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治理驗收規范
1. 土地開發整理工程質量驗收評定標准
土地開發整理工程項目劃分表來至《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現行的土地復墾驗收規范是《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工程質量評定標准》
2. 河湖治理有哪些標准,規范,技術手冊
01 GB8564-88 01 水輪發電機組安裝技術規范
02 GB50203-2002 02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03 GB50212-2002 03 建築防腐蝕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04 GB50236-98 04 現場設備、工業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05 GB50086-2001 05 錨桿噴射混凝土支護技術規范
06 GB50202-2002 06 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07 GBJ201-83 07 土方與爆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08 GBJ208-83; GB50208-2002 08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09 GBJ97-87 09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驗收規范
10 GBJ112-87 10 膨脹土地區建築技術規范
11 GB50194-93 11 建設工地施工現場供用電安全規程
12 GB/T50123-1
為防治水旱災害、合理開發利用水土資源而制定的總體安排。水利學科的分支。水利規劃是水利建設的重要前期工作。其基本任務是:根據國家規定的建設方針和水利規劃基本目標,並考慮各方面對水利的要求,研究水利現狀、特點、探索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提出治理開發方向、任務、主要措施和實施步驟,安排水利建設計劃並指導水利工程設計和管理。
水利規劃的初始概念由來已久,但作為水利學科的一個分支是隨近代水利技術的發展於19世紀末葉逐漸形成的。中國和許多國家大都於20世紀30年代前後開始編制較大范圍的水利規劃。至40年代,初步形成包括調查方法、計算技術、方案論證與評價等較完整的水利規劃理論體系。40年代末至60年代,通過大量規劃實踐和電子計算機與系統分析等的廣泛應用,又在分析技術上取得不少進展。70年代後,隨著人口膨脹、資源不足、環境惡化等新問題的出現,使水利規劃目標從以往單一考慮國家經濟發展逐漸轉移到更廣泛的社會需求方面,進而形成了現今綜合考慮經濟、社會、環境等規劃目標的多目標水利規劃。
3. 隧道建設管理人員優秀事跡怎麼寫
×××同志先進材料
×××,男,1986年1月參加工作,199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技術員、工程隊副隊長、隊長、水利工程公司經理、×××副處長,現任×××副處長。 15年來,他的人生軌跡始終與水利施工隊伍的壯大緊緊地地聯系在一起。自從上水利中專的第一天起,他就與水利工程結下了不解之緣。在秦漢渠,在他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在短短的四五年的時間里,處水利工程公司由小到大一躍而成為水利系統赫赫有名的三級施工企業,擁有資產500多萬元,年創利逾百萬元,使得施工建築業成為管理處綜合經營的拳頭項目和支柱產業。他工作15年來,經手完成的大大小小各類工程120多項,完成產值6000多萬元,創利稅800多萬元,為秦漢渠的雙文明建設以及行業脫貧、職工緻富做出了突出貢獻。憑著過硬的素質和一往無前的勇氣,他為管理處贏得了榮譽,同時,他也多次獲得各級各類多次表彰獎勵。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年年是管理處的先進工作者,多次獲得優秀黨員稱號;1988年被評為水利廳優秀團員,1988、1989年連續兩年獲得自治區團委「本稿版權屬於517878秘書網優秀團支部書記」稱號,同年被區團委、經委、總工會評為「雙增雙節先進個人」;1989年被區團委授予「五四精英」稱號;1992年被吳忠市評為建築施工先進工作者;1994年被水利廳評為「十大傑出青年」;1995年被水利廳評為優秀黨員;1996年被水利廳評為優秀施工員,同年被評為全國防洪抗旱勞動模範,獲得2000元獎金;當年還獲得了自治區「新長征突擊手」的光榮稱號。
由於他的突出表現,得到了上級組織與群眾的充分肯定和信任,也引起了新聞媒體的關注。1990年4月15日《寧夏日報》2版登載了題為《管渠的小秀才——記共青團員、區「五四精英」榮譽稱號獲得者劉文秀二三事》的文章;1996年10月23日《青年生活導報》頭版登載了題為《劉文秀:工程質量的堅守者》的文章。1997年11月23日《中國青年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人物通訊《銅幫鐵底劉文秀》。由此,他聲名鵲起,當然也是實至名歸。但他依然保持著朴實無華的本色,兢兢業業地為水利事業默默地奉獻者熱血、青春。
