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巡視辦上報整改用什麼文體
1. 向上級部門匯報工作用哪種正式文件上報,是上報文嗎
報告,是一種上行文,由下級機關發往上級機關。報告的作用是:下級向上級機關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匯報工作,答復上級機關詢問的問題。報告的主要特點是:匯報性、陳述性。其種類按范圍可分為:綜合報告、專題報告;按內容可分為:情況報告、工作報告、報送報告、意見報告、建議報告、答復報告、檢查報告等。
報告的結構,一般由標題、受文單位、正文、落款幾部分組成。
標題。包括發文機關名稱、事由、文種三部分。
受文單位。是報告的主送單位。如果報告涉及的問題不需要上級機關給以解釋或答復,可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受文單位,若需上級機關給以解釋或答復,受文單位只能寫一個,以免發生誤解,延誤工作。
正文。一般由前言、主體、結尾三部分構成。正文的前言,先簡要交待寫報告的原由或目的等,然後以「現將主要情況報告如下」過渡到主體部分。正文的主體是報告的具體內容。不同種類的報告,主體部分的寫法也不同。情況報告,重點要把問題或事情的原委、性質寫清楚,還要提出看法,有的還可提出初步處理意見,以供上級參考;工作報告,要把工作的情況、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有什麼經驗和教訓以至今後工作的意見寫清楚,以便上級掌握情況,指導工作;報送報告的主體部分較簡單,寫清所報送的文件、物品的名稱、數量和附件即可;意見報告,主要把對今後工作的意見分條列項陳述清楚,對以前工作情況可不作敘述;建議報告,要針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向上級提出一些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和措施,以供上級制定政策時參考;答復報告,一定要針對上級機關詢問的問題給以明確具體的答復,不要節外生枝;檢查報告,應著重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以便人們從中吸取教訓,從而避免類似事情的發生。正文的結尾,通常用「以上報告,請審核」、「請審閱」、「請查收」、「以上報告如無不妥,請批轉有關單位執行」等作結。不同種類的報告,結語不同,使用時要注意恰當、明確。
落款。包括發文單位名稱、發文時間、公章。
寫報告要以陳述為主,一般不作理論上的闡述,更不要說廢話套話;重點要突出,尤其是綜合報告,在寫作時要分清主次,做到點面結合,突出主幹;專題報告,要突出一個「專」字,自始至終要圍繞一項工作、一件事情、一個問題,不要旁生枝節。
2. 向上級徵求意見使用什麼類別的公文文體
如果在黨政機關工作,請咨詢本單位的辦公部門,他們一定清楚黨政機關公文形式和格式。
如果在企業,由於各企業的格式標准都不太一樣,就看要企業的內部規定了。總的說,如果該方案需要經上級批准,應使用請示文種,如果無需批准而只是匯報情況,應使用報告文種。
對於上級就某項工作要求制定方案,上報審批的,應使用報告文種,即關於上報某某方案的報告;
對於下發方案對下執行的,應為關於印發某某方案的通知,可抄送上級;
一般向上是匯報某某工作,而不是匯報某某方案。
行文目的對文種選擇發揮關鍵作用。
向上級匯報工作方案,最根本的目的是希望上級能夠批准或審查即將開始的工作計劃,希望上級能夠拿出明確的意見或態度,因此,應當使用「請示」,而不能使用「報告」。
根據行文規則,報告不得夾帶請示事項,請示可以有報告內容。上級可以不答復報告,但是必須答復請示(即下發批復)。
向上級匯報工作方案,使用請示,根據行文規則能夠得到上級書面答復,如果使用了報告,那麼就可能得不到書面答復,那麼這種匯報就沒有意義了。
向上級匯報工作方案,如果只是按照上級的要求進行備案,既不需要上級批准,也不需要答復,那麼可以使用報告。
