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道德經認為治理天下

道德經認為治理天下

發布時間: 2020-12-19 23:58:23

❶ 道法和佛法有那些不同,又有那些想同。

佛法與道法不同之處:

1、起源

道教是中國漢民族中的土生教,它是一個十分龐雜的文化綜合體,對中國的歷史、文化、醫學等的發展有過重大的影響。

佛教則是外來教,它是在吸收中華民族文化習俗的基礎上在中國紮根並對中國文化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的宗教。

2、教義不同

佛法講究重視來世 追求解脫,修身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此為達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八種方法和途徑。。

道法教義講究天人合一,修道修長生,人與自然的結合。「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受制於地,地受制於天,天受制於規則,規則受制於自然。

3、目的不同

佛說來世,勸世人忍耐,所謂今世作孽,來世償還,這輩子凄慘,可能下輩子不再受苦,簡單。

而道教則完全不同,所謂修煉成功的第一步就是長生不老,道教講究今世,信道則信永生,來世的事來世講,反正今世就要成不滅。

佛法與道法相通之處:

1、在真理上,真如與道都無法用語言描述。

2、講的都是圍繞「無為「。

3、道法與佛法皆是探人之生命究人之處世。


(1)道德經認為治理天下擴展閱讀

在佛法的修學中,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菩提心,諸佛菩薩悲智的品行也是靠菩提心來成就。

佛法中一切法門的修學都是建立在發菩提心的基礎上,任何一個法門都不能離開菩提心,一切法門所講老子的哲學思想。

《老子》:"道法自然。"老子認為,"道"雖是生長萬物的,卻是無目的﹑無意識的,它"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

即不把萬物據為己有,不誇耀自己的功勞,不主宰和支配萬物,而是聽任萬物自然而然發展著。的正見都是為菩提心服務

在道家學說里,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涌;無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統治階級通過國家政權建立起來的法律制度和根據這些法律制度建立的社會秩序。法制在不同性質的國家,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具體內容。

參考文獻:網路-佛法

參考文獻:網路-道法

❷ 道德經對現實生活有什麼意義

老子的道德經作為儒學經典他非常有代表性。也符合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那麼在現在道德經仍然有它存在的意義我們現在崇尚的。瘦肉核心價值觀,在這方面也是有所體現的,對我們的生活具有指導作用規勸作用。

❸ 看了一下道德經。裡面說到, 因此,聖人治理天下,要空虛百姓的心靈,滿足百姓的飲食,削弱百姓的意志

說明:
易學是中國古代哲學,在道教創立前就已經存在的學術,而非宗教化的神學。《周易》是古人對自然萬物規律的總結,不是神鬼論。作為國學文化的一部分,我們應正確看待,別用宗教的眼睛來看待。

解譯:
「紫微聖人」其祖輩是秀才和文人。
出生前其母夢到在院子里仰望北極星(即天罡星,也作紫微星)異常明亮(「紫微星明」),後被房頂上一片玻璃瓦的碎裂聲驚醒。
1986- 1996年間生於四川省北部一個無政治背景的普通家庭(「來自田間第一人」),右手腕有小痣,右肩有大痣。
小時聰慧,喜好藝術,但不被一家之主的父親支持。
後來父母婚姻破裂,思想受到影響,患上了白癜風,頭頂長出一點白發(「此人頭頂一瓮」)。
喜歡文科類,尤其是中華古文學說,因偏科嚴重和家庭矛盾,導致學業未成。
父母離異後他隨父親生活,但與母親的關系更好,其母賢良,可比孟母,鄰里無人不誇。
2009年10月1日離開父親步入社會,經受了很多精神上的磨難,幾乎沒人理解他。
後續幾年,他在成都或重慶創業失敗多次,花光了積蓄。他是個習慣散漫的閑人(人閑心不閑),他對未來有希望但也迷茫,渴望有一翻大作為。
2016年前後,他決定參加成人高等教育,深造自己,父親不問,唯有母親支持。
2018年前後,他與一位在四川工作的河南籍女子成婚(「聖女有姓畫有名,其名隱於河洛書」)。
2019年左右考上公務員,開始了從政之路(「白頭變作赤頭人」)。
從政後他廉政為民(「造福人群是真命」)。
某某年(年代不便解譯)五十多歲的他參與民主制總統競選(「無王無帝定乾坤」),他的體型不算胖不算高(「腰系九筋帶,身穿八丈衣」),因演講精彩絕倫被選舉執政(「一言為君」)。
執政後,他採取順天應民的無為而治(看似無為,實則大有為,指實行寬松政策)管理國家,習慣閑暇時讀中國古代典籍(「好把舊書多讀到」),很少參加國外首腦會議,但天下局勢盡在其掌控之中(「大修文武聖主裁」),這正是因為他尊重自然規律且知人善用,尤其重用有才華的文人的緣故(「秀士登紫殿」)。比起出國訪問,他更樂意接待媒體和群眾,義正言辭的話一說出口就足見他的英明(「義言一出見英明」),新成立的國家在他的領導下國力(指經濟、科技、軍事)得到飛速的發展,尤其是經濟和中華古文化(易學、道學、儒學,這里指學術,而非宗教)得到大力弘揚(「偃武修文」、「大開文風考對聯」),甚至包括服飾(「衣冠文物一齊來」),整個社會堪比劉秀的「光武中興」(「定國安民功德盛」)。
在他執政十多年滿三屆後(「眾君揖讓留三星」),已經七十多歲的他淡出了政治舞台。他還有很多好的思路沒有實現(「巍巍盪盪希堯禹」),但他知道自己老了(「百年世事不勝悲」),只希望來生還能與賢臣們一起公事,為國出力(「好修因果待來生」)。

