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長江污水治理

長江污水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17 01:33:57

『壹』 保護水資源的措施

一、積極推進節約用水,提高用水效益。
1、是嚴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制度。對建設項目取水、用水實行水資源論證制度,強化取水許可審批,從源頭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國務院批復的分水方案,在黃河流域實行了取水總量控制。全國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了用水定額,實行計劃用水。
2、是加強農業節水。1998年以來,各級財政投入資金200多億元,社會和農民投入600多億元,重點開展灌區節水改造,發展節水農業。全國建設600個節水增產重點縣和1000多個節水示範項目,節水灌溉面積已達到3.2億畝,形成300多億立方米的年節水能力,新增糧食綜合生產能力400多億公斤。建立了近300個旱作節水農業示範基地,在近3億畝農田中推廣非工程節水技術措施。全國農田灌溉面積畝均用水量從1993年的529立方米降至2003年的430立方米。
3、是推進工業和城市節水。出台了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有關政策,原國家經貿委、水利部等六部委於2000年10月聯合印發了《關於加強工業節水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工業節水的目標和具體政策措施。先後發布了兩批《當前國家鼓勵發展的節水技術、設備(產品)目錄》,禁止引進高耗水、高污染工業項目,鼓勵發展節水高效、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品升級換代,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由1998年的55%提高到2002年的62%。全國各城市加快了城鎮供水管網改造,積極推廣使用節水器具,開展了各類節水示範區建設,城市年節水量約38億立方米。
4、是深化水價改革。國務院下發了《關於推進水價改革促進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通知》。發展改革委和水利部聯合頒布了《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完善了水價的形成機制和管理手段。2003年全國水利工程供水價格達到每立方米3.3分,比1991年提高2.3倍,促進了節約用水,供水成本得到一定補償。城市供水初步實現由福利型向商品型轉變。目前全國已有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征水資源費,60多個城市實行階梯式水價,300多個城市開征污水處理費。
5、是開展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水利部在甘肅張掖、四川綿陽、遼寧大連、陝西西安開展了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共開展了94個省級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張掖市通過積極探索,形成了「總量控制、定額管理、以水定產(地)、配水到戶、公眾參與、水量交易、水票流轉、城鄉一體」的節水型社會建設運行機制和體制,通過調整產業結構和推廣各項節水技術,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度削減了用水量,完成了黑河分水任務,實現了當地經濟增長和促進下游生態修復的雙贏。


二、加大水污染防治和水資源保護工作力度,修復生態環境。
1、是加強水污染防治。「九五」以來,國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推進清潔生產,淘汰關閉浪費水資源、污染水環境的小企業,僅淮河流域1994年以來就先後關停了近5000家污染嚴重的小企業和生產線。組織開展了「三河三湖」、三峽庫區、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區及東線工程沿線、北京市、環渤海等重點流域、區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全國共設置了760多個監測斷面,組成了國家水環境質量監測網,建成了117個水質自動監測站,實現了監測數據實時傳輸。在重點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環境應急體系,提高了對突發性污染事件的應變能力。到2003年底,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五」計劃安排的工程項目已完成32%,全國污水處理總能力達到6626萬立方米/日,城鎮污水處理率為42.3%。在經濟快速增長、人口不斷增加的情況下,重點流域水質急劇惡化的勢頭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
2、是強化水資源保護。全國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按《水法》規定批准實施了水功能區管理制度,七大流域和部分省份按照水功能區定期公布水資源質量狀況報告。核定了三峽庫區、黃河幹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沿線及中線水源區等水域納污能力和限制排污總量意見。完成了全國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強了入河排污口的監督管理。組織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聯防,開展淮河水質監測預報、閘壩防污調度等工作。
3、是採取積極措施,修復生態環境。從1999年起,對黃河流域實施水資源統一調度,在連續5年來水偏枯的情況下,實現幹流不斷流。國務院批復了《黑河流域近期治理規劃》、《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綜合治理規劃》,這兩個規劃實施以來取得顯著成效。黑河連續幾年向下游輸水,乾涸多年的終端湖泊東居延海出現了36平方公里的水面。我國最大的內陸河塔里木河,斷流20多年的下遊河道,從2001年起恢復過流,尾閭台特瑪湖水域面積最大達200多平方公里,兩岸大片胡楊林復甦,兩大沙漠中間的綠色走廊重現生機。實施引江(長江)濟太(太湖)工程,緩解了太湖流域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的趨勢。組織實施了南四湖應急生態補水、扎龍濕地補水、引察(察爾森水庫)濟向(向海濕地)、引岳(岳城水庫)濟淀(白洋淀)等水資源調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生態和社會效益。組織開展了全國牧區水利、小水電代燃料、黃土高原淤地壩等工程建設,加強了水土保持工作,鞏固了退耕還林成果。啟動了全國地下水保護行動計劃,強化了對地下水的保護和超采區的治理。濟南市停涌多年的趵突泉實現復涌。蘇錫常等超采區實現全面禁采,地下水位開始止降回升,地面沉降速率顯著降低。


