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為執行erp系統倉庫人員如何整改

為執行erp系統倉庫人員如何整改

發布時間: 2020-12-18 15:58:43

① 誰知道倉庫管理員用的ERP系統是什麼

倉庫管理員一般用的ERP中的出入庫模塊,比如:
1、金蝶K3、KIS、EAS中的供應鏈模塊;
2、用友T系列、U8、NC中的供應鏈模塊;
3、速達的倉庫管理模塊;
4、布德ERP的進銷存模塊;

② 在ERP系統中怎樣設置倉庫

1、倉庫類型。

③ 對於倉庫管理如何運用ERP

倉庫管理是各個企業高管的普遍心病。在erp倉庫管理系統上線初期,每天物料出、入庫頻繁,收發單據數量大,倉管員、錄單員加班多,再加上編碼觀念沒有深入人心等原因,很容易造成系統數據紊亂,影響生產經營。erp倉庫管理系統的最高境界是以最低量的庫存、最快速的周轉,滿足生產及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一些管理先進的企業已經引入看板,成立倉庫超市,建立精益物流系統,相信它將改變過去粗放式的倉庫管理,極大地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了切實改善公司倉庫的管理現狀,提升系統運行質量,筆者結合自己工作經驗,就erp倉庫管理系統上線初期,談談如何加強倉庫管理,與同行做以探討。
一、倉庫的常見問題:
倉庫管不好,一邊是數以萬計的物料、成百上千的供應商,諾大的貨架式立體倉庫,一邊是為數不多且素質平平的倉管員,種類繁多但不適用,也基本不用的制度和流程。歸根到底,倉庫問題基本上都來自現場管理不到位,例如:

