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基層社會治理不

基層社會治理不

發布時間: 2020-12-16 19:42:00

❶ 基層社會治理為什麼失效

律達網
這是張靜的一篇論文的闡述;
因為上個世紀中葉建立的雙重治理體系正在大規模瓦解,存在於基層的利益平衡、糾錯、應責、代表和庇護機制,能夠服務的人群大幅度減少。而政府的「間接治理」角色,即,不直接處理治理問題,對單位不對個人的工作方式,使之沒有可能發展出面對當事人應責、代表和庇護職能。這可以解釋為何公務人員習慣於推諉,及其為何「治理能力」不足,因為在雙重治理體系中,政府的審批、指示地位,使之將具體的治理責任交給單位,而不是自己。當單位治理發生瓦解時,相對於受眾的需要,真正擔當治理責任的組織大大減少,這是基層社會治理失效的原因。

❷ 基層社會治理面臨哪些突出難題

基層社會治理存在的突出問題

矛盾糾紛不易化解。隨著我國進入社會轉型期,舊有的城鄉二元結構逐漸瓦解,新的利益群體和階層不斷產生,隨之各種新的利益訴求不斷涌現,解決這些問題不僅缺乏一些制度規范,也缺乏有效的實踐經驗,導致一些矛盾問題久拖不決。同時,隨著經濟發展的進一步加快,涉法涉訴、征地拆遷、安置補償、環境污染等問題不斷增多,這些矛盾和糾紛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並且難以在短時間內輕易化解,這給基層社會治理提出了難題,也給社會安全穩定埋下了隱患。

安全防控壓力不斷加大。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進一步轉變,農村的治安形勢不容樂觀,壓力不斷增大。尤其隨著農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數量的不斷增多,很多針對目標人群的刑事犯罪居高不下。一些從事邪教活動等不法分子把農村作為進行違法活動的重點,加之老人和兒童的辨別能力和防範意識有限,極易產生各種群體性問題。

提供服務能力相對不足。隨著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權利意識的增強,需要基層社會治理提供更加多樣化、優質化、科學化和人性化的社會服務。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受資金、人員、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制約,很多基層社會治理機構無法有效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提供給人民群眾的社會服務還存在數量不足、方式落後等諸多問題,亟需加以解決。

人員隊伍建設難度加大。就基層社會治理的現實情況看,主要存在幹部隊伍的整體水平不高、缺乏年輕幹部、工作積極性和能力素質不足等問題,極大地影響了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提高,也損害了基層幹部隊伍的形象。當前,雖然通過「大學生村官」等活動,解決了一部分人才缺乏的問題,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這些問題需要出台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解決。

❸ 如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適應社會治理新常態

打造基層社會治理新平台,建立高效多元的服務和矛盾疏導化解機制。

(一)整合公共資源,拓展服務功能,打造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新平台。

隨著社會建設的不斷推進,構建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的任務越來越重,對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二)實行網格管理,推動幹部下沉,把服務和矛盾預防化解在田間地頭。

在安排好「一辦」和「中心」辦事窗口的輪值服務人員外,其餘80%的鎮幹部按網格化管理包組、包片、包戶模式,每周3天以上的時間深入責任網格範圍內走訪、服務群眾,擔當起政策法規的「宣傳員」。

(三)注重多元治理,凝聚共治合力,力求群眾的問題更多地讓群眾解決。

社會治理服務中心積極鼓勵培育基層各類社會組織,尤其注重培育村民理事會、水利協會等矛盾化解類社會組織,引導廣大群眾有序參與公共事務,反映訴求,協調關系,化解矛盾。

(四)強化支撐保障,全面系統推進,形成常態長效活力機制。

強化信息化支撐,開通手機版社會治理服務「一冊通」,網格內重要信息和工作開展情況通過簡訊方式向鎮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傳輸,實時進行分類、交辦、催辦、查詢、歸檔,實現情況及時掌握、矛盾及時化解、結果及時反饋、服務及時跟進,提高社會治理的現代化、規范化水平。

(3)基層社會治理不擴展閱讀: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適應社會治理新常態的背景:

服務群眾不到位、干群關系不密切,日益成為影響農村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基層社會治理面臨新挑戰。

十八屆三中全會首次在黨的重大決定中,鮮明地提出「治理」這一概念,將「社會管理」表述變成「社會治理」,體現了由一元單向治理向多元共同治理的結構性變化,是黨在政治理念上的一次高度升華。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確提出要「創新社會治理體系」,實質上就是要增強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轉變社會治理方式、提升預防化解社會矛盾水平,切實解決好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社會問題,這是各級黨委和政府工作的重要內容。

❹ 如何提高基層社會治理

這個一定要立法執法,守法,這樣子才可以的。

❺ 基層社會治理調解機制在基層社會治理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隨著單位人變為社會人,社會管理的重心轉向基層社會。社會治理結構的轉型面臨多元治理主體發育不足,參與機制的缺乏,行政功能部分替代。如何避免基層治理的「過度行政化」和社會自組織的「邊緣化」是當前面臨的「兩難困題」。為了化解治理困境,無錫市探索建立扁平化的社區管理服務模式,突破了政府行政管理與居民自治有效銜接的「瓶頸」,倒逼了社區工作方式從傳統向現代的轉變