三、優化配置水資源,促進水資源可持續利用。
1、是農村飲水解困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農村飲水困難問題,制定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00年,國家啟動了全國農村飲水解困項目。5年來,中央安排國債資金98億元,地方各級政府配套和農民自籌資金90多億元,累計解決了5700多萬人的飲水困難,提前完成「十五」計劃中解決農村人口飲水困難的任務。人民群眾把這項工程稱為「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2、是加強了水資源配置和防洪減災工程建設。國務院批准實施了南水北調工程總體規劃,南水北調東線、中線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國家「十五」計劃重點水資源配置工程相繼開工建設。完成了甘肅引大入秦、青海黑泉水庫、四川大橋水庫、寧夏扶貧揚黃等一大批西部地區重點水利工程,新增供水能力500億立方米。全國年供水能力達到近6000億立方米。1998年以來,加強了以大江大河堤防為重點的防洪體系建設,長江干堤加固基本實現預定目標,全面加快了淮河災後重建工作和治淮骨幹工程建設,黃河和其他大江大河大湖重要堤防、重點海堤、清淤疏浚等項目建設進展順利。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目前已基本完成了第一批1191座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
3、是加強流域、區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調度。依據《水法》,進一步明確了流域管理機構的法律地位和行政職能。各地根據當地水資源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深化水管理體制改革,北京、上海、黑龍江、海南實現了涉水事務的統一管理。先後9次實施引黃濟津,2次實施從山西、河北向北京集中輸水等應急措施,保障了連續5年乾旱的京、津地區供水安全。針對近年來乾旱缺水的嚴峻形勢,各地加強了水資源統一調配和抗旱工作,保證了群眾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正常用水,維護了社會穩定。
4、是加大了非傳統水源開發利用力度。2003年全國工業循環冷卻海水利用量達330億立方米,海水淡化年產量1130萬立方米。城市污水集中處理回用量每年達6億立方米。北方和西北缺水地區普遍加強了雨水集蓄利用。按照人水和諧的理念,積極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轉變,通過完善防洪和抗旱調度方案,科學調度,運用河道、窪淀蓄滯洪水,開發利用洪水資源,回灌地下水。

拓展資料:

全球淡水資源不僅短缺而且地區分布極不平衡。按地區分布,巴西、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印度尼西亞、印度、哥倫比亞和剛果9個國家的淡水資源佔了世界淡水資源的60%。約佔世界人口總數40%的80個國家和地區約15億人口淡水不足,其中26個國家約3億人極度缺水。更可怕的是,預計到2025年,世界上缺水人口將增長一倍,40個國家和地區將面臨淡水匱乏。我國人口眾多,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雖然我國也是水資源大國,但人均淡水資源只佔世界人均淡水資源的四分之一。

保護水資源網路

『貳』 生態環境部出什麼「狠招」治理水污染

4月20日消息,嚴控渤海圍填海、推進長江沿江生態岸線改造、治理黑臭水體……生態環境部19日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水污染防治的多項舉措和計劃。機構改革後,這個新組建部門針對海洋污染、流域水環境污染等問題,有了更多施展空間和更強治理力度。

資料圖:海口市2017年著力治理城市內河(湖)污染。圖為經過排水、露出部分湖底淤泥的東西湖。

治理黑臭水體

――將開展專項行動,全面摸清問題

針對黑臭水體,生態環境部也將動真格、下狠手。

據介紹,生態環境部聯合住房城鄉建設部將於5月初啟動2018年黑臭水體整治環境保護專項行動,范圍涉及36個重點城市(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及全國其他部分地級市。