1、不遵守先進先出原則(First In,First Out----FIFO),造成呆料、廢料。

2、不按庫位擺放物料,或移動物料後,不及時把新庫位的資料交給錄單員錄入系統,造成無法找到相關物料。
3、倉管員不及時送單給錄單員,錄單員不及時錄入系統,結果造成系統數據與實際脫節,影響ERP系統數據的准確性,最終影響到了生產計劃的貫徹和執行。標識不統一、不規范,不是沒有物料編碼,就是物料名稱不對,以致無法追查該物料的歷史狀況。
4、部分倉管員責任心不夠,工作態度消極,辦事拖拉,庫存檔點不準,以及手工單據信息不準確(主要是抄寫錯誤,鍵入錯誤),這都是常有的事。
5、新舊倉管員交接不清,換一個倉管員,沒有真正的交接手續,對前任倉管員所管的物料狀態不明的,乾脆就封存起來不予管理,只說"找不到",造成了不應有的呆滯和浪費。
二、倉庫該如何管理:
倉庫說好管也好管,說難管也難管,首先應理清思路,弄清楚幾個基本問題。
1、"物料"是什麼?"倉庫"是什麼?
"物料"包羅萬象,客觀存在,但那隻是其表現形式,其實物料就是錢,物化了的錢,而倉庫就是放錢的口袋。錢放在家裡不能增值,錢要通過使用或投資流動起來,才能產生價值。同樣,物料為生產及銷售而快速地流動起來才能創造效益。當然,錢會丟失,也可能被盜,同樣,物料可能被浪費、被損壞及被盜竊。任何浪費、破壞和盜竊物料的行為,都是對公司、股東、對全體員工利益的侵犯!
2、物料管理管什麼?
任何一項管理活動,都會涉及時間(T)、質量(Q)、成本(C),這三者彼此牽連,又相互制約,物料管理也概莫能外。
①T-Time時間:指物料的交期、入倉期、使用時間、倉儲時間、退料時間等等。
②Q----Quality質量:指物料本身的質量、倉儲質量、對有質量問題的物料的處理等等。
③C----Cost成本:指物料的價格、倉儲的成本、呆滯的成本、短缺造成停工的成本、多餘造成的庫容成本、佔用資金造成的資金周轉成本。
3、物料管理如何管?
管理一定有原理。筆者總結了物料管理的十大原則,對離散型製造業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1)先進先出原則(FIFO)。
2)鎖定庫位原則。某物料固定擺在某庫位,實物所放庫位必須要與ERP系統中的一致。庫位編碼就像一個人的家庭地址一樣重要,沒有固定庫位,就無法快速地找到相關物料。
3)專料專用原則,不得隨意挪用對應訂單的物料。
4)庫存的ABC管理原則:
A類物料的數量可能只佔庫存的10~15%,但貨值可占庫存價值的60~70%;
B類物料的數量可能只佔庫存的20~35%,但貨值可占庫存價值的15~20%;
C類物料的數量可能占庫存的50~70%,但貨值可能占庫存價值的5~10%。
因此要嚴格控制關鍵的少數和次要的多數,也就是要嚴格控制好A、B兩類物料。
5)"六不入"原則:
①有送貨單而沒有實物的,不能辦入庫手續;
②有實物而沒有送貨單或發票原件的,不能辦入庫手續;
③來料與送貨單數量、規格、型號不同的,不能辦入庫手續;
④IQC檢驗不通過的,且沒有領導簽字同意使用的,不能辦入庫手續;
⑤沒辦入庫而先領用的,不能辦入庫手續;
⑥送貨單或發票不是原件的,不能辦入庫手續。
6)"五不發"原則:
①沒有提料單,或提料單是無效的,不能發放物料;
②手續不符合要求的,不能發放物料;
③質量不合格的物料,除非有領導批示同意使用,否則不能發放物料;
④規格不對、配件不齊的物料,不能發放;
⑤未辦理入庫手續的物料,不能發放。
7)一次出庫原則:
物料出庫必須准確、及時及一次性完成,生產線領用物料必須要拉回自己生產線所屬位置,不能再堆放在倉庫的范圍,以免造成混亂和差錯。
8)門禁原則:
①除倉管人員和搬運人員因工作需要,其他人員未經批准,一律不得進入倉庫;
②嚴禁任何人在進出倉庫時私自攜帶物料;
③有來賓視察時,須在主管級以上人員陪同下方可進入倉庫。
9)"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原則:
①每個倉管員在每日工作結束時,進行當天的相關賬物的自我確認和核查,確保賬目的平衡,找出不足、及時改進,第二天才能進步和提高。
②每日對所管的物料庫位至少巡查1~2次,保證在庫物料的品質、安全和6S狀態達標,確保物料有正確標識,該退的要退給供應商或放入退貨區,以免產生呆滯。
③倉管員當日的單據當日必須傳給錄單員,而錄單員當日的單據必須在當日錄入系統。
10)以舊換新原則:對有規定的物料,嚴格按照"退舊才能換新、領新必先退舊"原則辦理。
三、倉管員工作要求:
一般來說,倉管員每天所做的工作可以概括為:收貨、發貨、退貨、備貨;物料標識、擺放及賬本(系統數據)對應的整理工作;"事故物料"的上報及其管理(因未遵守交期而延遲供給物料時,就會造成停產事件,這時的物料就叫"事故物料")。我們常常看到,倉管員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缺少的貨物,也許當它們被找到的時候已經失效。我們也知道,庫存信息的失准,物料就有可能提前訂購或訂購不及時,要麼庫存增加、資金佔用,要麼因缺貨而導致訂單的推遲甚至取消。以上這些問題,其實都與個人的責任心有關。責任心,是一種工作心態,也是一種工作作風,責任心主要取決於人員的素質及工作環境的熏陶。倉管員是倉庫的管家,權力小但責任大。倉管員的責任心可以表現在

④ 倉庫ERP系統怎麼操作是可以回答我。

首先,ERP不是具體軟體的名稱,它是一個軟體的類別,就像操作系統有WINDOWS,有回UNIX,ERP也有很多答品牌,比如SAP,ORACLE,BAN,QAD,等等。
另外,ERP系統里會包含十幾個到上百個模塊(因品牌而異),其中一定會有存貨管理模塊,但沒有「倉庫ERP系統」的說法。
至於怎麼用,那不同的ERP系統會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程序界面,沒有統一的操作步驟。
同時,ERP是一個系統,大多數的操作是自動完成的,比如,當系統下達一個車間訂單後,它會自動按照物料清單生成發料單,倉庫管理員只要按單發料,並把發料信息輸入到ERP系統即可。
同樣采購單會生成收貨單;客戶訂單會生成發貨單;產品完工下線會生成完工入庫單;倉庫盤點後需要輸入盤盈盤虧數量;其他還有半成品線邊庫,轉移倉庫,庫位,貨架等等概念。
總之,你要用哪個ERP就要讓它的生產商的顧問對你進行培訓,或者你自己拿培訓資料自學,或者讓會使用的同事教你。你想在這里碰到一個你的那種ERP的顧問,然後讓他免去一天幾百美金的培訓費,免費教你,我覺得可能性不大。

