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多整改
Ⅰ 會議費超標准支出的整改報告
唐 駱賓王
Ⅱ 「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講話落實講話」這句話怎麼理解
「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以講話落實講話」理解:
1、指的是,有些單位機構和人員,對於上級的會議、文件和精神不是通過具體工作安排來落實,而是通過開會,傳達相關內容,造成上熱下冷。
2、這句話反映了典型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上邊的政策或是會議精神不是真正的去干著落實,而是也開個會、發個通知,把文件層層轉發,上下一般粗,既沒有針對性也沒有可操作性。
3、下發了文件或是開了會這就算是落實了。反正就是不幹實事,該檢查的不去檢查,搞得最基層的工作人員不知道如何落實,也就不落實了或是敷衍了事,反正上級的也是不認真。
4、而「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的制度創新,從根子上說是形式主義的縮影,很可能導致工作「打滑」和「空轉」。這些形式主義之風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和部門屢禁不止,根本原因在於一些幹部不想作為、不敢擔當,把文件當成自我免責的擋箭牌。
5、「以文件落實文件」等行為,看上去很有效率,無論是應對上級檢查、還是對下部署工作,只要有一紙文件在,就能說得出口、拿得出手。但工作是否落實、措施是否到位,則另當別論。
(2)會議多整改擴展閱讀:
反「四風」絕不能有歇歇腳、鬆口氣的想法,要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自覺,以永遠在路上的堅韌,鍥而不舍地抓好作風建設。好的作風從實干中來,好的辦法從實踐中來。各地區、各部門都應該擺擺表現,找找差距,抓住主要矛盾,特別要針對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拿出過硬措施,扎扎實實地改。
好的作風從實干中來,好的辦法從實踐中來。反「四風」之所以受群眾擁護,關鍵在於其力求一個「實」字。遏止官僚主義反彈,就要在「實」字上做功夫,倡導廣大幹部下基層、接地氣、求真知,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大膽從實踐中為改革求解,為人民謀利。
參考資料:衡陽反腐網 當力戒「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貫徹會議」
Ⅲ 麻煩把支部會議的整改措施這段話稍微改一下,謝謝。
(三)加強學習,強化黨員黨性教育。著眼黨和國家事業的新發展對黨員的新要求,堅持以知促行,做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的合格黨員。引導黨員強化政治意識,保持政治本色,把理想信念時時處處體現為行動的力量。充分利用和發揮遠程教育平台、紅色陳列室等,一方面加強黨員政治理論與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政治和專業知識水平;另一方面在實際工作中互相學習,搞好黨內的「傳帶幫」工作,從而使整個黨支部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
Ⅳ 沒有參加黨委會議整改報告怎麼寫
首先你要闡明原因,為什麼沒有參加黨政會議
然後針對這個錯誤,以後你會怎麼做,也就是說一下會如何整改就行了。
Ⅳ 某單位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不規范怎麼整改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第一,性質不同:會議記錄是討論發言的實錄,屬事務文書。會議紀要只記要點,是法定行政公文。第二,功能不同:會議記錄一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行。
會議紀要是在會議記錄的基礎上,對會議的主要內容及議定的事項,經過摘要整理的、需要貫徹執行或公布於報刊的具有紀實性和指導性的文件。
會議紀要根據適用范圍、內容和作用,分為兩種類型:(1)工作會議紀要。(2)協商交流性會議紀要。
會議紀要由標題、日期、正文三部分組成。
(1)
標題
由會議名稱和文種組成。如《全國高校大學語文教學研討會紀要》。
(2)
文件日期
成文日期通常寫在標題之下,位置居中,並用括弧括起。也可在文末右下角標明日期。
(3)
正文
正文可寫三部分,也可只寫前兩部分。
