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海底撈
A. 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的句子
「觸目驚心、令人痛心!」面對餐飲浪費現象,人民領袖近日作出的重要指示,強調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引發全社會「糧」心回歸。
「民以食為天」「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糧食對於國計民生的重要性想必大家都懂。在人類漫長歷史上,與飢饉的斗爭從來就沒有間斷過,「餓殍遍野」「易子而食」「人煙斷絕」等悲慘活劇可謂屢屢上演。遠的不講,就說我老家的一個鄰村吧,名為「康營」,實則一戶康姓人家都沒有。聽老人們講,村裡人本來都姓康,很多年前鬧災荒,村民們有的餓死,有的逃荒未歸,結果淪為「空村」,後來遷來的人家並沒有姓康的,但村名保留了下來。再說每一個家庭,差不多都有一本「飢餓史」,經過上世紀60年代的那場自然災害、目睹過餓死人場景的人,至今還心有餘悸。我祖母、母親在世時,地上每掉一粒米都會撿起來食用,因為飢餓對於她們來說簡直刻骨銘心。
再說現如今,雖然我們的家底厚實了,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且即將迎來「全面小康」,但千萬不要忘了「奢侈之費,甚於天災」,如果不加珍惜、隨著揮霍浪費,那好日子也就快過到頭了。放眼全球,糧食問題從未根本解決,飢餓人口將近7億,今年更因疫情、蝗災、洪澇、颶風等因素呈日漸加重之勢,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而我們告別飢餓不過才數十年時間,且很多糧食需要進口。據央視報道,中國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費的糧食價值高達2000億元,被倒掉的食物相當於2億多人一年的口糧。其中,僅城市餐飲業浪費的食物量,就夠3000萬至5000萬人食用了,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帶來很多不確定性、糧食安全面臨多重壓力的情況下,我們尤其需要綳緊節約糧食這根弦,堅決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裡。
其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都懂,但遏制「舌尖上的浪費」往往只有「心動」,缺少行動。君不見,在一些飯館餐廳,當客人離開時,桌上豐盛的菜餚吃了不到一半,有的甚至沒動筷子,就「秒變」餐廚垃圾。在一些單位食堂,員工們自助餐盤中的食物堆成小山,可是沒有那麼大的胃口,最終多半飯菜被「喂」進了垃圾桶。在一些大學食堂,學生們倒掉的剩飯剩菜約為購買飯菜總量的三分之一,相當於買100萬個饅頭,就有30多萬個直接進了垃圾桶。在一些家庭,有人把做飯當成一種消遣,做完飯菜忙拍照,發了朋友圈基本上就算完事,吃多吃少無所謂,剩下的被隨手扔掉;還有不少人大量點外賣,超出實際需要量,稍不合口味就往外扔。至於一些玩「吃播秀」的「大胃王」,為了增加視覺沖擊力,或「邊吃邊吐」地暴殄天物,或超出胃的承受極限導致命歸西天,鑒於其荒唐行為已遭到央視等媒體痛批,多家平台已開始整治,這里姑且就不多說什麼了。
制止餐飲浪費須從「觸目驚心」到「煞費苦心」「處心積慮」。最近看了一些報道,很多地方、很多行業都在倡導文明餐桌行動,多措並舉避免餐飲浪費。如,北京的全聚德、眉州東坡、海底撈等眾多餐館,通過推出小份菜、贈送「光碟」消費券、免費打包等方式,提醒人們適量點餐、將吃剩的食物打包帶走,並高效利用食材,避免產生浪費。文化和旅遊部將反對食品浪費的內容列入行業管理標准,加強對旅行社經營管理者和服務人員的教育培訓,要求導游加強對遊客的引導和提醒,督促遊客在旅遊過程中做到節約飲食、綠色消費。湖南長沙市直機關食堂設克秤,用過餐的人須將餐盤放入回收處稱重,剩餘食物超過125克者,則被罰款一元,以此提醒大家「文明用餐,杜絕浪費」。