⑤ ERP系統倉庫怎麼操作

看你們主要使用了倉庫模塊的哪些功能啊,

比如,AIO5 :

⑥ 倉庫ERP到底是什麼系統有誰能幫我說下

倉庫ERP到底是什麼系統?ERP系統是企業的所有資源數據處理的一個電腦軟體系統,版其中倉權庫管理數據占很重要的一個部門。從接訂單的數量、單價開始,到采購物料計劃數量、材料入庫數、車間領用數、在製品、半成品、產成品、成品入成品倉庫數,一系列部門,所有的數據處理都是由電腦用這個ERP軟體來進行處理,倉管員必須按單據輸入數據入系統,系統才能處理。

⑦ ERP系統怎樣操作只要是針對倉庫管理員,誰能教我一下,非常非常感謝!

倉庫管理作業流程
(一). 認識,識別,熟悉企業產品結構及零部件;
從產品的用途及類別細分產品,了解其材料間的異同點,及功能與用途,從而更好地熟悉產品。
(二).貨倉存放位置規劃;
根據材料的特性、用途及安全性分類規劃倉庫存放位置。例如化學物品,有毒材料,有保質期的材料,恆溫要求的材料等等要做分類,對貨倉位置進行規劃,對貨架進行上中下,左右進行分格,然後按照不同的位置放置不同的貨物。
(三).采購物品點數、收貨、入庫;
1. 對供應商送貨進行收料、點數、核對訂單、確認無誤後簽收廠商送貨單,貨物放置在倉庫外面暫收區域;
2. 開出《進料檢驗單》通知品管進行檢驗;
3. 品管檢驗合格,對物品辦理入庫手續,倉管依照已蓋合格章的《進料檢驗單》,搬移物品進入倉庫指定存放區域;品管檢驗不合格,對物品辦理退貨手續,倉管依照已蓋不合格拒收章的《進料檢驗單》,搬移物品進入待退區域,通知采購聯絡供應商退貨;有時品管檢驗的結果是不合格,但因為工廠對材料的急需或其它原因,判定的結果不是拒收,而是特采入庫,特采入庫時,倉管依照已蓋特采章的《進料檢驗單》,搬移物品進入倉庫特別存放區域;特采物品應與正常物品分開存放。
4. 登記料卡和倉庫庫存帳增加;
有些公司在貨架上會貼上料卡,登記材料的每一次收發,通常是收發料人員登記,收發完材料之後,倉管員還要根據入庫單,發料單等已簽核的單據登記倉庫庫存帳本,所以登記料卡和倉庫帳本是不同的人在作業。.
5. 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1《倉庫點數收貨程序》。
(四).采購物品退貨;
退貨分為兩種:一種是品管部門在暫收區域檢驗出的不合格品,屬於入庫前品管發現的不合格品需要退貨;另一種是品管已檢驗合格(或特采)入庫,但在倉庫保管時發現不良,或在生產線使用時發現不良退回倉庫,屬於入庫後在倉庫發現的不合格品需要退貨。
1. 對於品管檢驗的暫收區的不合格退貨,開出暫收退貨單,並將貨物轉移至待退區域,通知采購聯絡供應商拉回;
2. 對於倉庫不合格品退貨,開出倉庫退貨單,並將貨物轉移至待退區域,通知采購聯絡供應商拉回;
3. 請供應商簽收退貨單.
4. 登記料卡和倉庫庫存帳減少,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2《采購退貨作業程序》。
(五).發料給生產線;
1. 以生產線開來的領料單為依據,進行備料;
2. 通知生產線領料並發料,請生產線簽收領料單.如倉庫材料不足領料單數量,實務中倉庫有兩種處理方法,一種是記領料單的欠數,等材料到齊之後再補發第二次,第三次直至發完;另一種是領料單發料之後,不管有否發足,領料單視為已發料且發完,余數等倉庫材料到達時再通知生產線重開領料單.也即一張領料單只發一次料,還有就是當主材料庫存不足時,倉庫可能採用替代料發料.領料單發料不足是物料控制不好的表現,說明物料沒有及時到達, 出現了臨時缺料.
3. 登記料卡和倉庫庫存帳減少.
4. 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3《生產領料作業程序》。
(六).生產線退料、補料處理;
1. 以生產線開來的退料單、補料單為依據,進行退料入庫和對補料單發料;
2. 對於生產線開來的退料單,要請生產線註明退料原因,以便區別對待;通常的退料原因分為三種:
余料退回
來料不良(或來料短少)
生產不良(或加工不良,製程不良)
對於余料退回的材料,則可放入倉庫正常區域等待下次領走;
對於來料不良的材料,應單獨存放在不良或待處理區域,待品管部檢驗確認之後,聯絡退給供應商;
對於生產不良的材料,應單獨存放在不良或廢品區域,待品管部檢驗確認之後,進行不良和報廢處理。