①在開頭部分應扼要地敘述會議概況。如會議的名稱、目的、時間、地點、人員、議程及主要收獲等。
②主體部分主要寫會議研究的問題、討論中的意見、作出的決定、提出的任務要求等。
一般有三種寫法:
一是概述法。即把會議上的發言內容、討論情況總結到一起,概述出來。這種寫法適用於小型會議。
二是發言記錄式寫法。按照會上發言順序,摘錄每個人發言的主要內容。此寫法主要用於座談會紀要。
三是歸納法。就是把會議中研究、討論的內容歸納成幾個問題來寫。適用於規模較大、內容復雜的會議。寫作時,可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分條列項寫或擬小標題分部分、分層次寫。
總之,無論是哪種寫法,都要圍繞會議中心和目的選材、剪裁,突出重點。
③結尾的內容通常是提出希望、號召,要求有關單位認真貫徹會議精神。也可以在寫完主體部分後即全文結尾。
特點。
1.內容的紀實性。會議紀要如實地反映會議內容,它不能離開會議實際搞再創作,不能搞人為的拔高、深化和填平補齊。否則,就會失去其內容的客觀真實性,違反紀實的要求。
2.表達的要點性。會議紀要是依據會議情況綜合而成的。撰寫會議紀要應圍繞會議主旨及主要成果來整理、提煉和概括。重點應放在介紹會議成果,而不是敘述會議的過程,切忌記流水帳。
3.稱謂的特殊性。會議紀要一般採用第三人稱寫法。由於會議紀要反映的是與會人員的集體意志和意向,常以「會議」作為表述主體,「會議認為」、「會議指出」、「會議決定」、「會議要求」、「會議號召」等就是稱謂特殊性的表現。
會議記錄是當事人記錄會議情況以供備查的一種文體。
一般會議記錄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會議的組織情況,要求寫明會議名稱、時間、地點、出席人數、缺席人數、列席人數、主持人、記錄人等。另一部分是會議的內容,要求寫明發言、決議、問題。這是會議記錄的核心部分。
對於發言的內容,一是詳細具體地記錄,盡量記錄原話,主要用於比較重要的會議和重要的發言。二是摘要性記錄,只記錄會議要點和中心內容,多用於一般性會議。
會議結束,記錄完畢,要另起一行寫「散會「二字,如中途休會,要寫明「休會「字樣。
Ⅵ 如何整改自查接待會議存在的問題
查看交接班事項
打開會議廳門
檢查燈光、音響、投影設備
開啟空調、風機
開啟熱水器並注入水
會議室衛生情況
會議室綠化、花盆擺設
台椅、沙發、茶幾是否擺放標准、統一 洗
手間衛生、設備
房間空氣及周圍環境
員工儀容儀表
准備茶水、冰塊、茶點
會議廳人員的安排
有無其他未完成事項
Ⅶ 組織生活會召開不規范 怎麼整改
「四個轉變」創新組織生活形式
在企業中,「三會一課」是組織生活最基本、最常見的形式,除此之外,偶爾還包括:學習文件、匯報思想、民主生活會、發展新黨員等為主要內容的黨內活動或會議。組織生活的政治性很強,但並不意味著組織生活只局限於大家坐下來學習和討論。組織生活的形式可以根據內容來確定,應該安排得生動活潑、豐富多樣一些。通過創新方式方法,使黨員提高參加組織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變單一為多樣。改變以單一的學習方式、統一的學習內容、枯燥乏味的開展組織生活的狀況,結合企業中心工作,每季度設計一個主題,確定組織生活的具體內容和形式,變開開會、讀讀文件、聽聽匯報、寫寫體會等傳統方法為學習導讀、重點引領發言、主題式研討、辯論、典型事跡演講,甚至可以通過聽歌曲、看電視、觀演出、上網站等聲畫結合的方式開展多樣性學習,使組織生活更豐富多彩。
變靜態為動態。為增強組織生活吸引力,可採用現場觀摩、評選最佳組織生活方案等方式,啟發基層黨組織走出圍坐式學習的靜態模式,採用參觀紅色文化、參與公益活動等動態方式進行,讓黨員有新鮮感,增強組織生活吸引力。同時要加強與共青團、工會等團體及興趣組織的聯系和溝通,整合各種力量聯合開展活動,讓黨員更多更好地投身到各項活動中去。
變灌輸為互動。傳統的組織生活是「一人講眾人聽」,針對黨員在黨組織生活中只是被動的聽眾,黨員責任意識會越來越弱的情況,可採取互動式教育。黨組織在組織生活前將活動主題和議題告知每個黨員,使大家作好充分准備。活動中安排黨員輪流發言、互動交流,讓每位黨員都能感到自己是組織生活的主角,在互動中共鳴共進。
變封閉為開放。所謂開放,就是打破黨組織界限,組織生活可吸納其他支部黨員參加,也可吸納入黨積極分子、服務對象等群眾參加,提高基層黨建工作的透明度,同時增強群眾對黨組織和黨員的監督力度。組織黨員現場參觀外界的新項目新科技新亮點,接受新時代的洗禮,進一步開闊思路和視野,不做井底之蛙;要組織開展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群眾的互幫互助活動,引導廣大黨員積極參加各項幫扶活動,增強黨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善於「請進來」,邀請專家、學者講解新形勢、新任務,傳授新經驗、新技術;邀請先進人物演講感人事跡、傳授成功經驗,保持黨員先進性,進一步發揮黨員的示範引領作用。
