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治理生態
Ⅰ 中國四大生態環境問題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自然原因:黃土特性:黃土結構疏鬆,易溶於水。氣候:降水集中在7、8月份,多暴雨。植被:地表光禿裸露,缺少植被保護。人為原因:開墾、采礦、修路等活動,使地表疏鬆。
措施:從目前國內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項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們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們是一個統一體,在實施過程中不可分割,缺一不可。一方面,採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檔土壩等工程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黃土高原必須遵循客觀規程,走「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華北平原鹽鹼化的原因:1、華北氣候乾燥,尤其在春季。水分蒸發快。2、漫灌,黃河河床抬升等使地下水位高。 由於毛細作用使地下水上升至地表蒸發留下水中的鹽分。日積月累,土壤中的鹽分增多,造成土壤鹽鹼化。
治理措施:1、推廣節水灌溉技術,如:滴灌、噴灌等,2、種植耐鹽植物。3、施用酸性的過磷酸鈣或有機肥調節PH。4、開挖一定深度的排水溝以降低地下水位。
長江流域的洪澇災害:1.夏季降水集中.中下游地勢低平
2.流域面積廣 匯水面積大,尤其是夏季風反常年份,南北支流同時進入汛期,流量劇增.
3.破壞植被,陡坡開荒,圍湖造田.水土流失嚴重,水面上升,湖泊分洪蓄洪能力降低.
措施:植樹造林,退耕還湖,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彎曲段裁彎取直,加固堤壩,修建分洪蓄洪區.
西北地區荒漠化的原因:
一、 自然原因(荒漠化的基礎和潛在原因):
1、 氣候乾旱,降水少,大風日數多且風力強盛。2、 地面多沙質沉積物,風沙剱害嚴重。
3、 地表徑流少,河流欠發育。4、 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保護。5、 氣候異常。
二、 人為原因(荒漠化的主導因素):
1、 過度放牧2、 過度樵採3、 過度開墾4、 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5、 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
荒漠化防治的具體措施:
1、 合理利用水資源2、 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構築防護林體系3、 調節農、林、牧用地之間的關系,應該退耕還林,退耕還牧。4、 採取綜合措施,多途徑解決農牧區的能源問題
5、 控制人口增長
Ⅱ 大家好,中國大學里有關於治理大氣污染,改善生態環境的農林專業有哪些
農林來專業有關生態環境的一般只是指植自物修復這一塊。如果是讀本科,則農林專業沒有關於環境治理的;如果是讀研,則看導師的課題方向有沒有改善生態環境這方面的,大氣污染治理方面肯定是沒有的。你可以看下環境工程專業,主要針對對大氣污染、水污染、雜訊污染、固體廢物的處理,屬於工學。
Ⅲ 怎麼樣才能做到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格局
如果要做到全國動員,全民動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生態環境治理格局,就需要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遵守《環境保護法》,保護環境,消除污染,愛護環境。
Ⅳ 秦嶺環保治理對中國生態平衡有何意義
巍巍秦嶺,素有「國家中央公園」之稱,是我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是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和天然氧吧,被稱為中國的脊樑、華夏民族的龍脈。保護秦嶺生態環境,使命光榮、職責重大;整治秦嶺北麓違建,守護好秦嶺綠水青山,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Ⅳ 我國加強環境污染治理的重點是
重點是監管、資金和技術。宣傳教育的重點是告訴社會群眾什麼是有害的,這個我們國家的宣傳還很不夠。很多好壞都不是很客觀的,大多以訛傳訛。
Ⅵ 高中地理題 中國為治理生態環境修魚鱗坑分布在中國哪兒
主要在黃土高原地區。
為減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有一定蓄水容量、交錯排列、類似魚鱗狀的的半圓型或月牙型土坑,坑內蓄水,植樹造林。
Ⅶ 中國環境保護的具體措施有哪些
環境保護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國家對環境保護越來越重視.而要做好環境保護的具體工作,就必須遵循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那就是要充分利用價值規律,要發揮競爭規律的作用,要支持資源的優化配置.
1、組織措施
主要是建立環境保護的管理機構和監測體系。
2、經濟手段
三廢處理設施、除塵設施、污水處理設施、雜訊防止設施;綠化;放射性保護;環境監測設施;復墾造田等。投資的來源,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新建及改擴建項目的工程基建投資;主管部門和企業自籌資金;排污回扣費,即環保補助資金。
3、環保資金來源的政策性措施
為保護環境和治理污染,國務院和有關部門制定了《污染源治理專項基金有償使用暫行辦法》、《關於工礦企業治理「三廢」污染開展綜合利用產品利潤捉留辦法的逼知》、《關於環境保護資金渠道的規定的通知》等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保證了環境保護與治理經費有一個重要來源。一些省、市、區也制定了相應的法規,
《綱要》強調,要實行強有力的環保措施:一是落實環境保護責任。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和各部門主要領導是本轄區和本系統環境保護的第一責任人。對環境保護主要任務和指標實行年度目標管理,定期進行考核,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二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根據生態環境的要求,進行產品和工業區的設計與改造,制訂和實施循環經濟推進計劃,實現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三是加大環境保護投入。各級政府要將環境保護列入本級財政支出的重點內容並逐年增加,加大對流域區域污染防治、環保試點示範及環保監管能力建設的資金投入。四是加強環境保護監管。建立健全國家監察、地方監管、單位負責的環境監管體制。健全環境監測、預警和應急體系,防止特重大環境污染事件的發生。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重點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嚴格實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排污許可、環境影響評價、清潔生產審核、強制淘汰、限期治理、環境標識和認證制度。五是提高公眾參與程度。對涉及公眾環境權益的重大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通過聽證會、論證會或公示等形式,充分聽取公眾意見。六是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進一步提高環保裝備技術水平。建立和完善污染治理設施投融資機制,鼓勵各種社會資金投資污染治理設施建設。七是擴大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先進環保技術與管理經驗。參與國際公約和有關貿易與環境談判,履行相應國際義務,維護國家環境與發展權益
Ⅷ 中國的環境生態治理企業在中國的發展現狀和前景 煩請專業人士回答,謝謝。
生態環來境是指影響人類生存與自發展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數量與質量的總稱,是關繫到社會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復合生態系統。生態環境問題是指人類為其自身生存和發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對自然環境破壞和污染所產生的危害人類生存的各種負反饋效應。你說的是哪方面的生態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