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中強治理

中強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19 06:15:44

① 企業發展過程中為什麼要強調依法治理

轉載以下資料供參考

一、企業全面開展依法治理,建立誠信守法企業,是群眾的需要。企業的服務對象首先是廣大群眾。企業中,特別是一些小型民營企業,在發展中缺少嚴謹的法律服務概念和客戶責任感,缺乏規范的依法治理操作和正確的法律服務處理,導致「霸王小企業」的出現,不僅破壞市場良性發展,更影響了和諧、文明的社會環境。
二、企業全面開展依法治理,渲染法治氛圍,是企業的期盼,也是企業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健康運行的根本保障。涉企法律在我國不斷更新、不斷完善,新的產業政策也在不斷調整,在外部環境和法律政策環境不斷變化的情形下,企業特別是企業管理人員,必須及時學習新的法律、法規及政策,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要求,諸如《勞動合同法》、《產品質量法》、《公司法》、《合同法》等。除此之外,法律風險防範、控制與化解的機制建設,也是企業需要掌握和了解的法律常識。我市企業依法治理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發展,但企業普遍還缺乏既懂法律、又懂管理的專門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更需要用法治護航自己的發展。
三、企業全面開展依法治理,是構建和諧城市,推動安康突破發展進程的有效動力。一方面,誠信守法的企業能夠為實現安康突破發展吸引更多專業的、高素質的專門人才。誠信的、依法治理的企業是員工選擇企業的基本要素,人才的聚集將為我市突破發展提供一個更具潛力的平台。另一方面,誠信守法企業的創建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舉措。沒有誠信守法,就不能以人為本,也不能可持續發展。再次,企業依法治理,對企業和社會具有雙贏成效,不僅推動了企業誠信體系建設,進而加強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規范性,推動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② 什麼叫病蟲害綜合防治為什麼在林木病蟲害防治中要強調進行綜合治理

所謂綜合防治,就是綜合運用各種防治病蟲害的手段和方法,把病蟲害的為害程度,壓制到最低經濟水平上的防治體系。在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指導下,以林業技術措施為基礎,充分利用生物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客觀規律,因地因時制宜,合理使用生物的、物理的、機械的、化學的防治方法,堅持安全、經濟、有效、簡易的原則,把病害蟲數量控制在經濟閾值以下,以達到保護人畜健康、增加生產的目的。
特點:①生態學觀點:從生態學的觀點出發,綜合考慮生態平衡、社會安全、經濟利益和防治效果,立足於整個生態系統。②經濟學觀點:不要求徹底消滅害蟲,只要求將害蟲數量控制在經濟允許水平之下。凈活動收益=挽救資源的價值-活動費用。③容忍哲學:允許一定數量的害蟲存在。強調各種防治措施的協調,強調自然控制因子,特別注意充分發揮天敵的自然控製作用,力求少用或不用農葯,不造成環境污染
在「森林病蟲害綜合治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森林健康的思想,將森林病、蟲、火等災害的防治上升到森林保健的思想高度,更加體現了生態學的思想。森林健康就是要保持森林健康,恢復森林健康,建立和發展健康的森林。一個理想的健康森林應該是在這樣的森林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對森林的影響(如病蟲害、空氣污染、營林措施、木材採伐等)不會威脅到現在或將來森林資源經營的目標。這里的森林資源管理的目標不僅僅指的是商業產品,還應包括森林的多種用途和價值,包括森林遊憩、野生動物保護、木材資源、放牧和水源涵養等。在健康森林中並非就一定沒有病蟲害、沒有枯立木、沒有瀕死木,而是它們一般均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存在,它們對於維護健康森林中的食物鏈和生物多樣性,保持森林結構的穩定是有益的。人類對森林的影響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一個健康的森林對於人類的有限活動的影響應該是能夠承受或可自然恢復的。森林健康的實質就是要使森林具有較好的自我調節並保持其系統穩定性的能力,從而使其最大、最充分的持續發揮其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作用。

③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構建什麼的環境治理體系

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④ 為什麼在林木病蟲害防治中要強調進行綜合治理

在「森林病蟲抄害綜合治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森林健康的思想,將森林病、蟲、火等災害的防治上升到森林保健的思想高度,更加體現了生態學的思想。森林健康就是要保持森林健康,恢復森林健康,建立和發展健康的森林。一個理想的健康森林應該是在這樣的森林中,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對森林的影響(如病蟲害、空氣污染、營林措施、木材採伐等)不會威脅到現在或將來森林資源經營的目標。這里的森林資源管理的目標不僅僅指的是商業產品,還應包括森林的多種用途和價值,包括森林遊憩、野生動物保護、木材資源、放牧和水源涵養等。在健康森林中並非就一定沒有病蟲害、沒有枯立木、沒有瀕死木,而是它們一般均在一個較低的水平上存在,它們對於維護健康森林中的食物鏈和生物多樣性,保持森林結構的穩定是有益的。人類對森林的影響往往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一個健康的森林對於人類的有限活動的影響應該是能夠承受或可自然恢復的。森林健康的實質就是要使森林具有較好的自我調節並保持其系統穩定性的能力,從而使其最大、最充分的持續發揮其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的作用。

