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如何治理
① 大氣污染該如何防治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是指在一個特定區域內,把大氣環境看作一個整體,統一規劃能源結構、工業發展、城市建設布局等,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污染的技術措施,充分利用環境的自凈能力,以改善大氣質量。
地區性污染和廣域污染是多種污染源造成的,並受該地區的地形、氣象、綠化面積、能源結構、工業結構、交通管理、人口密度等多種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的影響。大氣污染物又不可能集中起來進行統一處理,因此只靠單項治理措施解決不了區域性的大氣污染問題。實踐證明,只有從整個區域大氣污染狀況出發,統一規劃並綜合運用各種防治措施,才可能有效地控制大氣污染。大氣污染綜合防治的基本點是防與治的綜合,實質是為了達到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控制目標,對多種大氣污染控制方案的技術可行性、經濟合理性、區域適應性和實施可能性等進行最優化選擇和評價,從而得出最優的控制技術方案和工程措施。
② 大氣污染怎樣預防治理
大氣中的污染物會對人類產生不良的影響,治理大氣污染已成為節能減排的主要措施之一。對我國現階段大氣中主要污染物的基本治理方法和防治措施進行了論述,包括減少大氣污染物產生的措施、大氣污染治理技術、加強監管與執法等內容。 關鍵詞大氣污染物;預防;治理
大氣是人類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氣環境質量的優劣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一些常見的大氣污染物會對人體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危害。大氣污染物一般有2種形態,即顆粒狀污染物和氣態狀污染物,顆粒狀污染物主要以煙塵為主,氣態狀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含氫氣體等。大氣污染物能夠在大氣中擴散,具有污染范圍廣、區域性和整體性強的特徵。因此,大氣污染的程度與該地區的自然條件、能源構成、工業結構和布局、交通狀況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種因素有關。防治大氣污染物的根本方法,是從污染源頭著手,通過削減污染物的排放量,促進污染物擴散稀釋等措施來保證大氣環境質量,同時從區域環境的整體出發,充分考慮該地區的環境特徵,對能夠影響大氣質量的各個因素進行全面、系統的分析,充分利用環境本體的自凈能力,採用最佳的防治方法,已達到控制大氣環境質量,減輕大氣污染的目的[1]。大氣污染物的綜合防治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採取各種措施,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1.1全面規劃,合理布局
大氣污染綜合防治,必須從協調地區經濟發展和保護環境之間的關系出發,對該地區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類污染物質的種類、數量、空間分布做全面的調查研究,在此基礎上制定控制污染物的最佳方案[2]。例如:工業生產區應設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向;在工廠區與城市生活區之間,要有一定間隔距離,並營造城市綠化帶,以減輕大氣污染的危害。嚴格對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審批,對無污染治理設施或污染治理設施不完善的要責令其停工限期整改,對於現有污染嚴重、資源浪費、治理無望的企業,要堅決採取關、停等措施。 1.2改善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國是燃煤大國,煤炭燃燒過程中釋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懸浮顆粒等污染物。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在短時間內不會有根本改變,因此應優先推廣型煤和低硫等洗選煤的生產和使用,降低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此外,要根本解決大氣污染問題,還要從改善能源結構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氣和焦化煤氣、石油液化氣等二次能源,加大對太陽能、風能、地熱、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變能等清潔能源的利用。
