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治理
① 公交按分鍾准時到達 看香港如何治理交通
與擁擠的北京相比,哪裡的交通管理是讓政府更棘手的問題?答曰:香港——這個人多、車多、路少的地方。上周,在標致雪鐵龍集團(PSA)資助清華大學開展的「駕駛行為與交通安全」專項學術研究成果匯報會上,我有幸聽到中國香港城市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黃良會先生對於香港交通狀 況的講解,結合自己之前數次赴港的親身經歷,甚覺有趣。先說個數字給您一個直觀印象,香港只有北京十分之一大小,卻有轎車34萬輛、機動車50萬輛,每一公里就有260輛車,每2個人就擁有1輛車。交通問題不容置疑。所以,現在香港正在控制轎車總數,基本處於絕不再增加一輛的狀態。據說,現在一個香港車牌至少可以拍到100萬元。可惜的是,這么擁擠的街道,香港人卻不愛選擇自行車出行,你所知道的香港著名自行車運動員洪金寶只是個案而已。在這樣車流密集的城市,香港政府也採取了相當的辦法加以規劃,比如隨處可見的導向護欄、斑馬線外圍 設計的過渡線以盡早提醒司機注意、每條路口的路面指引標識等等。新的市區改造工程中,核心思想便是人車分離、道路「靜」化、行人優 先,也就是將越來越多的繁華路口改為限制車輛通行,比如最近的尖沙咀改造。由此在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對行人的尊重。更令我們習慣等待 公交車的北京人大為驚嘆的是,香港的公交車都是按時按分准時到站,絕不可以誤點,因為公交公司每年在向香港政府提交的計劃中都要上報線路發展、准點率情 況,一旦違反規定到達時間,是要被處罰的。香港交通治理確實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內地的交通事故發生率位居世界前列,許多不 文明的駕駛行為不但給駕駛員自身帶來危險,也導致了城市交通問題的不斷加重。
② 海口公交發車無規律,應該怎麼治理
有以下幾種方法可以治理。
公交車作為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重要作用,尤其是對老年人來說,他們年齡大,不方便騎車,公交車就成為他們的首選。所以政府要完善法律法規,具體到細則,努力為公眾營造良好的出行體驗做保障。
③ 公安部要求加強公交車安全防範工作是怎麼回事
7月8日,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視頻會議,通報貴州安順公交車墜湖事件有關情況,對加強公交車安全防範工作進行強調部署。
會議強調,要充分認識加強公交車安全防範工作的重要意義,進一步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治理、依法治理、源頭治理,努力建設平安公交,確保公共交通安全,維護社會安全穩定。
會議指出,做好公交車安全防範工作,事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社會治安大局穩定。全國公安機關會同有關部門細化制度措施,加強防範管理。但公交車安全防範領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特點和新問題,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和短板。
會議強調,各地公安機關要進一步強化風險預警防控,協調有關部門建立常態機制,及時搜集研判信息,有效預警預防預控。
(3)公交車治理擴展閱讀
會議要求的具體措施
1、要注重點線面相結合、新技術與傳統技術結合,強化客流監測,加強警情分析,嚴密防控措施。
2、要進一步強化公交企業安全管理,配合有關部門指導督促公交車運營企業健全完善安防制度,加強對司乘人員的日常教育培訓和安全運營管理,常態化組織開展抽查演練,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3、要進一步強化安全防範措施,結合實際持續推進公交車乘務管理人員配備和公交車安全防範新技術建設應用。
4、要切實提升公眾規避風險和緊急情況下自救互救能力。
④ 治理東莞公交亂象為啥這么難
坐公交的大多是圈在廠里的打工仔,收入一般,可是東莞公交票價卻出奇的高。比如跨鎮的75路(汽車總站-橋頭車站),全程56公里,收費12元。而同樣距離的深圳公交311路線,南頭檢查站到荔枝公園也就是4元。
⑤ 大興區義和庄地鐵黑車怎麼治理,我們是開小公交車的,三元一位,拉黑車的人,整天罵我們,給我們找事,還
你們的運管處呢,你們不是也有政府熱線嗎,還有媒體
⑥ 哈爾濱公交車投訴網站
舉報哈爾濱公交車128路車牌號黑A5362,天天就磨蹭的開,2019年4月23日,從征儀花園7點專上車,8點40時才開到建國公園,根本不屬堵車,就是正常的車流,這么開,我們怎麼能不遲到,希望有關部門治理一下,這種沒有時間觀念的車隊。
⑦ 如何治理交通擁堵
如何治理交通擁堵?