3. 對於生產線開來的補料單,要請生產線註明補料原因,補料原因與退料原因基本相同,所以有許多工廠退料單和補料單同時開出,退料單退不良材料,然後補料單申領良品材料。
4. 倉管簽核退料單或補料單,退料進入倉庫或發出補料單貨物。
5. 根據實物的收發數量登記料卡,根據退補料單單據的數量登記倉庫庫存帳.
6. 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4《生產退、補料作業程序》。
(七).產品生產入庫;
1. 接受生產線開來的入庫單,要求完工產品進入暫收待驗區域,通知品管進行入庫檢驗;
2. 品管檢驗合格,完工產品辦理入庫手續,倉管員依據已蓋合格章的入庫單,搬移物品進入倉庫指定存放區域;品管檢驗不合格,完工產品填寫暫收退貨單, 倉管員依據已蓋不合格章的入庫單,搬移完工品進入待退區域,通知生產線重工返修或報廢;
3. 如完工產品合格入庫,則登記料卡和倉庫庫存帳增加;
4. 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5《生產入庫作業程序》。
5. 委外產品入庫時,類似於采購點數收貨程序,即點數,核對委外訂單,確認無誤填寫《進料檢驗單》,品檢合格入庫。登記料卡庫存帳,收抵貨物。
(八).產品出貨;
1. 以業務部開來的出貨單(或裝箱明細表)為依據, 進行備貨並放入備貨區域;
2. 通知品管對備貨區貨物進行檢驗至合格;
3. 通知業務部聯絡運輸公司運走貨物;
4. 登記料卡和倉庫庫存帳;
5. 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6《產品出貨作業程序》。
(九).存貨不良和報廢;
1. 倉庫良品區域如發現不良和報廢品時,倉庫填寫《不良報廢申請單》,
2. 倉庫通知品管部門對不良和報廢品品質進行檢查確認,
3. 如確認為不良和報廢品,則登記扣減良品倉的料卡和庫存帳本,增加不良報廢品倉的料卡和帳本。
4. 不良報廢品如果無任何利用價值需要銷毀時,填寫《不良報廢品處理單》,經領導審核後登記不良報廢倉料卡和庫存帳減少。
5. 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7《存貨不良和報廢作業程序》。
(十).倉庫借還貨;
倉庫有時會從協力廠商或關系人廠商借入材料,或借出材料給別的廠商,所以借貨分為借入和借出;同樣,借入材料的需要歸還,就是還出,借出的材料,廠商也會還進來,就是還入;所以還貨也分為還入和還出,借入貨物的作業程序。
1. 倉庫填寫《借貨單》(註明借入),貨物送達工廠後,倉庫辦理收料,點數,貨物進入暫收區域;然後通知品管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就入庫,倉庫登記料卡,同時登記庫存帳本增加。基本程序類似《采購點數,收貨程序》
2. 如果自己的材料已經購買回來,需要還回借入材料時,倉庫填寫《還貨單》(註明還出),並領出貨物,登記料卡和帳本減少。
借出貨物的作業程序:
1. 倉庫填寫《借貨單》(註明借出),並領出貨物,登記料卡和帳本減少。
2. 協力廠還回貨物時,倉庫辦理收料,點數,貨物進入暫收區域;然後通知品管進行檢驗,檢驗合格就入庫,倉庫登記料卡,同時登記庫存帳本增加。
3. 借還貨的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8《借還貨作業程序》。
(十一).倉庫盤點;
盤點分為大盤點和小盤點;大盤點通常每年6月底和12月底各1次,這是會計師和外部審計機構要求的,必須執行;小盤點通常每月1次,只是內部管理的需要,也可省略。大盤點需要列印盤點卡,並粘貼在貨物上進行詳細多次點數;小盤點則只需列印盤點明細表(或盤點清冊),按照帳本上記載的貨物數量進行抽盤或全部盤點。
大盤點的作業程序如下:
1.年中和年底先結賬和關帳
2.列印每個貨物的盤點卡,貼在貨物的顯眼醒目部位或貨架上;
3.倉管員進行第一次初盤,將盤點完的數量寫在盤點卡上;
4.會計部門會同其它部門參與盤點人員進行第二次復盤,確保盤點數量正確,同時將盤點完的數量寫在盤點卡上;
5.邀請會計師進行盤點,確認盤點結果,並將確認的盤點數量登記在盤點卡;
6.取下盤點卡,登記盤點結果,做出《盤盈虧明細表》,提請總經理審核通過,並更正倉庫庫存帳本和料卡,作為會計倉庫資產的依據。
7.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9《倉庫盤點作業程序》。