1.3實行區域採暖和集中供熱
家庭中的燃煤爐灶和分布在市區的各類採暖、燒水小鍋爐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煙塵是造成城市大氣環境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城市採取區域採暖,集中供熱措施,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區域採暖,集中供熱的好處表現在:一是可以提高鍋爐設備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量;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熱能,提高熱利用率;三是便於採用高效率除塵設備,大大降低粉塵排放量。四是減少燃料的運輸量,從而減少運輸設備的使用,間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1.4植樹造林,綠化環境
綠化造林是大氣污染防治的一種經濟有效的措施,植物有吸收各種有毒有害氣體和凈化空氣的功能,是空氣的天然過濾器。蒙塵的樹葉經雨水淋洗後,又能夠恢復吸附與阻攔塵埃的功能,使空氣得到凈化。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夠釋放出氧氣,可吸收二氧化碳,一般1 hm2的闊葉林,每天能夠消耗約1 t二氧化碳,釋放出750 kg氧氣,起到了良好的空氣調節作用[3]。 2採用各種專業技術,控制污染物排放 2.1顆粒狀污染物的治理
大氣中的煙塵(主要由顆粒狀污染物組成)大部分是由於固體燃料(煤)的燃燒產生的。去除大氣中顆粒狀污染物的方法很多,根據其作用和原理,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干法去除顆粒狀污染物。利用機械力(重力、離心力)將粉塵從氣流中分離出來,達到凈化的目的。常用的設備有重力沉降室、慣性除塵器和旋風除塵器等。其中最簡單、廉價、易於操作維修的是沉降室。攜帶塵粒的氣流由管道進入寬大的沉降室時,速度和壓力降低,其中較大的顆粒(直徑大於40 μm)則因重力而沉降下來。旋風除塵器的作用原理是使氣流在分離旋轉,塵粒在離心作用下被甩往外壁,沉降到分離器的底部而被分離清除。這種方法對5 μm以上塵粒去除效率可達50%~80%。二是濕法去除顆粒狀污染物。該方法是用水或其他液體使顆粒濕潤,進而加以埔集去除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噴霧塔式、填斜塔式、離心式分離除塵器、文丘里式除塵器等多種,這些方法能除去直徑大於10 μm的顆粒,如果採用離心式分離除塵器,其去除率可達90%左右,但這種方法的缺點是能耗較高,同時存在污水處理問題。三是過濾法去除顆粒狀污染物。有較高的除塵效率,其中最常用的袋式濾塵器對直徑1 μm顆粒的去除率接近100%,它使含塵氣體,通過懸掛在袋室上部的織物過濾袋而被除去,這種方法效率高,操作簡便,適應於含塵濃度低的氣體;其缺點是維修費高,不耐高溫高濕氣流。四是靜電法去除顆粒狀污染物。該法的原理是所有塵粒通過高壓直流電場時吸收電荷的特性而將其從氣流中除去。帶電顆粒在電場的作用下,向接地集塵筒壁移動,借重力而把塵粒從集塵電極上除去。其優點是對粒徑很小的塵粒具有較高的去除效率,且不受含塵濃度和煙氣流量的影響,但設備投資費用和技術要求高。 愛衛天貓
上述各種除塵方法原理不同,性能各異,使用時應根據實際需要加以選擇或使用,主要考慮因素為塵粒的濃度、直徑、腐濁性等以及排放標准和經濟成本。一般情況下,顆粒較大(數十微米以上)宜於採用干法,對於細小顆粒(數微米)則以採用過濾法和靜電法為宜。
2.2氣態污染物的治理
二氧化硫不僅在大氣中形成酸雨,造成空氣污染,而且嚴重腐蝕鍋爐尾部設備,影響生產和安全運行[4]。因此,煙氣脫硫對我國來說更為重要。煙氣脫硫技術包括燃料脫硫(目前主要是重油脫硫)和煙氣脫硫2種。重油脫硫是採用加氫脫硫催化法,使重油中有機硫化物中的C—S鍵斷裂,硫變成簡單的氣體或固體化合物而從重油中分離出來。含硫量較高的重油首先進行脫硫處理,再提供給用戶,主要應用在那些沒有煙氣脫硫能力的中小工廠,而大型工業企業則要求安裝煙氣脫硫設施。