⑤ 新安全法中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的重點內容有哪些

《安全生產法(修正案)》(以下簡稱「新安法」)
已經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並於2014年12月日起施行。筆者認真學習了新舊安法(為了便於對比,將目前施行的《安全生產法》簡稱為「舊安法」)。新安法對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責任主體進行了明確規定,可以說從法律層面上平息了安全生產監管部門與企業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主體責任的爭論。
安全生產監管實踐工作中,目前仍舊存在這樣一種比較受歡迎的觀點:安監部門到企業檢查,主要職責和任務就是檢查企業的生產安全事故隱患。地方政府領導、甚至有的安監部門負責人都持有這樣的觀點,將安監部門視為「全才」。筆者認為,這樣的思想要不得,否則,企業的安全生產工作也不可能根本好轉。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2012年7月印發的《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指南》(以下簡稱「實施指南」)中對隱患排查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即指生產經營單位組織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對本單位的事故隱患進行排查,並對排查出的事故隱患,按照事故隱患的等級進行登記,建立事故隱患信息檔案;《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國發〔2010〕23號),規定企業要經常性開展安全隱患排查,並切實做到整改措施、責任、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16號令)第八條明確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是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責任主體。第四條第二款規定,生產經營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負責。從上述國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規章來看,企業承擔著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責任。筆者認為,從某種程度上,可能出台的這一系列政策、規章,其法律層次、效力較低,難於在人們的思想認識中留下印記。

新安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健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制度,採取技術、管理措施,及時發現並消除事故隱患。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並向從業人員通報。可以說,新安法的規定非常明確,生產經營單位必須履行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的主體責任。

對於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來說,並不是說可以置身事外,《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安監總局16號令)第二十條規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應當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監督檢查制度,定期組織對生產經營單位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開展監督檢查;應當加強對重點單位的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同樣新安法第三十八條第二款明確規定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應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治理督辦制度,督促生產經營單位消除重大事故隱患。可以這樣說各級安監部門在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中承擔的是監督責任,即監督檢查生產經營是否根據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生產安全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⑥ 5. 中國正邁向強起來的「新時代」,必然要求支撐強起來的國家制度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 ( 判斷)

中國正邁向強起來的「新時代」,必然要求支撐強起來的國家制度體系和國家治理能力是正確的。

解析:

國家體制,是確立一國階級統治關系的基本制度。主要指國體(statesystem),即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反映國家的本質,國家的階級屬性。國體決定政體(political system),並通過政體來表現,所以國家制度既包括國體;

也包括政體,是規定國家權力歸屬什麼階級和這個階級採取什麼組織形式以實現其權力的制度。國家制度一般都規定在各該國的憲法、法律和其他特別法中。國家的政治體制以及一切機構組織與活動的原則都是根據國家制度來規定的。

(6)中強治理擴展閱讀:

國家制度產生:

國家制度隨著國家的產生而形成。國家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統治階級用以保護自己、鎮壓敵人的有力武器。

在社會發展的歷史進程中,新興的革命階級起來推翻舊的統治階級,奪取政權,成為新的統治階級以後,必然要以法律形式把他們建立的新的階級統治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政權組織形式,作為國家制度規定下來,以鞏固其統治地位。

⑦ 我國安全生產方針中綜合治理強調什麼

我國安全生產方針中綜合治理強調標本兼治,重在治本。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91年2月19日做出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對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性,都做了詳細規定。這是中央首次以綜合治理為主題向全國發出的正式文件。同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以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名義,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有關問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方針
這兩個《決定》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完善和深化了綜合治理方針:
一、提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解決社會治安問題的根本出路,必須長期堅持下去。
二、提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必須堅持打防並舉,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
三、明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范圍,即打擊、防範、教育、管理、建設、改造等六個方面,並一一加以說明。
四、明確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中「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要求各部門認真承擔自己的責任和共同責任,將「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制度化、法律化,並提出「抓系統、系統抓」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有機結合起來,實行屬地管理的原則。
五、強調了制度建設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性,並對社會各部門、各單位的分工負責、協調配合關系作了明確規定。
六、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主要目標作了規定,即社會穩定,重大惡性案件和多發性案件得到控制和逐步下降,社會丑惡現象大大減少,治安混亂地區和單位的面貌徹底改觀,治安秩序良好,群眾有安全感。