×××同志的事跡突出地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抓自身建設,思想堅定,作風扎實。
打鐵須得自身硬,他始終將自己擺在一個學習者的位置上,堅持學習,嚴於律己,在實踐中磨練、提高自己。他不滿足於上水校中專時所學,為了系統掌握水利工程方面的專業理論知識,他除了自學,參加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外,百忙之餘,報名參加了寧夏農學院工程專業的自學考試,並以刻苦的精神和優異的成績完成了學業。為了提高自己理論水平和經營管理能力,他又參加了中央黨校本科班的函授學習。他深知,現代化的企事業單位需要有現代化意識的人來管理,掌握和運用計算機是大勢所趨。在他的呼籲下,管理處逐年擠出資金,培訓人才,購置設備。幾年來,處機關共購買計算機12台,培訓計算機操作人員達30多人次。他本人積極帶頭參加學習和實踐,初步掌握了計算機操作技能。為了學習和掌握更多的工程施工和管理知識,他自費訂閱了《建築技術》、《工程施工與管理》等專業雜志,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他並且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結合實踐寫出了論文《河冬灌區渠道滑坡治理措施芻議》,發表在《寧夏水利》1999年第二期上。作為管理處思想政治研討會的理事,他思想活躍,發言積極,每年都能提交論文。對於下屬,他言傳身教,促其進步。
二、抓工程建設,把質量當生命,公而忘私。
正如他的那句口頭禪所說:工程是百年大計,要「銅幫鐵底」。他正是這樣身體力行的。十幾年在工地上的摸爬滾打,使他練就了一副過硬的識假打劣的本領。經他施工的大大小小120多項工程沒有一項不合格,其中:獲得處優良工程的不下20項;馬蓮渠改道工程、漢渠南干溝涵洞工程、貢碑溝涵洞工程、秦渠紀家湖涵洞工程、農場渠砌護工程、水利廳院落改造及道橋工程等獲得了水利廳優良工程;1995年的管理處培訓大樓工程被評為自治區優良工程;在1998年的紅三乾渠12標段工程施工中,由於他加強管理,狠抓質量,使該段被評為優質工程,受到了扶貧揚黃灌溉工程指揮部的嘉獎。多年來,他總結摸索出了一套「四早五定三把關」的施工經驗,即早安排、早勘測、早設計、早施工,堅持定方案、定任務、定人員、定資金、定時間,嚴把設計、審核、驗收關。嚴格實行工程建設法人制和項目責任制,積極配合實施監理制。他注重規范管理,每項工程都要求簽訂安全合同,層層把關,按章操作,嚴格施工。他堅持原則,鐵面無私。他的只看質量不看人情的嚴厲態度,使許多施工人員不寒而慄。他不分晝夜,堅守工地,為管理處贏得了安全保障和信譽。
三、抓制度建設,科學管理,因材用人。
1、建章立制,規范管理。他接手工程隊以後,打破舊框框,建立了各類人員崗位責任制和目標管理責任制。成立公司後,又制定章程,完善用工合同,制訂了詳盡的《工程施工規范》等,並帶頭嚴格執行。
2、獎優罰劣,獎勤罰懶,打破喝「大鍋水」的平均主義分配方式,無論在工程公司當經理,還是在任副處長後主管財務、綜合經營、工程時,他都制訂了明確的獎罰細則,兌現起來也決不手軟。
3、抓後備隊伍建設,著力培養、使用年輕人,放手使用,給他們以鍛煉機會。他提出每年抽調一批大、中專學生和各所的技術員上大工地實踐鍛煉,為全處培養了一批懂業務、會管理、能吃苦的技術人才。
四、抓經營管理,大膽改革,大刀闊斧上馬新項目。
劉文秀同志在任工程隊長期間,就曾順應形勢,提出了試行公司制的構想。經處研究後完成了改制,他又動腦筋、想辦法,積極對外承攬工程,增收節支。他提出,發展我處水利經濟,必須以建築施工業為龍頭,以其雄厚的實力,支持、發展農牧業,發展沿渠經濟,以工保農,以農養牧,促進良性循環。經過管理處的反復研究、確定,最終採納了這一建設性的建議。開發渠堤保護范圍內的土地,利用水土資源優勢,在東乾渠兩側進行農業綜合開發,已開發農田2000畝,養豬500頭,養牛100頭,初步形成了規模。另外,他摸准了市場脈搏,上馬、擴建了水泥預制廠,也取得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效益。
五、抓植樹造林,固渠護堤,造福一方。
雖然是施工的「行伍」出身,但他始終認為,工程投資大,壽命短,遠遠比不上樹木的護渠效力。因此,他大力提倡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並舉的方針,經過多年的摸索,他積累了一套植樹的經驗,比如說:植樹要嚴把選苗、挖坑、栽植、灌水、養護的「五關」,尤其強調要喬灌結合,科學搭配,合理布局,選苗要選擇臭椿、白蠟等抗天牛性較強的樹種。在他擔任秦漢渠管理處副處長期間,每年投資近30萬元,大搞植樹造林。每逢植樹季節,他就成了大忙人,風里來,雨里去。他的執著精神和近乎苛刻的要求令人感動,栽一遍不滿意,就親自上去拔掉讓重栽,兩遍不行就三遍,直至滿意。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幾條乾渠的第二代林網已初步形成,為管理處取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4. 標準的結構和特點
一、標準的結構
GB/T15773—2008《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驗收規范》整體結構為:標准適用范圍、驗收分類、總則、單項措施驗收、階段驗收、竣工驗收、技術檔案和附錄8個部分。其中標准適用范圍、驗收分類和總則,是對標准適用的條件、范圍,驗收的分類和總體要求的概述。