❻ 基層社會治理是指什麼,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一樣嗎

基層社會治理主要是政府和社會組織為促進社會系統協調運轉,對社會系統的組成部分、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以及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進行組織、協調、監督和控制的過程。 社會管理在廣義上,是由社會成員組成專門機構對社會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事務進行的統計。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是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在充分發揮政法部門特別是公安機關骨幹作用的同時,組織和依靠各部門、各單位和人民群眾的力量,綜合運用政治的、經濟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種手段,通過加強打擊、防範、教育、管理、建設、改造等方面的工作,實現從根本上預防和治理違法犯罪,化解不安定因素,維護社會治安持續穩定的一項系統工程。

❼ 當前基層社會管理存在哪些問題,需要建立

政府較多偏重於管制而忽視服務。雖然黨政領導負責人反復強調要轉變幹部工作作風,構建服務型政府,但一些政府部門仍然習慣於運用行政權力對社會組織及公眾進行管制,公共服務意識不強。在現有政績考核制度下,政府部門主要偏重經濟業績,而忽視社會責任和社會管理。對城市街道社區的管理,行政目標考核責任過重,而弱化了社區自治和服務功能,制約了社區自治功能的發揮。行政目標考核是必需的。沒有考核,沒有硬性指標,很多要求難以落實。當然,設計具體的服務指標很難。但只有經濟任務、硬體建設、形式要求,考核的意義就不大。一些社區的管理中心宣傳欄做得很好,宣傳資料擺放得很整齊,但社區成員感受到的服務有限。
政府多為基層社會管理的單一主體。社會管理不能缺失社會中介組織和市場組織的參與。缺失社會中介組織和市場組織的參與,社會管理的作用發揮就會有限。總體而論,現階段社會組織的發育不成熟,且大多具有明顯的行政化色彩,組織規模偏小,活動領域較窄,主要活躍在經濟領域和文化事業領域。城市社區管理的行政化趨向嚴重,一方面是因為一些政府部門經常給居委會下達任務,把政府管理的事項交給社區居委會,另一方面是因為很多居委會幹部是從政府部門轉換身份而來,他們沒有擺脫行政化管理的影響,對居委會的工作不適應。歷史學家黃仁宇指出:一旦一級政權把它行政化後,它和百姓之間就會形成一種隔閡。所以,如果居委會不去行政化,它動員群眾的能力就會受到限制。事實上,正是因為社區的功能還沒有完全發揮出來,從而影響到人們對社區的認識。
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規范性不夠。目前,只有少數基層政府部門推出聽證會制度和公眾滿意度測評制度,還沒有形成有效的公眾參與機制,在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重大決策制定、執行和評估過程中,公眾參與還沒有成為必經程序。公眾參與的程序不規范,很多時候體現為一種動員性和配合性的參與,因而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積極性不高,作用也表現得有限。沒有公眾對政府部門管理工作的參與,政府的社會管理就可能是一廂情願,有可能違背人民的本意,這也不符合善治的要求。
政府對信息資源有效整合能力不強。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如何利用好信息資源,收集各方面信息,掌握社情民意十分必要。但是,基層政府社會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未能廣泛全面地使用信息化技術,信息收集不夠完整,信息處理不夠及時,這使得相關部門及社會公眾無法了解社會管理的全面信息,不利於社會各個方面對社會管理部門的有效監督。伴隨社會發展的戰略轉型,部分領導幹部不適應新型社會管理方式,新的專業化人才又比較匱乏,特別是缺少具有社會學和公共管理學等學科背景和實際管理經驗的復合型人才,這就影響了社會管理新理念、新方法的釆用,降低了社會管理的效率。與此同時,就社區來講,它們雖然也承擔了一些管理事務,但由於社區工作負擔重,壓力大、待遇低,社區工作人員多為下崗失業人員,文化程度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社區管理服務水平的提升。
社會管理的協調能力有待提高。基層政府的內部分工不明確,責任主體不清晰,各部門之間缺乏制度化的溝通和協調,部門分割、多頭管理,從而使社會管理的成本增加,管理效率大打折扣。政府各職能部門與政府派出機構之間缺乏有效的聯動機制。在實際工作中,矛盾出現在鄉街基層社區,而問題往往涉及政府職能部門,鄉街無力單獨解決。在面臨群眾大量利益訴求時,鄉街組織只能向上級職能部門反映,無法直接解決實際問題,如遇到部門之間的推諉扯皮,必然導致越級上訪,而最終責任大多又落在鄉街社區。
社會管理的基礎設施有待跟進。社區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它包括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和基本公共服務需要資金支持。在財政支持不能完全到位的情況下,城市社區還需要加強自身的經濟建設,需要有經濟的「造血功能」。很多基層社區在做工作時感覺困難,原因在於缺失資金支持。當前農村社區管理存在經費缺失問題。農村稅費改革後,鄉鎮財力下降,「無錢辦事」的矛盾日顯突出。除此之外,農村的社區管理也存在著問題:村委會幹部知識更新不夠,他們不懂得社區管理方法,沒有掌握現代法律手段,解決問題的方法簡單,特別是實行村民自治以來,一些村委會組織甚至被家族勢力操縱,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農村社區作用的發揮。
提高社會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既是市場經濟的內在要求,也是化解日前復雜的社會矛盾的需要。只有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本著以人為本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宗旨,積極創新社會管理方法,才能保持社會的生機和活力,保持社會的和諧穩定。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