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委班子整改方案
A. 黨組主體責任落實不實,班子成員全面從嚴治黨意識不強的整改措施
一、市直部門黨委(組)落實主體責任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重視
一是傳統頑疾仍在。一些市直部門的觀念尚未適時轉變,仍然認為抓黨風廉政建設是紀委的事,抓發展才是黨委(黨組)的事,在履行這項重要職能和任務上當起了甩手掌櫃;或者沒有把黨委(黨組)履行主體責任放在應有的地位上,把黨風廉政建設和部門業務發展割裂開來,存在「兩張皮」現象。
二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部門單位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僅限於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既不主動,也不被動,始終保持不痛不癢的中庸態度;還有少數部門單位工作完全處於被動應付、敷衍塞責的疲軟狀態,工作始終推不上去。
三是實用主義較盛行。有的單位黨組織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重懲處,輕預防;重形式,輕內容;重監督,輕引導,沒有想方設法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作為轉變機關作風、修正幹部思想、規范行業行為、打造部門文化的重要抓手。
(二)考核機制不夠完善
一是現有的考核體系本身存在不完備性。現有的考核指標大而統之,缺乏具體的量化標准和指標體系,定性多、定量少,軟性條款多、硬性條款少,共性指標多、個性指標少,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亟需調整和完善。
二是參與考核的主體較為單一。社會公眾、新聞媒體、非政府組織等體制外實體參與考核的途徑不多,社會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落實的途徑有待進一步拓展。
三是考核結果運用不夠。考核結果出來後,就被束之高閣,沒有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部門單位業務好壞及領導幹部實績高低的重要參考因素,考核結果運用范圍不廣、運用程度不高。
(三)責任追究難度較大
一是配套追責條款尚未出台。現有的責任追究條款散見於眾多單一性或專門性的制度規定中,需要追責時到處找依據或無處找依據。
一方面,是否需要追責缺乏實體性的規定;另一方面由誰追、由誰查處、追究哪個層級領導的責任等,缺乏程序性的規定。現有的追責制度,一定程度上尚缺乏可操作性、實用性和指導性。
二是責任追究方式較為單一、力度不夠。在追究主體責任時,因考慮到追責過重影響部門單位的整體工作,因此追責大多局限於函詢、約談等,在使用較重的處分檔次時,顧慮較多。
三是推動責任追究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一些市直部門單位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以及社會上對黨風廉政建設中責任落實不力的寬容度較高,致使紀檢組織開展責任追究面臨的壓力和阻力較大,存在「不敢追究」、「不願追究」的現象。
二、市直部門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擔當意識,築牢思想防腐防線
強化政治意識,樹牢責任觀念。牢固樹立「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不稱職、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嚴重失職」的責任意識。強化務實意識,推進責任落實。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六點要求」,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全市黨風政風明顯好轉。強化示範意識,當好責任表率。在制度落實方面,切實做到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充分發揮各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的表率作用。
(二)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考核
1、考核內容要科學有效
各地區各部門應再結合實際工作特點,確定考核的重點領域和重要方面。如那些掌握各種權力和資源的人或部門,更要作為考核的重點。
2、要擴大考核參與面。在考核過程中,則應既全面審視,又突出重點指標,定期考核與臨時抽查相結合,自查自糾與群眾評議相結合,不斷完善考核方法。當然,還可利用個別訪談、工作調研、實地考察等機會,做到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工作的日常督導。除了上級考核外,還要加大群眾評議的力度,加大群眾滿意度測評、網路調查、第三方評價結果在考核中的權重,增強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評價的廣泛性。
3、考核形式要多措並舉
黨風廉政建設千頭萬緒,錯綜復雜,因而考核方式要靈活多樣,方法要寬嚴適度。檢查和考核可採取組織檢查、專項檢查、突擊抽查等多種形式,也可以結合群眾舉報、新聞媒體的監督等方式進行。
(三)嚴格責任追究
責任追究是貫徹落實「兩個責任」的最後防線,守不住這個防線,「兩個責任」的落實就會流於形式、陷入空談。
1、建立「一案雙查」的責任追究制度,有案必追。
一是要在反對選人用人不正之風上,發揮「一案雙查」的懲戒威力,凈化官場政治生態。二是要在查處「窩案」「串案」上,發揮「一案雙查」的懲戒威力。深挖一些腐敗官員的「後台」和「靠山」,堅決打掉其「保護傘」,讓腐敗分子無立足之地。三是要在整治「四風」等不正之風上,發揮「一案雙查」的懲戒威力。要堅決鏟除不正之風的生存土壤,使領導幹部對發生在身邊的腐敗不敢再默認和放縱,使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不敢再有恃無恐地發生。
2、合理運用追責結果,嚴格獎懲。
充分合理地運用追責結果,對於維護責任追究的嚴肅性和威懾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建立嚴厲的黨風廉政建設黨委(黨組)主體責任獎懲制度,把黨委(黨組)履行主體責任情況的考核結果作為對黨委(黨組)班子總體評價和對班子成員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3、責任追究要堅持原則敢於處理,執紀必嚴。
嚴格依照《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關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政策規定,對責任人進行黨紀政紀處分。在違紀違法事件發生後,除了嚴格依照黨紀政紀規定處分當事人外,還要結合違紀違法案件情節的嚴重程度,追究相關領導疏於管理、失察失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落實的責任,嚴肅處理,決不姑息,以儆效尤。紀檢監察部門要將發生的情況在全單位通報,各部門安排學習,舉一反三,吸取教訓,確保真正把「一崗雙責」,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到實處,確保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雙促進、雙豐收。
B. 雲南省委領導班子
1、陳豪
陳豪,男,1954年2月生,漢族,江蘇海門人。1976年6月入黨,1977年4月參加工作,在職碩士,現任雲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
2、阮成發
阮成發,男,1957年10月生,漢族,湖北武漢人。1982年6月入黨,1975年9月參加工作,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雲南省委副書記,省政府副省長、代省長、黨組書記。
3、李秀領
李秀領,男,1962年12月生,漢族,江蘇徐州人。1984年2月入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副書記,省委黨校校長。
4、趙金
趙金,男,1962年5月生,彝族,雲南祿豐人。1987年4月入黨,1981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雲南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省殘疾人聯合會第六屆主席團名譽主席,省委網路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任。
5、張碩輔
張碩輔,男,1965年8月生,漢族,湖南長沙人。1984年6月入黨,1988年6月參加工作,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
6、程連元
程連元,男,1961年12月生,漢族,北京人。1982年12月入黨,1983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滇中新區黨工委書記。
7、李小三
李小三,男,1963年11月生,漢族,江西吉安人。1985年2月入黨,1983年8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8、李邑飛
李邑飛,男,1964年1月生,漢族,雲南墨江人。1984年10月入黨,1985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碩士,現任雲南省委常委、秘書長兼省委省直機關工作委員會書記。
9、劉慧晏
劉慧晏,男,1964年6月生,漢族,山東招遠人。1987年4月入黨,1987年7月參加工作,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
10、張太原
張太原,男,1961年4月生,漢族,山西汾陽人。1983年8月入黨,1976年10月參加工作,在職博士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長、黨組成員,省委政法委員會副書記,省公安廳廳長、黨委書記兼督察長,武警雲南省總隊黨委第一書記。
11、楊寧
楊寧,女,1963年12月生,白族,雲南大理人。1985年7月入黨,1984年7月參加工作,中央黨校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大理州委書記。
12、李文榮
李文榮,男,1962年10月生,漢族,雲南昭通人。1984年3月入黨,1984年8月參加工作,在職研究生學歷,現任雲南省委常委、曲靖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