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整治暴力
⑴ 人民日報提倡抵制網路暴力,網路暴力對受害者的身心有什麼影響
人民日報提倡抵制網路暴力,都是因為網路暴力,會對受害者的身心帶來巨大的傷害。很多時候都會徹底的毀掉受害者的生活,甚至是今後的人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網路暴力這個詞語,就出現在了我們的生活中。而且遭受網路暴力的事件,也時常有發生過。
每一次網路暴力的出現,都會有一群好事的網友,在背後推波助瀾。使得當事人的隱私,完完全全地被泄露,給當事人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才有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我們要抵制網路暴力,避免網路暴力給我們的身心帶來傷害。
⑵ 為什麼網路暴力越來越嚴重了
因為他們不懂「不知全貌 不予置評」看到一個貌似的瓜 就為了現實自己的正義,到處找存在感。無論是之前的tfboys,蔡徐坤,吳亦凡,趙麗穎,,現在的肖戰,虞書欣,秦牛正威。只要他們不喜歡,這個人就必須在他們的言論中社會性死亡,以此表示自己的高尚。
說白了,就是網路沒有實名制,網路越來越低領華,用微博營銷號的文章塑造三觀,靠豆瓣知乎的匿名判定一個人的所有,沒有自己的思想和三觀,成為輿論的跟風者
前段時間看到網暴者碩交肖戰和他外公一起去s,還有叫肖戰成為第二個喬任梁,雪莉,在b戰上燒毀撕裂肖戰的照片,並稱火化肖戰,評論一群人叫好,說要去肖戰的家裡殺人還文章,遺憾肖戰沒有得新冠肺炎,讓身為醫護者的肖戰粉絲不要回來,應該得肺炎s在武漢…太多了,多到每一條都可以走法律流程。肖戰只是一個代表,以後還會有李戰,劉戰,就看資本想怎麼操控輿論,,跟風者怎麼花式網暴了。還有青你2的選手,倘若實力差勁,大可以不投票,可是他們就喜歡辱罵污衊這個人,因為他們無聊到爆,討厭這個至極。
再說一句,「每一片雪花都要勇闖天涯」這是他們的口號,看看,多麼扭曲的三觀,新一代的醫護工作者為了疫情奮戰一線,還有一些在家裡鑽空子的人就在網路上靠網暴他們標明自己依舊存在。真的是笑話。
網路早點實名制吧,不想看到下一個無辜的人了
⑶ 抵制網路暴力的方法
網路暴抄力的可怕之處,在於沒有人在乎真相究竟怎樣。即使最終真相大白甚至有人因此逝去,網路施暴者們瞬間消失無蹤,彷彿這件事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
這群人只會用鍵盤躲在背後在網上耀武揚威對別人進行批判,甚至不敢在現實生活中露面與人對峙。每當他們在網上對人進行攻擊時,很多人甚至覺得,這些所謂的「事實」他們都是怎麼知道的,每個人都說的頭頭是道有根有據的,就好像親身經歷似得,還會人肉搜索,而他們口中的受害者就像是個十惡不赦的社會人渣。
這些不負責任的言論不僅演變成網路暴力,侵犯了當事人的隱私等合法權益,還給他們的身心造成了極大的傷害。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質。
⑷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路暴力怎麼懲罰
網路暴力是違法行為,針對網路暴力的發生,我國在2014年10月,最高人民法院通報《專關於審理利用信屬息網路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首次劃定個人信息保護的范圍,明確利用自媒體等轉載網路信息行為的過錯認定,以及如何對網路水軍進行規制。
⑸ 長期受網路謾罵暴力的怎麼樣走法律程序維權
這個是需要聯眾配合取證的。
怎麼會搞成這樣啊,親?