小盤點的作業程序如下:
1.月底先對倉庫帳本和料卡計算結存數量,檢查使料卡和庫存帳本結存數量一致,停止收發;
2.統計庫存帳本結存數量,做成盤點明細表;
3.倉管以盤點明細表數量為准,對倉庫存貨的實物數量進行清點,並登記在盤點明細表上;小盤點可視管理需要,如果倉庫管理一直很好,可只進行某些重要存貨的抽盤,如果管理不好,賬目混亂,可對所有貨物進行細致盤點。
4.填寫《盤盈虧明細表》,提請總經理審核通過,對於盤盈虧,倉庫人員負有主要的保管責任和解釋責任;
5.以實物盤點結果更正倉庫庫存帳本和料卡。
(十二).庫存結帳;
1.倉管人員每月底要進行結賬處理,通常以每月月底為時間點;
2.倉管人員檢查貨物是否全部都擺在了指定的區域和位置,減少臨時停放;
3.暫收區域的貨物從速入庫;待退區域的貨物從速退出;保持倉庫的中轉順暢;
4.將所有入,出庫單據的數量全部登記在庫存帳本,結出月末庫存數量。
5.核對庫存帳本、料卡的月末庫存數量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應檢查發料人員和記賬人員的內部疏失。
6.核對庫存帳本、會計帳的月末數量是否一致,如不一致,應核對倉管人員和會計人員的記賬明細。
7.核對帳本一致後,請會計確認(通常是會計蓋章)結賬數量。
8.整理本月進出月報表和倉庫金額明細表。
9.詳細作業程序請參見附檔10《倉庫結賬作業程序》。
基本作業流程就是這樣的哦。在這個只能打字的地方,只能說怎麼些啦。

