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治理模式
1. 鄉村振興心中心任務是什麼
第一個主要任務,產業興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點,我們要通過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構建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三要素生產力,來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體制導向,實現由大國向強國轉變。這就是要實現的產業振興的要求。
第二個主要任務,生態宜居。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關鍵,我們要樹立良好的生態、宜居的環境,是農村發展的優勢和財富,也就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同時,我們還要推動農村的自然資源、資本、資產加快生產,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第三個主要任務,鄉風文明,我們要繁榮農村文化,要通過培育文明鄉風提高農民的文明程度。
第四個主要任務,治理有效。現在農村人口結構38婦女、61兒童、99老人,社會治理、社會服務跟不上,所以我們搞鄉村振興要加強完善社會治理。一方面要建立適應發展的治理體制,這次又特別提出要採取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治理方式,搞好鄉村治理工作,這也是治理能力現代化體系。
第五個主要任務,就是生活富裕,這里講的生活富裕當然要增加農民收入,但是不止是增加收入的問題,不止是富口袋的問題,我們還要富腦袋,我們要提高農村的民生保障水平,這是五個重點任務。
(1)鄉村振興治理模式擴展閱讀:
實施意義
鄉村是具有自然、社會、經濟特徵的地域綜合體,兼具生產、生活、生態、文化等多重功能,與城鎮互促互進、共生共存,共同構成人類活動的主要空間。鄉村興則國家興,鄉村衰則國家衰。我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鄉村最為突出,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特徵很大程度上表現在鄉村。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後勁也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2. 怎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鄉村振興,必須要採取超常規振興措施。一方面,繼續推動要素配置、資源條件、公共服務向農業農村傾斜,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短板,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另一方面,要在城鄉融合發展制度設計、政策創新上想辦法、求突破,進一步調整理順工農城鄉關系,顯著縮小城鄉差距,真正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令人羨慕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家園。
鄉村振興,始終要抓住產業興旺這個重點。「產業興旺」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生產發展」的升級版、升華版。鄉村振興歸根結底是發展問題,始終要靠大力發展農村生產力來解決。一方面,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推動種植業、畜牧業、漁業、農產品加工業等轉型升級,努力向現代農業邁進。另一方面,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支持和鼓勵農民參與並共享農村「雙創」的紅利。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這一切最終都要落在農民增收上,落在農民福祉的增加上。
鄉村振興,必須全方位縮小城鄉差別。鄉村振興絕不僅是經濟的振興,也是生態的振興、文化的振興、教育的振興、科技的振興、社會的振興。新農村建設的「村容整潔」升級到「生態宜居」,強調了農村生態建設要由表及裡,由物及人,要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農業農村現代化,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特別是生態美好的嚮往。「管理民主」升級到「治理有效」,既強調了由管到治的治理思維,也強調了要從注重基層民主制度建設過程到追求農村社會穩定結果的更高要求,更注入了「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新內涵。
3. 實施鄉村戰略的總要求是什麼
產業興來旺、生態宜居、鄉風自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才能科學制定戰略規劃,走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
(3)鄉村振興治理模式擴展閱讀: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原則:
堅持黨管農村工作。毫不動搖地堅持和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把實現鄉村振興作為全黨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動,做到認識統一、步調一致,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資金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加快補齊農業農村短板。
4. 鄉村振興戰略比新農村建設是質的提升嗎
是的。
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鄉村領域的具體落實,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將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與新農村建設相比較,內涵與外延都有很大的提升。
1、「產業興旺」代替了「生產發展」,突出了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
2、「生活富裕」代替了「生活寬裕」,標志著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
3、「生態宜居」替代了「村容整潔」,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鄉村建設極其重要的位置;
4、「治理有效」替代了「管理民主」,強調治理體制與結構的改革與完善,強調治理效率和基層農民群眾的主動參與。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四點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農村產業興旺的基礎,發展現代農業是產業興旺的重要內容,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鄉村治理機制的改革與完善。
(4)鄉村振興治理模式擴展閱讀: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在鄉村領域的具體落實,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升級版。將鄉村振興戰略的內容與新農村建設相比較,內涵與外延都有很大的提升。
「產業興旺」代替了「生產發展」,突出了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生活富裕」代替了「生活寬裕」,標志著農民群眾的生活水平要有更大的提高;「生態宜居」替代了「村容整潔」,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了鄉村建設極其重要的位置;「治理有效」替代了「管理民主」,強調治理體制與結構的改革與完善,強調治理效率和基層農民群眾的主動參與。
5. 鄉村振興要怎麼做
鄉村振興可以從以下五大個方面著手,
1.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與支撐。
2.推動鄉村綠色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寶貴財富和優勢。
3.打造鄉村文明新面貌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既要有傳統農耕文化的歷史傳承
4.建設現代鄉村治理體系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石。要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
5.提升農民群眾富裕生活 鄉村振興,根本是生活富裕,前提是擺脫貧困。
6. 能體現鄉村振興中治理有效的古詩句有哪些
體現鄉村振興中有效的詩句,我覺得現在這些詩句好像還沒有這樣的,你可以仔細的,在網上去查一下這樣的相關資料就可以。
7. 鄉村振興方面的計劃哪家的好
了解一下槐德公司的助力鄉村振興3175計劃,模式很超前,完美解決精準扶貧問題
8. 環境整治可以促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嗎
據報道,日前農村部部長表示,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報告提出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這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任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要求。
這既是國家整體戰略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在農村的具體體現,良好的人居環境是廣大農民的殷切期盼,保護好綠水青山和田園風光,留住獨特的鄉土味道和鄉村風貌,是鄉村振興的當務之急。
未來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扎實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
文章來源:央廣網
9. 廣東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計劃在多少年實現根本改變
廣東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計劃在10年實現根本改變。
2019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了《廣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並發出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規劃》提出,按照「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當好「兩個重要窗口」的要求,著力打造農業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農村基層治理的示範區、農村綜合改革的試驗區,力爭3年取得重大進展、5年見到顯著成效、10年實現根本改變,在全國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9)鄉村振興治理模式擴展閱讀
廣東省強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要求:
一要堅持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確保我省農村如期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力攻克精準脫貧最後堡壘,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推動相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二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力發展富民興村產業,切實抓好「廣東技工」「粵菜師傅」「南粵家政」等民生工程,持續推進「萬企幫萬村」行動,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深入實施「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加快創建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
三要加強黨委對「三農」工作的領導,進一步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落到實處。堅持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制度政策,全力完成好「三農」工作目標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