煙氣脫硫可分為干法和濕法2種,濕法是把煙氣中的SO2和SO3轉化為液體或固體化合物,從而把它們從煙氣中分離出來,濕法脫硫主要包括鹼液吸收法、氨吸收法和石灰吸收法等。鹼吸收法是用氫氧化鉀、氫氧化鈉水溶液等作為吸收劑;氨吸收法用氨氣作為吸收劑;石灰乳法使用石灰漿作吸收劑,同時可回收石膏。
濕法脫硫後,煙氣溫度降低、濕度加大,排出後影響煙氣的上升高度而難以擴散。為克服上述缺陷,採用固體粉沫或非液體作為吸收劑或催化劑進行煙氣脫硫,稱為干法脫硫。干法脫硫又分為吸附法、吸收法和冷凝法、催化轉化法、直接燃燒法、膜分離法以及生物法等,其中吸收法和吸附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2種方法。吸附法是利用多孔性固體吸附劑處理氣態污染物,使其中的1種或幾種組分,在固體吸附劑表面,在分子引力或化學鍵力的作用下,被吸附在固體表面,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常用的固體吸附劑有骨炭、硅膠、礬土、沸石、焦炭和活性炭等,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是活性炭。吸收法是利用氣體、液體中溶解度的不同,以分離和凈化氣體混合物的一種技術,也適用於氣態污染物的處理。在吸收法中,選擇合適的吸收液至關重要,是關繫到處理效果的關鍵
③ 怎樣治理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是指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達到有害程度,超過了環境質量標準的現象。凡是能使空氣質量變壞的物質都是大氣污染物。大氣污染物目前已知約有100多種。按其存在狀態可分為兩大類。一種是氣溶膠狀態污染物,另一種是氣體狀態污染物。氣溶膠狀態污染物主要有粉塵、煙液滴、霧、降塵、飄塵、懸浮物等。
大氣污染指有害物質排入大氣,破壞生態系統和人類正常生活條件,對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現象。有自然因素(如森林火災、火山爆發等)和人為因素(如工業廢氣、生活燃煤、汽車尾氣、核爆炸等)兩種,且以後者為主,尤其是工業生產和交通運輸所造成的。主要過程由污染源排放、大氣傳播、人與物受害這三個環節所構成。影響大氣污染范圍和強度的因素有污染物的性質(物理的和化學的),污染源的性質(源強、源高、源內溫度、排氣速率等),氣象條件(風向、風速、溫度層結等),地表性質(地形起伏、粗糙度、地面覆蓋物等)。防治方法很多,根本途徑是改革生產工藝,綜合利用,將污染物消滅在生產過程之中;另外,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減少居民稠密區的污染;在高污染區,限制交通流量;選擇合適廠址,設計恰當煙囪高度,減少地面污染 ;在最不利氣象條件下,採取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中國已制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試行)》,並制訂國家和平共地區的「廢氣排放標准」,以減輕大氣污染,保護人民健康。
形成條件 大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越高,污染就越重,危害也就越大。污染物在大氣中的濃度,除了取決於排放的總量外,還同排放源高度、氣象和地形等因素有關。
污染物一進入大氣,就會稀釋擴散。風越大,大氣湍流越強,大氣越不穩定,污染物的稀釋擴散就越快;相反,污染物的稀釋擴散就慢。在後一種情況下,特別是在出現逆溫層時,污染物往往可積聚到很高濃度,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降水雖可對
大氣起凈化作用,但因污染物隨雨雪降落,大氣污染會轉變為水體污染和土壤污染。
地形或地面狀況復雜的地區,會形成局部地區的熱力環流,如山區的山谷風,濱海地區的海陸風,以及城市的熱島效應等,都會對該地區的大氣污染狀況發生影響。
煙氣運行時,碰到高的丘陵和山地,在迎風面會發生下沉作用,引起附近地區的污染。煙氣如越過丘陵,在背風面出現渦流,污染物聚集,也會形成嚴重污染。在山間谷地和盆地地區,煙氣不易擴散,常在谷地和坡地上迴旋。特別在背風坡,氣流作螺旋運動,污染物最易聚集,濃度就更高。夜間,由於谷底平靜,冷空氣下沉,暖空氣上升,易出現逆溫,整個谷地在逆溫層覆蓋下,煙雲彌漫,經久不散,易形成嚴重污染。
位於沿海和沿湖的城市,白天煙氣隨著海風和湖風運行,在陸地上易形成「污染帶」。