⑧ 賈府中誰治理能力更強

很顯然,王熙鳳的治理能力最強。

王熙鳳治理賈府時期,在經濟上一直沒有出現困難,不管是接待林黛玉、打賞劉姥姥、協理寧國府操辦秦可卿葬禮也好,還是籌建大觀園、協助海棠詩社這些「大工程」上,賈府都沒有出現什麼大的經濟問題,可見在王熙鳳治下的賈府,是一派繁榮的景象。不僅如此,在整個王熙鳳治理時期,賈府一直沒有出現過混亂局面,除了男女糾纏牽扯之事多了一些,總體上而言,賈府的治安還是相當不錯的。更重要的一點是,在王熙鳳治理時期,紅樓中的人物,基本上很少有生病的,就算是有,死的人也不多。

不過,從實際情況來看,王熙鳳的手段的確要比賈探春和薛寶釵更高一籌。

⑨ 我國安全生產方針中綜合治理強調什麼

2002年7月1日發布的《安全生產法》第3條 :「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 「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是人們經過無數傷亡事故的血淚教訓,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過程中,與時俱進總結出來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所有企業都應該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可是,有些單位偏要別出心裁,另樹「杏黃旗」,提出五花八門的「安全生產管理方針」,比如「安全第一、質量第二、××第三」,「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等,所以有必要搞清楚安全生產管理方針的由來和內涵。

早在我國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毛主席在勞動部的工作報告上明確批示:「在實施增產節約的同時,必須注意職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業。如果只注意前一方面,忘記或稍加忽視後一方面,那是錯誤的。」根據這一批示,1952年第二次全國勞動保護會議提出了勞動保護工作必須貫徹「安全生產」的方針。也就是說,針對當時在工業生產中實施增產節約的時候有人錯誤地「忘記或稍加忽視後一方面(即職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業)」,而制定「勞動保護的方針」——「安全生產」,強調的是生產與安全的統一,要安全地生產。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了「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口號,這在當時是進步;但是,其根本目的是生產,安全僅僅是手段;「目的」與「手段」相比,當然是「目的」第一,「手段」第二。所以,當時實質的指導思想是生產第一、安全其次。這在當時為了恢復和發展生產,存在認識上的局限,是可以理解的。如此一來,違章冒險作業、盲目蠻干現象時有發生,產生了不少「事故英雄」。

「大躍進」期間,片面追求產量、速度,忽視甚至排斥安全工作的錯誤造成傷亡事故高峰。1963年3月30 日,《國務院關於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幾項規定》開宗明義提出「進一步貫徹執行安全生產方針,加強企業生產中安全工作的領導和管理,以保證職工的安全與健康,促進生產。」可見,當時就應該提「生產必須安全,安全促進生產」了。但是,由於思想界極左思潮的影響,對「安全為了生產」這一提法,沒有人提出非議,許多單位至今仍然「情有獨鍾」。發生「7.17」特大透水事故又隱瞞不報的廣西南丹礦,有一幅醒目的大標語:「安全為了生產」,依筆者所見,它就是該礦必然發生特大事故的「理論根據」。

實際工作中,當生產與安全對立時,一句「安全為了生產」,就把安全置之腦後了,能不出事?在錯誤思想指導下,一些違章蠻干工傷者成了歌頌對象,「工傷光榮」。

十年動亂期間,安全生產工作遭到嚴重破壞,傷亡事故再次大幅度上升,形成建國以來第二個事故高峰。

1978年10 月,《中共中央關於認真做好勞動保護工作的通知》指出:加強勞動保護工作,搞好安全生產,保護職工的安全和健康,是我們黨的一貫方針。「

1980年8月,國務院作出決定嚴肅處理「渤海二號」翻沉事故,指出「安全生產是全國一切經濟部門和生產企業的頭等大事。」

1981年3月,國家經委、勞動總局等9個部門《關於開展安全活動的通知》中提出:「進一步貫徹安全生產方針,樹立安全第一思想」,同時要求「預防為主」。

1983年4月20日,勞動人事部、國家經委、全國總工會在《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和勞動安全監察工作的報告》中提出「必須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堅決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

1983年5月18日,在國發85號文《國務院批轉勞動人事部、國家經委、全國總工會關於加強安全生產和勞動安全監察工作報告的通知》中提出:「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導下,搞好安全生產,是經濟管理、生產管理部門和企業領導的本職工作,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

到了1987年,在全國勞動安全監察會議上,進一步明確提出「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此後的表述一般為:在安全生產中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1990年以來,政府文件或權威文章都說: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2002年7月1日發布的《安全生產法》表述為:安全生產管理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這種提法,是廣大安全生產管理工作者與時俱進,艱難探索的成果,十分精練,十分科學,具有十分深刻的內涵;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勞動者的關懷,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體現了黨和政府對經濟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正確地闡明了安全與生產的關系、預防和事故處理的關系;符合「三個代表」的思想。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