居安思危,惜食有食。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弘揚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事在全民,人人有責。我們必須從點滴做起,從節約一粒米、一滴油、一棵菜做起,不管在哪兒吃飯都不要鋪張浪費、糟蹋食物。要在全社會大興勤儉節約之風,讓「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價值理念外化於「舌尖」、內化於「心間
B. 高貴的海底撈居然吃出塑料片,海底撈如何處理才能自救
其實海底撈要不斷的去更新他們的產品,而且也要提高他們的質量,順便降低一些價錢
C. 海底撈出現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
就其成因復,坊間各有說法:有說農民制無知,有說政府監管無力,有說企業無良。各有道理,但也都只是展示了一個側面。給予教育和培育就能解決農民無知的問題,但顯然阻止不了安全事故,在這個造假產業鏈中,農民是最無辜的,也非主因。提高政府監管力度顯然不難,尤其是在我們國家,舉國體制的決策與執行都非常迅速,但這種方式只能就事論事,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等,引起廣泛關注了,才被上升到國家事項,予以堅決徹底的專項整治,而那些沒浮出水面的事件還是無力關注的。監管自然要做,而且要更大力度打擊,但僅有監管是高成本的、是事後控制、也很難根治問題。對於企業的問題,我們需要重新判斷:如果說他們是無良,是道德原因,這個問題就復雜了(道德的問題是社會性的),而且企業似乎很怨屈,他們認為自己沒有主觀過錯,「我只是個殺豬的」,言下之意是瘦肉精不是我加的,我哪有什麼道德問題。
D. 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事件有哪些
中國的食品安全事件主要有:蘇丹紅鴨蛋、孔雀綠魚蝦、三聚氰胺奶粉及牛奶、甲醛奶糖、帶花黃瓜、爆炸西瓜、地溝油、染色花椒、墨汁石蠟紅薯粉、瘦肉精、假牛肉(用牛肉膏讓豬肉變牛肉),河南南陽毒韭菜、青島福爾馬林浸泡小銀魚、染色饅頭、沈陽毒豆芽、
宜昌毒生薑、合肥染色蛋糕、北京多家影院爆米花桶含熒光增白劑、海南的毒缸豆、陝西榆林學生奶中毒、廣東中山查獲1325公斤「墨汁粉條」 、重慶一公司購26噸三聚氰胺奶粉生產雪糕、
廣州市場現「染色紫菜」 、台灣塑化劑有毒食品,到期麵包回爐再造熱賣、漂白大米、麵粉增白劑、下水道小龍蝦、雙氧水鳳爪、避孕葯養黃鱔、激素染色草莓、大腸桿菌超標青團、農葯殘留含敵敵畏、麻辣海帶絲用苯甲酸防腐、毒竹筍焦亞硫酸鈉超標至少144倍等。
拓展資料:
關於食品安全事件的謠言:
塗蠟蛇果:蛇果表面全部是蠟,並且可被打火機點燃。文章還配有圖片,圖片中,一名所謂的「消費者」一手拿著紅色蛇果,另一手握著小刀置於蛇果表面,而在蛇果的表皮上則是滿滿一層白色蠟狀物質。文章還這樣告誡讀者:「記住吃蘋果削皮,否則您吃到肚子里的不是營養,而是滿嘴的蠟!」
辟謠:這是一個2012年的「陳年」謠言。蘋果外面塗的是食用果蠟,塗蠟本來就是為了保持水果新鮮度而採用的常用方法,不僅從外國進口的蛇果會被打蠟,那些非本地出產需長途運輸的也都會被打蠟。據悉,這類蠟是從螃蟹、貝殼等甲殼類動物中提取出來的,對人體無害,其作用主要是保鮮,防止蘋果在長途運輸、長時間儲存中腐爛變質。
「胭脂蟲」染色飲料:這則謠言最早出現於2012年,近日又被這篇文章「舊飯重炒」。文中聲稱星巴克咖啡店被爆出使用壓碎的「胭脂蟲」屍體作為添加色素為其草莓口味星冰樂染色。文章還將星巴克飲料與胭脂蟲屍體的圖片放在一起,引人猜想。
辟謠:星巴克的確使用過一段時間胭脂蟲紅,在被指出後已改用番茄紅素,但星巴克停止使用這類天然色素並不是因為其安全問題。胭脂蟲紅是唯一一種品質優良的純天然、無任何毒副作用的動物色素,也是我國認可的食品添加劑。但由於國內產量較為稀少,該產品主要依靠進口,因此相對昂貴,價格在每千克2600元左右。
「毒飲料」果粒橙:「果粒橙也出事了」,看到這類標題,您是否感到眼熟?文中提到可口可樂公司承認旗下果粒橙飲料含有美國禁用農葯「多菌靈」,濃度雖未超標,但專家指出多菌靈可致腦麻痹、肝腫瘤。原文甚至搬出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香港中文大學等行政部門與高校名稱吸引大眾眼球。