早期的大氣污染,一般發生在城市、工業區等局部地區,在一個較短的時間內大氣中污染物濃度顯著增高,使人或動、植物受到傷害。60年代以來,一些國家採取了控制措施,減少污染物排放或採用高煙囪使污染物擴散,大氣的污染情況有所減輕。
高煙囪排放雖可降低污染物的近地面濃度,但是把污染物擴散到更大的區域,從而造成遠離污染源的廣大區域的大氣污染。大氣層核試驗的放射性降落物和火山噴發的火山灰可廣泛分布在大氣層中,造成全球性的大氣污染。
所謂大氣污染就是指正常的大氣中主要含對植物生長有好處的氮氣(佔78%)和人體、動物需要的氧氣(佔21%),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0.03%〉和其他氣體。當本不屬於大氣成分的氣體或物質,如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塵、有機物等進入大氣之後,大氣污染就發生了。大氣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動造成,大氣污染源主要有:工廠排放、汽車尾氣、農墾燒荒、森林失火、炊煙(包括路邊燒烤)、塵土(包括建築工地)等。
大氣污染物主要分為有害氣體(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氫化物、光化學煙霧和鹵族元素等)及顆粒物(粉塵和酸霧、氣溶膠等)。它們的主要來源是工廠排放,汽車尾氣,農墾燒荒,森林失火,炊煙(包括路邊燒烤),塵土(包括建築工地)等。
大氣污染對人體的危害主要表現為呼吸道疾病;對植物可使其生理機制受壓抑,成長不良,抗病蟲能力減弱,甚至死亡;大氣污染還能對氣候產生不良,如降低能見度,減少太陽輻射(據資料表明,城市太陽輻射強度和紫外線強度要分別比農村減少10-30%和10-25%)而導致城市佝僂發病率增加;大氣污染物能腐蝕物品,影響產品質量;近十幾年來,不少國家發現酸雨,雨雪中酸度增高,使河湖、土壤酸化、魚類減少甚至滅絕,森林發育受影響。酸雨是怎樣形成的呢?當煙囪排放出的二氧化硫酸性氣體,或汽車排放出來的氮氧化物煙氣上升到空中與水蒸氣相遇時,就會形成硫酸和硝酸小滴,使雨水酸化,這時落到地面的雨水就成了酸雨。煤和石油的燃燒是造成酸雨的主要禍首。酸雨會對環境帶來廣泛的危害,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如:腐蝕建築物和工業設備;破壞露天的文物古跡;損壞植物葉面,導致森林死亡;使湖泊中魚蝦死亡;破壞土壤成分,使農作物減產甚至死亡;飲用酸化物造成的地下水,對人體有害。
治理措施
1979年11月在日內瓦舉行的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環境部長會議上,通過了《控制長距離越境空氣污染公約》,並於1983年生效。《公約》規定,到1993年底,締約國必須把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為1980年排放量的70%。歐洲和北美(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等32個國家都在公約上簽了字。
美國的《酸雨法》規定,密西西比河以東地區,二氧化硫排放量要由1983年的2000萬噸/年,經過10年減少到1000萬噸/年;加拿大二氧化硫排放量由1983年的470萬噸/年,到1994年減少到230萬噸/年。
目前世界上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的主要措施
原煤脫硫技術,可以除去燃煤中大約40%一60%的無機硫。
優先使用低硫燃料,如含硫較低的低硫煤和天然氣等。
改進燃煤技術,減少燃煤過程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例如,液態化燃煤技術是受到各國歡迎的新技術之一。它主要是利用加進石灰石和白雲石,與二氧化硫發生反應,生成硫酸鈣隨灰渣排出。
對煤燃燒後形成的煙氣在排放到大氣中之前進行煙氣脫硫。目前主要用石灰法,可以除去煙氣中85%一90%的二氧化硫氣體。不過,脫硫效果雖好但十分費錢。例如,在火力發電廠安裝煙氣脫硫裝置的費用,要達電廠總投資的25%之多。這也是治理酸雨的主要困難之一。
開發新能源,如太陽能,風能,核能,可燃冰等,但是目前技術不夠成熟,如果使用會造成新污染,且消耗費用十分高. ˊ- 熊寛。 2008-06-18 11:15 檢舉
清潔的空氣中含78%的氮,21%的氧,0.93的氬,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微量的稀有氣體{氫,氡,氙,氖...}等等.當大氣中某些氣體異常增多或是又增加了新的成分時,大氣就污污濁了.當大氣成分的變化增大到危及生物的正常生存時,就造成了大氣污染.