驗收分類,根據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的驗收時間和驗收內容,分為單項措施驗收、階段驗收與竣工驗收三類。三類驗收均包括相應的驗收條件、組織、內容、程序和成果要求,並且三類驗收都要以相應的合同、文件和有關的規劃、設計、施工圖紙、設計變更通知書以及技術文件作為驗收依據。
單項措施驗收是某一單項治理措施或大型工程的分部工程完成時,實施主持單位對施工承包單位施工的單項措施進行驗收。階段驗收是在每年年終,治理實施主持單位按年度實施計劃完成了治理任務時,由項目主管單位組織驗收,並對年度治理成果作出評價。竣工驗收是在一期治理期末,項目主管單位按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全面完成了治理任務時,由項目提出部門組織全面的竣工驗收,並評價治理成果等級。
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項目實施過程中技術檔案管理的基本要求是:①明確檔案制度,資料及時歸檔;②項目內容齊全,資料確切可靠。技術檔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反映工作過程的主要文獻,各個工作環節的主要技術成果,各個工作環節的輔助性技術成果。技術檔案管理中,檔案分類應採用分類建檔、分級建檔;檔案保存年限應依據檔案的性質和利用價值,分為長期保存(15年以上)、中期保存(5~15年)和短期保存(3~5年);檔案的使用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和各級技術檔案與水土保持檔案的總體要求,將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檔案納入各級水土保持部門檔案體系,按有關制度,統一管理,完善借還手續。
附錄A為各項治理措施驗收質量要求,附錄B為各項治理措施質量測定方法,附錄C為各項治理措施成果統計要求,附錄D給出了驗收抽樣比例與主要成果表格式。
二、新標准修訂部分
(1)修改了原標準的章、條、段;規范了計量單位的表示方式,明確了本標准附錄的性質為資料性附錄;取消了原標准章節中的懸置段。
(2)明確了驗收對象的投資方,包括中央、地方和引用外資。
(3)明確了紙質文件,施工承包單位增加「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公司」;實施主持單位改為「鄉級政府或以上組成的小流域治理指揮部」;項目主管單位改為「縣級政府或以上水土保持主管部門」。
(4)改為按以下8個方面的內容驗收:①攔渣工程,包括攔渣壩(尾礦壩)、擋渣牆、攔渣堤等;②斜坡防護工程,包括削坡開級、工程護坡、植物護坡等;③土地整治工程,包括坑凹回填、渣場改造、整治後的土地利用等;④防洪排導工程,包括攔洪壩、護岸護灘工程、堤防工程、排洪排水工程、泥石流溝道治理工程等;⑤降水蓄滲工程;⑥臨時防護工程,包括施工場地開挖、表面覆蓋、臨時擋土(石)工程、臨時排水設施、沉沙池、臨時種草等;⑦植被建設工程,包括工程破壞土地植被恢復、植物護坡、綜合護坡工程、綠化美化等;⑧防風固沙工程,包括沙障固沙、造林固沙、種草固沙、沙丘平整造地等。
(5)驗收申請報告中,增加監理單位的階段監理報告。
(6)階段驗收除對工程質量、數量進行現場檢查外,還應對年度施工的原始記錄、質量檢驗記錄等資料進行查驗,確認這些記錄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7)項目主管單位在提供《竣工驗收申請報告》的同時,補充提供水土保持工程監理報告。
(8)補充建立電子檔案。紙質文件材料和電子檔案各歸檔一份。完善了電子檔案的內容。
三、新標準的特點
新標准用語更加規范,與各學科和行業領域的通用專業術語保持一致,新標准規范了計量單位的表示方式。新標準的結構更趨於合理和精煉,修改了原標準的章、條、段,取消了原標准章節中的懸置段;對驗收的重要內容做了更加明確的規定。
新標准對原標准中可能產生歧義或原標准中指向模糊的地方進行了明確。明確了本標准附錄性質為資料性附錄而不是規范性附錄,新標準的附錄只具有參考性而非硬性的規定;明確了驗收對象的投資方,包括中央、地方和引用外資,即明確了水土保持綜合治理為國家公益性事業投資的投資性質;明確了驗收各個環節紙質文件的構成及其主要內容。在組織領導方面,將原標准中實施主持單位改為「鄉級政府或以上組成的小流域治理指揮部」,將項目主管單位改為「縣級政府或以上水土保持主管部門」,新標准還規定應具有相應資質的工程公司作為施工承包單位。
5. 地質災害治理工程驗收規范有哪些
這個涉及的比較多了,你可以去論壇上找找!我只曉得可以參考工程地質手冊!還有推薦論壇:岩土勘察和地信網!
6. 安徽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工程驗收管理辦法哪一年發布的
「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治理恢復方案」現已經根據最新的《礦山地質環境回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編答制規范》(DZ/T 0223-201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改名為「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該方案一般叫適用年限而不叫服務年限,其適用年限一般最。