本次專項行動,以群眾的滿意度為首要標准,以黑臭水體整治工作為著力點,借鑒督查、交辦、巡查、約談、專項督察「五步法」經驗,全面摸清黑臭水體整治工作進展及存在的問題,督促地方加快補齊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短板,從根本上解決黑臭水體問題。

張波強調,今年9月-10月還要對交辦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巡查,提出約談的建議,對約談後依然整改不力的,將會納入中央環境保護部督察進行問責。

來源:中國新聞網(北京)

『叄』 酈道元筆下那雄奇險峻的三峽,已成為舉世矚目的水利工程。你想對昔日三峽工程的建設者們說些什麼請寫300

三峽大壩已經建成,請說說你對三峽工程的認識和看法。
任建樺 我認為.有利也有弊,但是利大於弊.首先說弊:是生態系統的改變,從河流變湖泊,一些生物可能會絕種.比如到上游產卵的魚,巨大的水體會影響到局部的降水等.利是發電量增大,省煤,清潔空氣,防洪和通航,帶動經濟的快速增長等. 回答完畢
張繼蘭 那其實是一個很深的話題。對三峽工程的認識就是談談她的好與壞。三峽的好在於她能防洪,灌溉,養殖等;能夠支持中國偌大人口的生活用電和工業用電問題;讓重慶夏天的氣溫下降1.2攝氏度,冬天上升1攝氏度;有利於重慶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經濟發展;其不好的方面在於:淹沒了庫區周邊地區的文物古跡;破壞了沿岸的生態,對於大多的周邊的動植物的生存有影響。我認為三峽工程是在目前的階段利大於弊的。還有她的一個防護工程也應當值得大家的關注。三峽工程是很多年前就在討論的問題。她是歷史和現實的結合體。她的出現改變了很多東西,是順應社會的發展,也丟了很多的東西,這就需要我們做一定的補救工作。那麼我們的綠色營就是很好的一個窗口 .環境。可以看看我們周圍的江水,就知道了。其實堤壩的修建積聚很多的泥沙在大壩的周圍,水的渾濁,還有中下游的泥沙的減少對環境都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工商 熊婧 三峽工程是一項很大的工程建設,它的建成可以起防洪,對長江中下游的洪水有防範作用;可以發電,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三峽水資源豐富,可以帶來很大的社會經濟效益;對航運也有促進作用,三峽水庫可以改善川江航道對長江航道的限制。
但是三峽大壩的建設也環境帶來了一定的 威脅,會引起消落帶等一系列問題,也將 給周圍的居民生活環境帶來考驗。
但是只要環境專家及時的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 和盡力的去解決,那麼三峽大壩必將造福人類。回答完畢!
西大)戚宇 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特別是電力需求猛增的情況下,三峽工程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它可以有力的解決中國南方的能源危機,穩定電價.它帶來的環境問題在初期沒有得到很好的評估,如消落帶問題等,這也是每一個大壩無法避免的.但現在還來得及,應該站在歷史的高度上,對人民負責,解決對人民生活有重大影響的問題,如果只注重經濟效益,會對三峽的有效利用帶來影響,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所到影響.如果現在不解決好這些問題,以後等事態惡化,無法控制的時候才警醒,就要花費更大的代價.
後工陳光偉 三峽大壩的建成肯定是利大於弊的。它可以防洪,發電,增大船隻載物的運輸量,它可以象葛洲壩那樣被我們子孫後代津津樂道。但是大壩的建成肯定有它的弊端,比如這次重慶綠色營要去考察的消落帶,它是一個潛在的頗具威脅的生態污染。我查看了關於消落帶的幾乎所有的資料,我覺得現在最理想的解決辦法是種特定的植物,但是還沒有研製成功,我們此行考察我覺得可以再想一個更好的辦法,出來一個更好的結論,這要具體去實地考察了再定。三峽這個話題太大,我只能選一個面回答。回答完畢