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原因,無非就是人多、車多,交通設施和交通管理跟不上。而解決人多、車多和交通設施與管理的問題就不是簡單的就事論事的問題,而是復雜的社會問題,需要用系統論的科學觀點來分析和解決。
城市的交通設施,主要是地面和地下交通設施,它們的建設是受著客觀因素限制的,不能無限擴張。在建設的基礎上,科學管理和使用也非常重要。目前,造成交通擁堵的主要原因還是出行的人多車多,特別是小汽車多,而公共交通工具跟不上。因此,一方面要限制小汽車上路的數量,另一方面要加強和改善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主要在於乘坐和交通的舒適便捷。一是公交車的發車頻率或時間間隔要縮短,兩三分鍾就應有一輛。二是公交網路要密和廣,地上地下立體網路,換乘方便,延伸到城市的各個地方。三是要快。四是要舒適,不比自駕小車出行差。從地面交通上,目前的容量幾十上百人的大公交車從乘坐舒適性和發車頻率及快捷上都比較差,應在道路出行人流情況監控指揮下,將公交車換成20人左右的中巴車,根據人流情況調整發車頻率。做到上車有座,等車不超過兩三分鍾,達到舒適快捷的的效果。降低做小汽車出行的吸引力。
限制小汽車出行,要加大力度,一方面是設置單雙號上路,二是在特定時段徵收擁堵費,三是加強對公務車的管理,實行公車改革,嚴處公車私用。四是鼓勵小汽車順路帶人,包括有償帶人,不以「私自營運」對待。五是教育和鼓勵大家坐公交車出行,領導帶頭,節能減排,暢通交通,定期評選先進模範給予表彰獎勵。樹立正確良好的社會氛圍。
根本解決交通擁堵,還是要減少人們的出行。在城市建設和管理與相應的配套制度上也要進行改革。
首先是解決人們的就近上班問題。一是應恢復和鼓勵機關、企業、事業單位自建、擁有職工住宅的方法,採用單位和職工出資共建供職工家屬所有和使用,或單位及國家出資建設然後低價出租給本單位職工使用。二是制定政策鼓勵換房解決就近上班、上學問題,包括保留產權換房使用。
其次,在城市建設上,從軟硬體兩方面,應分散教育、醫療、商業、娛樂等公共活動中心,分片、分社區均衡建設學校、醫院、商場、劇院等公共活動場所,減少或取消重點、中心。使人們就近入學、就醫、購物、娛樂。
第三,從全國角度,應限制超大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重點發展中小城市,統籌大中小城市和城鄉發展,均衡配置公共資源和國家投入。減少大城市的流動人口。降低大城市人口和環境與管理壓力,降低公共管理成本,方便群眾,也減少交通擁堵。
如果以上幾項能做到減少三分之一出行人流,則會根本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⑧ 如何利用網約車有效治理交通擁堵
那就是減少網約車,減少汽車上路。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倡導公交出行。
⑨ 如何治理城市交通擁堵的提案
以下的可以參考:
人大代表周光權提出5項建議,希望為緩解擁堵加把力,讓人們出行更順暢,生活更舒適。
周光權說,交通擁堵已是一些大城市的「通病」。有調查顯示,在北京、上海、廣州這樣的城市,市內汽車平均時速已從過去20多公里降至10公里內。同時,其它大中城市擁堵情況也日益明顯,「有效解決交通擁堵,是城市發展要著重解決的難題」。他認為,如交通擁堵得不到緩解,將使城市空氣污染加劇,影響市民身體健康。周光權強調:「如果人們每天都受到『人在囧途』的折磨,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質就會大打折扣。」
哪些原因造成了城市交通擁堵?周光權調研後發現,其一,近年來,機動車特別是私家車數量快速增加;其二,城市規劃、交通網路、公交線路及其交通運行管理不夠科學和完善;其三,在城市交通運輸體系中,公共交通優先地位不夠明顯,運力無法滿足需求,而且現有運力的工作效率也不高。
對此,周光權從交通規劃、管理科學性和交通運行科技創新等方面提出了5項緩解城市擁堵的建議。
他認為,緩解城市擁堵,首先要提高城市建設規劃的科學化水平,「新建城市半徑、人口規模和道路建設等規劃不能貪大求全」,「規劃要有超前性,要利於市民出行」。其次,要提高交通網路規劃和交通運行管理的科學性。他認為,治理交通擁堵不能僅局限於增加道路或加寬道路,「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制定整體整治方案,進行系統化治理」。他強調,要合理規劃城市地面道路、地鐵、空軌和路口立交等交通設施,最大限度提高交通運行效率。
同時,他還建議,要進行公交優先和一體化大公交改革,大力發展和優化公共交通事業。「應設立公交車道或公交優先車道,對違規進入公交優先車道的其它車輛進行處罰,讓公交車輛快起來,提高運行效率」。此外,應加大城市交通科技創新研究力度,讓道路資源、交通設施資源和交通規則真正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