「三個增強」提高組織生活質量
提高思想認識,增強黨員的主體意識。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是提高組織生活質量的前提。我們必須對組織生活有高度的認識,開展組織生活一定要從實際出發,從黨員特點出發,著眼於提高黨員的思想認識、理論水平。尤其是要堅持組織生活的思想性、政治性、原則性,提高和保證組織生活質量;要更加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加強黨員教育和管理,監督黨員切實履行黨員義務,遵守紀律;通過討論和開展正確的思想斗爭,切實解決黨內問題,使黨組織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統一的意志,一致的行動,提高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實現黨的階段任務和奮斗目標。
選好主題內容,增強組織生活的目的性。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待組織生活的內容,在傳統內容的基礎上,把富有時代特點的新內容,把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解決當前黨員隊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納入黨組織生活。一是突出思想性和政治性。要結合當前黨內重大政治事件來開展學習和貫徹,使黨員加深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理解,明確黨組織的意圖和自己的責任,達到統一思想、明確方向的目的。二是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要注重聯系本單位、本部門實際,緊密結合黨員幹部隊伍的不斷變化和幹部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堅持解放思想,努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從而不斷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如組織黨員討論本單位發展規劃和重大事項,使黨員不斷增強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和通過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達到共謀發展、促進工作的目的;以密切聯系群眾、服務群眾、幫助群眾解決熱點難點問題為主題來選定組織生活的內容,幫助黨員了解群眾的所需所想,提高做好群眾思想工作的方法。三是突出多樣性和教育性。在開展組織生活時要注重結合當前國際國內的新形勢和新情況,變單一的政治學習為行政管理、專業技術等方面為一體的教育。可以請有關領導和專家作政治形勢、光榮傳統、科技動態、黨風黨紀教育等報告,使黨員不斷了解形勢、了解社會,開闊思想和眼界,達到永葆先進性、增強戰鬥力的目的。
完善機制保障,增強對參與組織生活的監管力度。一是要完善組織生活質量評價體系。首先是各黨組織對組織生活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自我評價、自我考核。其次是上級黨組織對基層黨組織進行考核評價。如開展「最佳黨員活動日」評選,要求各基層支部以創新精神改進黨員活動日方式,激勵基層黨組織開拓創新。二是完善對黨務工作者的培訓制度。根據黨務幹部隊伍現狀,認真研究制定培訓重點和培訓目標,結合不同時期的要求,創新培訓內容和形式,通過組織黨務幹部參加專題講座、理論學習班,組織各基層黨組織之間的參觀考察,召開經驗交流座談會等,不斷提高黨務幹部素質,切實從源頭上解決不願抓、不會抓的問題。三是是要落實經費保障機制。將黨建經費明確納入本年度財政預算,按黨員人數,每年由財政給予一定的活動經費。如遇特殊工作任務,如在紀念「七一」、開展大型活動、幫扶工作和建設黨建工作示範點,應撥專項經費,確保黨建一切活動正常,保證黨組織生活正常開展。四是完善指導督檢制度。要定期組織對基層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對檢查出來的問題要面對面地指出,限期抓好整改,安排專人跟蹤落實,不解決問題不撒手。要利用半年工作總結、年終考核和參加基層民主生活會等時機,對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情況進行檢查講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