重大 何剛 三峽大壩從提議提出到建設過程一直充滿爭議,其中不乏有些說法聳人聽聞,到底其中的關系是怎樣的,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是我想參加這次綠色營的主要原因
三峽大壩已經建成,現在我們要做的是怎樣把其中的隱患減少,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盡管三峽建設前經過了很多論證,但是人類現在所認識的自然是很有限的,這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工程,就像是在做一場很大的生態實驗,一旦實驗失敗,後果是非常嚴重的!
三峽工程對經濟建設和防洪的巨大作用我就不說了,主要說下隱患:
1. 污染問題
庫區沿線包括重慶市在內的數十座大中小型工業城市日夜向三峽排污,沿江135米以下的工廠、礦山、醫院、墳塋、廁所、垃圾堆.....都要淹入江底。而將被大壩擋住、不再痛快東去、浸泡著這些污物的水庫水,就成為沿庫百姓的唯一飲用水源。蓄水後長江幹流流速減緩,自凈能力降低,污水和垃圾疊加,今後三峽水庫水質如何保證?而在陡峭的峽谷地帶清理如此大量的垃圾、建立如此眾多的污水處理廠,其工作量之大、技術之難、需要資金之巨,是難以想像的。
2. 泥沙問題
三峽壩址多年平均徑流量4510億立方米,1995至1990年平均年輸沙量5.21億噸,平均含沙量1.19千克每立方米。水庫建成後,上游水位抬高,流速減慢,必然要發生水庫泥沙淤積,三峽水庫也不例外。三峽工程怎麼處理泥沙淤積問題?會不會重蹈當年三門峽的覆轍?同時三峽工程初期蓄水後,清水下泄,下泄江水泥沙含量下降導致挾沙能力增強,下荊江河床沖刷嚴重,這樣可能造成下游大堤崩岸。今年三月底我的家鄉湖南嶽陽的長江大堤多處發生甭岸,這與清水的沖刷有很大的關系。
3. 生態問題
高峽出平湖,三峽工程造就的如此大的一個湖對當地氣候有什麼影響?會不會因為蝴蝶效應而影響其他地區的氣候?同時魚類的洄遊問題怎麼解決,葛洲壩建設中雖然給魚類留了洄遊通道,但是魚兒並不知道那是給它留的通道,都不從那走,這些魚類的繁殖受到了很多的影響,這些無疑會對長江的生物鏈產生惡性影響。
4. 地質災害問題
在三峽蓄水過程中,水位線每年在135米到175米之間波動,水量每年的波動都在三四十米之間,由於這種水的波動,加上水位的變化,對地質的穩定性提出了挑戰。原來穩定的滑坡體,或者是圍堰體,出現這樣的情況以後,會危害原來的平衡。地質災害會不會頻繁的發生?據一些專家的預測,水位達到175米,2009年以後的幾年,可能地質災害的發生還要增加,而不是減少!
同時三峽工程還面臨很多其他的挑戰,如此多的移民怎麼安置才能使民意穩定?庫區不計其數的寶貴文物如何搶救?大壩的安全問題,如何保證大壩在軍事打擊,恐怖襲擊中的安全,怎樣防止大壩落入某些別有用心的人的手中?還有三峽預期是要促進長江的航運,但是現在卻因為通過能力沒有達到預期的那麼好成了長江航運的瓶頸,要通過翻壩才能順利通航,三峽工程中還有多少沒發現的隱患呢?
重工 鄢秋娟 很多人都在關心三峽工程的問題,不僅僅是我們,很多專家學者,甚至是普通市斤老百姓都在談論這個話題,我想,這體現出我們社會關注環保的人們越來越多,大家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強,這是值得我們高興的。不過每件事都有利有弊,就要看它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對於三峽工程,我認為,國家花這么多人力物力來辦這件事,肯定是事先經過大量考察的,按道理上來說應該是利大於弊。不過實際的效果如何,是不是像修前預料的那麼好,就有待於以後的觀察了。不過不得不承認,在修建過程中的確出現了不少問題,比如庫區環境問題,消落帶治理措施問題等等,我想,真正該關心的是,如何把這些實際問題解決掉,怎樣使三峽工程對環境甚至對社會經濟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這才應該是我們關注的焦點。補充一點,我覺得三峽工程到底對環境影響怎麼樣,應該聽聽專家的意見,因為他們畢竟比我們專業,考慮問題比我們實際而有意義,我們只有從純熱愛的角度去考慮。回答完畢。
張璐琳西南大學 在所有的危害河流的行為中,沒有比建設大壩帶來的影響更為直接更長久了,因為大壩可以改變一條河流的水文,也就是它的循環系統,這些改變會影響到整個流域。