大氣污染來源有自然和人為兩種..火山爆發,地震,森林火災產生的煙塵,硫氧華物,氮氧化物等叫自然污染.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造成的污染叫人為污染.大氣的污染主要來自於人類活動,特別是工業和交通,因而在工業區和城市中污染又特別嚴重.
④ 該如何治理大氣污染
治理大氣污染,要有正確的政策導向,否則將事與願違。希臘雅典的事例很耐人尋味。雅典的空氣污染十分驚人,這些污染源主要是汽車尾氣中排出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及一氧化碳等廢氣。因此迫使政府不得不宣布禁止車輛在市中心通行,工廠停止生產,甚至建議大人和孩子不要上街。並且對新車課以高稅,以限制人們購置車輛,但結果並不理想。那些買不起新車的人,便想方設法延長舊車的使用壽命,結果反而加重了空氣污染。同時,政府一面提高車價,一面又對汽油價格進行補貼,使其石油價格在歐洲是最低的,這一政策反過來又刺激人們去買車。如此惡性循環,不但未解決問題,反而越弄越糟。可見一套合理的政策體系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墨西哥城當局近10年來,為扭轉污染嚴重的形勢,花費巨額資金,先後宣布了7項計劃,其中包括「今天禁止汽車行駛」這樣一些著名的措施。但是,這些計劃實施所取得的成果卻不盡人意。污染仍在繼續增加。據該市衛生局1995年5月公布的一份研究報告說,在墨西哥城,有30%的兒童體內含鉛量超過國際規定的標准。然而與墨西哥城情況相反,日本東京的污染得到了全面控制。其實早在70年代,東京也是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但是日本政府在發展工業的同時,採取了一系列防止污染的嚴格措施,從而控制了污染。在西班牙首都馬德里也因為政府的重視而使得該市成為污染指數最低的歐洲國家首都之一。看來治理空氣污染,一在政策,二在科技。如果政策失當,則有逆水行舟之危。
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引進經濟發達國家的技術,改變自己原有的落後工藝是治理大氣污染的重要方向。中國的燃燒結構是以燃煤為主。因此,防止酸雨和煙塵等就應從改變燃燒結構、排煙脫硫、改進燃燒技術起步。採用熱電聯用、集中供熱等方式取代分散供熱。這樣鍋爐效率可達80%,節煤40%。既節約了能源,又便於集中進行煙塵凈化。
全國人大常委會環保執法檢查組,於1996年5月對首鋼公司的大氣和水污染進行了檢查。檢查組對首鋼在經濟建設及環境污染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同時也指出了嚴重的大氣及水污染現狀,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檢查組強調,首鋼的環境問題,既有歷史原因,也有現實因素。
當前關鍵要提高環保意識,始終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進一步轉變經營方式,改變追求規模、追求數量和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傳統經營模式,把注意力放到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質量上來;同時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推行清潔生產,努力降低物耗能耗,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為改善首都的環境狀況作出新貢獻。
今天,世界各國已經都來關心大氣保護了。人們利用科學技術的進步,加緊了對大氣污染的治理。在許多城市,「黑龍」、「黃龍」、「灰龍」被縛住了,「淡藍色的惡魔」被驅走了。昔日以公害聞名的洛杉磯又恢復了原來秀麗的景象,再度成為旅遊勝地。世界著名的霧都倫敦,再也沒發生過煙霧事件,並且已經是無煙城市了,曾經消失了的100多種小鳥又飛回來在枝頭歌唱,為現代大都市增添了情趣。日本東京消失多年的蜻蜒、螢火蟲等又回來了。我國的環境模範城市:廈門、珠海、大連、深圳……向世人展現迷人的風姿。在同一片藍天下,為了保護空氣的清新,為了不讓那些可怕的大氣公害事件發生,全人類都在進行著努力。
⑤ 大氣污染的治理如何進行
人類活動導致全球大氣層的主要變化及環境問題可以歸結為3個方面:1.大氣中溫室氣體增加導致氣候變化;2.大氣臭氧層破壞;3.酸雨和污染物的越界輸送。為了保護全球大氣環境,改善本國的環境質量,一些國家在治理大氣污染方面制定了新的計劃。1996年,英國政府宣布實施為期10年的「全國空氣質量戰略」計劃,以使下個世紀英國的空氣變得清新。據統計,英國約20%的車輛造成了80%的汽車廢氣污染。為此,英國政府將授予地方政府權力以監督污染嚴重的汽車,地方政府將有權攔截這些汽車並起訴車主,地方政府還將有權封鎖空氣污染嚴重地區的交通,對進入市中心的車輛實施檢證制等。汽車排放的廢氣是目前英國空氣污染的罪魁禍首,治理汽車廢氣污染已勢在必行。英國環境部說,空氣污染每年使3000多英國人喪生,僅用於治療因空氣污染而引起的疾病的醫療費用每年就達23億英鎊。