❹ 無為而治。是什麼意思

原指古代道家的政治主張,無所作為就能把天下治理好。現也指不要干涉過多,讓人們都能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無為:遵循自然的法則而不妄為;治:治理。自己不妄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 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

「無為而治」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過多的干預、充分發揮萬民的創造力,做到自我實現,走向崇高與輝煌。

「無為而治」出自《道德經》,是道家的治國理念。無為而治,是老子對君王的告誡,不與民爭。

《道德經》享譽世界,被世界政要、精英名流、企業領袖所崇拜,被奉為曠世奇書,萬經之王。

(4)道德經認為治理天下擴展閱讀

無為而治適用的范圍:

1、治理國家

無為而治是道家的治國策略,所以治國是無為而治的第一應用。為了貫徹無為而治的方針 ,各級政府官員既要拋棄各種政績主義和形式主義,也要拋棄「為人民謀幸福「、「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等仁政理念,寬刑簡政、輕徭薄賦、與民休戚,盡量靠萬民的自為無為無不為,靠萬民的自治無治無不治,自己做好必要的服務工作即可。

同時有所為有所不為,充分信任和依靠下屬,讓下屬去完成各項工作,自已主要做好識人用人的工作。

2、企業管理

無為而治用在企業管理上,要求企業管理者從瑣事中跳出來,主要抓好企業發展戰略和識人用人的工作,至於具體的研發、技術、生產、銷售等工作,要充分依靠員工和下屬來做。

高層管理者,要想真正做到在大事上有所為,而在小事上則有所不為,就必須實行「君無為而臣有為」的管理方法,才能達到「君逸臣勞國必興,君勞臣逸國必衰」的管理目的。

3、教育領域

無為而治用在教育領域,要求老師和家長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充分信賴孩子的能力和發展潛力(即道家的自化能力),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試、去學習、去探索、去發現,甚至去破壞,哪怕他會失敗會犯錯誤也不要緊,因為他會從這些失敗和錯誤中學到很多東西,老師和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創造必要條件,並做必要的輔助工作。

❺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什麼意思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意思是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

出自戰國老子的《道德經》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俞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譯文:天地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只是任自然,將萬物看作草和狗;聖人也是無所謂仁慈偏愛的,他對待百姓看作草和狗,任憑百姓自作自息。

天地之間,不正像一個大風箱嗎?靜止的時候,它只是一個空虛的世界,一旦運動起來,就會運轉不息,永遠不會枯竭。政令多反而會行不通,不如保持內心的虛靜。

(5)道德經認為治理天下擴展閱讀:

狗是人類最早飼養的六畜之一,當人們飼養的家畜越來越多,食物來源很充足的時候,再加上狗在圍獵中能幫助人們捕獲獵物,狗就不再作為一種食物,作為祭品的狗也就用草扎一隻形象的狗來代替,這個用草紮成的狗就叫「芻狗」。

芻狗在沒有祭祀之前,要把它放在竹筐子里,用錦綉毛巾蓋著,主祭者還要齋戒沐浴之後才能把它放到祭壇上,等到祭祀活動結束,路上的行人就可以任意的踩踏它的頭和背,砍柴的人還要把它拿去當柴燒。由此可見,「芻狗」表示一種用完就被丟棄,不被珍惜和愛護的東西。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老子認為有道的聖人,心如天地,他們要辦的事只要是理所當然,應該去做的,聖人便自然就去做,不是對世人存仁愛之心,才肯去做。如果聖人有了偏愛之心,有了一己私慾,則天下百姓真的就變成「芻狗」了。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