⑧ ERP系統如何保障倉庫管理

據相關統計,倉庫的庫存金額占企業大約80%以上的財產,所以,倉庫管理的夠不夠好,安不安全,直接關繫到企業的發展。雖然企業在千方百計的改善倉庫管理的水平,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是存在一些管理漏洞,如年底盤點時,倉庫帳目與實際庫存量不符,有的甚至不能查明原因,連倉庫管理員自己都不清楚。為了幫助企業更好的管理倉庫,在ERP系統中,給倉庫加了不少的限制,以最大程度保障企業庫存的准確性與安全性。 一、設置虛擬倉庫,廠外的材料也能有效控制。 企業在生產管理中,有時候需要委外加工。如有個定單,企業若自己生產的話,無法滿足客戶的交期。所以,就把這張定單委託給外面的加工商進行生產。加工商根據企業給的加工任務,到企業領取原材料。但是,因為這個加工商在企業內部,那企業要如何管理這些因委外生產的材料而發出去的物料呢? 在手工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委外的材料,企業無法有效進行追蹤。倉庫只把材料發出去就算了,沒有後續的追蹤。當加工商把委外生產的產品入庫時,倉庫管理人員對剩餘的材料也不做處理,即使有多的材料,其也不向加工商索取。 2、有時候,企業會把有些常用的原材料,如PVC料、包裝袋等常規材料,多發給加工商,而不是根據生產的需用量來發料。對於這些材料如何追蹤與管理,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我遇到過一個客戶,其就碰到了這些問題。他們的產品都有美規認證,在產品包裝時,需要貼美規認證的標志。企業為了管理的方便,就把標簽一次性發給加工商很多,由於缺乏有效的追蹤,結果發現,加工商竟然用企業的安全標簽,帖在其他公司的產品上,讓企業蒙受了不少損失。所以,企業希望能夠對其加強控制。 在ERP系統管理中,我們可以把加工廠當作是企業的一個倉庫,發給加工商的材料,都當做材料的移庫,即把原材料從企業的原材料倉庫移到加工商倉庫,當成品入庫時,再利用「自動扣料」等功能,把材料從加工商倉庫扣除。 如此,企業要求對方生產多少,對方完工多少,就扣多少的材料。這么控制後,即使企業多發材料給加工商,也沒有關系。可以通過查詢加工商倉庫,就可以知道加工商那邊還有多少材料,無論是時候追蹤,還是發料扣減,都非常的方便。 在銷售上的優化作用 如有的客戶比較刁,當企業把產品發給客戶,客戶接收時,按照正常情況來說,企業此時可以確認銷售收入,產生應收帳款;但是,比較刁的客戶,就不同意這么做。要等客戶把產品用掉以後,企業才能開始計算應收帳款。這種處理方法在一些內資的中小企業,特別常見。客戶是上帝,企業有時候為了利潤,也只能服從與客戶。 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呢?按照常規流程,當企業出貨單審核時,就可以開始計算應收帳款。但是,若按照這種情況,企業要等客戶通知後才能產生應收帳款,想當與,企業發出去的貨,只是暫時寄存在客戶那邊,還是屬於企業的財產,但是,實物又不在企業內部。 此時,也可以通過ERP系統的虛擬倉庫解決這個難題。可以設置一個客戶倉庫的虛擬倉庫,當企業發貨給客戶時,先不開銷貨單,而直接開庫存轉移單,把成品從企業的成品倉庫轉移到客戶倉庫;當客戶用掉,通知企業可以開發票計算應收帳款時,企業再開銷貨單,減少客戶倉庫中的客戶數量。如此,企業只要一查客戶倉庫,就可以知道客戶還有多少產品沒有消化,企業也可以針對此,想一些解決措施,等等。若結合批號管理等功能,還可以查詢客戶倉庫里的產品分別是什麼時候發的,這更有利於企業進行跟蹤控制。 二、不允許負數出庫,如此,倉庫就不會虧空。 利用以前一些簡單的進銷存系統,有時候會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如有時候會發現,系統的帳上,倉庫物料庫存數量竟然會是負數,這與實際明顯不符。物料最多用完,數量為零,怎麼會出現負數呢?出現負數,則說明庫存的帳目與實際肯定不符。這是一個明顯的錯誤。 在ERP系統中,加入了這一控制,即不允許負數出庫。這可以督促用戶,及時輸入單據。 在實際管理中,可能會出現這一問題。如供應商上午10點送來材料,在材料還沒入庫點收,生產人員為了趕交期,就跟倉庫人員在門口「搶」材料,直接把原材料拉到了車間生產線上,進行生產。而倉庫人員會以材料沒有入庫為借口,不入入庫單;而車間人員事後補領料單領料。入庫沒入,直接領料,庫存數量就會出現負數。有了倉庫不能負數出庫的限制,則在ERP系統帳上沒有材料的數量時,領料單無法審核,領料人員也就領不出材料了。 這個限制,就有利於用戶遇到一些特殊情況,如急單的情況,發現問題就處理一個問題,而不會相互的推委,最後,導致問題一大堆。 一般在ERP項目的後期,ERP實施顧問都會推薦用戶設置負數出庫的限制,特別是生產企業,因為庫存數量不準,直接會影響到MRP等物料需求的計算。所以,為了保障企業帳實相符,顧問會建議,在ERP運行穩定後,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庫存檔點。庫存數量准確後,然後進行負數出庫限制,這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MRP等需求計劃的准確性,提高ERP的利用效率。 三、設置入庫單、出庫單必須有來源單據,發便用戶跟蹤。 在倉庫管理中,有一個非常得罪人的工作,就是倉庫人員,只認單據不認人。如車間需要材料,沒有領料單,對不起,就算是天王老子也不能拿走倉庫一絲材料;沒有采購單,任何一個供應商,即使是皇親國戚,也不要想著沒單入庫。企業雖然是如此規定,但是,要執行起來,就比較困難。這要求倉庫管理員,有大公無私的面孔,在企業中,扮演關公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很多人迫於領導的權威,而不能做到這一點。 在ERP系統中,可以做此限制,任何涉及到入庫、出庫的東西,都必須要有原始單據。如供應商在入庫時,必須要有采購單,沒有采購單,入庫單就無法審核,無法列印,即使供應商把材料放在企業,供應商也沒有單據可以向企業催款;沒有領料單,倉庫也不可能直接把貨發給車間,因為如此做的話,必然會導致帳實不符,到時候,倉庫管理員要承擔這個責任的,其很可能會因此丟了這個飯碗,所以,倉庫管理員不會賣這個人情。 除了控制外,還有利於事後稽核。企業管理人員只要一查系統,不用幾秒時間,就可以查到哪些出庫動作沒有原始單據。這比企業一張張的去查詢出貨單、入庫單,要方便的多。企業甚至可以做到,每天稽核一次,也不需要花費用戶多少時間。 通過以上這些功能,企業若能夠靈活應用的話,企業的庫存管理信息化水平,必然可以更上一層樓。