我國已加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修正後的《關於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並已在制定履行這些國際公約和議定書的國家行動方案。我國已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防止大氣污染和保護大氣層是一項長期任務。
我國的資源特點和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將長期存在,控制煤煙型大氣污染將是我國大氣污染控制的主要任務。其次,是注意和控制機動車輛的尾氣排放。目前,在大氣污染控制和酸雨防治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幾乎所有城市都存在煙塵污染問題,冬季的北方城市尤為嚴重。全國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增長,並形成南方大面積酸雨區,已對森林、土壤、農作物和建築造成危害。先進實用的控制技術仍十分缺乏,脫硫技術目前僅限於試驗及示範工程,尚未大規模實際應用。中小型工業鍋爐和爐窯的煙塵治理技術尚需新的突破,適合我國國情的致酸物質實用控制技術也十分缺乏,工業化起點低,生產規模小,污染物排放量大。如大電廠中小型發電機組的發電煤耗高出發達國家約30%;大量中小型水泥廠的水泥排塵量在3.5千克/噸的水平。
工業企業技術改造相當困難,過去20年全面進行技術改造的企業只佔20%左右,而真正達到先進生產技術和現代管理水平的更少。歷史欠賬多,資金缺口大。對我國老的工業企業污染進行治理,費用至少需要2000億元左右,籌集這樣一筆資金是困難的,對於這類企業的污染治理必須走技術改造、清潔生產或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的道路。已經頒布的排放標准實施不力,主要是缺乏資金,缺乏測試設備,管理手段也不配套。適於我國大氣污染控制的宏觀調控政策運行機制尚未形成;現有政策制度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缺乏協調,限制了政策、制度在大氣污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缺乏有效的能源價格機制和環境經濟政策。
⑥ 如何持續推進大氣的治理
據報道,日前環境保護部負責人表示,,5年來,中國特色的生態環境治理模式基本形成,堅決向污染宣戰成效顯著,今年是「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從目前情況看,設定的重要目標有望全部實現。
該負責人還表示,在推進大氣治理過程中,我們還探索、創新、積累了許多行之有效的做法、經驗,未來我們會繼續運用這些做法、經驗,對於實現目標,我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盡管任重道遠,但我們決心更加努力,盡早打贏藍天保衛戰。
⑦ 大氣綜合防治措施有哪些怎樣綜合應用各種措施進行防治
大氣污染的防治措施有:
1.全面規則,合理布局(環境規劃);
2.選擇有利排放方式(合理排放);
3.區域集中供暖、供熱;
4.改變燃料構成;
5.限制汽車擁有量;
6.綠化造林;
7.擴大水域和濕地面積;
8.發展大氣污染控制技術。
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措施:
(1)全面規劃、合理布局:環境規劃是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體現環境污染綜合防治以預防為主的最重要、最高層次的手段。環境規劃的主要任務,一是綜合研究區域經濟發展將給環境帶來的影響和環境質量變化的趨勢,提出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環境質量不斷得以改善的最佳規劃方案;二是對工作失誤已經造成的環境污染和環境問題,提出對改善和控制環境污染具有指令性的最佳實施方案。
(2)嚴格環境管理:完整的環境管理體制是由環境立法、環境監測和換進保護管理機構三部分組成的。環境管理的方法是運用法律、經濟、技術、教育和行政等手段對人類的社會和經濟活動實施管理,從而協調社會和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