⑹ 網路暴力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網路暴力的防治措施:網路實名制、學會獨立思考、加強網路監管制度、道德優化、信息共享。
一、網路實名制
針對匿名用戶發表不當言論揮舞網路暴力大旗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情況,應當積極推進網路實名制度。如果網路暴力實施者知道自己發表不當言論的行為已經被管理機關或者被侵權人掌握,就可能會有所顧忌。
二、學會獨立思考
網路輿論與網路暴力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哪怕看似正義的言論也可能是一種網路暴力。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人們往往只會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或者說,人們只希望別人看到對自己有利的一面。這種情況下,似乎也不好分辨事實真相,但是,這些人吵架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真相,而是單純地看哪家會吵贏。他們放棄了自己的獨立思考,進而造就了網路暴力。如果他們能夠獨立思考,分清善惡,則網路暴力會相應減少。
三、加強網路監管制度
政府應及時控制網路輿論的走向,避免其發展為網路暴力。當網路輿論一旦出現有向不正確的方向逐漸發酵的趨勢,政府應該及時對輿論進行引導,及時公開信息,使公眾能夠及早了解事情真相,而不致整體輿論方向走偏。應當及時發現並懲處一些「鍵盤俠」,阻止其一步步帶偏網路輿論使其發展為網路暴力,同時應該及時處理群眾對一些網路消息的舉報,盡早發現並刪除那些不當言論。
四、道德優化
網路暴力主體是網民,一些缺乏基本道德素養的網民在某些因素的誘發下,會自發做出失范行為,甚至引發全網的暴力行為。因此,提升全網公民的道德素質與判別是非的能力是預防和根治網路暴力的治本之策。提升網民的道德意識,需要多方聯動,形成網路暴力的「三級」治理機制。
五、信息共享
應當加強網路平台與相關網路監管部門的信息共享與合作,在發生可能觸犯法律的信息收集、網路言論時,及時啟動公權力監管或者處罰程序,防止嚴重後果的發生。
⑺ 抵制網路暴力
關於杜絕網路暴力的倡議書
自互聯網誕生以來,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在互聯網上自由表達著自己的觀點。然而,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在凸顯它的好處的同時,也暴露了它的弊端,如信息泄露、侵犯個人隱私、網路暴力等。近些年來,隨著國人經濟條件的改善,以及互聯網的普及,中國互聯網發展迅猛,網民人數迅猛增長,伴隨而來的是網路暴力的泛濫。
在互聯網時代,隨著計算機和計算機知識的普及,以及更多網民的參與,中國興起了「社會網路運動」。在互聯網平台上,中國社會所發生的重大事件,都會成為網路討論的焦點。在「社會網路運動」的推動下,事件發端於網路,草根思想家頻繁出來發聲,許多網民則參與其中的討論,這種人人在平等的空間下進行平等的討論和論辯助推了中國新興力量的崛起——「網民力量」。中國網民力量的崛起,尤其是微博的興起,讓網路監督無處不在,名人、娛樂明星和官員都會受到網民的刁難甚至辱罵。在網路上,網路暴民對名人、娛樂明星和官員的殺傷力不容小視,這對於名人、娛樂明星和官員來說是難以逃避的煩惱。
網路暴力的泛濫對於中國互聯網健康發展無疑是消極的,對和諧社會的建設也是消極的。盡管互聯網是屬於虛擬世界,但互聯網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相互影響,現實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都必然在互聯網上受到關注。中國互聯網越來越缺少理性、文明的表達,缺乏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更多是網路暴力和侮辱性言論。在中國互聯網上,「罵文化」已經泛濫開來,成為中國互聯網上的最突出的語言特徵之一。在網路暴力時代,任何人都會被挨罵,任何人都會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
在中國的「網民力量」的影響滲透進現實中國的今天,中國網民力量應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發展與進步的積極力量,中國網路平台也應成為整個中國社會追求真善美的重要舞台。隨著中國網民隊伍不斷壯大,中國網路平台在整個中國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其影響也受到了社會的重視和關注。由於更多人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不少人也站出來對網路漫罵說「不」,但這更多是個人捍衛自己或自己好友不被罵,並不能解決網路暴力泛濫的問題。
因此,為了避免更多人成為網路暴力的受害者,為了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中國網路環境,為了呼籲整個中國社會以及更多網民對網路暴力的拒絕,在此倡議杜絕網路暴力。希望此倡議能夠得到更多人尤其是網民的支持和關注,並參與到杜絕網路暴力的行動中來,為營造一個良好、健康的中國網路環境出一份力。良好、健康的中國網路環境,亟須有影響力的名人、娛樂明星站出來,為杜絕網路暴力出一把力,也亟須中國網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文明、有素質的網民。希望關於杜絕網路暴力的倡議能夠得到社會、名人、娛樂明星、網民的重視和關注,並通過參與杜絕網路暴力的方式凈化中國網路環境。
⑻ 朋友圈罵人被判朋友圈道歉十天,如何整治網路暴力
近日因業務合作產生了糾紛,小李在朋友圈發布了對於小張有涉及了侮辱性和誹謗性的語言,小張認為小李的行為有損自己的名譽和人格尊嚴,所以一紙訴狀將小李起訴,近日浙江溫州市甌海區人民法院判決,小李以不屏蔽任何人的方式公開發布微信朋友圈,向小張賠禮道歉道歉內容至少保留十日。
現在國家對於這方面有明確的法律規定,像小李這樣的處罰是比較輕微的,如果嚴重的話,可能會涉及監禁或者懲處罰金等一些列處罰。所以說,網路暴力還是要在平常就特別注意和整頓。
⑼ 網路暴力的整治法律
網路暴力是一種危害嚴重、影響惡劣的暴力形式,它是一類在網路上發表具有版傷害性權、侮辱性和煽動性的言語、圖片、視頻的行為現象,即使用言語、圖片、視頻等形式在網路上對他人進行人身攻擊,人們習慣稱之為「網路暴力」。網路暴力能對當事人造成名譽損害,而且它已經打破了道德底線,往往也伴隨著侵權行為和違法犯罪行為,亟待運用教育、道德約束、法律等手段進行規范。 網路暴力是網民在網路上的暴力行為,是社會暴力在網路上的延伸。網民們若想獲得自由表達的權利,也要擔當起維護網路文明與道德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