辟謠:這依然是一個「陳年」謠言。可口可樂曾主動向FDA報告旗下產品果粒橙的巴西產地原材料檢測出多菌靈,經過美國食品葯品管理局與美國環境保護局的評估,確認其使用產自巴西橙汁的飲料是安全的。多菌靈在歐盟和橙汁原料產地巴西是允許使用的,歐盟限量200ppb,這次檢出濃度為35ppb,對人體是完全無害的。在中國,經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結果為多菌靈成分「未檢出」,因此消費者無需對市場上的果粒橙產品擔心。
蘭州「砷」拉麵:「蘭州拉麵」也未能在此文中逃過「被黑」的命運,並且一「黑」則黑一片。文章稱:「所有蘭州拉麵館都在使用讓麵粉更有彈性的拉麵劑,其主要成分是蓬灰,含有大量致癌物質砷。」
辟謠:該謠言最早出現在2013年。蘭州牛肉麵傳統工藝講究「三遍水,三遍灰,九九八十一遍揉」。其中,「灰」就指蓬灰,加入後可使拉出來的面條爽滑透黃、筋道有勁。後來,該工藝被拉麵劑替代,就是對蓬灰進行提純,摒除有害物質。目前蘭州市場使用的是由蘭大、交大及相關企業研製的拉麵劑,已通過有關安全認證。
黃瓜「避孕」:「絕育黃瓜:被塗避孕葯吃了會絕育」,稱市場上賣的頭頂鮮花的黃瓜都是用避孕葯、雌激素塗抹的黃瓜,人吃後會出現不孕不育甚至絕育等可怕後果。
辟謠:這個「陳年」謠言可以追溯到2011年。人們常說的避孕葯主要成分為動物激素,對植物性的黃瓜生長發育沒有任何作用。黃瓜上使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能促進黃瓜生長發育,具有激素作用,而避孕葯中也含有激素,經過不實傳播,就產生了黃瓜使用避孕葯的謠言。
警惕這些重出江湖的陳年謠言——人民網
E. 海底撈再發聲明說了什麼內容
8月27日下午,海底撈官網發布《關於積極落實整改,主動接受社會監督的聲明》。聲明中稱,對北京食葯監局約談內容全部接受,同時將媒體和社會公眾指出的問題和建議,全部納入整改措施。主動將全國所有門店實現後廚操作可視化。
同時,北京市食葯監局表示,將把上述檢查發現問題的門店記入北京市企業信用信息平台,並在第二年度餐飲服務單位量化分級中實施減分降級。
此外,要求「海底撈」總部按照承諾對北京各門店實現後廚公開、信息化、可視化,限期一個月完成,同時北京地區負責人能夠主動對各門店進行隨時檢查。
F.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有哪些
一、我國食品安全問題
近年來,在我國的食品安全領域出現了令人憂慮的問題。肯德基的「蘇丹紅」,豆腐中的「吊白塊」,水餃中的」霉青菜「,增加動物的瘦肉量、減少飼料使用、使肉品提早上市、降低成本的「瘦肉精」,染色饅頭,爆炸西瓜,回爐麵包,毒生薑,牛奶中的三聚氰胺,可以將雞肉、豬肉輕易加工成為口感以假亂真的「牛肉膏」,以及近來台灣的「塑化劑「事件等等,數不勝數。這些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問題,就像目前全球爆發的金融危機一樣,席捲整個大地,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更牽動著大家的心。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憂心忡忡,以至有的人產生了「吃動物食品怕含激素,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吃飲料食品怕摻色素」的恐懼心理,但卻也從側面反映了當今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
(三)食品安全標准體系滯後。
我國有國家、行業、地方、企業等不同的食品行業標准;國家標准又分衛生標准和產品質量標准,基本形成了一個由基礎標准、產品標准、行為標准和檢驗方法標准組成的國家食品標准體系。但我國的食品標准,無論與食品安全形勢的實際需求、還是與國際食品安全基本標准相比,還有較大差距。
(四)檢測水平低,不能滿足當前的需要。
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機構分布在農業部、衛生部、國家質檢總局等多個政府部門,多部門從事同一種行為的管理,切入點和管理手段基本相仿,使本來稀缺的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影響了食品安全的監督力度和震懾威力。新的快速、靈敏的檢測手段仍主要用於研究單位。
(五)食品安全保障隊伍素質有待提高