⑨ ERP系統倉庫管理教程

一、如何管理好倉庫
1、4S 整理、整頓、清掃、清潔
倉庫管理要做到兩齊:庫容整齊、堆放整齊
倉庫管理要做到三清:數量、質量、規格
倉庫管理要做到三潔:貨架、物件、地面
倉庫管理要做到三相符:帳、卡、物
倉庫管理要做到四定位:區、架、層、位
2、每周一次不定期檢查,結果通報
3、每年對倉庫員進行「安全」和「素養」輪訓

二、倉庫管理面臨的問題:
(1) 作業效率低:靠手工在辦公室PC把業務數據錄入ERP系統,不能移動、不實時、操作不方便;
(2) 庫存不準確:事後手工錄入ERP單據繁瑣易錯、數據延遲,導致ERP庫存數據不準確、不及時;
(3) 呆廢品堆積:物品未能很好按一定策略(如先進先出)下架,導致呆廢品堆積,增加了庫存成本;
(4) 倉位物品擺放混亂:雖然有了倉位劃分,但未能很好按一定策略上架(如按分類、訂單),導致揀貨效率低下;
(5) 出入庫常發生錯漏:出入庫時靠人工核對物品、數量容易錯漏,導致發錯料、收錯貨,影響生產和服務質量;
(6) ERP發揮作用有限:由於ERP系統數據不準確、不及時,難以為管理提供可靠的決策依據;
(7) 產線倉缺料導致生產延誤:生產現場物料消耗、車間庫存等信息未能及時反饋到發料員,導致發料不及時,影響生產......

⑩ 倉庫ERP系統怎麼操作

  1. 傳統ERP系統所運用的聯機事務處理(OLTP)已不能滿足終端用戶對資料庫查詢分析的需要,SOL 對大資料庫進行的簡單查詢也不能滿足用戶分析的需求。用戶的決策分析需要對關系資料庫進行大量計算才能得到結果,而查詢的結果並不能滿足決策者提出的需求。作為數據倉庫關鍵支持技術的聯機分析處理(OLAP)技術具有多維資料庫和多維分析的概念,傳統ERP系統集成數據倉庫後就能使用戶以動態隨機查詢、瀏覽、計算、時序分析以及復雜建模等方式來訪問數據倉庫中所存儲的數據,從而可以支持復雜的分析操作,並且以一種直觀易懂的形式將查詢結果提供給決策人員,使決策人員從多種可能的觀察角度快速、一致、交互地獲取信息。

  2. 傳統ERP系統對於深層次的分析,如數據分類、聚類和數據隨時間變化的特徵,仍然需要其他分析工具。作為數據倉庫關鍵支持技術的數據挖掘(DM)技術能夠從大量的、不完全的、有雜訊的、模糊的、隨機的數據中,提取隱含在其中的、人們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潛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識。傳統ERP系統集成數據倉庫後就能夠幫助用戶理解有關數據的真正含義,並了解數據之間所存在的關系,能夠在信息中揭示出相應的模式與趨勢。

  3. 國內外大量組織機構已經發現,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競爭愈演愈烈,與ERP系統集成的數據倉庫作為能夠為商務運作提供結構與工具,以便系統地組織、理解和使用數據進行戰略決策的有效途徑,愈來愈為各大組織機構所重視和應用。數據倉庫的數據可以從聯機的事務處理系統、異構的外部數據源、離線的歷史業務數據中來抽取,然後進行清理和轉換,並按決策主題的需要進行重新組織,從而構造一個作為決策支持系統和聯機分析應用數據源的結構化數據環境。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