從感情上來講,我反對修建大壩,而大壩之爭從來沒有停止過。大壩帶來的是少數人更大規模的地浪費用水,而為此付出代價的是往往是那些農村裡的窮人們,他們失去了水和土地,漁業和林業生產都遭受了損失。盡管經過了一個世紀的大規模的建造水壩,仍然有13億人不能使用上干凈的淡水,超過30億的人缺少足夠的衛生設施。所以我們要鑒別一下,我們真的是不是需要這么多的電力和水源。更多的電力供應真的是那麼必須嗎?如果是,最好的發電方法應該是什麼?我們應該反思如果減去犧牲生態環境和水資源配置不合理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我們真正得到的到底有多少?從目前來看,三峽工程雖然完成,但很多的未知因素的對人類、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威脅我們似乎沒有預見到,未來我們將面臨著什麼,似乎誰也不知道,其對重慶的區域環境的影響慢慢的將深入,現在好像不太明顯,以後的誰也說不清楚,我們不要老為大壩的正面的好處迷失了眼睛,人們往往比這些東西沖昏清醒了頭腦,冷靜的去思考和分析,外來生物的侵入和消落點等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其他的未知危害在進行中,我們應知道,大壩的後遺症將一直伴隨著它的年輪,巨額的債務、大量的移民、環境的健康、生態景觀、泥沙淤積等,我們應認識到:大壩在規劃時,前提有問題,效益被誇大,危害被漠視,而其他比如社會公平、文化延續、生態保護等卻被忽略。 我們現在希望能更多的去關注問題的內心,為了給環境一個交待,開始了,路沒有盡頭,關注從來也不會停止。切實的去去為人類的生活環境安全負責,為這個最後的家園的純凈而努力。
鄧少楨 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對於它的建成,我們有著引以為自豪的一面,這也是國家綜合國力強盛的一個體現。但是關於它的爭論卻從沒停止過。首先,它的建成將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每年所發的電量可以幫助我國節約巨大的煤,從而將為減輕我國的的環境污染貢獻巨大的力量;其次,它的建成將使長江的航道更為暢通,屆時,萬噸貨輪將可直達重慶,不僅利於交通,更將為整個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提供大便利。然而,它的建成也必將帶來巨大的環境問題與社會問題。首先,它將淹沒廣大的土地資源,使許多的人民不得不搬遷;其次,它也使許多的文物將永埋水底,會使文物產生較大的破壞。總之,它的建成必將導致生態的破壞。回答完畢
代世勇(科技) 修建三峽大壩這個方案也有弊端,主要集中在泥沙和水質上。夏季成庫水深不超過15米,冬季不超過20米,泥沙容易在壩前淤積。但是如果泥沙淤積量過大,前置庫減少消落帶生態危機的作用將大打折扣。前置庫形成後,如果不按照三峽工程環保要求嚴格處理上游垃圾和污水,對於開縣來說盡管開縣希望未來成為一個濱水城市,但是有可能面臨的又是一湖臭水。以及造成許多環境問題影響庫區人民,改變生態環境,氣候, 修建三峽大壩這個方案固然好,是國家的重點大工程,利國利民,是站在國家以及長遠的角度思考的,更深更廣泛,造福侄孫後大,有利國家建設,社會發展,每年會為社會提供很多的能源。不過,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有壞,三峽大壩的建設可能是犧牲小的而造福大的吧,省煤,省電,還防洪等望採納!

『肆』 為綜合治理長江提兩條合理化建議

1 退田還湖、修建大壩 ,植樹造林、建造水庫
2 把沿江的污染企業關閉或者嚴格控制污水排放量,且要處理污水.

『伍』 面對湖水被嚴重污染,有人建議:①建立攔污閘,對入湖污水預先進行治理;②將長江水引入沖洗,使死水變活

方案①對於在湖中已經污染了的湖水不能治理,只是對入湖污水預先進行治理,不可取,方案②會使長江水受到污染,也不可取,只有方案③既起到了凈水作用,又能產生沼氣,可以利用,是最好的處理方案.
故答案為:③;
方案①對於已經污染的湖水沒有處理;方案②污水流入長江後會造成二次污染.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