食品生產、經營與管理機構中懂得食品安全專業知識的技術人員極其匱乏,食品生產部門、各類農貿市場、食品市場的管理機構中既懂宏觀管理又懂得專業知識、能為消費者把好食品安全衛生關的技術人員也極其匱乏,無法對與食品安全技術有關的法規、標準的制定提供科學依據,缺乏監測網路和實驗室分析手段。
二、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特點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三個特點:一是問題食品的涉及面越來越廣。問題食品已從過去的糧油肉禽蛋菜豆製品、水產品等傳統主副食品,擴展到水果、酒類、干貨類、奶製品、農副產品等,呈立體式、全方位態勢。二是問題食品的危害程度越來越深,已從食品外部的衛生危害走向了食品內部的安全危害。過去只注意食品細菌總數,現在是深入食品內部的農葯、化肥、化學品殘留。三是制毒制劣手段越來越多樣、越來越「深入」、手法越來越隱蔽,從食品外部的走向內部的、從物理的走向化學的。從曝光的有毒有害食品看,犯罪分子制毒制假手法花樣翻新、五花八門。正是不怕你做不到,就怕你想不到。
G. 為遏止餐飲浪費,各地都推出了什麼措施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下,各地採取出台相關文件、啟動節儉養德全民節約行動、開展“光碟行動”等措施,大力整治浪費之風。在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要求全國各門店積極響應各地垃圾分類政策,對顧客食用後的鍋底統一倒入油水分離器,通過擠壓處理,將上層殘渣進入廚余垃圾桶,實現油水分離,並對根莖類與葉菜類凈菜由中央工廠集中加工後配送,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餐廚垃圾的產生。
H. 火鍋店面里可以在每張桌子下面放燃氣罐嗎
這個並沒有明文規定不可以,雖然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但有很多店都在這樣做。最好還是使用管道輸送的方式。
I. 你怎麼看中消協點名海底撈排隊亂象
說明即使是知名品牌,也是存在一些不足之處。
海底撈目前現在算得上是行業里的知名企業了,出色的服務,加上食物的味道也是獨樹一幟,所以海底撈現在是真的非常火,大家覺得海底撈就是最完美的嗎?事實上也並不是。
往往就是這些不足可能對一個品牌造成聲譽上的損失,這就是這些連鎖反應的力量,當然相信海底撈也是會很快重視這些問題,解決這些問題的。
總而來說,沒有任何一個企業是最完美的,在發展的過程中總是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有問題不可怕,即使改正就還了,這也許也是進步過程中的提高點。
J. 北京海底撈整改一個月怎麼樣了
8月25日,媒體報道海底撈北京太陽宮店和勁松店後廚出現老鼠、火鍋漏勺用來掏下水道等多項衛生安全隱患。隨後,海底撈發布致歉信,承認媒體披露問題屬實,並發布整改措施。當天,北京市食葯監局對海底撈立案調查,要求「海底撈」總部在一個月之內按照承諾對北京各門店實現後廚公開化、信息化、可視化。
海底撈太陽宮店:重新開張,上座率不足一半
海底撈太陽宮店也是此前被曝光的門店,報道稱洗碗槽狀況同樣糟糕,還有員工拿漏勺掏下水道。
10月10日,晚間17-18時,記者以顧客身份來到海底撈太陽宮凱德mall店。已值晚飯時分,但店外擺放的數十台小桌並無顧客等候,走近店內,空桌數目很多,初步估計上座率不到一半。
對於上座率較低,太陽宮店一服務人員稱,10月1日才正式重新開業,並未對外公開宣傳,所以很多顧客還不知道,國慶假期間客流量要多一些。但在大眾點評上,十一假期期間有3位消費者反映該店「比較冷清、人沒以前多了。」
落座後,記者詢問是否可以參觀後廚,一位服務人員立馬表示可以。隨後,店內一工作人員過來帶領進入後廚參觀。
經過換裝,戴上帽子、口罩後,該名工作人員表示綠松鼠可以進入任一工作間進行參觀,隨後帶領記者全程走訪了後廚,包括水果間、菜品間、調料間等。綠松鼠注意到,在此前出問題的下水道清理方面,在下水道側牆面上,貼了專門的「下水道清洗消毒流程」,並掛有清洗手套、工具等。該名工作人員表示,地板、工作間等都會定時清理,一般間隔時間不會超過十五分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