3. 如何推動被巡視黨組織做好整改工作
巡視的成果運用好不好,關鍵看整改。巡視整改不僅僅是巡視結束後的整改,其應該貫穿巡視工作全過程,包括巡視前即知即改、巡視中立行立改、巡視後全面整改。
提前「布置作業」,指導即知即改。如何讓被巡視單位提前對照已經巡視過的單位所發現的問題,聞風而動,把能夠改的先改了呢?第九巡視組通過向被巡視單位羅列共性問題清單,採取提前「布置作業」的方式,有針對性地引導被巡視單位開展即知即改。以巡視市、縣為例,巡視組進駐前,先將已巡視的市、縣存在的共性問題羅列出來,以《巡視組備查材料清單》的形式發給被巡視地方,要求被巡視地方按照《清單》認真准備材料。從巡視實踐看,被巡視地方接到《清單》後,絕大多數認識到位,以此為契機積極查缺補漏,沒有整改的馬上整改,達到「即知即改」的目的。例如,被巡視的潮州市按照《清單》對全市黨紀政紀處分決定執行情況再次排查,不少沒有嚴格執行黨紀政紀處分的「漏網之魚」趕在巡視前被執行處分;佛山市三水區對鎮街紀委「三轉」落實情況再檢查,巡視組到來前,鎮街紀委書記分工全部調整到位,鎮街紀委職能全部轉到主業;湘橋區、高明區對審計整改情況進行再梳理,對3名直接責任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其中2人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僅此一招,不但直接落實「把紀律挺在前面」的要求,推動一些共性問題的解決,同時還達到「未見其人、先聞其聲」的效果,在巡視組到來之前,就已經在當地產生震動,為下一步巡視工作立勢、立威。
及時抓早抓小,督促立行立改。立行立改,重在「動作快」,關鍵是「問題准」,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形成震懾」。一旦發現某個問題,就應該雷厲風行、不等不拖,督促被巡視單位立即糾正,大步「行」,大膽「改」,遇到阻力時還要給被巡視黨組織撐腰鼓氣。第九巡視組注重抓三種類型問題的立行立改:第一類是頂風違紀問題。盯住十八大後、中央八項規定出台後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後的頂風違紀行為,緊扣黨的紀律開展監督檢查,把紀律當尺子,發現苗頭就及時提醒、觸犯紀律就揪住不放。第二類是幹部群眾最關注的問題。從巡視情況來看,虛報冒領、吃拿卡要、貪污挪用集體「三資」、惠農補貼和土地徵收補償款等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問題依然嚴重。第三類是明顯違規違紀問題。對明顯違反黨規黨紀的,甚至違法的問題線索,在履行上報程序後,應盡快移交當地紀委或政法機關處理。2014年初,廣東省形成了專報直通機制和優先辦理的原則:巡視組發現重要問題線索後,不必等巡視結束後再匯報,在基本情況了解清楚後,立即形成一事一報的巡視情況專報直報省委巡視工作領導小組乃至省委書記,領導小組領導當天批示,立即啟動核查,重要的涉嫌違紀違法的線索,組織骨幹力量優先辦理。抓住上述三類問題,督促被巡視單位「立行立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緊盯問題線索,推動全面整改。巡視結束後,如何保持震懾常在、如何讓被巡視對象真整真改、如何讓僥幸分子不敢囂張?第九巡視組通過抓「兩個重點」,推動全面整改。一是抓重點問題。重點問題就是巡視組發現的當地群眾意見最大、幹部反映最多、作風問題最嚴重、腐敗行為最多發的問題。通過抓重點問題的整改,以小促大,推動全面整改。二是抓重點線索。重點線索就是巡視組移交的重要問題線索,第九巡視組按照「凡准確必移交、凡移交必有果」的原則,對移交的每條線索,都安排專人跟蹤,確保巡視成果能夠件件有著落、事事有迴音。
4. 中央巡查巡視要求整改的四類十四項問題是哪些內容
可以到當地政府網站查詢。
5. 向巡視組報告情況抬頭怎麼寫
某某巡視組:
現將巡視反饋問題整改情況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