乎道德的政策;(3)在看待國際組織和國際法的作用上,現實主義認為,他們與政治權力和利益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因為後者是國家間關系的核心問題,各國利益沖突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調整性,使得國際關系只能用權力和實力來說話,道義和說教是行不通的;(4)在對國際社會及其發展前景上的看法,現實主義認為,國際政治理論的任務是要說明世界的客觀狀態,而不是未來的行為准則,應當面對現實,為謀求本國的權力和利益而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