(3)控制大氣污染的技術措施:實施清潔生產;實施可持續發展的清潔戰略;建立綜合性工業基地。
(4)控制污染的經濟政策:保證必要的環境保護投資,並隨著經濟的發展逐年增加;實行「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則」。
(5)綠化造林:綠色植物是區域生態環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化造林不僅能美化環境,調節空氣溫濕度或城市小氣候,保持水土,防治風沙,而且在凈化空氣和降低雜訊方面皆會起到顯著作用。
(6)安裝廢棄凈化裝置:安裝廢氣凈化裝置,是控制環境空氣質量的基礎,也是實行環境規劃與治理等項綜合防治措施的前提。
⑧ 大氣污染如何治理
空氣是無色、無臭、無味的混合氣體,主要由氧、氮、氬組成(佔99.96%),二氧化碳、臭氧、水蒸氣、氖、氦等含量很少。一般情況下,它們在空氣中的組成是保持相對恆定的,正常情況下空氣是清潔的。然而由於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活動,向大氣中排出了許多物質,引起空氣成分改變,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產生不良影響。二氧化硫、飄塵、氮氧化物、碳氫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是排放到大氣中的主要污染物。
一切含硫燃料在燃燒過程中都產生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為刺激性氣體,易溶於水,幾乎全部被上呼吸道吸收,對眼和上呼吸道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在潮濕的空氣中能與水分子結合形成亞硫酸、硫酸,使其刺激作用增強。二氧化硫在空氣中的本底值(未受污染的大氣組分含量)是0.0002克/噸,當空氣中二氧化硫濃度達0.3~1克/噸時,多數人就會感覺出來;達到3克/噸時,就有特殊的刺激氣味;達到8克/噸時就會感到難受;20克/噸時可引起眼結膜炎、急性支氣管炎;極高濃度時可致聲門水腫、肺水腫和呼吸道麻痹。二氧化硫通過氣孔進入植物葉子,破壞葉子內部組織,造成葉子變黃、卷葉,以致植物倒伏。二氧化硫排放進入大氣後還可形成酸雨。酸雨使水質酸化,導致水生態系統變化,浮游生物死亡,魚類繁殖受到影響。酸雨危害森林,破壞土壤,使農作物產量降低。酸雨還腐蝕石刻、建築。
一氧化氮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氣體,它在常溫下很容易跟空氣中的氧化合生成棕色、有刺激氣味的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空氣中的本底值大約是0.001克/噸。二氧化氮有毒,空氣中含量為0.1克/噸時,即可嗅到它的臭味;含量在150克/噸以上對人的呼吸器官就有強烈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腫,嚴重者可致肺疽,有生命危險。二氧化氮遇水便形成硝酸。酸雨就是水和硫酸、硝酸的混合物。
人為排放氧化物的重要原因是燃料在燃燒過程中助燃空氣里的氮和氧在高溫條件下作用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氧化即成二氧化氮。例如汽油機和柴油機中油料燃燒後,汽缸里排出的氣體中一氧化氮濃度可達4000克/噸;汽車加速時尾氣中一氧化氮濃度可達6000克/噸;火力發電廠廢氣中的一氧化氮含量也可達到1000克/噸以上。而且燃燒溫度越高,一氧化氮生成量越大。
從工廠煙囪排出來的高濃度氮氧化物是棕色氣體,人們稱之為黃龍。二氧化氮不但本身有毒,它在紫外線作用下還會產生臭氧。
⑨ 如何治理大氣污染
大氣是生物賴以生存的必要條件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生態資源因子。因此治理大氣污染是治理污染的重要內容。大氣污染根據其發生原因和污染物組成不同,可以分為煤煙型(如倫敦煙霧事件)、石油型(如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混合型(多種原因誘發污染)和特殊型(如氯鹼廠排放氯化氫污染大氣)污染。我國大氣污染多屬煤煙型污染,主要污染物為煙塵和二氧化硫。這與我國的能源結構以煤炭為主,工業布局不合理,燃燒器具陳舊,工藝落後,能耗高等特點有關。要減少煙塵和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的排放量及其危害,必須採取以污染源控制、治理為主,強化大氣質量管理,選育優良抗污染作物品種,開展植樹造林等綜合防治措施。
一般來說,治理大氣污染可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